分享

姜春华:我的学习过程

 昆山同德堂邹羿 2012-09-24
姜春华:我的学习过程
文章来源:      2006-1-4 11:54:57
 
     【作者筒介】姜春华(1908~),江苏南通人。从事中医工作五十余年,在理论、临床、医史诸方面均有所建树,对于哮喘,肝病咀及活血化痰研究方面取得一定成绩。著有《中医基础学》、《中医诊断学》,《中医病理学》、《中医治疗法贝4概论》等,近与脏象研究组台著之《肾本质研究》被译为日文出版。

    历任国家科委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医专业组成员,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套委员、《辞海玲医药分册主编等职,并被选为垒国第五届人大代表、上海市第七届人大常务委员。

    勤能补拙鼓励了我一辈子

    我出生在江苏南通,父亲业医。我小时候资质愚鲁,老师常斥为"拙物"。父亲说;"拙不要紧,但能坚持学习,可以学好。古人说勤能补拙。孔子的学生曾子最愚鲁,可是传孔子之道的是曾子。"勤能补拙这句话鼓励了我一辈子。

    放弃文艺爱好走上学医道路

    我青年时喜爱书画,白天到晚用心临摹碑帖画谱,虽严冬酷暑不怠。而父亲希望我继承家学,做一个医生。但我不能放弃我的爱好。那时写北魏体很风行,我跟王圣华先生学北魏,他是书法家李梅清(清道人)的学生。有一次他对我说;"你学金石书画,是一种爱好,得下好多年苦功方可成家,且你先得有社会地位。可是它无补于国计民生。我看还是把医学学好,可以为人们解除疾苦。也能解决生计问题。"我觉得老师的话是阅历之谈,开始放弃了文艺走上学医的道路。

    我对于诗词也爱好,作为工作之余调剂精神之用,以欣赏为主,自己并不赋诗填诃。因为诗词格律森严,又无天才,唐来人以此为专业,一辈子苦苦为之。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即使学也万万超不出他们。看了些评骘前人的"诗话》、《词话》之作,就更不敢动笔了。这也是藏拙之道。因为专攻医疗业务,不但诗词金石书画丢掉,后来连毛笔也很少拈。

    也要死记硬背

    在家读了点医学启蒙书如崔嘉彦《四言脉诀》,雷公《药性赋》,汪切庵"汤头歌诀》等,这些书都是要背诵的。现在看来,趁年轻记忆好,读熟了后来大有用处,这也可说学习中医最基本的基本功。这种死记硬背的方法,也有人批评过,认为只要理解不要硬背。不过我认为有许多基本的东西一定要死记,理解与背诵两者不可偏废。

    父亲曾说:"R伤寒》、联内经》如四子书(《论语》,"孟子静.毫大学*、《中席^,旧读书人幼年必谣之书),必须扎实学好。尤其《伤寒论》为方书之祖,更要好好钻研。"奠定了我重视《伤寒论》学习的基础。

    独立思考

    我年轻时读书喜欢独立思考,不是"纯信",而是"有疑"。备了一率簿子题为"医林呓语",专摘录医书中不切实际的记载,如一书中i兑有人患病,诊断为三年前饮酒所致,服药催吐,吐物犹有酒味。我录出加i乎说:"酒置在露天隔日气味即无,岂有三年之久呕出酒味来。"这按常识亦知其非的。此种例子甚多。"学而不思则罔"。对于前人的理论经过一番思索,哪是对的,哪是错误的,对于前人所用方药也常思考它的主导思想在哪里,为什么用这类方药,其中有哪些不切合的,哪些可以师法的,这才有益。我不喜欢跟着人家脚跟转,古云亦云。

    倾慕学问家

    十八岁到上海,寄居亲戚家,凭着在家学了一点点东西,为同乡看看病,因为年轻又投有多大本领,所以病人不多。这样,我就有充裕的时间学习。我常跑旧书店、图书馆。那时提倡"国故学",如梁启超、胡适都写了国故书目。我非常倾慕清代考据家的渊博著作,象顾炎武、王念孙父子诸人都是我钦佩的人。

    梁启超说:"现在的学问面很广,要看许多书籍,但时问有限,所以有的要精读,有的一般浏览。"我觉得他说得很对。于是一有空便按目录阅读十三经注疏,周秦诸予(包括老子、庄子、苟子等),=十四史,韩愈、柳宗元、王安石、欧阳修以及明清各大家文集。末元理学、释道回耶、稗官野史之书我也读。

    对我思想最有影响的是王安石、张居正的著作,两位政治家的思想对我医学上起了很大作用。同时也阕读了西方的好多哲学、心理学和动物、植物、矿物、物理科学方面的书。近人著作如康有为、梁启超、胡适之等著作也不例外。由于对学问有了兴趣,所以如饥似渴。学问家虽没做成,但是丰富了精忡生活,多_『些知识,宇宙火了些,收获可算不小。

    各方面学术形成我的思路

    有人说读了那么多与业务无关的书.是否值得?倒不如把这些时间统读医书。我说,我体台读医书是取得资料,有了资料怎样用,要看你的思路。资料象一盘珠子,耍把它形成一只蝴蝶,就要靠一根线穿。

    思路好似一根线,耍穿成什么便可穿成什么。一个人的思路形成要有多方面的学问。否则,思路就狭窄,专业就不能有大成就。做医生一定要有思路,它不是墨守成规,而是活用成规,创立新规,既创又破,既破又立。我对某一病人某一诊次的不同情况各有不同的思路,我认为这与各方面学问是有关的。

    遥从受业

    自己零零星星买了许多中医书籍,?殳有一个学习计划和自学的方法,正好陆渊雷先生押收遥从弟子f即函授),我报名入学。课程,第一擘年《伤寒》为主,《药物学》、《内经》中自旧阳五行、脏腑部分与西医解剖、生理、细菌学同时并进;第二年是《金匮》为主,辅以《内经》中六气、七情、渗断,结合西医病理学。陆先生是革新派,当时有人称为沟通派,他教中医也大胆地教学西医,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

    学会了自学

    陆先生教法是先打好基础,培养自学能力。他境;"譬如开矿,我授以工具。"的确,他不是从桃树上摘下桃子给人吃,而是教人自己种桃树。我看这种教学方法值得提倡。现在的教学,象母亲抱着孩子走,不让下地,在课堂里天天灌,日日填,结果不能独立思考,缺乏自学能力。陆先生编的讲义是采取综合分析的方法,他把《内经》中同类的材料汇集在一起,然后进行分析,这个方法我把它继承了,在学习上很为得力。尽管观点上不一定相同,但我不入室操戈。

    函授的本身就是自学。养成了自学习惯,可自然而然地学下去。不过方向要对头,方法要正确,否则会南辕北辙,或走入歧途。老师的作用就在于指出正确的方向、方法。

    对学术没有门户之见

    我对于学术没有偏见,尤其是对于中西医没有门户之见。认为这两种医学都是面对着病人,我们的医学知识只怕是少,不怕是多。《扁鹊传p说。"医之所病病道少。"这是有心肝的话。做中医多一些西医知识有什么不好?只要立足于中医,吸收西医的东西起帮助作用,做到"西为中用,古为今用"。前人说:。他山之石,可以攻毛"。我是用西学不用西药。所以存"遥从"期问,叉自学了商务出版的《内科学》。那时四医水平还不高,出版物也很少,只有丁福保办的医学书局和教会办的广学会出版一些,今天看米都是些陈旧不堪的东西。抗日时期阅读了日本同仁会的《内科学》和林房雄的《药理学))等,抗战结束后卫阅览了新医进修丛书,除内科外还学了《病理总论》及《物理实验诊断》。我差不多自学完了西医学当时大学的教程,不过同现代医科相比差得多了。自学期间还利用晚上去听课,参加西医进修班的学习。章次公先生和我们还一齐邀请了李邦振博士教我们口"诊听诊。

    学《内经》画图表加深理解

    我从陆先生自学《内经》全书时,先看王冰本。

    有许多不可解处,王氏也避而不注。后来取《医部全录·汇注》作参考,因为此书除王冰外还收载了马莳、吴嵬,张志聪诸注可以汇参,但仍觉得有些地方牵强穿凿。闲为《内经>)历史长久,又由篆变隶,南隶变正,多脱简错简累经传抄,伪缺亦多,以致有些地方读不通,注解者因误就误或含糊其辞,心知其不然但亦无可奈何。后来我采用考据家法,即"以经证经"、"不以后人之说证前人"、"无正者存疑"。譬如"卫气出于下焦",这。下"字应是"上"字之误,但注者作"下"字解也说得头头是道。我将营卫诸篇台求,知道了应是"上"字。《甲乙》、《外台》都有材料,但这些材料只作旁证,不能等同《内经》中文字。又如"毛脉合精",什么是"毛脉"?历来注家将"毛"字作为"肺主皮毛解,我觉此说不通。类此文字只好存疑。

    我因要读快读多,以致常象老杜之"读书难字过"。

    但对于《内经》属精读类,不得不翻字书。找考据家有关周秦著作中的文字考据,虽然要花些时间,可是对某些字搞清楚了而且.也旁通了其他,这是我得益的地方。

    关于运气学说有强调其重要者,所谓"不通五运六气,遍读方书何济"。也有人贬为无用,"学之徒劳无益"。"遥从"讲义说它虽无实用,但不可不知。我起先也不注重,后来看到其他书中淡论这些问题时,才日I起了兴趣,觉得运气之说若按其规定则近迂,然重视其名言精义贼大有用。今所用治则多出自诸箍,如亢害承制之理尤为临床家掌握之重要机枢。我在读"内经*全书时,做过笔记,在某些专题上作了图表。表的好处是将原来分散的集中起来,眉目分清,图的好处是将它的相互关系以图示表达出来。这两法既加深了理解叉加强了记忆,我是阻整理的方法求理解。我学习时不用西医知识对照,因为他们是两个系统,不能用那一系统对照这一系统,而是纯从原书的系统理解。心知两个系统,这点经验很重要,对于西学中来说更为重要。

    看病读书结合

    我少壮时看病,凡日问诊过的病人,入夜查阅前人治验。今日治疗如果有效,可依前处理,如果无效,就考虑前人方法可取之处。也查考西医对这个病的认识,参照印证。我体会在应用时的学习比平时泛泛的学习记忆得更好。抗日战争爆发,四郊县人民拥入租界(上海原有公共租界和法租界)避难,扶老携幼,檐下踌曲拥挤不堪,露宿冷食以致疫疬流行。当时有肠伤寒、斑疹伤寒、回归热、肺炎、疟疾、痢疾、天北等,由于治疗要求,我复习了现代急性传染病的知识,翻检了古代的天行时行瘟疫、温病诺门和专著,自《肘后》、({千金》、《外台》、《瘟疫论》、鼬量症集说》到叶,王、章、吴诸家温热学说并各家温热医案,以搜求"瘟疫"的治法。我对那些理论和方法,通过临床实践,稍微有些体会,知道了中医治疗温疫的长处在哪里,不足之处在哪里。"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看医学没有实践或实践不足,只能说是有些书本体会,没有发言权。中医不仅长于试理,对于急性传染病只要对路,疗效不错的。解放以后我们在医院里看不到急性传染病,偶尔下乡巡回医疗,还可能看到一些"温病"。

    教学相长

    在抗战期间,担任丁余无言主办的中医专科、时逸人主办的复兴中医学校,朱小南主办的新中国医学院教学工作,教的是《伤寒》、《金匮》,《药物》等课。为了教好课不得不先学好。每备一堂课,先是搜集各方资料,二是充分理解,三是融会贯通,四是使之条理化。取材宁可多,用时宁可少,主要是"精"。

    我后来多年在中医提高班、西学中班以及各种讲座讲学,原则都是这样。用功的准备不但有利于学者,对本人来说也得到提高,是输出,也是输入。教人认真,也就是自学认真。

    从方药主治及配,五学规律

    年青时看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卷首图表有标本问气等,看不懂,认为《伤寒*难学。后来看陈修园的《浅注》文似易解,但碰到标_本问气又觉得玄了,张令韶的书也是如此。看《伤寒论》白文不觉得玄,是部朴实的书,可是它给注家们搞成了玄学。看了陆先生的《伤寒今释》,觉得解释清楚,有独特之见,怡然理顺,涣然冰释。在理解的基础上再看方有执《条辨》,张璐、程知、魏立荔、舒驰远、柯韵伯、徐行、程应旄诸家,并涉及近人黎此留《伤寒论注》、谭次仲《伤寒评志》、圈德润《伤寒论评释》,日人丹波《辑义》、《述义》以及山田氏《集成》等。在阅读过程中,看到涂灵胎《伤寒类方》和东洞吉益的《药征)),觉得他们的方法是由综合到分析,又由分析到综台,如把桂枝汤证集在一起,进行综合,得出佳枝汤整个的适应范畴,其他汤证也这样,"药征》的做法有些缺点,带有主观。自己重新做了《药征》,先是综合各条,后是分析主治症状。如附子,把凡有附子的方子列在一起分析,是附子所主证,用笔圈在字旁,再加综合,得出附子治脉沉微或欲绝,恶寒或背恶寒,四肢厥冷,嘱汗不止,身疼痛,总括起来是强心镇痛。在汤证和主治的基础上对于药物的配伍作片j也进行了分析,譬如麻黄配桂枝、配附于、配石膏、分别各药配伍的不同,治疗的病情不同。掌握了这些配伍法则,在临床时就能灵活配伍应用自如。我认为掌握仲景配伍的规律,最为重要,以此规律配方,即是仲景方;后世各方配伍方法多从此出,虽然药物不同,其理致则同。前人说仲景方为。万世不祧之祖"是有道理的。仲景书中有些难解之处,后人勉强解释,穿凿附会。对这些地方,我常从一经整个精神来理解垒书精神,或从临床印证,也常从现代医学来理解。

    譬如日传一经、六日传遍六经的问题,全书中实倒少见,临床也不见,现代医学更是没有。张锡驹晚什么"气传丽非经传",意思是指人体六经之气日夜循行,象生理似的。当时我想如果六经之气相传是无形迹的,不是一日太阳、二日阳明,而是日夜循环不息,这个解释是说不通的。象这种凿空蹈虚令人不可捉摸之谈,无益于医疗。我不相信,怀疑可能文字有问题。后来看到日本康平本《伤寒论》类似日传一经的条文均低于正文二格,知道是后人加入的。

    有人说《伤寒》注家无虑数十百家,穷老尽气不能卒业。据我的经验,不那么可虑。看一、二家注为摹本,先看成无己注或方有执注,以后再看其他注。

    方有执、喻嘉言、德行、舒驰远等就是一脉相传,没有多大出入,看其他各家也只看它突出的个别见解。

    对于注解可以说一通百通,不可通处,总是不可通,也不必强求其通,穷老尽气是不需要的。

    有些注家我一翻开就把它丢掉,象卢之颐、张令韶用运气学i兑解释,这种不切实际的玄学徒费时间。

    我在没有看注解之前是先看经文白文,互相参证,不让注家束缚我的思想。说老实话,我对各注家都有些不同程度的看法。

    不以西医对比中医

    我学习《金匿》除了陆先生的《金匮今释》外,并参阅了-J亡在泾的《心典*和丹波《辑义》、《述义》等。《金匮》是中医内科的原始记载,反映了当时内科水平。我初用现代医学的"病"去作对勘,以求认识一致,结果,这样学习《金匮》便只见其短不识其长。于是,按尤氏注从辨证论治角度去领会,便觉得《金匮》颇有可学。所以我的经验,学习中医不能与现代医学对比,一比之下觉得彼何其精我何其粗。

    如从辨证论治角度学,从辨证论冶角度用,则可以收到意外的效果。认识病的精祖不等于疗效的高低,我常以此告人,不可以现代医学对病的认识与中医作对比。但是,以双方认识相合,心中有数,以辨证论治为手段,则不失中医精神。如果"为病寻药"丢掉辨证论治将会失掉中医的精神,但"为病寻药"亦有其必要,二者不可偏废。这是我学习《金匮》时的体会,到现在我还没有改变我的看法。《金匮》病种不多,所以尤在泾有《金匮翼》之作。不过,"金匮*辨迁论治精神可用于一切疾病。

    摆脱烦琐哲学

    我学《难经》对内中有些用汉代五行《纬说》以五行十干分为阴阳夫妻、男女老少,玄学气息较浓,论脉极为烦琐亦不切实用,对于这些只理会其大意不加深究。如果深究,譬之磨刀背,用力不得力。我以徐洄溪《难经经释>)为主,辅以张山雷的《难经汇注》。

    这两书都不是随文敷释,而是各有见地,对《难经》提出许多疑问,很有启发。

    仲景方药少不够用怎幺办

    张仲景的书方药有限,临床不够用。后世药物品种多了,但有些效验不准。为了扩大药源增加品种,我学习了《外台秘要》。为什么学《外台秘要))呢?因为它一病症多,二药物广,三方剂药味不多,四各家经验方,没有玄说。我学《外台》时不是泛泛的阅览,而是一个病一个症的学。先将一个病种(如痢疾)各子目各自分开看,如血痢、白痢、纯血痢、下利无度等看每一症有几方,一方中有哪几种药,几张方子中共同用的有哪些,哪些是十方而九出用的,哪些十方中只一、二用者,眦多用常用为准。如果一方只有一药,这一药也是重要的,固为前人集验,不验不录,单独一味,无所假借,必有特效才加收录。

    再看全病方剂,哪些药常用,哪些少用,哪一些是主药,哪些为辅佐非治之药,用统计处理得出治疗某病主治的药物,然后再以仲景配伍之法辨证论治,这样,扩大了治疗用药的范围。

    《千金方》较《外台》为早,也收集了各家方,但它比较难。0。一是药昧多,药昧少的较少,二是叙述症状多,不容易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为了要求理解去行张璐的《干金衍义》,他也衍不出什么道理,即挫说些道理电是唯心之谈。后来仔细体会,原来孙氏属道家,与陶弘景一流,药路与仲景有异。《千金方》特出面脏虚实综合症群的治疗。我学习《外台》获得杂病的治疗,学习《千金》获得脏腑综台症群的治疗。这些症群错综复杂,头绪纷繁,现代医学认识尚不理想,对某些综合症群,因呈现神经精神症状,聊以"神经官能症"称之,西医无特效疗法,《千金》却有方可用。

    学医案不买椟还珠

    旧社会做医生都得写脉案。脉案要写得潭亮,字好史学,习容易取得病家信仰。故友谢诵穆对我说过写脉案对于开业的重要,并推荐了四家医案。以后,我叉学习了《临证指南》、叶天士晚年医案《叶案存真》和王旭高、张聿青、柳宝诒、王孟英、吴鞠通不l=|数十家。但我的学习不在于学他们一套病理机制术语词汇,而是学他们处方用药。门面话我不喜欢,因此我虽然也能用那一套术语词汇做病案,把病理机制说得头头是道,可是在临病写医案时我仅是照仲景条文式直叙症状。我认为学习前人不学他们的方药,只学他们机制词汇,譬犹"买犊还珠"。古今医案中对我最有启发的要算孙东宿的《医案》、陈铜生的《诊余举隅》,此二书的辨证论治精神强,值得好好学习。

    我学习每家医案都能收到或多或少的养料,如王盂英的养阴疗法,薛立斋的平淡疗法,吴鞠通的用药剧重,在临床中各有用处。

    象蜜蜂酿蜜

    要采取多家之长,就得看好多家书,真象蜜蜂采密似的。有些古云亦云,陈陈相因的东西我常丢掉不看,仅抽取其中独得之处。我在几部基本书学好之后,便开始浏
览。自来许叔微、庞安时、朱肱,至金元州河问、张洁古、朱丹溪、李东垣、罗天益,明代薛立斋、张景岳、赵养葵、孙东宿,清初如张潞、喻吕、徐涸溪,清末则陆九芝、陈修园诸家。

    个人认为历代诸家以张景岳学识广博,有独立见解,创新精神,比张璐为高。徐涸溪《医学源流论))最有启发;近代张山雷、陆渊雷著作对我启发亦多。

    我这里只举了几种对我医学思想有作用的书,其他泛泛读过的书就不提了。

    为四个现代化加紧学习

    回忆幼时有一次父亲偶然谈到:"病有可为有不可为。如果本来有可为,由于自己的少学,便变作不可为,以后再看到有可为的方法,就不胜懊悔。故医生以平时多阅读为贵。"当面临不可为之病时,病者与其家属把希望寄托在医者身上,我常内心自疚。虽然扁鹊说过他"非能生死人",可是我们不能以此为心安理得,常想如何尽最大努力,求其可生之机。过去我学习得不哆,今后还得继续学,在原有基础之上提高一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