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设计构成课整理 对设计基本形态元素的形式研究

 看见就非常 2012-09-25
课程目的:对设计基本形态元素的形式研究
课程要求:训练学生对设计形态的把握、对元素形式感的塑造,研究设计元素的形态语言与表现语言,使形式生
          成从感性走向理性。

课程应用:考研初试科目1

    一开始大家对型的理解是感性的、自然的、甚至是有点浪漫或者模糊的。没有方向、没有理论背景,只有自身对形的感受,出现的几乎都是有机形态。但是,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人的认识在开始总是包含了具象和想象的,这样的形态让我们感受到的更多是与自然地亲近与发掘,但是缺乏秩序,需要整理和交融。贡布里希曾专门讨论了人类以及其他生物都共同有的倾向——喜欢节奏、秩序和事物的复杂性。所以,课程还需要推进到第二个阶段。

                          设计构成课整理-平面篇设计构成课整理-平面篇

                      设计构成课整理-平面篇

对形的提炼和整理。

这个对于学习设计的人来说,是一生的必修课。我们要去挖掘历史,挖掘人类在美学上的发现和经验,挖掘古人淳朴的审美背后留下的无穷宝藏,最终把这一切运用于现代人类的审美。第二个阶段,同学们的作业中开始出现了秩序、空间、节奏的影子。

设计构成课整理-平面篇

设计构成课整理-平面篇设计构成课整理-平面篇
这部分课程非常有意思,如果不是上课时间短暂,又要针对考试形势做训练,很想拿更多的课题和大家一起讨论,不过马上要开始的本科课程,会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希望能在课程深度上有所升华。

最后放上几张包豪斯的作品,回忆经典,大家共勉~设计构成课整理-平面篇                                   阿尔伯斯指导的学生作品“片段”

设计构成课整理-平面篇                                       阿尔伯斯设计的玻璃窗

设计构成课整理-平面篇                                        阿尔伯斯作品“圆圈”
设计构成课整理-平面篇
                               康定斯基的舞台设计,强烈的构成主义

设计构成课整理-平面篇                                       阿尔伯斯“金色的蔷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