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提炼主题,做好标题——论厂商新闻稿撰写

 中庸为善 2012-09-25
提炼主题,做好标题——论厂商新闻稿撰写
myth新好 | 业界评论 | 出处:网络游戏| 2004年09月01日 18:47 | 阅读 3761 次
        

 

 

书看皮,文看题。起好一个标题,等于成功了一半。新闻标题如果没有吸引力,就有可能失去许多读者。没有人看的新闻,价值在大也是白搭。把标题制作的抢眼,说到底是为了提高公司事件新闻报道的宣传效果。

 

起好一个新闻标题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把事件的矛盾或者焦点在标题中体现出来,而且立场要鲜明,具有轰动性,耐琢磨,能引导读者看下去。具体来说有这么几条公认的标准:准确,鲜明,形象,生动。准确,就是题合文意,概括得当;鲜明,就是支持什么呢,反对什么,必须旗帜鲜明地体现在标题中;形象,就是读之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犹如面对电视镜头;生动,就是使标题生机勃勃,动感强烈。

 

具体操作是:把事件中的新闻拉出来制作成标题,而且不管新闻眼在何处,是在导语中,还是在主题或结尾中。标题一定需要做成实题,尽量将新闻要素柔进标题之中。如无可能的出现纠纷,避免使用“一”、“某”等含混的表述。

 

新闻眼有的可能是一点,有的可能包括两点甚至三点,对于厂商而言,一个媒体上报道的事件营销的新闻点最好是一个,如果两个或者是更多的话,会冲淡公司或者产品。如果非要有两个新闻眼的话,那么两者之间必须有一眼就能明白的前后关系。

 

做新闻标题的十大禁忌

     新闻标题中严禁出现重复字眼。

     在主题中回避字数太多的人名和地名,处理方式是转放在副题中。

     严禁在标题中出现不常用或引起误解的简称。

     标题尽量不折行,不裂句;迫不得已转行的时候,要注意单独成行的一句要意义完整,不引起歧义。

     新闻事实是一个个例的情况,新闻标题中慎用宏观表述。

     如无特殊需要或者明显的是非判断,避免在标题中出现主观色彩浓厚的字眼,如“竟然”、“胆敢”等字眼,尽量保证媒体的理性色彩和客观形象。

     不提倡在新闻标题中使用问句,新闻内容是什么就告诉读者什么,无须哗众取宠,欲擒故纵。

     新闻标题中做出的判断,要在正文中有足够的证据支持,避免出现孤证,过头的判断。

     标题中尽量不要出现专业性过强的词汇,善与用已知的事物作为桥梁,将生僻的专业词汇翻译成通俗的语汇。

     标题中的数字,尽量将之化为读者有生活经验和尝试的具体描述,如果你要传达一个巨大数字,就要使人们可以理解。

 

      如果你对厂商事件营销标题还是不理解,那么去看看新浪首页上的标题是怎么做的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