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诗化的人生(1)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褒贬不一、争论最多的诗人莫过于徐志摩了。作为当时诗坛上的代表人物,徐志摩既被曾被热情的评论家誉为中国的诗哲、新诗坛奠基人;也被一些人骂为文坛上的跳梁小丑、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言人。 诗哲也罢,代言人也罢,徐志摩早已挥一挥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捧他、骂他,他再也听不到、也无需听到。然而,他毕竟是一个文坛上有影响的、现代文学史上重要文学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人,我们又不能不去思索、不去研究。他创作的大量的诗作,在感情上的宣泄、节奏上的追求、意境上的营造以及形式上的探究,为后人留下无数启迪。同时,他的另一部分诗作思想上的空虚、虚无,也为我们探索人生和研究诗歌留下警示。 若是说徐志摩开始诗歌创作是受了拜伦、雪莱、济慈,以及哈代等英国著名诗人、作家的影响,毋宁说是青春的火热与爱情的炽烈才是他进行创作的真正动力。 年轻的徐志摩在家庭的包办下,与张幼仪女士结为夫妻,过着一种古老而又传统的婚姻生活。当他在国外接触大量的新思想时,遇见了林徽音,使得他青春骚动、感情澎湃,爱慕之情生于心间。追求林女士,徐志摩除当面表白外,最彻底最完整的表现是创作诗歌。爱情的烈焰燃烧出徐志摩的第一首诗歌——《草上的露珠儿》。这是一首10节52行的长诗,是徐志摩全部诗歌中极少有的长诗之一。 在诗的第一节里,诗人用: 草上的露珠儿 新归来的燕儿 在旧巢里呢喃个不休 这四句,两个最易表现春暖人间的物象向人们展示出春之画面。紧接着诗人又用4节32行的诗句开放他“创造的喷泉”,一会儿让着魔的情感遨游天上云端:“吐不尽南山北山的瑜/洒不完东海西海的琼珠/融和琴瑟萧笙的音韵/饮餐星辰日月的光明!”一会儿让陶醉的诗情下海击浪:“还不准备你/歌吟的渔舟!/看呦!那白浪里/金翅的海鲤/白嫩的长鲵/虾须和蟛脐!/快呦!一头撒网一头放钩/收!收!”他要在这天上人间里,释放感情的汹涌,释放青春的火热,他要用诗歌将自己的抱负和志趣淋漓尽致地宣泄。最后,整齐的4节12行,倾诉着他将成为诗人,他必须以诗来震撼世界。因为诗人是时代的先觉者,“是思想艺术的集成者”,“是展览真善美的万丈虹”;因为诗人是“居住在生命的最高峰”。这首诗,格调是清新的,情绪是昂扬的,是他诗歌创作的美好的开端。在徐志摩早期作品中,这样的诗处处可见,他渐渐受到了诗坛的关注,尤其是受到了青年人的仰慕。 徐志摩的感情热烈,激情奔突。他的新诗不断亮相报刊,他用诗与读者交谈理想,交流感情。在这几年里,他的名作《夏日田间即景》、《沙士顿重游随笔》、《康桥再会吧》等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他用“南风熏熏/草木青青/满地和暖的阳光/满天的白云黄云/那边麦浪中间/有农夫、农妇笑语殷殷”描写下层社会田间劳动的欢乐场景,他用“许久不见了,满田的青草黄花!/你们在风前点头微笑,仿佛说彼此无恙。”“许久不见了,最仁善公允的阳光/你们现正斜倚在这残破的墙上/牵动了我不尽的回忆无限的凄怆”“许久不见了,和悦的旧邻居!/那位白须白发的先生,正在趁晚凉将水浇菜/老夫人穿着蓝布的长裙,站在园篱边微笑/一年过的容易/那篱畔的草花,已经落地成泥!”等等这样的句子,抒写着人间的美好以及忧郁,抒写爱情的伟大以及痛苦。他用《康桥再会吧》这样的诗作,向人们诉说那凄凄的离别之情。 表现青春爱情,表现理想。这是徐志摩诗歌中追求的主要内容,同时,在早期的创作中,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正处在痛苦觉醒的过程中,他也用自己的一部分热情写下了诸如《叫化活该》、《先生!先生!》、《一小幅的穷乐图》等诗揭露社会之黑暗、贫富之不均、穷人过着困苦的生活,表现出诗人同人民生活的联系及感情上的同情。这些作品,是徐志摩创作中的异军突起,使人耳目一新。但由于徐志摩本身所处的阶级不同于困苦的下层人民,因而这些诗多多少少地显出语言的浮光掠影,内容的苍白无力。 徐志摩成为诗坛的一员猛将,他在寻求着自己的方向,他追求着自己的思想目标。这个时期,他虽然在诗的技巧上日臻成熟,但在形式上还没有取得最后的定型。这个时期,他用真诚的感情写出了一些绝妙的好诗,使人们清楚地看到,今日的诗人将成为明日的辉煌。 在他的诗作里,常常表现出独辟的艺术境界—— 那时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涓容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徐志摩:诗化的人生(2)徐志摩是怀着青年人的胆识步入诗坛的,因而他无旧式的约束,亦无新规的限制,凭借着自己独有的风格,跌跌撞撞地行走诗坛。他早期的诗变化多端,很难见出雷同的例来,也正是这些无拘无束的感情宣泄,使得他的诗时而纤巧艳阳,时而奔突澎湃,语言是清新的,形式是华美的。这清新与华美,只属于徐志摩,属于徐志摩人生追求中的理想季节。 “……/我就微笑的再跟着清风走/随他领着我 “这出悲惨的趣剧他早已看厌/他自身痛肿的残余更不沾恋/因此他与我同心 《还韵》诗中的女郎是徐志摩理想的化身,他的理想到这个时期已变成为一种失落、迷茫不定的身影出现在读者的面前,这位女郎由“我爱这晚风吹”“学一个海鸥没海波”“大海,我唱 徐志摩既在自我意识上表现得苍白无力;又在对现实的感觉中走向毁灭,《半夜深巷琵琶》用想象的怪诞,充满悲观的宿命论情调:“在光阴的道上疯了似的跳
徐志摩:诗化的人生(3)正是由于徐志摩在诗歌内容上已缺少积极的生命气息,他的诗的思想内容已走向难以挽回的狭窄的领域,他也丧失了追悔的勇气。这个时候,他只有在形式上进行刻意地追求。为了表现这种半生不死的思想,抒发虚弱的情感世界,他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创作,让这种思想在各种诗体中实验。因而,这个时期他在诗的形式的创造和完善上走出了好多步,描写体[《罪与罚》(一)]、对话体(《海韵》)、打夯歌(《庐山石工歌》)及豆腐干式(《四行诗一首》)等等,在这诸多的诗体实践中,既有抒情的也有叙事的。应该一提的是,在创作过程中,他有意识地运用音节的控制,使诗充分地表现出一种内在的韵律美,这是他为中国诗坛做出的一大贡献。 艺术技巧日臻完美,而思想内容却愈来愈空洞。淡而清的内容与圆熟的技巧奇妙地结合起来,虽然有些诗中表现出不健康的情调,却也迎合了一大批读者的口味,使得徐志摩依然不失为一个具有代表意义的抒情诗人。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在现实生活中他已失去信心,他想离去,“波光里的艳影/在我心头荡漾”,“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然而“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 “迟了 在徐志摩的一生中,若说他对于自己没有过清醒的认识,这是不完全对的。在生命的最后一些日子里,他已感觉到他的民主自由愿望不能实现,他追求的唯美的婚姻终将破裂,于是他想抗争,想冲锋,想面对现实,但最终未能成功。就在这最后的日子里,他为我们留下了几首表现觉醒的诗作,但这些诗作被众多评论家认为是低级下流的,其中就有《别拧我 “别拧我 你说 这是钻心的疼,因为徐志摩深深地感受到婚姻给他带来的无情灾难。 那“疼”一个精圆的半吐 这是他不愿承认现实,或是在现实面前感到困惑。这“一个精圆的半吐”是“疼”,但这不会是一场梦吧,不,“疼”是现实,疼在心中,喊在口上,“在舌尖上溜——转”。这个“疼”不能再怀疑了。 一双眼也在说话 心中的秘密 是不愿承认现实呢?还是想讲说什么,这“心中的秘密”是什么?问自己,不知道;问别人,谁又肯来回答。只有自己,进行无数次猜谜,这谜底只能从梦中寻求: “梦 洒开了 轻纱的网 “你在哪里?” “让我们死”我说 梦是不会长久的,现实在作梗,你必须清醒。于是乎,既然生不能让我得到欢乐,那么,就让我们死,以死抗争。这虽然是一种消极的表现方式,但徐志摩毕竟是迈出了一大步。 在《你去》中,徐志摩在为自己设计另一种人生。他思想上作好了准备,他要告别过去的人,过去的世界,但是,来不及了,因为命运不容许他的人生继续流光溢彩,只有死亡才是他最成功的解脱。 以上便是笔者对徐志摩的诗歌创作进行的分析。我认为,对于徐志摩,我们应有公正的批评。文艺是表现人生的。它所表现的人生虽然不是现实的人生,但却高于现实人生。一旦失去人生这个课题,再优美、再华丽的文艺作品都是不成功的作品。所以,我要说:徐志摩的人生是不成熟的人生,他与所处的时代是不合拍的。我认为,他只是活跃在诗坛上的资产阶级诗人的代表。被誉为诗哲、诗坛奠基人,似乎太夸张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