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剂肾气丸 巧解少妇愁《原创》

 淄水渔夫 2012-09-25

吾一朋友,年方三十,中年貌美,端庄贤惠,不管走到哪儿,都是别人倾慕的焦点,可最近半年为一病痛而心事重重,郁郁寡欢,曾在各三甲大医院诊治,均未确诊,甚是烦恼。 

       偶尔有一天终于想起我这个做医生的朋友,拨打电话焦急询问我有无办法,我乃一介民间中医岂敢轻率接诊。但顾及朋友颜面答应她过来先瞧瞧,当天下午她应时而来,一见面她便满面愁容的讲述她的病情;半年来她时感下腹坠胀,开始还能忍受,自服消炎理气药时好时坏,日久下腹坠胀更甚,便到湘雅医院检查,先到内科做了大小便常规、B超,未发现异常,便要她到妇科看看,挂了妇科号也做了妇科相关检查,发现宫颈轻度糜烂、B超显示有很小的子宫肌瘤,有少许白带,医生建议先消炎后来复查,后来还是无效,妇科医生没法建议到外科看看,到了外科医生建议CT扫描,也未发现特殊病灶。就这样一来一去半年为此花费近万元了,最终还未查出病因,为此甚是苦恼 ,还以为自己得了绝症,整日以泪洗面,我说没关系,大医院检查了肯定不是癌症,一定会有办法治好,可以试试中药治疗,她只好满口答应。其实我心里也没底,只好硬着头皮把了脉看了舌;患者脉沉舌苔水滑,触诊下腹轻压痛。饮食可睡眠欠佳,口干、腰有时酸胀。小便量少而频,大便可。吾苦思良久,不敢轻易处方,生怕开错药方让朋友失望,曾一度想开补中益气汤或升陷汤,提升中气,但四诊不符,患者所病下焦,下腹坠胀、脉沉、舌苔水滑,古人讲‘下焦主渎、水道出矣’,难道是肾气不足或是太阳蓄水症,此时脑袋灵光一显,记得仲师在《金匮》虚劳篇有一经典名方:‘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在《伤寒》中有;“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操不得暝,欲得饮水者,少少与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又有‘太阳病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于是我豪不犹豫的开了一剂八味肾气丸加白术,猪苓。实乃肾气丸加五苓散。瞩朋友先检五付一试,加起来还不到五十元,但这区区十味药能治好她在大医院治不好的病吗?其实我心里也发虚。我只好焦急的等待中。。。

        有一天我正在门诊,忽然接到一电话,一看是我那朋友的,她高兴之极的告诉我说吃第二付时便好多了,五剂吃完后一身轻爽,下腹再也不胀了,其他症状也消失了。特地打电话请我喝茶道谢。

        平时我门诊时,下焦病患用八味肾气丸的机会还是很多,我在2010年治疗一位尿频,同房后更剧的女病人,且伴有腰以下怕冷,腰痛,我用肾气丸加甘姜苓术汤八剂而愈,另有一病人主要是咳而遗尿,瞩服中成药附桂肾气丸也取效,最近还有邻居一小儿小便多遗尿案亦以肾气丸加减而愈。。。但也有失手的,另一病人咳而遗尿用肾气丸方五剂而豪无寸功,所以我们门诊须仔细辩证开方,才能减少失误,中医没有专病专方之说。

       最近几年,市面上六味地黄丸买得特火,广告铺天盖地,不管男女老小,凡属肾虚皆用之,可想而知,取效的甚少,而我则建议用八味肾气丸辩证用之,效果远好于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乃宋代儿科名医钱乙所创,实乃八味肾气丸减桂附而成,我每每临证时不言轻易减之,仲景用药多是阴阳搭配,寒热相合,刚柔相济,清生浊降,调理气血阴阳,使其阴平阳秘,气血冲和,这才是仲景用药之奥妙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