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宋名相吕端与宋太宗、真宗

 昵称503199 2012-09-25

北宋名相吕端与宋太宗、真宗

(2012-08-24 11:43:21)
标签:

杂谈

北宋名相吕端与宋太宗、真宗
 
作者:廊坊政协 日期:2010年02月03日 来源:廊坊政协网浏览:次

 

吕端(935——1000)北宋大臣。幽州安次(今属河北)人。后晋时以父荫补官。入宋,历知成都府、蔡州,升为枢密学士。太宗至道元年(公元995年),继吕蒙正为相。北宋开国元勋赵普赞扬他:“吾观吕公奏事,得嘉赏,未尝喜,遇抑挫,未尝惧,真台辅之器也!”宋太宗想以端为相,有人却贬抑他,说他“为人糊涂”,太宗当即反驳说:“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吕端为相,持重识大体,以清简为务。在朝奏廷议中,吕端往往在紧要关头深谋远虑,颇得太宗赞许。太宗去世,内侍王继恩暗中串通参知政事李昌龄等阴谋废太子另立,吕端及时察觉,不惮当面回驳皇后,坚持奉真宗即位。真宗立,垂帘引见群臣,吕端不拜,要求卷帘升殿审视。待见确是真宗,才降阶率群臣下拜。因而受到真宗敬重。

 

 



一代名相

    在距今1000年前北宋时期,宋太宗、真宗皇帝当朝年代里,为臣两代吕端,从一名州县地方官吏,逐步升至枢密直学士,朝中宰相和参知政事,官居天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吕端这个人仪表俊秀,处事宽厚忠恕,善交朋友,讲义气,轻钱才,好舍施。
    吕端处事理政才华出众,逐渐为宋太宗所喜爱和重用。早在吕蒙正为相之时,太宗就有重用吕端想法。在太宗与别人商量,打算任用吕端为相对,有人反对重用吕端,其理由是吕端这个人“糊涂”。太宗根据自己多年体察,立即说:“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其实这个时候已坚定了任用吕端为相决心。当心,太宗还作过一首钓鱼诗,其中有两句是这样写:欲铒金钩深未达,磻溪须部钓鱼人。这诗中意思是说,对于任用吕端当宰相事,已无可争议,宰相这个职位非吕端莫属。过后数日,太宗就让吕蒙正改任参知政事,让吕端当了宰相。
    吕端任宰相后,办事持重稳当,公道而廉洁,深得朝中朝外各方面好评。使太宗听到违章多是褒奖之辞,对吕端印象当然就更好了。
    吕端当宰相那一年是道元年(公元995年),是由参知政事官位上改任宰相,可当时吕端已经是60岁老人了。太宗曾后悔自己对吕端作用太晚了。
    即使这样,太宗也曾有过顾虑,为了平衡各方面关系,特别是对寇准使用,恐有吕端官居相位以后在寇准之上,使寇准心中不平,就采取了一个临时过渡办法,作为权宜之讦。太宗让时任参知政事寇准与宰相吕端“分日押班知印,同升政事堂。”也就是说,让吕端和寇准隔日轮流执掌相府大计,他俩平起平坐,太宗则从旁加以观察。
    当时送到朝中奏折很多,而朝中也有各种各样意见,但是众说纷云,没有个统一决断性意见,“惟端罕所建明。”经过一段观察之后,宫内付出太宗亲手戒谕:“自今中公事必经吕端详,乃得闻奏”。这一道谕旨,无疑是太宗对吕端更大信任和重用。吕端感到事已至此,再谦让也就不妥当了,于是他未加推辞欣然从命,履行公事。实际上这时吕端才真正成了名符其实、有职有权当朝宰相。以致数年后吕端名声远扬,而且传至后代,被称为一代名相。

    “大事不糊涂”

    这句话,本是太宗多手体察吕端处事为人一种无可辩驳评价,而且也确实反映了吕端人口和才干真实情况。从历史书籍中能找到,能说明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事例有以下两件事:
    其一,太宗曾向吕端问过计策,说自从汉唐以来,有过封乳母为夫人事情,要吕端拿个主意,如今该怎么办才好呢?吕端回答说:以前汉唐朝代跟现在不同,那个时候或者是因国大,或者是因为名声好,才那样做,都是事出有因。可以这么说吧,法无定法,礼无定制。吕端这番话使得太宗大开心窍。
    其二,吕端在相位上也就是几年时间,他就主动奏请圣上将相位让给了寇准,由寇准接任宰相,吕端自己又做了参知政事那个有相职无权谋事官职。后来寇准也做了参知政事,按理说吕端在前,寇准在后,其名次排列是没有什么争议。可是吕端支队偏偏奏明圣上要求把自己列在寇准之后,并得到了恩准。吕端不计名利地位,遇事顾全大局,处事以清廉简洁为原则,在当时传为佳话。
    有这样事实,加之平时吕端临朝很少发表高谈阔论,就有些人误认为吕端是个糊涂人,然而宋太宗却认为这都是一些小事,吕端只不过是“小事糊涂”罢了,遇有“大事不糊涂”
    太宗话是言出有据。宋时,天下战事此伏彼起,内部也不够统一。西夏李继迁造反,搅得西部边境不安,宋出兵攻夏。宋保安年逮住了李继迁母亲,宋太宗本来想把她杀了。为此,宋太宗单独召见寇准,询问他有何意见。当时,寇准没有不同意见拿出来献上。在寇准退朝时候,被吕端瞧见。吕端猜得朝中一定是有重大事情在谋划当中。就让寇准留步问个究竟。吕端问寇准:“太宗是不是提到找我吕端商量事情意思?”寇准说:“没有!”
    吕端心想口出:“边关上平常事情,不必让我知道,若是有军国大事,商量大计策,我吕端身为当朝宰相,就不可不知道。”寇准听了吕端这番话,觉得这件事确实重大,就将方才太宗召见他是为了处置李继迁之母事情如实地告诉了吕端。吕端问寇准:“圣上打算怎么处置呢?”寇准回答:“圣上意思是把她在保安军北门外斩首示众,打算用这种 处置方法来镇戒那些造反或叛逆人们。”吕端听到这个地方忙说:“若是这么处置了,可不是什么好办法。”于是吕端又亲自上朝动本,提出不要斩杀李继迁母亲意见。他为了说服太宗,还用秦、汉项司欲杀邦之父故事相劝说,他说:“李继迁是个反叛之人,今天杀了他母亲,明天能逮住李继迁本人吗?如果不能话,不就结下了更大冤仇了,不就更加坚定了他反抗之心了吗?”太宗听了吕端一番话,觉得很有道理,就问道:照你这么说,对李继迁母亲该当如何处置呢?
    吕端见太宗有了活话,便把自己想法讲了出来,他说:“以本人想到不算高明办法,请圣上想想,是否把她放到延州那个地方去,派人好好护养着她,以此招睐李继迁回心转意,不再造反。这样话,虽说李继迁不可能马上就降宋,但是,我们终究可以用他母亲在宋来拴住他心。至于他母亲生死大权,还不是掌握在我们手里”。
    太宗听了吕端这种深谋远虑想法,心里想吕端真是聪明过人。想我朝中有这么多大臣,没有人提出过吕端这样高明意见,差一点误了我大事。于是,就采纳了吕端意见,将李继迁母亲放在延州,并派专人侍奉起来,直到病死延州。后来李继迁也死了。李继迁儿子德明念在宋朝对侍他奶奶情份上,就归顺了宋朝。宋朝待他也不差,让他当了宋朝下传侍郎兼兵部尚书官职,终于使夏归宋。
    还有更重大事件,就是在拥立太子真宗继位问题上,发生拥护和反对斗争。那还是宋增宗在世时候,太宗身体有病,就安排了后事,立真宗为太子,以备将来由他继位,扫掌宋朝天下,并且让吕端负责太子学习和生活起居等项事宜。太宗病情严重时候,朝中有一些内侍和大臣,对太宗死后由谁来继位发生分歧,甚至演变成一场宫庭斗争。
    朝中有个内侍叫王继恩,他嫉妒太子过人,怕太子继位后对他不利。他就起了歹心邪意,联络参知政事李昌龄,殿前都指挥使李继勋、知制诰胡旦等人告谋另立太子,以便让他们认为合适人继承王位。
    太宗病不治而终。太宗驾崩了,但朝中不可一日无主。皇后命王继恩召见吕端。吕端觉察到可能有什么变故,就叫手下把王继恩锁在自己府中,派人加以看管,不许他出入。然后自己急奔朝庭。吕端被召到朝庭以后,皇后对他说,现在皇上不在世了,按说立太子就是为了让他继承王位,这也是合乎情理,顺理成章事情,看看现在应该怎么办才好呢?吕端听罢皇后话,就毫不犹豫地说:“先帝立太子就是为了今天,现在先帝弃天下而走了,我们怎么做违背先帝之命事情呢,对于这么事关国家前途命运大事,不能有什么异议后。”皇后听了吕端话,让太子到福宁庭中坐上了王位。
    太子真宗继位后,第一次登殿时,垂帘接见朝群臣。当吕端率众臣前来殿中晋见时,一看是这个样子,宁是站在殿下不拜。当时皇后问吕端因何不拜?吕端寻思了一下说:“请把帘子卷起来,让太子坐在正位上,让我们看清楚了再拜。”这时皇后让真宗照吕端所说卷了帘坐上了正位。吕端看清楚了皇位坐确实是太子无误后,才率群臣跪拜,并且三呼万岁。
    接着真宗对阴谋另立太子那几个奸侫,一一做了处置;贬李继勋为使臣,到浔州;贬王昌龄为忠司马;贬王继恩为右监门卫将军。在均州安置;一下子把这些人都从朝中除了名,流放到浔州,连带家眷同出京城。两年后王继恩就死在了贬所。真宗地位更加稳固了。
    真宗继位后,每次接见朝中大臣,都对吕端很恭敬,肃然拱揖,不呼其名;因为吕端长得体大肥胖,宫庭台阶稍高一点,真宗都特别关照有人扶他上去。遇有奉召到殿中商讨军国大事时间长了议论不休时候,吕端却能说出轻重缓急,并且条理分明,条条是道。吕端意见每次都被真宗所采纳。

    “宰相肚里能撑船”

    历史上有“宰相肚里能撑船”典故,也是来源于对吕端气量一种赞誉。据传吕端在相位时候,曾遭奸臣陷害,被消官还乡为民。吕端得旨后二话没说,便和书章背上行囊,挑上书籍,离开京城上路向家乡走去了。
    吕端在路上行走数日,回到自家门口时,见家中正在设宴摆席大办喜事,原来是为老弟结婚设宴,有不少当地官吏和豪绅参加赴宴。这些人见吕相爷回来了,又是大礼参拜,又是重上厚礼,只弄得吕端哭笑不得。他见此情景只好当众言明真相:“我吕端现在已被革职还乡为民了!”谁曾想到,吕端实言出口,竟使得那些势力眼官吏和豪绅们个个百色突变,有目瞪口呆,有斜眼相视,有甚至拿起所送礼品离坐而走了。
    真是无巧不成书。正在这个时候,村外传来了马蹄声声,鞭声脆震长空。原来是皇上派御史来给吕端下旨。那御史骑马直到吕端家门口,下马便大声喊道:“中端接旨!”只见吕端急率全家老细,跪在地上静听“旨意”。大家心蹦蹦地跳着,有各种各样猜想。唯有吕端本人心中有数,猜出十之八九。只听那御史宣旨道:“吕端回朝复任宰相,钦此!”全家人听后三呼万岁。
    方才散去那些和豪绅,闻听吕端又官复原职了,个个面红耳赤,张目结舌,心中着实难堪。只好重新相聚,拉下脸皮,回到吕府重新送礼贺喜,支吾其词,听不清说了何等言语。吕端对于这些势力眼们行为表面上无动于衷,可心中暗笑。
    在那些官吏当中,自然少不了本县那位七品知县。他坐着轿子走后复返,忙跪在吕端面前,一边像捣蒜棰子似给吕叩头,一边自己打自己嘴巴:“相父,我不是人,大人不怪小人过。”吕端书童很是生气,上前揪住那知县说:“大胆狗官,竟敢戏弄我家相爷,摘去你乌纱帽!”
    书童此举,吓坏了那个知县,他便双手紧捂头上乌纱帽。吕端这时才上前拉隹书童道:“不要这样!”收童很生气地说:“相爷,像他这样势力眼,不能饶恕!”
    “小弟呀,此言差矣!他知道自己做错了事,我们就应高兴,不必惩罚他了。我们何必强迫别人做他自己不想做事情呢?”吕端说过这些话,感动得那位知县非常内疚,忙说:“相爷呀!相爷,你可真是宰相肚里能撑船哪!来,相爷,兄弟喜事咱们重新操办,我给新娘抬轿子。”
    吕端闻听此言,心想,我倒看看知县做何游戏。谁知那知县真让新娘坐上花轿,他和三班衙役们抬着轿子,吹吹打打地沿村转了一圈,弄得吕端只是大笑,笑这些势力眼们所做所为。可是从此“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话就传开了,一直传至千年后当今。

 

 

 

 

 


 

吕端(935——1000)北宋大臣。幽州安次(今属河北)人。后晋时以父荫补官。入宋,历知成都府、蔡州,升为枢密学士。太宗至道元年(公元995年),继吕蒙正为相。北宋开国元勋赵普赞扬他:“吾观吕公奏事,得嘉赏,未尝喜,遇抑挫,未尝惧,真台辅之器也!”宋太宗想以端为相,有人却贬抑他,说他“为人糊涂”,太宗当即反驳说:“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吕端为相,持重识大体,以清简为务。在朝奏廷议中,吕端往往在紧要关头深谋远虑,颇得太宗赞许。太宗去世,内侍王继恩暗中串通参知政事李昌龄等阴谋废太子另立,吕端及时察觉,不惮当面回驳皇后,坚持奉真宗即位。真宗立,垂帘引见群臣,吕端不拜,要求卷帘升殿审视。待见确是真宗,才降阶率群臣下拜。因而受到真宗敬重。

一代名相

    在距今1000年前北宋时期,宋太宗、真宗皇帝当朝年代里,为臣两代吕端,从一名州县地方官吏,逐步升至枢密直学士,朝中宰相和参知政事,官居天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吕端这个人仪表俊秀,处事宽厚忠恕,善交朋友,讲义气,轻钱才,好舍施。
    吕端处事理政才华出众,逐渐为宋太宗所喜爱和重用。早在吕蒙正为相之时,太宗就有重用吕端想法。在太宗与别人商量,打算任用吕端为相对,有人反对重用吕端,其理由是吕端这个人“糊涂”。太宗根据自己多年体察,立即说:“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其实这个时候已坚定了任用吕端为相决心。当心,太宗还作过一首钓鱼诗,其中有两句是这样写:欲铒金钩深未达,磻溪须部钓鱼人。这诗中意思是说,对于任用吕端当宰相事,已无可争议,宰相这个职位非吕端莫属。过后数日,太宗就让吕蒙正改任参知政事,让吕端当了宰相。
    吕端任宰相后,办事持重稳当,公道而廉洁,深得朝中朝外各方面好评。使太宗听到违章多是褒奖之辞,对吕端印象当然就更好了。
    吕端当宰相那一年是道元年(公元995年),是由参知政事官位上改任宰相,可当时吕端已经是60岁老人了。太宗曾后悔自己对吕端作用太晚了。
    即使这样,太宗也曾有过顾虑,为了平衡各方面关系,特别是对寇准使用,恐有吕端官居相位以后在寇准之上,使寇准心中不平,就采取了一个临时过渡办法,作为权宜之讦。太宗让时任参知政事寇准与宰相吕端“分日押班知印,同升政事堂。”也就是说,让吕端和寇准隔日轮流执掌相府大计,他俩平起平坐,太宗则从旁加以观察。
    当时送到朝中奏折很多,而朝中也有各种各样意见,但是众说纷云,没有个统一决断性意见,“惟端罕所建明。”经过一段观察之后,宫内付出太宗亲手戒谕:“自今中公事必经吕端详,乃得闻奏”。这一道谕旨,无疑是太宗对吕端更大信任和重用。吕端感到事已至此,再谦让也就不妥当了,于是他未加推辞欣然从命,履行公事。实际上这时吕端才真正成了名符其实、有职有权当朝宰相。以致数年后吕端名声远扬,而且传至后代,被称为一代名相。

    “大事不糊涂”

    这句话,本是太宗多手体察吕端处事为人一种无可辩驳评价,而且也确实反映了吕端人口和才干真实情况。从历史书籍中能找到,能说明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事例有以下两件事:
    其一,太宗曾向吕端问过计策,说自从汉唐以来,有过封乳母为夫人事情,要吕端拿个主意,如今该怎么办才好呢?吕端回答说:以前汉唐朝代跟现在不同,那个时候或者是因国大,或者是因为名声好,才那样做,都是事出有因。可以这么说吧,法无定法,礼无定制。吕端这番话使得太宗大开心窍。
    其二,吕端在相位上也就是几年时间,他就主动奏请圣上将相位让给了寇准,由寇准接任宰相,吕端自己又做了参知政事那个有相职无权谋事官职。后来寇准也做了参知政事,按理说吕端在前,寇准在后,其名次排列是没有什么争议。可是吕端支队偏偏奏明圣上要求把自己列在寇准之后,并得到了恩准。吕端不计名利地位,遇事顾全大局,处事以清廉简洁为原则,在当时传为佳话。
    有这样事实,加之平时吕端临朝很少发表高谈阔论,就有些人误认为吕端是个糊涂人,然而宋太宗却认为这都是一些小事,吕端只不过是“小事糊涂”罢了,遇有“大事不糊涂”
    太宗话是言出有据。宋时,天下战事此伏彼起,内部也不够统一。西夏李继迁造反,搅得西部边境不安,宋出兵攻夏。宋保安年逮住了李继迁母亲,宋太宗本来想把她杀了。为此,宋太宗单独召见寇准,询问他有何意见。当时,寇准没有不同意见拿出来献上。在寇准退朝时候,被吕端瞧见。吕端猜得朝中一定是有重大事情在谋划当中。就让寇准留步问个究竟。吕端问寇准:“太宗是不是提到找我吕端商量事情意思?”寇准说:“没有!”
    吕端心想口出:“边关上平常事情,不必让我知道,若是有军国大事,商量大计策,我吕端身为当朝宰相,就不可不知道。”寇准听了吕端这番话,觉得这件事确实重大,就将方才太宗召见他是为了处置李继迁之母事情如实地告诉了吕端。吕端问寇准:“圣上打算怎么处置呢?”寇准回答:“圣上意思是把她在保安军北门外斩首示众,打算用这种 处置方法来镇戒那些造反或叛逆人们。”吕端听到这个地方忙说:“若是这么处置了,可不是什么好办法。”于是吕端又亲自上朝动本,提出不要斩杀李继迁母亲意见。他为了说服太宗,还用秦、汉项司欲杀邦之父故事相劝说,他说:“李继迁是个反叛之人,今天杀了他母亲,明天能逮住李继迁本人吗?如果不能话,不就结下了更大冤仇了,不就更加坚定了他反抗之心了吗?”太宗听了吕端一番话,觉得很有道理,就问道:照你这么说,对李继迁母亲该当如何处置呢?
    吕端见太宗有了活话,便把自己想法讲了出来,他说:“以本人想到不算高明办法,请圣上想想,是否把她放到延州那个地方去,派人好好护养着她,以此招睐李继迁回心转意,不再造反。这样话,虽说李继迁不可能马上就降宋,但是,我们终究可以用他母亲在宋来拴住他心。至于他母亲生死大权,还不是掌握在我们手里”。
    太宗听了吕端这种深谋远虑想法,心里想吕端真是聪明过人。想我朝中有这么多大臣,没有人提出过吕端这样高明意见,差一点误了我大事。于是,就采纳了吕端意见,将李继迁母亲放在延州,并派专人侍奉起来,直到病死延州。后来李继迁也死了。李继迁儿子德明念在宋朝对侍他奶奶情份上,就归顺了宋朝。宋朝待他也不差,让他当了宋朝下传侍郎兼兵部尚书官职,终于使夏归宋。
    还有更重大事件,就是在拥立太子真宗继位问题上,发生拥护和反对斗争。那还是宋增宗在世时候,太宗身体有病,就安排了后事,立真宗为太子,以备将来由他继位,扫掌宋朝天下,并且让吕端负责太子学习和生活起居等项事宜。太宗病情严重时候,朝中有一些内侍和大臣,对太宗死后由谁来继位发生分歧,甚至演变成一场宫庭斗争。
    朝中有个内侍叫王继恩,他嫉妒太子过人,怕太子继位后对他不利。他就起了歹心邪意,联络参知政事李昌龄,殿前都指挥使李继勋、知制诰胡旦等人告谋另立太子,以便让他们认为合适人继承王位。
    太宗病不治而终。太宗驾崩了,但朝中不可一日无主。皇后命王继恩召见吕端。吕端觉察到可能有什么变故,就叫手下把王继恩锁在自己府中,派人加以看管,不许他出入。然后自己急奔朝庭。吕端被召到朝庭以后,皇后对他说,现在皇上不在世了,按说立太子就是为了让他继承王位,这也是合乎情理,顺理成章事情,看看现在应该怎么办才好呢?吕端听罢皇后话,就毫不犹豫地说:“先帝立太子就是为了今天,现在先帝弃天下而走了,我们怎么做违背先帝之命事情呢,对于这么事关国家前途命运大事,不能有什么异议后。”皇后听了吕端话,让太子到福宁庭中坐上了王位。
    太子真宗继位后,第一次登殿时,垂帘接见朝群臣。当吕端率众臣前来殿中晋见时,一看是这个样子,宁是站在殿下不拜。当时皇后问吕端因何不拜?吕端寻思了一下说:“请把帘子卷起来,让太子坐在正位上,让我们看清楚了再拜。”这时皇后让真宗照吕端所说卷了帘坐上了正位。吕端看清楚了皇位坐确实是太子无误后,才率群臣跪拜,并且三呼万岁。
    接着真宗对阴谋另立太子那几个奸侫,一一做了处置;贬李继勋为使臣,到浔州;贬王昌龄为忠司马;贬王继恩为右监门卫将军。在均州安置;一下子把这些人都从朝中除了名,流放到浔州,连带家眷同出京城。两年后王继恩就死在了贬所。真宗地位更加稳固了。
    真宗继位后,每次接见朝中大臣,都对吕端很恭敬,肃然拱揖,不呼其名;因为吕端长得体大肥胖,宫庭台阶稍高一点,真宗都特别关照有人扶他上去。遇有奉召到殿中商讨军国大事时间长了议论不休时候,吕端却能说出轻重缓急,并且条理分明,条条是道。吕端意见每次都被真宗所采纳。

    “宰相肚里能撑船”

    历史上有“宰相肚里能撑船”典故,也是来源于对吕端气量一种赞誉。据传吕端在相位时候,曾遭奸臣陷害,被消官还乡为民。吕端得旨后二话没说,便和书章背上行囊,挑上书籍,离开京城上路向家乡走去了。
    吕端在路上行走数日,回到自家门口时,见家中正在设宴摆席大办喜事,原来是为老弟结婚设宴,有不少当地官吏和豪绅参加赴宴。这些人见吕相爷回来了,又是大礼参拜,又是重上厚礼,只弄得吕端哭笑不得。他见此情景只好当众言明真相:“我吕端现在已被革职还乡为民了!”谁曾想到,吕端实言出口,竟使得那些势力眼官吏和豪绅们个个百色突变,有目瞪口呆,有斜眼相视,有甚至拿起所送礼品离坐而走了。
    真是无巧不成书。正在这个时候,村外传来了马蹄声声,鞭声脆震长空。原来是皇上派御史来给吕端下旨。那御史骑马直到吕端家门口,下马便大声喊道:“中端接旨!”只见吕端急率全家老细,跪在地上静听“旨意”。大家心蹦蹦地跳着,有各种各样猜想。唯有吕端本人心中有数,猜出十之八九。只听那御史宣旨道:“吕端回朝复任宰相,钦此!”全家人听后三呼万岁。
    方才散去那些和豪绅,闻听吕端又官复原职了,个个面红耳赤,张目结舌,心中着实难堪。只好重新相聚,拉下脸皮,回到吕府重新送礼贺喜,支吾其词,听不清说了何等言语。吕端对于这些势力眼们行为表面上无动于衷,可心中暗笑。
    在那些官吏当中,自然少不了本县那位七品知县。他坐着轿子走后复返,忙跪在吕端面前,一边像捣蒜棰子似给吕叩头,一边自己打自己嘴巴:“相父,我不是人,大人不怪小人过。”吕端书童很是生气,上前揪住那知县说:“大胆狗官,竟敢戏弄我家相爷,摘去你乌纱帽!”
    书童此举,吓坏了那个知县,他便双手紧捂头上乌纱帽。吕端这时才上前拉隹书童道:“不要这样!”收童很生气地说:“相爷,像他这样势力眼,不能饶恕!”
    “小弟呀,此言差矣!他知道自己做错了事,我们就应高兴,不必惩罚他了。我们何必强迫别人做他自己不想做事情呢?”吕端说过这些话,感动得那位知县非常内疚,忙说:“相爷呀!相爷,你可真是宰相肚里能撑船哪!来,相爷,兄弟喜事咱们重新操办,我给新娘抬轿子。”
    吕端闻听此言,心想,我倒看看知县做何游戏。谁知那知县真让新娘坐上花轿,他和三班衙役们抬着轿子,吹吹打打地沿村转了一圈,弄得吕端只是大笑,笑这些势力眼们所做所为。可是从此“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话就传开了,一直传至千年后当今。

    “难不倒”相爷

    吕端为宫40年,为相4年,不傲不贪,两袖清风,也不与贪官污吏们来往。深得百姓称道。因此,那些贪官污吏,屡屡想方设法算计他。
    有一年春天一日,风和日丽。宋太宗在御花园摆酒筵,宴请满朝群臣。在鼓乐声中文武百官,个个入席就坐,把酒举盏。大家兴致一时浓烈,奸臣王继恩趁机在太宗面前捉弄吕端,想给他难堪,便说:“圣上,为助今日酒兴,何不出几个题,叫吕相爷答来?”
    太宗一听,倒觉合乎本意,便唤过吕端道:“朕来问你,当今何处酒好?”
    “杏花村酒最好。”吕端脱口而出从容笑答。
    太宗又问:“何以见得呢?”
    吕端笑答:“有唐诗云: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时酒价每升多少银两呢?”太宗追问到这个地方,众人都为吕端捏着一把汗,惟恐吕相爷答不出来。可王继恩却心中暗喜,他想,这回看吕端怎么回禀圣上。可是吕端却显得轻松坦然。他先是看了一下众人,然后不慌不忙地向太宗沉吟道:“这酒价吗—”他故意顿住了以后话。王继恩借机接过话茬说:“吕相爷因何不往下说了呢?”
    吕端看了王继恩一眼,从容地说出:“唐时酒价每升30元钱。”
    王继恩听后又觉有缝可钻,就机说道:“启禀圣上,吕端他分明在欺骗圣上,相隔一百多年酒价他是怎么知道呢?”
    太宗问道:“吕爱卿你且说来。”
    吕端很坦然地说:“唐时酒价每升30元钱,绝无差错,臣记得杜甫有诗:‘速来相见钦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
    太宗大喜道:“杜甫诗真可称为一代史书也!吕爱卿,你呀,一代奇才呀!”
    众人听得吕端如此熟读唐诗,又如此切题,个个翘起了大拇指。可是王继恩仍不死心,又出花招,想把吕端灌醉,让他酒后丢丑,好让圣上加罪于他,便请圣上为吕端换大酒杯饮酒。太宗依了王继恩,让吕端换大杯。吕端本来酒已差不多了,却唤道:“告官家换大杯饮酒!”
    吕端话音刚落,王继恩又觉有缝可钻,乘机挑唆道:“万岁,吕端借酒气诬蔑圣上为官家,还不问罪?”
    未等太宗问话,吕端对太宗道:“启禀圣上,为臣没有醉酒,也没有犯上,只是引经据典让圣上心悦一番罢了。”王继恩又添油加醋地追问吕端:“你称圣上为官家,还不是犯上?”
    此时,吕端已是怒不可遏,指着王继恩说道:“你这个人,因何连称圣上为官家都不知道,还配在朝为官吗?”
    太宗忙道:“吕爱卿,快给朕讲来!”
    吕端便慢条斯理地说:“臣记得在蒋济万机里说过‘三后官天下,五帝家天下’。连三皇五帝都称官家,我称圣上为官家,并无过错呀!”
    太宗听后点头称是,众人也十分叹服。王继恩觉得事情不妙,便偷偷溜之乎也。太宗又举杯与吕端畅饮,众人也纷纷向吕端敬酒。都说:“真是难不倒吕相爷呀!”
    在真宗为帝之时,实相吕端久病不僡。真宗为了解除吕端劳累,下了一道诏书,免法了吕端每日朝拜礼仪。有事靠书信沟通视事。并授以太子太保,卒后赠司空。吕端在世66年。

 

 

 

北宋名相吕端

 

吕端(935——1000)北宋大臣。幽州安次(今属河北)人。后晋时以父荫补官。入宋,历知成都府、蔡州,升为枢密学士。太宗至道元年(公元995年),继吕蒙正为相。北宋开国元勋赵普赞扬他:“吾观吕公奏事,得嘉赏,未尝喜,遇抑挫,未尝惧,真台辅之器也!”宋太宗想以端为相,有人却贬抑他,说他“为人糊涂”,太宗当即反驳说:“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吕端为相,持重识大体,以清简为务。在朝奏廷议中,吕端往往在紧要关头深谋远虑,颇得太宗赞许。太宗去世,内侍王继恩暗中串通参知政事李昌龄等阴谋废太子另立,吕端及时察觉,不惮当面回驳皇后,坚持奉真宗即位。真宗立,垂帘引见群臣,吕端不拜,要求卷帘升殿审视。待见确是真宗,才降阶率群臣下拜。因而受到真宗敬重。

北宋时期,有两人三次入相,一是赵普,另一个便是身历两朝吕蒙正。
  吕蒙正(944-1011),字圣功,河南洛阳(今属河南省)人。生于后晋出帝开运三年,卒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丁丑科状元。
  吕蒙正中状元后,授将作监丞,通判升州。太宗征讨太原,吕蒙正被授著作郎,入值史馆。太平兴国五年(980),拜左补阙,知制诰。八年,任参知政事。端拱元年(988年),罢李昉,拜吕蒙正为宰相。吕蒙正为人质厚宽简,素有重望,以正道自持,遇事敢言。每论时政,有不允者,必不强力推行。与开国元老赵普同在相位, 关系极为融洽。淳化二年(991年),谏官宋沆上疏,忤怒太宗,吕蒙正受牵连,被罢贬为吏部尚书。淳化四年,真相大白,复以本官入相。吕蒙正为官清廉,曾有人献古镜,言能照二百里,吕蒙正笑而却之道:“我脸不过盆子大,安用照二百里!”闻者叹服。至道元年(995年),太宗再度罢贬吕蒙正,吕蒙正以右仆射出判河南府,期间,政尚宽静,事多委任属僚,其总裁定夺而已。
  真宗即位(998年),吕蒙正被任命为左仆射,为感先帝之恩,吕蒙正献家财三百万助之朝廷。咸平四年(1001年),第三次登上相位。六年,封莱国公,授太子太师。不久,因病辞官,回归故里。真宗朝拜永熙陵,封禅泰山,过洛阳两次看望吕蒙正,曾问其子中谁可为官。吕蒙正道:“诸子皆不足用,有侄吕夷简,真乃宰相器也!”
  吕蒙正病逝于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享年六十七岁,谥文穆,赠中书令。

  关于吕蒙正,有极多典故和故事。吕蒙正少时家道败落,父母双亡,贫寒交加,风餐露宿,求助亲朋旧故无门,沦为乞丐,其凄凉悲惨及至人间极限。所以民间论到谁人穷极,则有“穷过吕蒙正”之喻。有一年过年,吕蒙正见家中空无一物,悲伤之余,写下一副春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横批为“南北”。暗喻“缺衣少食”,“没有东西”。一时间传为奇谈。
  尽管贫穷,吕蒙正还是少立大志,奋发苦读,终于中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丁丑科状元。之后,皇帝赐予状元府。于是,亲朋故交、士绅旧故、达官贵人、商贾巨富,成百上千,皆携重礼厚金登门祝贺,一时门庭若市。吕蒙正管家佣人无不雀跃喜极,报知吕蒙正。吕蒙正却说:“我只有亲人一家,何来如许亲朋?”管家忙将贺喜礼单送上,曰:“大人亲朋故旧遍四海,怎说仅有一家?”吕蒙正笑而不答,只吩咐闭门谢客。三天后,吕蒙正唤来管家说:“我亲人已到了。我有一联,将其张贴于大门,只有挺胸而进者,即为亲朋,不得怠慢。”管家忙将对联贴上。上联为:“旧岁饥荒,柴米无依靠。走出十字街头,赊不得,借不得,许多内亲外戚,袖手旁观,无人雪中送炭;”下联为:“今科侥幸,吃穿有指望,夺取五经魁首,姓亦扬,名亦扬,不论王五马六,踵门庆贺,尽来锦上添花。”送礼之人看了大为羞愧,纷纷离去。只有一个衣着补丁、手提一串豆腐干五旬老汉昂首而入。吕蒙正闻报喜极,亲至前门迎进,并设酒席与老汉尽欢。据说,吕蒙正以后还多次屈尊老汉家,老汉也成了吕蒙正家中座上常客。原来,这老汉及老伴乃以做豆腐为生贫民,当吕蒙正饥寒交加时,老汉为其处境困极而苦读所感,识之为英才,常以粗茶淡饭、水酒豆腐济之。

http://wuway.blog.hexun.com/4561796_d.html

吕夷简(978一1043)字坦夫。先祖莱州人,其祖父龟祥知寿州,子孙遂为寿州人(今寿县)。举进士。宋真宗时,屡次奏事,取消农具征税,减轻伐木民工劳役。后以刑部郎中权知开封府。宋仁宗初年,刘太后临朝时任宰相,阻止浮费。仁宗亲政后,仍任宰相。西夏用兵,契丹遣使索关南10县地,都由他筹划应付。然增加岁币,增募军队,使支出大增。范仲淹建议革新,被他排斥。因此,大为时人不满。庆历三年(1043年)授司徒,以太尉致性,封申国公,徙许国公。是年卒,溢文靖。

 

人物风流:祸从口出三次被贬 范仲淹为官之道

http://www.sina.com.cn 2005/03/18 11:12  

  作者:周熠

  邓州有个百花洲。百花洲又名花洲书院。花洲书院虽远不及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等四大书院名气大、资格老,却是一千年前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在邓州为官三年时所亲手创设学堂,并因此留有诗文胜迹。更要紧是,他那百代争诵《岳阳楼记》正是在此时此地所写。

据宋史记载,范仲淹少时家境清寒,辗转流离,攻苦食淡。“划粥割齑”典故便出自他刻苦读书。26岁时考中进士并出仕。前后在地方上干了10多年小官。后经少年得志、诗名甚高晏殊力荐才调至京城任了个朝廷秘阁校理。这是一个校勘皇家图书闲职。但不久范仲淹就干了一件石破天惊壮举,令晏殊都目瞪口呆。这年冬,年轻仁宗皇帝下诏令,说要率领朝中百官为皇太后祝寿,并行跪拜之礼。这本是不合封建时代皇帝事亲仪规。但满朝文臣武将慑于太后之威,个个面面相觑,却无不噤声。倒是位卑言轻范仲淹挺身而出,向皇上上疏直谏,说是君主只应以家人之礼侍亲贺寿,不应率着百官一起朝南面来跪拜太后。这有失圣体国威,实不足为法。仁宗以为有理,于是拜寿仪式从简。这却让垂帘听政皇太后心中忌恨。晏殊深为不安,指责他如此出言无忌,近于沽名钓誉,并会累及他人。范仲淹不服,说他“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他也自知难在朝中立足,但他无怨无悔,不久便被逐出京,做了河中府通判。这是范仲淹因“忠直不挠”而首次遭贬。

  但范仲淹直言敢谏禀性并未改易。在皇太后去世后,仁宗皇帝开始亲政,革除太后时腐风弊政,严格官员任用制度,朝中因此有了新气象。而这时仁宗打算废除郭皇后。郭皇后是仁宗15岁时由太后做主册封。仁宗实际上宠爱是尚、杨二美人。郭皇后性好嫉妒,又仗着太后,在后宫骄横不驯,常常为争宠夺爱与妃嫔闹得狼烟四起,争吵不休。仁宗一怒之下欲废皇后。宰相吕夷简因曾与郭皇后有隙,故趁机暗中撺掇手下人以皇后九年不育为由上书废黜之。在吕夷简怂恿下,仁宗废后决心更坚定。废后之事一时风雨满朝,议论纷纷。范仲淹闻之,立即向仁宗进言直谏。因事情紧迫。范仲淹又去与吕夷简争廷论理。几番唇枪舌剑,吕哑口无言。年轻气盛仁宗皇帝赵祯却一意孤行,从速下诏远调范仲淹知睦州。这是范仲淹因忠直不挠而第二次遭贬。时年46岁。

  范仲淹第三次被贬仍是祸从口出。景佑二年,范仲淹因在地方治水有功,又调回汴京升任礼部员外郎、天章阁待制,并做了开封知府。而范仲淹依旧是“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此时吕夷简羽毛丰满,把持朝政,任人惟亲,提拔官员多出其门。朝内多是敢怒而不敢言。范仲淹就下功夫搞了个新闻调查《百官图》,晋献于仁宗皇帝。尖锐地指出哪些人升迁是合格,哪些是有问题,痛责吕以权谋私。可老谋深算吕夷简反诬他别有用心,离间君臣关系,图谋结党营私。仁宗不察,遂罢黜范仲淹京官,将其放逐知饶州。白驹过隙,一晃8年。直到庆历三年(1043年)春,由欧阳修力荐,“天子以仲淹众望所归拔用之”。于是,已届54岁范仲淹又回京擢升为参知政事(副宰相)。几经贬黜放逐,仍是禀性难易,壮心不已,始终如一。这时,仁宗让吕夷简退职养病,让范仲淹与富弼、韩琦等实主朝政。很快,范仲淹就搞出了一个一揽子改革方案《答手诏条陈十事》,皇上允准,在全国推行。史称“庆历新政”。然而不及一年,吕夷简纠集一批既得利益朝臣猛烈反扑。激烈碰撞下,仁宗退缩,改革告吹,并下诏解除范职。悲愤与无奈之下,范仲淹这才激流勇退去了邓州做知州。在知邓州期间,应先被贬谪好友滕子京之约,在花洲书院写下了名垂千秋《岳阳楼记》,其中“宠辱不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经典名句,不折不扣是他宦海沉浮数十年,毕生人格追求和人生境界真实写照。

  史家赞曰:“自古一代帝王之兴,必有一代名世之臣。宋有仲淹诸贤,无愧乎此。”金人元好问评价范仲淹“求之千百年间,盖不见一二”。抚今追昔,令人慨叹良多。平心而论,范仲淹不惧雷霆之怒、敢说真话骨格人品和造福一方人生境界所达到历史高度,让今天一些文化人特别是官场人对镜而视,肯定会自惭形秽,望尘莫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