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桂枝的功效与作用介绍

 月亮湖568 2012-09-25

中药桂枝的功效与作用介绍

  桂枝是肉桂的干燥后的嫩枝,一般是在春天和夏天剪下嫩枝,然后在太阳下晒干或者阴干,然在加工成薄片或者以小段备用。

  一、桂枝主要有以下药理作用:

  桂枝能够抗病毒、抗菌

  1.桂枝能抗病毒:流感病毒、孤儿病毒。

  2.桂枝能抗菌:桂枝醇提物在体外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及大肠杆菌,有效浓度为25毫克/毫升或以下;对炭疽杆菌、变形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产气杆菌、肺炎球菌、伤寒和副伤寒甲杆菌、白色葡萄球菌、肠炎沙门氏菌、霍乱弧菌等亦有抑制作用(平板挖洞法)。

  桂枝能够抗炎、抗过敏

  1.桂枝的抗过敏机理:抑制IgE所致肥大细胞颗粒反应。降低补体活性,抗过敏作用。

  2.桂枝的有效成分:挥发油。

  桂枝能够镇静、抗惊厥

  1.镇静、抗惊厥作用:小鼠自主活动减少,增加巴比妥类药作用,对抗苯丙胺作用,抗士的宁作用;减少烟碱致惊厥,抑制听源性惊厥。

  2.有效成分:桂皮醛。

  桂枝能够解热、镇痛

  1.解热、镇痛,机理:促进发汗、散热增加、皮肤血管扩张、提高痛阈值。

  2.有效成分:桂皮醛、桂皮酸钠。

  桂枝能够促进发汗、扩张血管

  1.作用:使血液流向体表,调节血液循环,扩张血管,加强麻黄发汗作用。

  2.有效成分:桂皮油。

  二、在临床上桂枝通常用于如下用途:

  桂枝用于痰饮证和膀胱蓄水。

  心脾阳虚,水湿内停,胸胁胀满,咳逆头晕等痰饮证,常与白术、茯苓、甘草同用,以温运脾阳,化湿利水,如苓桂术甘汤。心阳虚,发汗过多,常与甘草同用,如桂枝甘草汤。膀胱阳气不化而小便不利的蓄水证,常与茯苓、泽泻、猪苓等同用,以助阳化气利水,如五苓散。

  桂枝用于风湿痹痛、胃寒腹痛、经闭、痛经。

  风湿痹痛,肩臂肢节冷痛,常与附子、生姜、甘草等同用,以温经散寒止痛,如桂枝附子汤。心悸脉结代,常与炙甘草、人参等同用,如炙甘草汤。血寒瘀滞,经闭腹痛或痛经,常与当归、川芎、吴茱萸等同用,以温经散寒,活血通经,如温经汤。胃寒腹痛,喜温喜按,常与饴糖、白芍、生姜等同用,共奏温中散寒之功,如小建中汤。

  桂枝用于外感风寒表证,不论有汗、无汗均可应用。

  表实无汗者,常与麻黄等相须为用,以增强发汗解表之功,如麻黄汤。表虚有汗者,常与白芍、生姜、大枣等同用,以调和营卫,如桂枝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