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才情并茂 诗文俱佳——朱雅洁诗文集《香远天涯》序

 遗韵斋 2012-09-25
才情并茂 诗文俱佳
  
   ——朱雅洁诗文集《香远天涯》序
  
  赵贵辰
  
  作者朱雅洁是一位中学教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坚持文学创作多年。这本书收入的作品,就是她的创作成果。
  这些“成果”怎么样呢?可用几句话来概括:感情丰富,语言精练,内容多样,视野开阔,描写细腻,张驰有度。
  朱雅洁是个多面手,在文学创作这块园地,她什么体裁也能写,什么体裁也能写好,诗(新、旧体)、散文、小说,真是多才多艺,满脑子、满身的文学细胞。出一口气,就是一首诗;说一会儿话,就是一篇精妙文章;一挤眼一笑,就是一篇故事(小说)
  我们是在网上认识的,我很骄傲我能遇到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女子。在QQ上聊天时,我总喜欢称呼她“才女”,她则叫我“哥哥”。我们谈文学,谈人生……我把她当做了我的亲妹妹,亦如她把我当做了她的亲哥哥。她的诗、文,我在网上读到不少,这次她打印了厚厚一本(162页),寄给我,使我得以更集中、更全面地欣赏到她的作品。
  她的这本厚厚的书稿,我是去年12月28日收到的,今年2月16日上午,一字不漏地全部看完。本来,我看书的速度是很快的,如果不是为了享受、故意放慢阅读速度,七天之内即可看完。是的,我是为了得到她的艺术享受,我每天看一上午,而又舍不得多看几篇,完全是为了一小口一小口品尝雅洁酿造的这一坛好酒。
  好酒省着喝,好东西儿省着吃,这是我的口福风格。那么,具体说来,朱雅洁的诗、文怎么个好呢?
  先说诗。朱雅洁写了近200首诗,她的最大特点就是坦诚,敢于抒写内心情感秘密。这是一般作者做不到的。每个人都有情感的秘密,但是,那些惯于戴了假面具戏弄人,抒假情的所谓作者,是不敢也不愿向读者敞开心灵的。究其原因,就是他们内囊肮脏,他们的“情感”——是蛇蝎的情感,他们的“秘密”——是戕害人的秘密,所以他们不得不伪装起来,写一些唬人的诗,用这种“诗”,维护他们“诗人”的地位。这是朱雅洁与那种“假诗人”的本质区别。比如雅洁写了很多情诗,这种情诗,出之自然,来之女人的“神秘国”,就与那些“感情加革命”的诗不一样。她的《恋之组歌》四首,描写细腻,以独特的视角,向读者倾诉自己“暗恋”、“初恋”、“热恋”及那个他的“移恋”之情,从生命的体验之中,捕捉住那些瞬息万变的感觉,就会引起人的共鸣,产生艺术的感染力。暗恋是“丑小鸭仰望天鹅的自卑 / 是毛毛虫爱上花儿的惭愧 / 最相思时 / 只是远远躲在他经过的路口 / 看着他的身影在人群里潇洒走过”。初恋是“近在咫尺,却含羞不语 / 四目相对的瞬间 / 犹如雷击电打,颊飞红晕 / 听到他的声音,哪怕是一声咳嗽 / 犹如听到鸟儿在晨光中放歌”。热恋“是目光相撞时心的颤抖 / 是彼此相拥时四肢的痉挛 / 是鲜花盛开时的烂漫馨香 / 是酒到酣时,云中漫步的飘飘忘我 ”。而移恋是什么呢?“令人理智欠缺得是爱的酸涩 / 爱人的目光在异性中搜索 / 眼神发光处是他的新爱 / 嘴角边绽放了灿烂花朵 / 而那份美丽不属于给我 / 明明知道爱的人不爱我 / 却百折不回,深深爱着 / 这份酸涩,谁能理解? / 因为爱着,泪水充溢了心湖/ 因为爱着,压抑心中怒火 / 因为爱着,包容他的美丑 / 这种爱呀,难道不是人间最大的苦涩?”
  朱雅洁的诗很别致,很讲究诗之所以为诗的艺术性,不直白,不浅露。她写得《给小溪》,把自然界的小溪象征为恋人,通过“梳洗我乌黑飘逸的长发”、“流泻我积郁在烈日里的烦恼”、“浸泡在你温暖而柔软的怀抱”等一系列意象组合,表达了对恋人的痴情。再看《一只手》,空灵、含蓄,短短十六行,却有诗意的外延力:
  一只手
  爱抚地划过草尖
  把露珠摇落
  一只手
  擎着朵玫瑰
  凑在鼻头贪婪地深嗅
  一只手
  轻轻地捏起
  在阳光下晒着彩衣的
  菜花上的蝴蝶
  ……
  就是这样的一只手
  因为爱着
  那原本美好的
  就要
  承受痛苦,以致夭折!
  通过艺术性的笔墨,多角度、多方面写爱情、友情、亲情、乡情、事业情,使我们领略到诗人朱雅洁内心世界的丰富和深刻,你只要看看这些题目,你就会黏在这里,让自己的目光,进行一道“艺术美”的大餐而细嚼慢咽:《梦断蓝桥》、《掬一捧热泪洗去我的忧伤》、《我的爱飘散在青春河畔》、《情殇》、《你踩着我的心走了》、《尘土和脚丫》、《写给我的隔世的母亲》、《青春幻想曲》……
  雅洁饱尝了爱的滋味,自然有一番独特的体悟,她说:“爱是人间百味 / 是苦辣酸甜 / 是思念时撕心裂肺的痛 / 是相依时的默默无言 / 爱常常没有结果 / 就像一粒石子 / 投身在碧波荡漾的湖海 / 就像一朵游云,投影山林,转眼消逝 / 可是,留下石对海的深情 / 留下树对云的思念。”(《爱是什么》)。
  我还特别喜欢朱雅洁的《风》,这首诗鲜活、自然,整个把风写成精了,可见诗人朱雅洁高超的语言魅力,我愿意附在这里,让大家先读为快:
  风,你从哪里来
  是太平洋,印度洋,还是加勒比海?
  湿漉漉的,软绵绵的
  还有点淡淡的咸
  你的脚蘸着海天之色
  走一步,就印一个翠绿的脚印
  从江南走到江北
  从田野走到树尖
  就是人家的屋脊上,断裂的墙垣上
  你也轻轻地踩一踩
  
  风,你从哪里来
  是波斯山,女娲殿,还是母子河畔
  我听到你的心音了
  沙沙沙,呲溜溜
  走一步,就撒一圈生命
  叽叽喳喳的雏鸟,从蛋壳里探出头
  不知疲倦的大雁
  在蓝天上练着楷书,一遍又一遍
  风筝在你的笑语里醒来
  她给白云递上一封封滚烫的情笺
  就把孩子粉嘟嘟的小脸
  笑成一串串榆钱
  还有一声声柳笛,和一曲曲童谣
  
  风,你从哪里来
  是老鸹窝,小麦田,还是梨花的笑脸
  暖暖的,甜甜的,羞羞怯怯
  山野上,蝈蝈欢快的唱着
  蛐蛐也在夜幕下放歌
  一缕缕乡情,汇成
  集市上奔涌的长河
  清脆的乡音在头顶打着旋
  怀孕的麦穗把风流写在肚皮上
  馋得小城西的男人直流哈喇子
  朱雅洁写诗手法多样,充分体现出她驾驭语言的娴熟能力,她就像一个横渡长江的游泳者,把波浪掌握在自己手中,一会儿仰泳,一会儿侧泳,一会卧咏,一会儿又站泳,用身子捻起一个个旋涡……那么,我亲爱的读者,你何不赶快翻开这本书的诗页看一看呢?不看,你可是要后悔的;看了,你是会感谢我这个诚实的好“向导”的。
  接下来说她的散文。
  朱雅洁的散文,那可是又一道亮丽的风景!我的观点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只要她(他)具备了文学表达能力,无论她(他)写什么,都是会写好的。因为“文学”,是感情的“分泌物”。相反,一个没有感情的人,她(他)具备多么高的学历和官职,在文学的领域都等于零,都等于笨蛋!朱雅洁,就是一位感情特别丰富的人,所以她诗写得好,散文(乃至其它体裁)照样能写得好!
  果然。
  朱雅洁的散文写人写事,写风写物,写山写水,涉猎之广,无所不及。可见她的开阔视野和广茂的情怀。在她的近80篇散文中,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没有无病呻吟,没有虚假枯燥,有的只是鲜活、水灵,好像是刚从地里摘来的蔬菜,那嫩绿的叶片上还粘有芬芳的露珠。这些散文不但有陶冶性情的篇什,有以描写见长的篇什,还有思辨色彩很浓的那种篇什——杂文,针砭时弊,为革故鼎新呐喊,可见朱雅洁是一位有思想、有责任感的作家。散文好写,但要写出真性灵、真思想,又朴素又耐读的好散文,就不那么容易了。朱雅洁的散文是好散文,能读到这些散文的人是幸福的(我就很幸福了!)
  人的感情世界是丰富的,也是复杂的,爱,可以是追随、携手、相伴,也可以是放弃。但这种爱,没有经历过的人可能体验不出它的味道,而经历了这种爱的人,总是少数,总是那些有慷慨、磊落、纯静的爱的人。一般来说,爱是自私的,可见这种爱,却是“无私”的、“奉献”的。雅洁的《放弃,也是爱》,让我看到她内心深处的情,让我感动得流泪!
  雅洁的散文也带有一份神秘,看看她的这篇《礼物》,让人思索良久……朋友送她一株小草,却是那种不喜欢繁华在阳光下,而热衷于默默无闻于绽绿在人们目力所不及的寂静角落里。这算什么礼物呢?你读完了这篇千字左右的散文,你就悟出朋友的心意了。
  雅洁写散文的笔法很新颖,她写丈夫,却不出现丈夫的身影,而是推到读者面前一棵树,让你看这棵树的普通、憨厚、诚实、多情。等你看够了这棵树时,她说:“他真的太普通,普通得掉到人群里很难找到。”但是,就是这棵树,给了雅洁浓荫和诗韵,大爱出于平淡,他20年来如兄如父的细心呵护,是雅洁所感激不尽的!这就比平铺直叙写得巧,写得打动人心。
  雅洁有很高超的运用语言的能力,她的一篇《听鸟》,专门描写鸟的声音,比喻新奇、贴切,多姿多彩的鸟声,就像雅洁在吹横笛,飘飞着五颜六色的音符;又像雅洁栽培出的一盆盆鲜花,争奇斗艳。鲜活的语言,让人读之喜不自禁。
  雅洁喜欢上网聊天,但是,她不是意在玩乐、消磨时光,她是作为一个作家,走进这片陌生的土地,在观察、在思考,从而,信笔形成文字,写出一篇篇妙文。如果说网络是一片森林,她就是走进这片森林里挖宝的人;也是在这片森林里发现奇花异草的人。通过上网,她写出了《男人》、《女人》等篇什,因为来自现实之中,所以读来很新鲜。她的《男人》,把网上QQ中的男人归纳为事业型、求知型、经商型、找乐型、工具型等五种,并对其一一剖析。《女人》篇,她又从五个方面,用细腻的心思和准确的语言,写出了“女人柔如水”、“女人娇如花”、“女人细如丝”、“女人坚如石”、“女人笨如猪”。去年,雅洁刚写起这篇稿时,她在QQ上告诉我说,她哭了。我问为什么要哭呢?她说写起这篇稿后心里酸酸的,止不住就哭了。待我看后,我觉得,一定是“女人笨如猪”那段文字让她哭的,她写出了女人的善良、多情、无助和无奈。我想,只要读者沉下心来认真读读这篇文字,也是会同作者有一样感受的。啊,女人!让我们用真诚的心灵,呵护着我们漂亮的女人吧!
  好美的一篇《柳条通子》,好美的雅洁的童年!雅洁用十分精练的语言,把一股股浓浓的乡土气息写出来,让我有一种——是在夏天到野外脱光了脚丫,走在湿润润泥土上的感觉,惬意极了。这就是艺术享受,雅洁带给我们的艺术享受!你看,雅洁与她的童年伙伴们在柳条通子里,做柳笛、拾鸟蛋、捉迷藏、逮青蛙……而今,雅洁已是一位中学教师,远离了她的童年。她那童年的柳条通子,也由银白色的五层工商大厦所取代,泥土换成了泛着白光的水泥路面。可是,她还是想念那片柳条通子!读过这篇散文,读者也会想起自己的那个“柳条通子”吧?
  《兰天情怀》,写网友兰天。雅洁就像面对面给我们讲故事,虽然是小事,但讲着讲着,就把我们感动了。网络,也是现实的投影,也是现实的生活。什么是文学创作的技巧?真情就是最高的技巧。有真情的人,就会有好的作品出世。这是朱雅洁的这篇文章,再一次告诉我们的。
  雅洁的散文,有的竟是诗一般的语言,如那篇《初冬登山感怀》,故意在篇幅之外,留一处空白,让我读了品砸再三,回味无穷。“山腰的窝风处,爱美的柳树还在竭力挽留着青春,但已经是半老徐娘……”“霜剪风刀,只能夺走它们(指山树)的衣衫,却不能夺走它们无所畏惧的灵魂。”尤其是,在冬季背阴的山脚,雅洁竟然发现一窝翠绿的蒲公英。“蒲公英牵牵扯扯,你分不清谁是谁,她们勾肩搭背,亲亲密密,你无从知晓谁是夫妻,谁是母子,谁是兄弟姐妹。她们一样的茁壮翠绿……”就是这一棵棵蒲公英,在百花凋谢、万木飘零中唯我独绿,她们该是谁的象征呢?
  《斗地主》,记叙童年遇到的一件事:斗地主。这个地主,按辈分说,雅洁称他“冯四爷爷”。这个冯四爷爷,是地主,也是资本家,他在村里有几十垧田,城里有几个商号,还娶了两个媳妇。那个年代,斗地主是残酷的,不但要给他戴上一人高的大纸帽子,还要在他脖子上挂一盛满水的铁桶。他弯腰,头几近着地,红卫兵就用一根烧火棍叉住他的下腭。即使是这样,他还是力不支地咕咚一声摔倒了,不久,他就死去。这就是泯灭人性的一件事,雅洁把它写出来,意在告诫人们:阶级斗争是多么残酷!它残酷到人整人、人吃人的程度,这样的革命,为什么不可以“温和”一些呢?
  《姥姥》描写细腻,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景,雅洁饱满而细微的感情,在此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舅妈经常骂姥姥,雅洁说:“从那个时候起,我不愿意多看舅妈一眼。这么恶毒的女人……”那时,“我真的替姥姥出口恶气,会让姥姥觉得有人为她做主,姥姥就不会绝食而死吧?”后来,舅妈得脑出血死了,“她仅活了64岁,当我站在她灵前的时候,倒是没有多少悲戚,而更多想到的是,我的涕泗交流的姥姥。”读过这篇,你就会看到朱雅洁内心那丰富而复杂的感情。而这样感人的文章,竟是朴素、生活化的语言,这跟那些花里胡哨的作者区别开来,使我们不得不佩服朱雅洁的真功夫。
  本书中雅洁最用力的散文,是那篇《写给妈妈》,这也是本书中篇幅最长的一篇散文,大约三万多字左右。在《写给妈妈》这个大标题下,又有十个小标题,每个小标题下写出2000字左右的文字。写妈妈的文章,最难脱俗,最容易流落窠臼。说实话,读这样的大文章,我是很感头疼的,就如同喝假酒。而朱雅洁的这篇散文却深深打动了我。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细节”的力量!朱雅洁在这篇散文里,每节写有一两个细节,用“细节”表现出妈妈的形象,这就避免了概念化、平板化。她不说妈妈怎么好,怎么高尚,而是把一个个活生生的“事件”,放到读者面前,让读者自己说她的妈妈怎么样。如果不是这样,即使作者一句一个“妈妈万岁”,声嘶力竭地喊上十万句,读者也是不买账的。人物散文中的生活细节,是这篇散文的“生命”!朱雅洁深谙此道——
  在《母爱,没有冬天》里,雅洁写道:妈妈每晚十点进屋给雅洁盖被子、掖被角,五年里头,天天如此。为了享受这种母爱,雅洁就故意把手、脚伸到被子外,等着妈妈来给放回去。
  在《您是梁间燕》里,又是一个细节:家里没人时,雅洁故意爬到妈妈肩头,让妈妈把她背到另一个房间,再到另个房间。末了,把妈妈抱起来抢上两圈,二人笑声飞到屋外……那时雅洁23岁,真是会享受母爱了!
  在《绿油油的爱》里,又是一个细节:雅洁回家喊妈妈,然后妈妈扑过来,母女相见。这已经成为规律。可是有一天,大姨病了,妈妈未及告诉别人,待丫丫(雅洁)回家喊妈妈时,却是白喊了。因此,丫丫等妈妈回来后,“我故意不理你,不和你撒娇 ”,好像妈妈突然的离开,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以此写母爱。
  这样的生活细节很多,通过让“细节”说话,丰满了母亲的形象。那些空洞的议论和抽象的概括,是人物散文中的大忌。
  除了写人记事、那些抒情性很浓的散文,朱雅洁还写了不少富有思辨性的杂文随笔,短小精悍、笔锋犀利、启人心智,如《人与动物》、《没有卖不出去的豆子》、《教育怪现象漫谈》、《善恶遐思》、《浅议“佛头着粪”》等等。《老师走在火海刀尖上》,通过大量事例,批评了社会上的一种怪现象:偏袒有错的学生,让老师承担不该承担的责任。《学会用两条腿走路》,批评个别父母充当孩子的“拐仗”,而不让孩子独立生存。《大千世界“真”是我》,雅洁针对那些追星族,那些盲目崇拜别人者,告诉人们:不同的个性、不同的“我”,才会组建绚烂多姿的世界,如果男人都是大卫,女人都是维纳斯,这个世界就失去了自己的价值。只要是一个独特的“我”,哪怕是一棵小花小草,也会给世界带来亮点。《醋海泛舟》,也是一篇批评性稿子。生活中的夫妻双方,应该有交朋友的空间,更有上网聊天的自由,但是,现在一些家庭出现问题,就是因为夫妻一方无端干涉、限制别人的自由。这是不足取的。雅洁把这个问题反映出来,意在使读者得到醒悟。《我不病谁能病我》,一看这个题目就感到深沉,它是说做人要乐观、豁达,只要自己不把自己打倒,任何人是对自己无奈的。可怕得是,你自己去找“细菌”,去找“病毒”,而且还要抱怨别人不把“细菌”、“病毒”消灭干净,好像这个世界是自己一人的。我想,雅洁的这个观点,适合于任何一种职业上的人思考,尤其是适合于那些领导干部,试想,如果自己不腐败,难道别人还有什么高招非要自己腐败了吗?
  总之,这本书是相当厚重、丰富的,各种各样的题材、体裁,通过朱雅洁的灵心妙手,一一呈现在你的面前,才情并茂,诗文俱佳,我敢说,你不会虚此一读,因为这里面,全是朱雅洁献给你的情和爱!
  (本文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理事,中国乡土诗人协会理事,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曾参加诗刊社第15届“青春诗会”,出版诗、文集四部,作品在《人民文学》、《青年文学》、《诗歌月刊》、《飞天》等30多家报刊获奖,2009年4月 作为获得诗歌比赛特等奖者出访荷兰,作品入选多种选本。)
  
  2009年2月24日上午10时22分野风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