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箕迎神请紫姑作者:舒飞廉 2012-09-13 08:22 星期四 晴
很多时候,我们都相信,有一个鬼神的世界,或者在天上,或者在地下,或者在异次元的空间里。过去曾经在这个星球上生活过的人汇聚于此,其中有一些鬼神中的精英,已经摆脱了生死的轮回,不仅拥有更加深湛的思想和法术,还非常关心那些正在地上生活的人们,希望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指导,平添惊喜,我们想去鬼神的世界,可能只有死亡一条路,而他们,却常常有穿越到我们生活之中的机会和雅兴。
穿越的简单办法,可能就是扶箕。这是唐宋年间才出现的人神交通的游戏,在此之前,勤劳的道士们忙着编辑道经,修建道观,他们描绘出来的神仙世界的图谱,三清天尊、五岳诸帝,到栖居在人的身体各个部位的小神,体系精简而朴质,就像那时候的公务员的队伍,人数是相当的少。所以将西王母、东王公等大神请出来,恐怕得由道士们在香烟缭绕的道场上,上章进表,钟鼓齐鸣,才能得到聆听上天神示的机会——由此形成的斋醮的仪礼,虽然仍然为帝王与富贵之家重视,但唐宋以降,当财神、灶神、观音、妈祖等民间俗神或外来的神灵,以及关公、岳飞等公认成神的史上名人,加入到神灵的团队之后,每一条河都有一个龙王,每一座城池都有一个城隍,每一个乡村都有一位土地,这时候,神仙们已经不太介意香火的繁盛、主祭的道士的能力与道观的堂皇了。 只需要志同道合,相信这个世界上尚有奇迹的五六个人,聚集在一间屋子里,准备一只木盘,木盘上,铺着细沙、灰土,或者米粒,挑出两个人,一左一右,持着一只筲箕,筲箕上插着一根筷子(后来也有将之改良成丁字型的木杆,将笔插在木杆下面,蘸墨在纸上写字的)。大家屏心静气,或者借力于咒语,心诚则灵,这间屋子汇合的时空,就会向神灵的世界敞开,一些路过的神仙,会附灵在他们的身上,箕笔会在木盘上滑动起来,留下的字迹,经过辨认与纪录,会形成扑朔迷离的神示。 在鲁迅胡适诸君没有发动白话文的革命之前,这些神示当然是用典雅的文言文与诗句写成的。它的内容,可以被道士们拿去当经书,也可以同当事人由其中预测凶吉,决断疑难,参与的道士和尚当然是指望得到修行的法门,市井里的民众最想知道的无非是他们俗世的幸福,而参与的秀才们,最关心的,却是科举的试题,换到今天,恐怕大家抓住箕仙后,最想问的,会是彩票的号码与高考的卷子吧。 而这些空中路过,为降箕的团队精诚所感而发布预言的箕仙,也是五花八门,他们的身份,会是由被降灵者指认出来,或者是由神示之中,分辨出来的。吕洞宾、岳飞、关公、李白这些民间的偶像,就像今日微博上的大V一样,固然是频频光临,有时候,一些孤魂野鬼、狐仙妖精,也会偶尔来到箕坛之上,到清朝末年,能干的扶箕者,甚至可以将释迦牟尼、穆罕默德、耶稣、拿破仑、华盛顿、托尔斯泰请来入会,发表对世界大同的看法。 在这些来历复杂、神通广大的大V与小V们中间,最有名的,却是一位叫紫姑的神。由字面上去看,这位“阿紫”显然是道教中的女神,应在萼绿华、魏华存等西王母的侍女之列,但在民间的传说里,紫姑却是一位被大户人家的主妇凌辱至死的小妾,她死在正月十五,被天帝请去做了掌管茅厕的神,虽然负责的事务难以启齿,按李商隐的诗,是“羞逐乡人赛紫姑”,其能力却像灶神一样,反而超过了高高在上的太上老君等大神。这个以我的推测,一方面,可能正是“紫姑”这样的乡间妇女创制出了“扶箕”这样的游戏,另外一方面,也合乎唐宋之后,道教的神祗世俗化的潮流。 扶箕的真假与否,如今我们当然是一眼就可以看得出来,就像由道家的土壤里生长出来的其他的法术,可以毫不客气地将之称为迷信。可是在古代,最聪明的一些中国人,都沉迷于这种游戏,他们相信,会有一些历史悠久、技术精良、诚心正意的箕坛,能感动神灵前来发布他们的旨意。苏东坡在他的笔记里,记载过紫姑降箕的故事;纪晓岚则认为:“大抵幻术多手法捷巧,惟扶乩一事,则确有所凭附,然皆灵鬼之能文者耳,所称某神某仙,固属假托。”所以许地山推测,在扶箕的仪式之中,可能发生了“心灵学”的种种现象,参与者的意识与潜意识呈现出来,在进入了相对自由的境界之后,还发生了“交感”的现象,正是因为如此,才会在箕盘上,留下他们的意识流过的奇妙的痕迹。 由这点去看,扶箕其实与西方的精神分析颇有关联,将古代笔记中,所记载下来的扶箕故事,当成“梦的解析”来看,去看那个时代,人们所面临的悲欢与遇合,这些看起来并不真实、被打上迷信的烙印的故事,恐怕会有一种更加可怕的“真实”由中间诞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