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艾森克-认知心理学(第5版)笔记

 願隨身 2012-09-27

认知心理学
目录
认知心理学 1
1.认知心理学研究方法 3
1.1实验认知心理学 3
1.2认知神经心理学 3
1.3计算认知科学 4
1.4认知神经科学 4
2.视知觉的基本过程 5
2.1大脑系统 5
2.2颜色知觉 6
2.3无意识知觉 6
2.4深度和大小知觉 7
3.物体识别 7
3.1知觉组织 7
3.2物体识别理论 7
3.3物体识别所涉及的大脑系统 8
3.4面孔识别 8
3.5视表象 9
4.知觉、运动和行动 9
4.1直接知觉 9
4.2视觉指导的运动 9
4.3计划一控制模型 10
4.4运动知觉 10
4.5变化视盲 10
5.注意与操作的局限性 10
5.1听觉的集中注意 10
5.2视觉的集中注意 11
5.3跨感觉通道效应 12
5.4视觉搜索 12
5.5分散注意 13
5.6自动化加工 14
6.学习和记忆 14
6.1记忆结构 14
6.2工作记忆 15
6.3记忆过程 15
6.4内隐学习 15
6.5遗忘理论 16
7.长时记忆系统 16
7.1陈述性记忆-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17
7.2程序性记忆和知觉表征系统 17
7.3遗忘症 18
8.日常记忆 18
8.1自传体记忆 18
8.2难忘记忆 19
8.3目击证词 19
8.4前瞻记忆 20
9.概念和范畴 20
9.1概念组织 20
9.2概念学习 21
9.3概念的涵义 21
10.阅读与言语知觉 21
10.1单词识别 22
10.2朗读 22
10.3 关于阅读的眼动研究 22
10.4 听讲 22
10.5 口语单词识别理论 23
10.6 认知神经心理学 23
11.语言理解 23
11.1句法分析 23
11.2语用学 24
11.3容量有限理论 24
11.4段落加工 24
11.5故事加工 24
12.语言表达 25
12.1口语的基本特征 25
12.2口语表达理论 25
12.3口语表达的认知神经心理学研究 25
12.4写作:基本过程 25
12.5拼写 26
13.问题解决与专家技能 26
13.1问题解决 26
13.2训练迁移 26
13.3专家技能 26
13.4关于专家技能的理论 27
14.创造与发现 27
14.1创造 27
14.2假设检验 27
14.3科学发现 27
15.判断与决策 28
15.1判断 28
15.2决策 28
16.推理与演绎 28
16.1演绎推理 28
16.2演绎推理理论 29
16.3双系统理论 29
16.4思维和推理所涉及的大脑系统 29
16.5人是理性的吗? 29
17.现实与展望 29
17.1意识的本质与功能 29
17.2意识理论 30
17.3无意识知觉 30
17.4意识是一元的吗? 30
17.5脑成像研究在衰退吗? 30
18.认知与情绪 30
18.1情绪的认知决定因素 30
18.2多水平理论 30
18.3心境与认知 31
18.4焦虑、抑郁和认知偏向 31
19.华东师大2011年心理学考博真题 31

1.认知心理学研究方法
 
认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是主张研究行为的内部机制-认知活动本身的结构和过程,并且把这些心理过程看成信息获得、储存、提取和使用的过程;可以而且应当建立心理过程的计算机模型。
传统信息加工范式的主要假设
序列加工:某一加工过程完成后才能开始下一过程。而平行加工是几个认知过程同时开始加工。
自下而上加工:直接由刺激引起的加工。而自上而下加工是受个体知识经验和期望所影响的加工。事实上,绝大多数人类认知过程是两者的综合。比如,当快速呈现给被试扑克牌,当黑心出现时,一些被试报告了紫色或棕色的心。被试看到的实际上来自自下而上加工的黑色和自上而下加工的红色(预期心是红色的)的综合产物。
人的信息加工与计算机信息处理类似,都是操纵符号。符号的功能是代表、标志或指明外部世界的事物。信息加工系统就是输入、输出、贮存、复制和建立符号结构和条件性迁移。
1.1实验认知心理学
实验认知心理学主要是针对健康人群开展行为实验研究。它通过严格控制变量来观察被试行为(反应时或正确率),从而探索认知过程和结构。它揭示了许多人类认知所涉及的过程和结构的奥秘,但是,这些研究结果缺乏生态效度。由于缺少直接研究大脑的技术,也不能提供有关大脑工作的直接证据,只能通过对被试在某一任务上速度和准确性的测量提供认知活动内部过程的间接证据。此外,实验认知心理学家较少考虑个体差异。他们的理论只适用于范围相对较窄的一些认知任务,因此缺乏普遍意义的理论架构。其理论表述所使用的术语也不是很精确,导致理论含糊不清。
1.2认知神经心理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研究脑损伤患者的认知活动模式,其核心任务是通过对不正常认知的研究而发现正常认知的规律。认知神经心理学家假定认知系统在功能和解剖(每一模块位于大脑中一个特定的而且可以检测出的区域)上都是模块化的或独立运作的,且在大脑的物理组织与心理之间存在心脑同形关系。此外,还假定,大脑功能结构无个体差异;脑损伤可以损害或消除已存在的模块以及模块间的连接,而不能增加新的模块和连接。
认知神经心理学家是通过实验性分离技术 来确定两个任务是否需要不同加工模块参与。单一分离不能说明两个任务是否需要不同加工模块参与。因为,可能是某一任务更复杂的缘故。还有可能是,完成两个任务均需要相同的加工机制,但是某一任务对这些机制的依赖比另一任务的大,那么,当这些机制受到损害时,对那个任务的影响也大。双重分离(如果一个患者在X任务中表现正常、在Y任务中表现异常,而另一个患者在Y任务中表现正常、在X任务中表现异常,那么就可以说明大脑中存在两个独立的系统)能够确定是否存在两个独立的系统。然而,这种技术在证明两个以上的系统是否存在时,就没有什么用处了。
局限:认知神经心理学假定,脑损伤患者的认知操作成绩是正常认知系统在损伤后的直接表现。然而,一些患者在脑损伤之前认知系统就可能存在某些异常了。此外,脑损伤后,患者可能已发展出某些补偿性策略。当几个不同的模块受到损伤时,很难解释结果。
1.3计算认知科学
计算认知科学家主要开发各种计算模型来模拟人类认知功能的某些特征,从而进一步理解人类认知。这些计算模型的理论假设必须是清晰明确的。计算模型是通过计算机程序来表达的。这些程序运行的结果应该与人接受同样的信息输入时所产生的结果一样。产生式系统和连结主义网络是两种重要的计算模型,其优缺点也各不相同。产生式系统由各种产生式(“如果…那么”规则)组成。连结主义网络/平行分布加工模型与其他计算模型不同,它可从经验中学习(如通过误差逆传的方法)。神经网络常常具有多个结构或层次(如输入层、中间或隐藏层和输出层)。在连结主义网络中,表征是以分布方式贮存的,但是局域式连结主义模型通常更为成功一些。计算模型为理论的正确性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明,因为对于每个理论假设计算模型都必须能进行直接描述;它能使各个理论之间的比较变得很清晰;计算模型已经看成是一个理解所有认知功能的通用认知架构。然而,计算模型很少能够预测新行为,它们在很多方面均缺乏相应的神经基础,而且也完全忽视了动机和情绪对认知加工的影响,导致常常不能很好地在更大的范围理解各种认知现象。此外,连结主义模型与人类大脑是不相同的;很多模型可以解释任何结果;计算认知科学家并没有构建出一个普遍适用的认知理论把各种零碎的理论整合起来。
1.4认知神经科学
认知神经科学是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科学交叉发展的结果。认知心理学注重分析从感知觉到行为的中间过程与机制,认为每种知觉或行为在人脑中都有一种基于神经活动模式的内部表征,但是在认知研究中大量的内部过程无法通过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如果不能对内部表征的神经基础进行直接考察,就很难理解从知觉到行为转化的中间过程,而神经科学的研究能够满足这种需要大量有关神经解剖学的知识的需求,并为高级认知活动的脑机制研究提供了先进的脑成像技术。
认知神经科学家常用脑成像和脑损伤技术,比如代谢成像的fMRI和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电生理成像的ERP/EEG(自发脑电位)和MEG(脑磁图)、单细胞记录技术和经颅磁刺激(TMS)技术,来研究与认知相关的大脑功能和结构的特点。这些技术具有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研究者常常使用优势互补的两种技术来研究同一认知问题。
代谢成像:它能考察不同认知任务和认知阶段所激活的脑区(位置和范围),具有很高的空间分别率,但时间分辨率很低;由于它是根据脑部的血流量及血氧信号进行成像,而皮层血流量与神经活动密切相关,因此只能对神经活动进行间接测量;完成某一认知任务所涉及脑区的数量取决于评估数据时设定的标准。
fMRI原理:当一个脑区被特定认知作业激活时,该脑区的神经元放电并消耗氧,导致局部血氧水平下降。随着更多血液流入该区,局部血氧水平很快恢复,并远远超过由神经激活所造成的局部氧需求量。当存在外磁场时,局部磁场不均匀性减小,造成MRI信号增加。这一技术能够提供有关结构和功能两方面的信息,而且对人体没有什么危害。空间分辨率1-2mm,时间分辨率几秒。
PET原理:通过在血液中注射放射性示踪同位素确定血流量在脑中分布情况。在从事认知活动的脑区同位素含量会显著高于其他脑区。在正式实验中,需要注射2次同位素,控制条件下一次,实验条件下一次。根据两条件下皮层血流量的变化,可推断认知活动与相应脑区的关系。由于需要注入放射性物质,可能导致部分被试不愿意参与这样的研究。而且受放射性物质剂量的限制,同一被试不宜频繁参加实验。其空间分辨率3-4mm,时间分辨率至少1分钟。
电生理成像:主要依据伴随神经活动的电信号或磁信号进行成像,具有很高的时间分别率(毫秒级)。
ERP不能提供关于脑功能定位方面的精确信息,因此,不适宜研究复杂的认知活动,如问题解决和推理等。
MEG对神经活动的测量精度很高,能够相对直接地反映神经活动的变化。其空间分辨率也较高,能与fMRI媲美。
单细胞记录:该技术能够提供单个神经元活动的精密的时空信息,但由于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只能用于动物。其空间分辨率在神经元水平上,时间分辨可从几毫秒到数天。
TMS技术:利用一个靠近头部的线圈发射一个短暂但又强烈的电磁脉冲。这样的电磁场会抑制所影响区域的加工活动,造成一种临时性损伤。通过比较干扰前后认知功能的变化可揭示特定脑区功能。它可以告诉我们某一脑区对某一认知功能是否是必需的。其空间和时间分辨率不高,而且存在安全隐患,比如连续快速的电磁脉冲刺激可诱发痉挛,即使是慢速间隔时间长,被试仍会感到生理不适。此外,它在适用于某些脑区时敏感性会比另外一些脑区高很多。
脑成像研究可以提供认知活动所涉及的大脑位置和时间进程的详细信息,而这些信息有助于我们对行为证据给出最合适的解释;可以帮助证明某些理论区分的真实性,澄清理论冲突,比如,早期选择理论的学者认为未注意刺激通常受到很少的加工,而后期选择理论的研究者则认为这些信息得到了充分的加工。绝大多数的行为实验证据并不能清楚地区分这两种对立的观点。运用ERP技术的脑成像研究表明,即使相当短暂地呈现听觉和视觉刺激,被注意的刺激会比那些未注意的刺激得到更多的加工。这为注意的早期选择理论提供了较强的证据支持。其不足之处包括将特定的认知加工活动与大脑激活区进行简单的一一对应、忽视个体差异、大多数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缺乏清晰的理论基础以及采用人为的强制性标准来确定大脑激活区域等。研究者在运用功能成像数据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理解人类认知上还存在相当的争议。然而,种种迹象表明,认知神经科学对解决一些重要的理论议题有着越来越重要的贡献。认知研究的进展实际上是与我们更多地了解参与认知活动的大脑区域的作用分不开的。
2.视知觉的基本过程
 
2.1大脑系统
泽基Zeki(1993)提出了功能特化理论,认为视觉皮质的不同区域分别负责不同的功能。比如,V1和V2区参与视觉信息的早期处理,V3区负责形状加工,V4区专司颜色加工,V5区或MT区主要负责运动信息的处理。来自选择性视觉障碍患者(皮质性色盲或运动不能症患者)的研究部分支持这一理论,但它存在两个局限性:1.有研究表明,参与视觉加工的各个脑区并不完全是专司一职:几个区域中的神经元会对朝向、长度差异和颜色作出反应,只有相当强的证据表明对运动方向进行反应的神经元是特化的。2.该理论难以解释对有关物体的各种信息进行整合的(捆绑)问题。
伦尼Lennie(1998)提出了一个层级模型,认为视觉加工是层级式的,而且随着层级的提升,分析会变得越来越具体化和精确。这一模型得到了早期视觉加工区(V1和V2区)远大于其他视觉加工区这一事实的支持,而且在解释捆绑问题上也优于功能特化理论。然而,该模型的推理色彩太强,因为要证明视觉加工是层级式的,还需要很多研究。此外,数量惊人的大脑皮质并没有被用来做多少事情的观点遭到了批评。
Mishkin & Ungerleider(1982)区分了负责物体知觉的腹侧通路和负责空间知觉的背侧通路。与之相比,Milner & Goodale(1995)提出的知觉-行动模型认为背侧系统负责行动指导。这一模型过于简单化了,而且也不重视两个系统间存在的大量交互作用。克里姆与普罗菲特(Creem & Proffitt, 2001)提出了一个综合知觉行动模型和Mishkin & Ungerleider(1982)理论的双加工理论,提出背侧通路包含独立的与空间和行动相关的系统。
2.2颜色知觉
颜色视觉帮助我们探测物体并对其进行细致的分辨。根据 杨-赫尔姆霍兹(Young-Helmholtz)三原色理论,视网膜上有三类分别对不同波长光波反应最为强烈的神经元(视锥细胞)。这一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色觉缺陷以及负后像效应。赫林(Hering)提出视觉系统存在三类彼此对立的过程:即红-绿、黄-蓝和黑-白三对颉颃[xiéháng]过程。从Young-Helmholtz & Hering这两个理论整合而成的二阶段理论对颜色视觉提供了较为合理的解释。颜色恒常性指当照度变化时某一表面或物体仍被知觉为同一种颜色的倾向。色觉适应和熟悉性是影响颜色恒常性的两个重要因素,但也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会对其产生影响,比如,局部对比和整体对比、光亮表面的强反射和相互反射。颜色恒常性在实验室中的效应要小于实际生活中的,这是因为一些影响颜色恒常性的因素(如强反射)在实验室中不能提供。
2.3无意识知觉
   盲视 初级视觉皮质(V1区)严重受损的患者会出现盲视现象,即丧失意识视觉能力。然而,令人惊讶的是,盲视患者依然能够对盲区的刺激进行准确判断和辨认,比如能够加工位置、朝向、颜色和形状信息。盲视在一些个案中可能依赖于皮质下视觉系统,而在另一些案例中则主要依赖于外侧膝状体和纹状皮质(如V4和V5区)的直接神经联系。
   阈下知觉 是指刺激信息可以在不被意识到的情况下得到加工。不论是实验室条件下还是自然情境下的研究均证实了阈下知觉的存在。Dehaene等(1998)呈现给被试一个序列,一个无意义掩蔽字母串(71ms) ——启动刺激(43ms,一个数字单词) —— 一个无意义掩蔽字母串(71ms) —— 目标刺激(200ms,一个阿拉伯数字),要求被试判断目标刺激的数字是否大于5。其中,启动刺激或者与目标刺激一致(均大于或小于5)或者不一致(一个大于5,另一个小于5)。结果发现,不一致条件下被试的反应时大于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这说明被掩蔽的启动刺激也得到了加工。
假设意识性的知觉信息可以控制我们的行为,而无意识的知觉信息不能,那么它们对行为的影响是不同的。Debner & Jacoby(1994)给被试呈现一个序列,一个单词(50或150ms) —— 一个掩蔽刺激(500ms) ——该单词的前三个字母。控制条件是在每一单词前三个字母之前呈现一个无关的单词。要求被试以第一次进入意识的且不是刚刚呈现过的单词完成词干补笔测验。结果发现,当单词呈现150ms时,被试会避免所呈现的单词来完成测验,当呈现50ms时,被试常使用该单词完成测验。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很少碰到50ms的刺激,为此Smith & Merikle(1999)设计了一个被试注意或不注意的情境。然后,要求被试完成一个词干补笔测验,但不能用刚刚呈现过的单词。当被试注意了那些单词时,他们成功完成了任务,反之,他们倾向于使用那些呈现过的单词来完成任务。在这种情境中,被试没有注意到刺激,但还是能够准确判断和分辨这些刺激。
脑成像证据也表明,人类可对阈下刺激进行广泛的知觉、语义归类和运动加工。Dehaene等(1998)运用ERP和fMRI技术发现启动刺激激活了与语义分析、知觉加工和运动控制有关的大脑区域。
2.4深度和大小知觉
    单眼深度线索包括线条透视、空气透视、结构级差、阴影、熟知大小和运动视差。双眼视轴辐台和晶状体曲度调节尽管用途有限,但都属于动眼线索。立体视觉需要利用双眼线索,而且基于对投射到两眼的信息间建立的对应关系。来自于各深度线索的知觉信息通常以累加的方式得以整合起来。但是,当不同的线索所提供的深度信息差异较大时,这种整合现象就不常见了。大小恒常性主要受知觉距离的影响,但物体的熟知大小和视平线信息也起到重要作用。

3.物体识别
 
3.1知觉组织
    格式塔理论家提出了知觉组织的几项原则,包括接近律、相似律、连续律、闭合律和协变律。这些原则有助于图形-背景分离,而且大都服从于最为重要的完形律(具有最好、最简单和最稳定形状的结构最有可能被知觉为一个物体)。格式塔理论家试图通过大脑中的电场力来解释视觉组织现象,但没有成功。格式塔理论家只是对知觉现象进行描述而不是解释,而且那些知觉组织原则也只是近似正确的。他们认为知觉组织原则不依赖于学习,但有关证据表明这是不正确的。知觉组合可涉及自上而下加工,而且一种新的组织原则-统一连通性原则似乎也在知觉组合中发挥重要作用。
3.2物体识别理论
    马尔Marr的计算理论 根据Marr(1982)的理论,物体识别涉及三种表征(描述)。初级简图利用有关光强变化的信息来鉴别物体的外部轮廓。接下来是2?-D简图,它以观察者为中心(或者是观察点依赖的)对可视表面的深度和方位特征进行描述。最后是3-D模型表征,它以观察点不变性(不随观察点变化)对物体的三维特征进行描述。
彼得曼Biederman的成分识别理论 Biederman(1987)在马尔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成分识别理论。该理论假定物体由一些基本形状,比如方块、圆柱、球面、圆弧和楔子等36种几何子组成。
一个物体的几何子是由边缘抽取过程决定的,特别是边缘不变性(如曲率)。根据Biederman的理论,对几何子的检测在物体识别中是至关重要的。库柏和彼得曼(Cooper & Biederman, 1993)要求被试判断连续快速呈现的两个物体是否具有相同的名字(如帽子)。实验分两种条件:物体具有相同名称但其中一个几何子被改变了(如从一顶大礼帽变为圆顶硬札帽)或者第二个物体比第一个更大或更小一些。一个关键的结果是,几何子变化条件下的被试成绩明显低于几何子不变条件下的成绩。Vogels, Biederman, Bar & Lorincz(2001)发现猴子的某些大脑神经元对几何子敏感。他们测量了颞下皮质的神经元对几何子变化的反应,并与对几何子不发生变化但大小变化的情况进行了比较。一些神经元对几何子变化的反应会比对大小变化的反应更强烈。这一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证明几何子是客观存在的。
因此,所获得的几何子是不随观察角度而变的。Biederman(1987)假定物体识别一般会涉及一个把以物体为中心、独立于观察点的表征与贮存于长时记忆中的物体信息进行匹配的过程。然而一些研究表明,物体识别依赖于观察点。比如,Tarr & Bulthoff(1995)在某些指定的观察点对被试进行充分的新物体识别训练。结果发现,在一个不熟悉观察点命名一个熟悉物体的反应时和错误率会随不熟悉观察点与最近的那个熟悉观察点之间旋转距离的增加而增加。因此,物体识别实际上是依赖于观察点的。关键的问题不再是物体识别是观察点依赖还是观察点不变,而是什么时候运用哪种机制的问题。很多研究表明,观察点依赖机制更常见于更为复杂的类内判别任务,并且/或者需要背侧通路的参与(如完成这种任务需要针对行动的视觉控制加工)。相反,观察点不变机制更常见于更为容易的范畴判别任务,并且/或者需要腹侧通路的参与(因为需要意识性的视觉物体识别加工)。
边缘信息对物体识别来说常常不太充分。事实上,表面信息(如颜色)比Biederman所预测的要更常用于物体识别。根据Biederman的理论,物体识别依赖于边缘信息而不是表面信息(如颜色)。Biederman & Ju(1988)向被试呈现50-100ms的一些常见物体的素描图或全彩色图片,要求其识别物体。结果表明,对彩色图片的识别要比素描图快11ms,但其错误率又要稍微高一点。然而,Joseph & Proffitt(1996)发现颜色信息比Biederman所预测的要更常用于物体识别。Sanocki等(1998)指出,当物体是单独呈现而不是与其他物体同时呈现时,边缘抽取加工更能导致准确地识别物体。
Marr & Biederman的理论被用来解释一些较容易的范畴区分任务,而且观察点不变性加工对更难的范畴内的区分任务就不那么重要了。观察点依赖识别对用于行动的知觉尤为重要。
Marr & Nishihara以及Biederman提出的物体识别理论相对于那些更强调物体识别复杂性的一些早期的理论具有一定的优势。例如,识别曲面和边缘至关重要的观点就得到了验证。Biederman(1987)向被试呈现物体的降质素描图。结果发现,当省略的是提供凹面信息的某些轮廓时(与省略其他部分相比),物体识别要更困难一些。这表明,凹面信息对物体识别是至关重要的。
也有相当多的证据表明几何子或类几何于似的成分与物体识别有关(Cooper & Biederman, 1993; Vogels et al., 2001)。然而,它们也存在相当的局限性:1.这些理论只适合于解释一些不精细的知觉分辨现象(如确定在你面前的动物是猫还是狗)。2.这些理论均假定物体识别涉及一个把以物体为中心、独立于观察点的表征与贮存于长时记忆中的物体信息进行匹配的过程。然而,有相当多的证据表明在物体识别中也存在观察点依赖的现象。3.对那些具备清晰可识别成分的物体来说,这些理论很有效。但当物体不具备这些特征时(如云)它们就不怎么适用。
3.3物体识别所涉及的大脑系统
视觉性失认可被分为知觉性失认和联络性失认两类。但是,这种分类过于简单了。Marr & Biederman的理论暗示物体识别涉及许多独立的具有层级组织的加工过程。Riddoch & Humphreys(2001)提出了一个关于物体识别与命名的层级模型来解释脑损伤引起的失认症。绝大多数证据均支持层级模型,即物体识别是分阶段进行的,包括边缘组合→特征捆绑成形状→(视角标准化)→结构性描述→与语义系统中相关信息的联系。正如该模型所预测的,研究者发现了绝大多数层级水平上均存在相应的患者。层级模型基于加工阶段是序列和自下而上加工的假设。但是,自上而下加工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物体识别也是可能的。   
3.4面孔识别
    观察者可从面孔获取多种信息,而且熟悉面孔和不熟悉面孔之间也存在重要差别(Bruce & Young, 198 6)。这得到了很多证据的支持。比如,Malone等(1982)测试了两个患者,其中一个识别著名政治人物照片的能力保持完好,但几乎不能匹配不熟悉面孔。而另一个患者的情况则正好相反。这一双重分离现象说明熟悉和不熟悉面孔所涉及的加工过程是不同的。然而,这一结果并没有得到重复。Burton & Bruce(1993)采用联结主义范式对Bruce & Young(1986)的模型进行了发展,提出了交互激活与竞争模型。
面孔失认患者不能识别熟悉面孔,但常常能对面孔进行内隐识别。当以行为手段评估时,外显和内隐面孔识别使用同一功能系统(Schweinbergcr & Burton, 2003)。面孔识别和物体识别之间的一些区别暗示它们可能涉及不同的加工过程。有研究发现,物体识别能力损伤但面孔和词汇识别正常(Humphreys & Rumiati, 1998)以及物体识别能力正常但面孔和词汇识别严重损伤(Buxbaum et al., 1999)。
一个常常引起争论的观点是,面孔具有特殊性。这是因为面孔涉及整体或完形加工、有一个与面孔加工具有特异性联系的大脑区域(梭状面孔加工区)以及面孔失认患者只出现面孔识别障碍。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面孔不具特殊性。面孔的特殊性也似乎只是因为我们擅长识别它们而已。比如,Gauthier等(2000)发现,专家技能将影响梭状面孔加工区的激活水平:汽车专家在识别汽车时会比鸟类专家产生更强的梭状面孔加工区激活,而鸟类专家在识别鸟类时会比汽车专家产生更强的同一区域激活。
3.5视表象
    有关心理旋转的研究表明视表象和知觉之间存在强烈联系,但是当被表象的物体变得复杂时,这种联系会弱化。心理旋转所涉及的大脑区域是那些与视空知觉有关的区域。
根据Kosslyn的知觉预期理论,视表象和视知觉是非常相似的,即图像都是描述性或准图像性表征。如果视知觉和视表象均使用同一个视觉缓冲器,那么可以预期两者会相互影响:如果知觉和表象的内容相同,则应该可以获得一个促进效应;反之,则会出现干扰效应。这得到了相关证据的支持。比如,McDermott和Roediger(1994)先要求被试形成物体(如苹果)的视表象或者向被试呈现物体的名称。随后,被试辨认关于这些物体的降质图。结果发现,被试在表象条件下识别物体图形的成绩更好一些。然而Bartolomeo(1998)发现,一名脑损伤患者在物体识别、颜色分辨和面孔识别上存在严重的障碍,但对物体、颜色和面孔的表象能力正常。
Pylyshyn提出了关于视表象的命题理论。根据命题理论,心理表象加工依赖于以命题表征形式存在的内隐知识。来自脑损伤患者和脑成像研究的证据均支持Kosslyn的理论。尤为重要的是,如果被试必须表象高分辨率细节和重点是在基于形状的加工的话,则被试的早期视觉皮质(17和18区)一般会得到激活。许多脑损伤患者具有可以相互比较的知觉和表象损害,但知觉和表象之间存在分离现象的事实又质疑了知觉预期理论。
4.知觉、运动和行动
 
4.1直接知觉
Gibson认为知觉和行动是紧密联系的,视知觉的主要作用是帮助组织行动。根据他的直接理论,观察者的运动产生了蕴含有用信息的光流。人们在环境中行走时保持不变的那些属性——即不变量是非常重要的。这种信息可以通过共振方式检测。物体的用途(功能承受性)可以直接被知觉。Gibson的理论是原创的。而且注重视觉和行动交互作用的重要性,这在以前是被忽视的。但是,他低估了视觉加工的复杂性,弱化了在准确抓握物体时关于物体知识的重要性,而且不强调与物体识别有关的视知觉特征。
4.2视觉指导的运动
根据Gibson的理论,我们对运动方向的知觉依赖于光流信息。然而,网膜光流域不仅取决于我们的眼动和头动,还取决于我们在环境中的运动。运动方向判断还受双眼视差的影响,而且光流信息不是准确判断方向的必要条件。其他理论强调成对物体的相对运动以及静态深度或视向角信息。根据tau假说,观察者假设物体的运动是匀速的,并使用tau来估计接触时间。但实际上,观察者有时会考虑物体运动的加速和减速信息,而且对接触时间的估计还会使用双眼视差和熟知大小这些信息。对接触时间的估计通常涉及整合多种信息的过程。
4.3计划一控制模型
Glover(2004)的计划一控制模型区分了在运动开始之前的慢速的计划系统和执行运动时的快速的控制系统。根据这一理论,计划取决于顶叶下部皮质的视觉表征,而控制取决于顶叶上部皮质。这个模型预测,行动错误主要来源于计划系统而不是控制系统。脑损伤患者和脑成像证据支持该理论所提出的计划和控制系统所涉及的大脑区域。研究者还需要详细解释计划系统所涉及的加工及计划和控制系统的复杂交互作用。
4.4运动知觉
运动检测涉及MT区和其他一些大脑区域。MT区的很多细胞是方向特异性的。我们可以使用发送给眼肌的眼动信息来判断网膜像运动是由于物体运动还是眼动引起的。此外,眼动引起整个视网膜像运动,但物体运动只引起部分网膜像运动。我们会低估用眼睛追踪的物体的速度。这会使我们对运动物体的速度知觉产生错误。生物体运动在只有少量信息的情况下也可以被知觉出来。生物体运动知觉与一般运动知觉涉及不同的大脑区域(如颞上沟和VP区)。生物体运动知觉可能涉及不变性信息的使用。在点-光画面中,我们可以使用结构化信息和动态信息来判断行人的性别。因果知觉一般依赖于低水平加工,并且涉及负责运动加工的大脑区域。但是,推理过程同样有可能参与其中。
 
4.5变化视盲
有力的证据表明无意视盲(观察者没有注意到视野中非预期物体的出现)和变化视盲 (没有发现物体的运动或消失)现象是存在的。观察者表现出这两种现象的百分比取决于多个因素,如观察者的意向、测量的敏感性、非预期物体和注视物体之间的相似性(无意视盲)以及变化的程度(变化视盲)。但是,影响变化视盲的最主要的一个因素是观察者是否在变化前注意了变化的物体。一个视觉画面中被注意部分的比较具体的表征(但不是点对点表征)可以在建立后一段时间内被提取出来,并且帮助变化检测。这些发现通常倾向于支持Hollingworth & Henderson(2002)的场景知觉理论而不是Rensink的一致性理论。
5.注意与操作的局限性
    注意一般指加工的选择性,即有选择地加工某刺激而忽略其他刺激的倾向(选择性注意),其核心是意识集中和专注。注意可以是主动且基于自上而下加工的;或者是被动且基于自下而上加工的。集中注意(只对同时呈现的多个刺激中的某一个做出反应)和分散注意(对同时呈现的多个刺激做出反应)存在重要差别。对集中注意的研究可以让我们了解人类怎样有效地选择某些输入刺激,而不是另外一些刺激;也可以研究选择过程的性质及未被注意刺激的加工情况。对分散注意的研究可提供关于个体加工局限性方面的有用信息,并有助于理解注意机制以及注意容量。大多数关于注意的研究只关注外源性的二维刺激,然而我们在现实世界中所注意到的对象很大程度上由当前的目标与动机状态所决定。
5.1听觉的集中注意
早期利用追随任务对听觉性集中注意所完成的研究表明,被试对未被注意刺激很少进行加工。但是,被试对于未被注意刺激也可以进行广泛加工。当未被注意刺激与注意刺激不相似时,情况尤为如此。
Broadbent的过滤器理论 认为,神经系统在加工信息的容量方面是有限度的,不可能对所有的感觉刺激进行加工。输入刺激在进入神经系统之前需要先经过一个过滤器,过滤器根据刺激的物理特征选择一个输入刺激进行进一步的加工,拒绝同时呈现的其他未被注意的刺激。然而,阿尔伯特等人(Allport, 1972)发现:当两个输入刺激相似时(都是听觉或视觉刺激),只有一个被加工,但刺激不同时,它们可被同时加工。当被试自己的名字出现在未被注意信息中时,有三分之一的被试报告听到了名字信息(Moray, 1959)。
Treisman的衰减理论 认为,过滤器的作用是减少系统对未被注意的信息的分析。当信息通过过滤器时,未被注意的信息在强度上减弱了,并不是完全消失。对刺激的加工是分层次进行的,最初分析集中在物理特征上,而稍后的分析处理意义。如果注意容量不足以完全加工两个刺激,那么不重要的刺激将只接受最初的分析。不同刺激的激活阈限是不同的,有些刺激对人有重要意义,当它们出现在非追随的通道时,也能得到加工。它解释了非注意刺激有时也得到加工以及刺激的物理特征比意义更可能得到加工。
Deutsh和Deutsh的后期选择理论 认为,所有的刺激在进入过滤或衰减装置之前都得到了充分的加工,但只有最重要的刺激才会引起反应,因而对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加工后期的反应阶段。根据该理论,对所有刺激都进行了完全知觉分析,因此对被注意和未被注意信息来说,检测目标词的成绩应该没有差别。然而,Treisman & Geffen(1967)发现,对被注意信息中目标词的检测成绩(87%)要远远高于对未被注意信息的(8%)。
雷福Lavie的知觉负载理论 认为,注意选择是发生在加工早期还是晚期取决于知觉负载(由视野中单元的数量以及针对每个单元所要求的加工过程的特性决定的)。早期注意选择过程发生于知觉负载高的情况之中,而晚期注意选择过程发生于知觉负载低的情况。在Lavie(1995)的研究中,被试需要在排成一排的六个位置中检测是否有目标字母(x或z)。在高知觉负载条件下,其他五个位置上显示非目标字母;而在低知觉负载条件下,其他位置上没有字母显示。最后,实验者还要呈现一个大的干扰字母刺激。在有些试验序列中,干扰字母是矛盾的(即当目标为z时呈现x或者相反),而在其他试验序列中,干扰字母是中性的。根据这一理论,在低知觉负载条件下干扰刺激的特性会比在高知觉负载条件更影响被试对目标刺激的识别。实验结果与预测相符。然而,几乎所有验证这个理论的研究都只涉及到视觉注意。此外,知觉负载这个概念有些含糊不清,而且目前研究者还没有发展出准确测量知觉负载的方法。
研究者对于加工瓶颈的位置处于加工早期还是后期存在争执。绝大多数研究支持衰减理论。然而,选择发生于哪个加工阶段也可能具有某种灵活性,且取决于知觉负载。
5.2视觉的集中注意
    注意系统  大脑中存在两个分离的但又相互影响的注意系统,其中一个系统是刺激驱动(刺激驱动的注意系统在没有预期而且可能重要的刺激出现时会发生作用)或外源性的,而另一个是目标驱动(目标驱动系统的功能会受到预期、知识以及当前目标的影响)或者内源性的。Corbetta & Shulman (2002)认为前一个系统由右半球的腹侧额-顶叶网路组成,而后一个系统则由背侧额-顶叶网路组成。两个系统之间通常会有交互作用。例如,那些突出的无关刺激在与目标刺激相似时更容易吸引注意。Folk, Remington & Johnston(1992)根据颜色或是否突然出现来定义目标刺激和干扰刺激。当被试搜索突然出现的目标时,突然出现的干扰刺激会捕获注意,但颜色干扰刺激则不会。相反,当被试搜索颜色刺激时,颜色干扰刺激会捕获注意,但突然出现的干扰刺激则不会。因此,无意捕获注意依赖于目标和干扰刺激的关系,而不是简单取决于干扰刺激本身的特性。这些发现反映了目标驱动和刺激驱动系统共同的影响。Pashler(2001)要求被试在包含30个静止红色数字和30个绿色干扰刺激的画面中搜索某一红色数字。绿色干扰刺激或静止或闲烁。看上去只要有干扰刺激闪烁就会捕获注意。然而,当绿色干扰刺激闪烁时被试的搜索时间并没有增加。干扰刺激闪烁并没有捕获注意可能是因为干扰刺激的特征与目标刺激并不一致。
基于位置的注意  视觉注意被看成一个聚光灯或变焦透镜,暗示视觉注意是基于位置的。Eriksen & Jam es(1986)提出了变焦透镜模型:注意被指引到视野的给定区域中,但集中注意的范围可随任务的要求而变化。O’Craven, Downing & Kanwisher(2000)的研究支持这一观点。实验者向被试呈现两个不同颜色的椭圆,其中一个位于注视点左侧,另一个位于右侧。被试的任务是指出一个给定颜色椭圆的朝向。每一椭圆都镶嵌在一个与任务无关的面孔或者房屋(加工面孔时会选择性地激活棱状面孔区而加工房屋时会激活旁海马位置区)图片上。fMRI数据分析表明,对镶嵌在被注意椭圆上刺激的加工要多于对镶嵌在未被注意椭圆上刺激的加工。但是,有证据表明分离注意(注意指向两个不相邻的区域)也是可能的。按照该模型,视野范围之外的刺激几乎不能被加工,然而提普尔和德瑞弗(1988)发现,未被注意的视觉刺激能够干扰下一相关刺激的加工。这说明未被注意到的刺激同样可以被深入加工。
基于物体的注意 视觉注意也可以是基于物体的。O’Craven, Downing & Kanwisher(1999)采用fMRI技术来说明这个问题。他们向被试呈现两个半透明且重叠的物体(一副面孔和一座房子),其中一个物体会轻微移动。要求被试或者注意那个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或者注意那个静止物体的位置。假设注意是基于位置的,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两个物体的位置是相同的,因此被试将会同时注意两个物体。相反,如果注意是基于物体的,那么被试对注意物体会比未注意物体有更全面的加工。结果表明,梭状面孔区在被试注意面孔刺激时比没有注意这种刺激时会有更强的激活,而旁海马位置区在注意房屋刺激时比没有注意这种刺激时会有更强的激活。因此,注意是基于物体的,而不是基于位置的。
对忽视症患者和返回抑制(对近期具有较高加工优先性的区域中的信息的知觉优先性会降低的现象)的研究证明注意可以同时基于位置和基于物体的。对忽视症患者的研究也表明未被注意视觉刺激通常可被很深入地加工。但是,脑成像研究表明被注意物体比未被注意物体可引起更强的大脑激活。
视觉注意障碍  忽视和对消症状都反映了注意偏向,即对某一物体或位置有很强的偏向从而妨碍检测其他刺激。忽视症患者通常会忽视视野中呈现在损伤对侧的刺激,但是当损伤对侧刺激与损伤同侧刺激可以组合在一起时则不会被忽视。对消症患者加工单独呈现在损伤对侧的刺激时要显著地慢于损伤同侧的刺激。这可以解释为什么这些刺激不能有效地竞争到注意。忽视症患者的注意问题主要是由于刺激驱动系统损伤造成的,其目标驱动系统相对完整。Duncan等(1999)快速呈现一个字母序列,并让患者回忆所有的字母,或只回忆某一事先指定颜色的字母。研究者假设只有在后面一种条件下内源性定向才是有可能的。与预期一样,当所有的字母都需要回忆时,呈现于左侧视野字母的回忆正确率要比呈现于右侧视野的低很多。但是当只需回忆某一种颜色的字母时,患者对两侧字母的回忆成绩都和健康被试相似:两侧成绩接近。因此,忽视症患者具有相当正常的内源性或自上而下的注意控制。
对脑损伤患者的研究表明,视觉注意包括脱离、转移和锁定三种独立成分。波斯纳和彼得森(Posner & Petersron, 1990)提出了一个可以理解各种视觉注意障碍的理论构架。他们认为有三种独立的能力可用来控制注意:注意从特定视觉刺激脱离(顶叶),然后从一个目标刺激转移到另一个目标刺激(中脑),锁定一个新目标(丘脑枕核)。
5.3跨感觉通道效应
    在现实世界中,我们经常需要协调来自不同感觉道的信息。对外源性和内源性空间注意及口技错觉的研究为跨感觉通道效应提供了有力证据。这些研究考虑了视觉、听觉和触觉之间的跨感觉通道效应。跨感觉通道效应可能依赖于双感觉或三感觉通道细胞以及一个超感觉通道的注意控制系统的作用。大多数关于跨感觉通道效应的研究都关注空间注意而不是刺激识别。
5.4视觉搜索
    Treisman的特征整合理论 认为,视觉搜索一般先以平行加工方式快速处理所有物体的刺激特征(大小、形状和颜色等),这一过程不受注意影响;然后以一种相对缓慢的序列加工方式把同一物体的各个特征整合起来,形成物体,但已有知识可影响特征整合。【后来特瑞斯曼和萨托(1990)修改了该理论,提出第一个平行加工仅限于处理与目标共有一个或多个特征的刺激】最初的特征整合模型有点过于简化,并没有考虑目标和干扰刺激相似性及干扰刺激之间的相似性等因素。Duncan & Humphreys(1989)报告了目标和非目标之间相似性重要的证据。当目标和非目标非常相似时,即使目标只由单一特征定义,刺激项目数会对视觉搜索时间具有非常大的影响。视觉对呈现在视觉环境中所有物体的特征进行快速的平行加工,然后缓慢的序列的方式将同一物体的各种特征整合。Humphreys, Riddoch & Quinlan(1985)报告了当非目标刺激完全一样时视觉搜索会非常迅速的证据。在实验中,被试需要在一堆正立字母T中检测一个倒立字母T。结果表明,被试的检测速度几乎不受非目标刺激数量的影响。但是根据特征整合理论,如果目标由特征组合来定义(即一条垂直线和一条水平线),那么视觉搜索将会显著地受到非目标刺激数量的影响。但是,来自忽视和对消症患者的证据不支持特征整合理论。根据Treisman的理论,这些患者在注意上的缺陷应该使他们表现出对特征联合目标搜索的困难,而不会影响对单一特征目标搜索(注意过程被认为不影响对单一特征目标的搜索)。Umilta(2001)发现,患者通常在联合和单一特征搜索任务中都会表现得比较慢,但是在联合搜索任务中困难更大。看起来对简单特征编码也需要注意参与,而且这个过程不可能在前注意阶段完成。
乌尔夫Wolfe的导向搜索理论 对特征整合理论进行了一些发展,抛弃了完全平行或者序列加工的假设。
Palmer的决策整合假说 认为,特征搜索与联合搜索的加工过程是相同的,都涉及平行加工,而且视觉搜索涉及基于目标和干扰刺激之间区分度的决策机制。这个理论得到了很多证据的支持,可解释大多数的视觉搜索研究结果。McElree & Carrasco(1999)指出只通过反应时来评估视觉搜索成绩存在局限性。因此,他们采用了速度-准确性权衡程序。在其中的一个实验里,特征搜索任务为在倾斜的蓝色干扰刺激中寻找垂直的蓝色目标刺激。而联合搜索任务的目标刺激与特征搜索任务相同,但干扰刺激为蓝色的倾斜刺激和红色的垂直刺激。视觉画面呈现150ms,其中包含4个、10个、16个项目。结果发现,在特征搜索和联合搜索时,刺激数量小条件下的最大反应正确率要大于刺激数量大条件下的最大正确率。总之,特征搜索和联合搜索的行为模式之间的相似性要比Treisman预测的更大一些。为什么刺激数量对联合搜索的影响更大呢?如果用Treisman的特征整合理论,可解释为:联台搜索行为表现变慢是由于序列加工引起的。但是,McElree & Carrasco认为,与特征搜索相比,在联台搜索时刺激数量的增加更能减小目标刺激和干扰刺激之间的区分度。Leonards, Sunaert, Van Hecke & Orban(2000)的fMR1研究发现参与高效率特征搜索和低效率联合搜索的大脑区域基本上是重合的。
绝大多数研究都采用反应时来评估行为表现。但是,我们可以有很多方式来解释反应时数据,因此这种评估方法并不太合适。正如McElree & Carrasco(1999)所指出的,反应时数据的价值是有限的,因为不同的区分度、不同的加速度或者这两种效应的混合都会影响反应时。在这点上,McElree & Carrasco采用的速度-准确率权衡程序无疑是一种进步。此外,绝大多数研究与日常生活关系不大。在现实世界中,干扰刺激是非常异质或多样化的。而且,你不会有几百次的机会在同样的干扰刺激中搜索同样的目标刺激。因此,一个真正合适的视觉搜索模型应该考虑人们在真实世界的各种视觉行为。
5.5分散注意
双重任务操作受到任务相似性【两项任务不同时(感觉通道、内部过程和反应要求),任务完成更好一些】、练习和任务难度等很多因素的影响。
中央容量理论 认为,两个任务可以同时被执行的程度取决于每个任务对有限的中央执行资源的需求。一些研究(包括部分脑成像研究)支持这个理论。但是,研究者对多功能的中央执行系统理论仍然存在争议,而且被试在双重任务上的表现也取决于一些与中央容量理论无关的因素(如反应选择以及对复杂任务分配额外的资源)。
多重资源理论 认为,两个任务可以同时执行的程度取决于这两个任务是否需要相同的特异性加工资源【相似任务竞争相同的特异性资源,因而产生干扰;不同任务需要不同的资源,因而没有干扰现象】。这个理论并不强调类似任务协调的高级加工过程。
5.6自动化加工
希夫林和施耐德(Shiffrin & Schneider, 1977)对容量有限、需要注意参与的控制加工和容量无限的而不需要注意参与的自动化加工进行了区分。这种区分得到了很多研究的支持,但是他们却没有澄清自动化过程究竟是基于练习后加工速度的提高还是对加工的重构。诺曼和沙力克(Norman & Shallice, 1986)区分了完全自动化加工、部分自动化加工和由监督性注意系统承担的控制加工。双重分类的证据表明,监督性注意系统中存在独立成分分别进行建构和执行图式。洛根(Logan, 1988)认为,当可以从记忆中直接提取信息时就会发生自动化加工。具体地说,他认为自动化的表现依赖于所学到的信息和提取之间的关系。
很多研究心理不应期效应(当第二个刺激与第一个刺激之间的时间间隔很短时,被试通常对第二个刺激的反应速度会明显下降)的研究不支持自动化加工。这种效应的存在与加工的中枢瓶颈理论一致。但是,这个效应并不总是存在,特别是当被试对每一个任务都能够完成得很好时尤其如此。
6.学习和记忆
    学习是回忆发生的前提。学习和记忆包括3个阶段:编码阶段、存储阶段和提取阶段。
6.1记忆结构
阿特金森和希夫林(Atkinson & Shiffrin, 1968)提出,存在着三种不同类型的记忆存储器。
存储器 存储容量 保持时间 信息进入过程 遗忘机制
感觉存储器 很大 图像1s,声像2s 不需个体努力注意 衰退
短时存储器 7±2个组块 几秒钟-1分钟左右 注意 注意涣散和干扰
长时存储器 无限 数月或终生 复述/迁移 线索依赖性遗忘/不能提取
根据多重存储理论,感觉存储、短时存储和长时存储是三个独立的系统。【脑伤患者HF短时记忆异常而长时记忆正常,而哥兰瑟和库尼兹(1966)发现遗忘症患者长时记忆很差而短时记忆基本正常,这说明大脑中存在两个独立的记忆系统】研究者已经获得有力证据支持性质各异的多重存储系统理论,但是这种理论所给出的观点过于简单化。例如,假设存在一个单一的短时存储器和长时存储器。这与脑损伤病人的案例不符。沙力克和沃林顿(Shallice & Warrington, 1974)发现,脑损伤患者KF在言语材料上的短时记忆很差,但在其他有意义的声音材料上表现出较好的短时记忆。其次,强调信息从短时存储转移到长时存储主要是通过复述实现的,这与生活事实不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运用复述,但照样不断获得新知识。
根据记忆结构的标准模型,从长时记忆中激活的信息进入短时记忆中。激活的消退引起信息离开短时记忆,但复述可防止这种消退过程。这一理论不强调前摄干扰和提取线索在短时记忆和遗忘中的作用。标准模型为短时记忆提供了一个简单的解释。但是,它的大部分假设是不正确。Nairne(2002)总结了该理论的局限性:根据该模型,我们可得出结论,遗忘率像万有引力一样是固定的,然而大多数数据表明遗忘率是可变的。此外,根据该模型,短时贮存主要是通过复述来完成的,但是事实上短暂保持的很多变化都是与复述无关的。最后,根据该模型,回忆是激活产生的直接副产品…事实上,短时内的回忆机制是对激活的解读(通过一个线索驱动的提取过程)。
 
6.2工作记忆
    巴德利(Baddeley, 2000)用工作记忆模型替代了短时存储模型。该模型由四个成分组成:一个容量有限的类似于注意的中央执行系统、一个保持言语信息的语音环、一个专门处理视觉和空间编码的视空图像处理器和一个整合言语与视空信息的情节缓冲器。大量的证据(包括脑损伤患者的证据)支持语音环包括语音或言语存储与言语表达两个独立的成分。脑成像研究确认了与语音环有关的脑区:左侧顶叶下部涉及语音存储,左侧前额叶参与复述。Logie(1995)认为视空图像处理器可分为两个子成分系统,视觉缓冲存储器贮存形状和颜色信息,内部划线器加工空间和运动信息。很多证据支持这种区分,而且脑成像证据表明,前者涉及腹侧前额叶脑区(如额中回与额下回),后者涉及背侧前额叶(特别是前额上沟)脑区。中央执行系统承担许多功能,其中一部分可能主要定位于前额叶皮质。我们对中枢执行系统的一些特性/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而且 “中央执行是一个单一的系统,以单一的形式运作”的观点不符合脑损伤患者中央执行功能部分正常或损坏的事实。
6.3记忆过程
    克雷克和洛克哈特(Craik & Lockhart, 1972)提出的加工水平理论关注对学习过程的研究。该理论认为,加工水平影响记忆效果,深层次加工比浅层次加工产生更精细、持久和强烈的记忆痕迹。很多研究支持这个假设。比如,海德和詹金斯(Hyde & Jenkins, 1973)要求每组被试完成一个特定的任务,或者按照单词的愉悦程度排序(意义加工),或者检察单词中是否出现了字母g和e(非意义加工)。其中一些被告知要记住单词,另一些不做要求。在他们进行自由回忆时,前者的回忆成绩好于后者,而有目的学习和无目的学习之间的成绩无差异。这表明记忆依赖于学习过程的性质,而不是学习动机。他们及其追随者提出影响长时记忆的关键因素是加工深度(也就是加工意义的程度)、加工的联系程度和加工的明显性。然而,加工水平理论遭到了莫里斯、布兰斯福德和弗兰克斯(Morris, Bransford & Franks, 1977)的质疑。被试在回答所给词汇的音韵或语义问题后,接受标准再认测验或音韵再认测验。结果发现,在标准再认测验中存在加工水平效应,而在音韵测验中,音韵加工比语义加工产生了更好的成绩。这表明,存储信息能否被提取出来依赖于学习和测验时所涉及的加工之间的关系。这种发现使他们提出迁移适当加工理论:不同种类的加工会引导学习者去从刺激中获取不同种类的信息。加工水平理论所面临的其他问题还有:该理论不是解释性的、很难对加工水平进行评估以及浅层次加工也能引起效果良好的长时记忆。
6.4内隐学习
    内隐和外显学习的区分在于获得知识时意识是否参与。很多证据支持对学习作这种区分。霍华德和霍华德(Howard & Howard, 1992)在一个显示屏上的四个位置随机呈现一个星号,而每个位置分别与一个按键对应。被试的任务是尽可能快地对星号出现的位置做出按健反应。连续呈现的星号位置会构成一个复杂模式。被试对星号的反应越来越快,非常清楚地表明他们在一定时间后学习到了这种模式。但是,当实验者要求被试预测下次星号出现的位置时,他们的成绩维持在随机水平。因此,被试对反应模式的学习是内隐而不是外显的。然而,威尔金森(Wilkinson & Shanks, 2004)报告了一个有趣的研究。他们在四个位置中的某一位置呈现一个黑色字母X,被试的任务足尽可能快地对与黑色X出现位置对应的键作出反应。被试并未被告知黑色X所出现位置的顺序是可预知的。因此,可以认为被试反应速度的提高是对黑色X出现顺序内隐学习的结果。在学习完成后,被试参加一项外显学习测验,即要求被试产生一个包含100个目标位置的序列。在包含条件下,实验者要求被试利用他们关于黑色X出现顺序的知识来完成任务,而在排除条件下则要求被试不要利用任何可以记得的黑色X出现顺序的知识来完成任务。如果关于黑色X出现顺序的知识完全是内隐的,那么被试在包含和排除两种条件之间的成绩应该没有差异。相反,如果关于黑色X出现顺序的知识完全是外显的,那么包含条件下所产生的位置序列应该更与学习条件的相同而与排除条件的则不同。研究结果支持顺序学习是外显的这一观点:在顺序学习中获得的知识可以用于意识控制。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学习是外显的。遗忘症患者一般表现为内隐学习能力完好而外显学习能力损伤,但是Channon等(2002)进行的元分析发现,遗忘症患者对熟悉材料的内隐学习成绩在正常水平,而对新异材料的内隐学习则会差一些。另外,与工作记忆和注意有关的大脑区域一般在外显学习时比内隐学习时激活更强烈,但是,也存在相反的证据。我们很难证明内隐学习满足了信息和敏感度标准,而且一些脑成像研究以及对遗忘症患者的研究也对内隐学习提出了质疑。因此,内隐和外显学习这种区分可能过于简单了,我们需要构建更为复杂的理论。
6.5遗忘理论
鲁宾和文策尔(Rubin & Wenzel, 1996)发现,除了自传体记忆和程序记忆以外,一个对数函数能最为恰当地描述遗忘的变化规律-对数遗忘律。
解释遗忘的理论有很多,干扰理论是其中之一。该理论认为,我们对当前学习材料的记忆能力可以被已经学习过的材料或后来学习的材料所干扰。研究者在实验室里展示了强烈的前摄和倒摄干扰效应,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常见。根据干扰理论,遗忘是获得和储存新记忆所导致的直接后果。然而,弗洛伊德强调压抑的重要性。他认为压抑使得长时记忆中的危险性材料不能被意识到。Anderson & Green(2001)的研究支持压抑可以导致遗忘的观点。此外,个体也会主动采用某些策略来减少干扰效应。
Tulving & Psotka(1971)认为,遗忘主要是由于仍然贮存在记忆里的信息不能被提取出来(线索依赖性遗忘)造成的。他们向被试提供1-6个词表。每一词表有6类单词,每类又包括4个单词。在呈现完每一词表后,要求被试尽可能多地自由回忆出所学单词(为初始学习)。在所有词表均被呈现完以后,实验者要求被试回忆所有词表上的单词(为完全自由回忆)。最后,实验者向被试呈现所有范畴的名称,被试再一次试着回忆所有词表上的单词(为完全自由线索回忆)。他们在完全自由回忆中发现了倒摄干扰效应:任一给定词表的单词回忆水平随学习与回忆之间干扰词表数目的增加而下降。这一结果可以用干扰理论来解释。但是,这一解释并不适合完全自由线索回忆的情况。当向被试提供范畴名称时,实验结果未能显示任何倒摄干扰或遗忘效应。因而,从完全自由回忆中所观察到的遗忘现象基本上是线索依赖性遗忘。线索既可以是外部的又可以是内部的(如心境)。Kenealy(1997)发现了心境依赖性记忆存在的证据。在一个实验中,被试从地图上学习一套关于特定路线的指令,直到正确率达到80 %为止。在之后的几天,他让被试进行自由回忆和线索回忆(呈现地图的轮廓)测验。结果发现在自由回忆中有很强的心境依赖性效应,而在线索回忆中没有该效应。因而,心境依赖性效应只在没有其他强的记忆恢复线索时发挥作用。
然而,线索依赖性理论并不能清晰地解释为什么遗忘会随时间而变化,遗忘很有可能是记忆巩固失败所造成的。巩固理论认为,记忆痕迹在学习后短时间内的巩固阶段最脆弱,特别容易受到干扰和遗忘。逆行性遗忘症患者的研究支持这一假设。根据该假设可以预测,后摄干扰应该对新近形成的记忆的负面作用远大于较早形成的记忆。Wixted(2004)在全面分析了现有证据后发现,绝大多数相关研究的结果都与这一预测相符合。巩固理论能够解释遗忘曲线以及在学习后立即睡眠或饮酒会减少遗忘这些现象。
7.长时记忆系统
 
    
来自遗忘症患者的研究表明,存在多个长时记忆系统。沙赫特和图尔文(Schacter & Tulving, 1994)提出长时记忆存在四种记忆系统:语义记忆、情景记忆、知觉表征系统和程序性记忆。他们采用三种标准来鉴别记忆系统:类别包含加工、特性和关系以及会聚性分离。区分记忆系统的主要依据之一是根据它们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依赖程度。内隐与外显记忆的关键区别在于是否涉及意识性提取。格拉夫等(Graf et al., 1984)发现,在外显记忆测验(自由回忆、线索回忆、再认)中,不管是自由回忆还是线索回忆,遗忘症病人的成绩不如正常人;而在内隐记忆测验(词干补笔、残词补全、知觉辨认、词汇联想、偏好判断)中,病人的词干补笔成绩与控制组类似。但是,我们很难确定是否意识性提取影响了任何给定的记忆测验成绩。
7.1陈述性记忆-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情景记忆是个体对自己经历过的事件的记忆,具有自传体性质。它强调基于特定时间与地点的情景与事件的记忆。测量这种记忆的测验有很多,比如自由回忆、系列回忆、线索回忆、配对联想回忆、再认,但是只有元记忆判断-带R/K判断的再任(再任时,如果被试对某项回答说见过,则他还需继续回答是记住的R[能想起一些细节]还是仅有熟悉感K)反映了纯净的情景记忆。而语义记忆是个体关于客观世界知识的记忆,测量的方法有单词归类、同义词判断等。沃林顿与沙力克(Warrington & Shallice, 1984)报告了患者JBR在识别生物体图片时存在严重问题(正确率只有6%),而识别非生物体图片时正确率达90%。但是,JBR在命名身体部位(也属于生物体)时却做得很好,而在命名某些类别的非生物体(如宝石和乐器)时成绩却不好。存在范畴特异性障碍患者的事实提示不同种类的知识存储于大脑不同区域,但脑成像研究很少支持这种观点。DevLin et al. (2002)发现,语义系统中的不同范畴(动物名词、水果名词、工具名词)在神经水平上不能被区分。法拉和麦克莱兰德(Farah & McClelland, 1991)提出了感觉-功能理论来解释这种矛盾。他们认为,生物体彼此之间主要是根据它们的视觉或知觉特性(如它们看起来像什么)来区分的,非生物体彼此之间主要是根据它们的功能特性(如它们有什么用途)来区分的。Lee等(2002)通过PET技术获得了支持这一理论的有力证据。实验者向被试呈现生物或非生物名词,同时被试提取关于生物或非生物概念的有关知觉或非知觉信息。结果发现,针对生物和非生物概念的知觉信息加工与左侧颞下回后部的激活有关。相反,针对生物和非生物概念的非知觉信息加工(如功能属性)则与颞叶中部激活有关。根据该理论,脑损伤患者都应该表现出一般性损害。实际上,有很多证据表明这种损害是特异性的。例如,患者有时对植物的加工出现损害,但对动物的加工则没有或只有很少损害(Farah & Wallace, 1992)。
大部分遗忘症患者的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均存在问题。Spiers, Maguire & Burgess(2001)回顾了147个海马或穹窿受损的遗忘症病例。所有病例都显示患者情景记忆受到了损害。大部分病例还表现出形成新语义记忆的能力很差。因此,有些研究者认为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都是由陈述性或外显记忆组成的。但是,有关证据提示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形成了不同的记忆系统。Vargha-Khadem等(1997)报告了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分属不同系统的令人信服的证据。他们研究了两个患者,其双侧海马在还没来得及发展出语义记忆的童年早期就受到了损伤。Beth在出生时大脑就受到了损伤,而Jon受伤的年龄是4岁。两位患者对日常生活、电视节日、电话交谈的情景记忆都很差。但是她们的口语和语言发展水平、读写能力以及事实性知识(如词汇)都属于正常范围。他们认为,情景记忆主要依赖海马和海马下皮质,语义记忆主要依赖于海马下皮质。此外,一些遗忘症患者对情景记忆表现出严重的顺行性遗忘,但语义记忆基本完好。
 
7.2程序性记忆和知觉表征系统
沙赫特等(2000)认为,程序性记忆是对动作和认知技能的学习(包括启动效应),涉及内隐记忆。知觉表征系统是领域特异性的模块集合,负责对有关词汇、物体形状及结构的知觉信息进行加工。程序性记忆和知觉表征系统是否独立还没有最终结论,但是一些脑成像研究似乎更倾向于支持两者共享一个单一的记忆系统的观点。
Poldrack等(1999)认为,技能(感觉动作和知觉技能)学习是指通过练习使成绩逐渐提高的现象,而且这种效应可以泛化到其他类似的刺激。遗忘症患者在感觉动作技能(转子追踪、序列反应时和镜描 )和知觉技能任务(镜像阅读与练习迷宫)学习方面的能力基本完好。脑成像和脑损伤患者研究都发现感觉动作技能学习与小脑(错误纠正)和基底神经节(动作计划与对错误延迟反馈)有关。
一些研究者区分了知觉启动和概念启动。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双重分离证据支持这一区分。脑成像研究也表明它们涉及不同的脑区:前者与双侧颞枕区有关,后者与左侧额叶新皮质有关。然而,Vaidya等(1995)发现,遗忘症患者在知觉启动测验(残词补全)和概念启动测验(单词联想)中成绩正常。沙赫特(Schacter & Badgaiyan, 2001)在回顾了相关研究后得出这样的结论:启动会导致视皮质中的外状纹皮质(知觉启动)和额叶(概念启动)激活降低。这可能是因为当刺激重复呈现时,信息加工会变得更有效率。
7.3遗忘症
遗忘症研究有利于检验现有理论关于正常人记忆的理论。比如,双重分离证据支持对短时和长时记忆进行区分。遗忘症可以由间脑或内侧颞叶(特别是海马)损伤引起,两者属于同一功能系统。一些受到严格控制的动物研究确认了逆行性遗忘的时间梯度(所记忆的信息越靠近病症发作期,提取越困难)与海马损伤有关(Squire, Clark & Knowiton, 200l),这说明持久、稳固记忆的形成取决于一个巩固的生理过程。顺行性遗忘症可能是存储出现了问题,使得情节信息不能在长时记忆中巩固。总之,遗忘症患者外显记忆(情节和语义记忆)较差,但内隐记忆(程序性记忆和知觉表征系统)基本上而并不总是完好。然而,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这种区分只能描述而不能解释遗忘症。Ryan等(2000)认为,不论任务是外显还是内隐的,遗忘症患者在涉及关联或整合不同信息的大部分任务上表现出较差的记忆成绩。根据该理论,我们可以预测:遗忘症患者在需要把不同元素关联到一起的内隐记忆任务上表现较差,而在不需要关联不同元素的外显记忆任务上表现正常。很多证据支持这种预测。因而,他们的关键问题似乎是关系记忆绑定出现了问题。
8.日常记忆
    Koriat & Goldsmith(1996)认为,日常记忆研究者在应该研究什么记忆(人们日常经历的记忆)、怎样研究记忆(强调研究生态效度)和应该在哪里研究记忆(偏向于在自然场景中研究)三方面与那些更传统的记忆研究者不同。然而,近些年来这两组研究者之间的差异已经很小了。根据Neisser(1996)的观点,日常记忆是有目的性的,它和个人品质(人格等)有关,而且受到情景要求的影响。
8.1自传体记忆
70岁老年个体所回忆出的自传体记忆常常支持婴幼儿期遗忘症(对3岁以前的生活几乎完全没有记忆)、记忆信息聚集体(包含数量惊人的对10-30岁,特别是15-25岁期间的记忆信息)和记忆保持函数(较陈旧的记忆比新近的记忆更不容易被回忆出来)等现象。引起婴幼儿期遗忘症的部分原因是认知自我直到两岁末期才会出现。哈利和里斯(Harley & Reese, 1999)认为,父母在对孩子讲述他们的已往经历时的风格(详细or粗略)和人们对已往事件的重视程度也会影响孩子的自传体记忆。他们发现,不论孩子的语言能力及非语言记忆能力怎样,母亲的回忆风格和孩子的自我认知能力都能够准确预测孩子早期对已往事件的描述能力。MacD onald, Uesiliana & Hayne(2000)发现,亚洲成年人(主要是中国人)最早有记忆的平均年龄是58个月、欧洲裔新西兰人43个月、新西兰毛利人33个月。他们认为,毛利人之所以自传体记忆开始的年龄最早,是因为他们的文化很强调已往经历的重要性。亚洲人在最早出现自传体记忆方面还表现出了显著性别差异:女性记忆开始的年龄要显著晚于男性。这可能反映了中国家庭倾向于更重视男孩的经验和成就的缘故。
记忆信息聚集体显示了当个体处于加固自我的时期时,个体会拥有卓越的记忆。Wagenaar(1986)发现,“内容”信息是自传体事件最为有效的提取线索,其次是“地点”和“人物”,最后是“时间”。Conway & Pleyd ell-Pearce(2000)认为,人类拥有一个由自传体知识基础以及工作自我的当前目标组成的自我记忆系统。自传体知识可以被层次性地组织成三个水平:生活期、一般事件和事件特异性知识。脑损伤患者的证据支持这一观点。Conway & Pleydell-Pearce探讨了几个严重逆行性遗忘症病例。在这些病例中,患者不能提取特异性记忆,然而对脑损伤前的生活期知识和一般事件知识的提取却没有问题。这些发现提示事件特异性知识比关于生活期和一般事件的知识更容易丢失和损坏。工作自我的目标会影响自传体记忆的贮存和提取。自我记忆系统理论认为,自传体记忆可通过生成性提取和直接提取的途径获得。这得到了脑成像证据的支持。Conway, Pleydell-Pearce & Whitecross(2001)运用EEG技术发现,对自传体记忆的绝大部分回忆都涉及到发生在额叶的工作自我的控制过程,接下来是右侧颞叶和枕叶中关于部分知识基础的激活。
8.2难忘记忆
关于自身信息(自我参照效应)以及关于重要、戏剧性和令人惊讶的公众或个人事件的信息(闪光灯记忆)一般来说都被很好地记住了。Rogers, Kuiper & Kirker(1977)向被试呈现一系列形容词,并且要求部分被试做出自我性判断(即该词能形容你吗?)而其他被试进行语义判断(即该词与____同义?)、音素判断(即该词与____押韵?)或结构判断(即该词由大写字母组成?)。根据加工水平理论,对形容词的回忆在语义判断条件下应该比音素判断或结构判断条件好出许多。然而,该研究的关键发现是,自我参照判断后的回忆成绩要比语义判断后的高出大约两倍。Symons & Johnson(1997)的元分析发现了非常清晰的自我参照效应,但是,当自我参照任务涉及名词范畴(如身体的部位)而不是人格特质时,将不会出现此种效应。自我参照效应发生的原因可能是自我结构能够帮助信息进行组织和详尽阐述。
Brown & Kulik(1977)认为,闪光灯记忆在保持时间、准确性以及所依赖的特异性神经机制上均与其他记忆不同。然而,引起闪光灯记忆的那些因素(如已有知识、事件的新颖性、事件对个人的重要性、事件引起的情绪反应和复述)也参与形成普通记忆。个体对于戏剧性事件的记忆往往在开头几天内会有所变化,随后才变得稳定一致。
有一些个体拥有对数字的超常记忆。他们的这种成绩往往和在广泛练习中的意义编码、提取结构和加速(自动化)有关。大部分拥有超常记忆的个体都有意使用记忆策略,但也有少数个体可能是拥有与生俱来的卓越记忆能力。
8.3目击证词
目击者的记忆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包括证实偏向(人们对一个事件的记忆会受到期望的影响)、武器关注(武器的出现吸引了目击者大量的注意,导致其回忆和辨认攻击者的能力降低。然而,Valentine, Pickering & Darling(2003)发现在真实的场景中,似乎观察不到这种效应)、事前相关信息和事后诱导性询问方式。有研究表明,目击者对核心细节的记忆并没有外围细节那样容易受到事前与事后误导性信息影响。误导性信息可以扭曲目击者的记忆。这可能是由于误导信息可接受性,或者是由于对信息源的错误认定(是由于另一信息源与之相似)引起的。目击者信心常常和其记忆准确性没有关系。这很可能是因为很多目击者对其目击记忆的能力抱有错误信念。当没有提醒目击者罪犯可能不在辨认队列中,或列队辨认是同时而非相继进行时,目击者错误辨认的概率变大。认知面谈技术(基于记忆痕迹是复杂且可用多种途径获取的假设)能让目击者在事后较短时间间隔里回忆出更多准确的外围细节记忆,但同时付出的代价是不准确的记忆也有少量增加。
8.4前瞻记忆
前瞻记忆是指个体记得将要做什么,它是我们日常生活能力的核心部分。如果没有它,个体将很难实施计划要采取的行动。前瞻记忆可以是基于时间的(记得在某一特定时间去完成某一些既定任务,比如七点要去开会)和基于事件的(记得在适当条件下去完成一项任务,比如当你见到某人时要给他一份礼物)。由于计划性的行动更可能被外在线索所引发,因此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往往会比基于时间的更好一些。Sellen, Lowie, Harris & Wilkins(1997)在一个实际工作环境中比较了基于时间和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被试身上别有带接键的徽章。他们要求被试在预先指定的时间接键(基于时间的任务)或者在预先指定的地点按键(基于事件的任务)。尽管被试常常花更多时间考虑基于时间的任务,但他们对基于事件任务的记忆还是好于基于时间任务的记忆(分别为52%和33%)。
在前瞻记忆任务中,注意过程的参与程度同任务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有关。在McDaniel & Einstein(2000)的一个研究中,被试同时完成前瞻记忆任务和另一个任务。只有当前瞻记忆被认为重要时,另一个任务的成绩才会受到损害。因此,一个被认为重要的前瞻记忆任务会把认知资源从另一个任务那里夺走,但是如果前瞻记忆任务被认为是相对不重要的,则不会发生这种情况。在另一个实验中,他们发现简单的前瞻记忆任务(比如当呈现“意大利面”时写下“酱”)不需要运用注意资源。然而,被试完成更困难一些的前瞻记忆任务(比如当呈现“意大利面”时写下“尖塔” )则需要注意资源。有证据表明,这些注意过程可能涉及额叶及相关结构。
前瞻记忆涉及的大脑区域可能与回溯记忆(记得已做过的和已知道的)的不同,提示两者存在显著不同。伯吉斯等(Burgess et al., 2001)使用PET技术对健康被试的前瞻记忆进行了研究。他们比较了一个用来引起某个特定反应的预期刺激可能出现和可能不出现的情况后发现,无论刺激最终是否出现,被试在期待前瞻记忆刺激出现时,其双侧额极、右侧前额叶、顶叶下部及楔前叶激活均有增强。另外,当前瞻性记忆刺激出现并且被执行时,丘脑有了进一步的激活,同时右侧前额叶的激活程度相应降低。这些结果支持了前瞻记忆与回溯记忆存在显著不同的观点。有初步证据表明,在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中,有连续检测目标刺激出现的过程和搜寻适当行动的过程参与。
9.概念和范畴
    概念和范畴(category)是我们组织信息的方法,它可以减少我们需要知觉、学习、提取和识别的信息量。很多概念都是由层级结构形式组织的。在此结构中,上位范畴位于最上层,基本水平范畴位于中间,而下位范畴位于底部。例如,“家具”是个上位范畴,“椅子”是个基本水平范畴,“安乐椅”则属于下位范畴。基本水平范畴适用性最广泛,因为它在信息量与区分度之间保持平衡,而上位范畴缺乏信息量,下位范畴缺乏区分度。概念行使多种功能:提供一种有效的方式来表征我们关于世界的知识;让我们进行准确的预测;帮助我们与他人进行交流。
9.1概念组织
对概念组织进行解释的理论主要有三种——定义属性理论、原型理论和样例理论。定义属性理论认为,一个概念可以由一系列定义属性来描述,所有事物都能被清楚地区分开来。但是这种观点不能解释为何很多概念边界模糊,为何一些概念成员比另一些更“好”或更具代表性,以及为何一些概念并非是稳定和不变的。比如,根据该理论,一个范畴中所有实例成员都具有同等代表性,但是Rips, Shoben & Smith (1973)发现,被试对典型范畴成员(知更鸟是鸟)的判断速度总是快于非典型范畴成员(企鹅是鸟)的判断速度。根据原型理论,每个概念都有一个能提供一个概括描述的原型,范畴成员共享一些家族相似性,那些拥有最多家族相似性的范畴成员被评为最具典型性的成员。原型理论有时在精确定义“原型”时比较模糊,且这一理论并不能很好解释一些抽象概念或目标导向范畴。原型理论对经典定义属性理论的不足之处做出了很好的解释。然而,样例理论对原型理论提出了挑战。该理论认为,范畴由一组样例组成的,而不是对这些实例的任何抽象描述(如对一个原型的总结性描述)。我们对每个范畴都贮存了很多实例,实例通过某些相似性原则而彼此组合起来。当在记忆中不能找到完全匹配的样例时,与线索最接近的邻近目标常常被提取出来。样例理论可以解释关于预测和概念不稳定性的一些研究结果。该理论另一个优于原型理论的地方是,关于实例的可变性的信息在样例理论中得到保留。然而,样例理论在处理简单概念时不如处理复杂概念时那么好,而且它在解释知识对概念学习的影响时有一定困难。
9.2概念学习
我们可能不具有一个单一的概念学习机制。这与原型与样例理论的假设不一致。这两种理论都严重忽视了知识在概念学习中的作用。样例加工和原型加工涉及不同的心理过程。Laeng, Zarrinpar & Kosslyn(2003)向被试大脑一侧半球呈现动物、物体或名人面孔的图片。在每幅图片呈现之后,实验者立即通过扩音器播放一个范畴名称。被试的任务是尽快判断这一范畴名称是否和图片吻合。范畴名称可能是基本水平概念(如“鸟”),也可能是下位概念(如“鹦鹉”、“知更鸟”)。他们发现:当图片呈现到右半球时,被试对下位范畴判断更快,但当图片呈现到左半球时,被试对基本水平范畴判断更快。因此,针对下位范畴更为具体和细节化的加工过程在右半球中完成更有效率,而针对基本水平的更一般性和抽象的加工过程在左半球中完成更有效率。
样例理论和原型理论都能成功解释一些在概念研究中观察到的效应,但是所有这些理论都有其局限性——没有对知识效应做出解释。实际上,知识对概念学习存在多种影响。知识能影响学习到的范畴特征以及能影响发生在学习后的归类判断。比如,Palmeri & Blalock(2000)给成年被试呈现由儿童画的人物素描图。一半被试学习的分类方法是把这些素描图分为组1和组2,而另一半被试学习将素描图分为有创造力和无创造力两组。随后,被试把呈现的新图片与原始图片根据具体特征(如卷发)或抽象特征(如具体)进行匹配。那些运用中性范畴的被试更强调图片的具体特征,而那些运用创造力范畴的被试学到了更多的抽象特征。这些结果很可能反映了人们头脑中的信念:创造力是由抽象特征而非平凡的具体特征展现出的。有时,因果知识也会牵涉其中,或者知识以图式的形式发生作用。我们似乎拥有比我们设想的要少得多的因果知识:这就是“解释性深度错觉”。然而,我们通常拥有足够的因果知识来识别与一个概念有关的最重要的特征。
9.3概念的涵义
根据Landauer和Dumais的潜在语义分析理论,任何概念的涵义都取决于它和其他概念的联系。这种理论能很好地解释人们在同义词任务和单词启动任务上的表现。然而,仅发现两单词相关并不能揭示这种联系的实质。因此,概念的涵义并不能被简化为一些联结模式。根据Barsalou的情境模拟理论,概念的表征与涉及知觉和运动的表征有着紧密联系。因此,概念的表征非常灵活,且能随情境的变化有显著改变。这一理论得到了很多证据的支持。然而,我们仍不清楚是否概念知识基本上是知觉性的而非符号性的。
10.阅读与言语知觉
    有好几种方法被用来研究阅读。词汇决定和命名任务已经被用来研究单词识别。这些任务保证了阅读者会产生某些特定的加工过程,但存在干预正常阅读过程这一缺点。一般来说最有效的方法是眼动技术。这是因为眼动技术不仅提供了详细的即时信息,而且它也是无干扰性的。根据Frost(1998)的强语音模型,阅读总是需要涉及语音加工。有关语音加工在阅读中的作用的研究并不支持该模型,特别是来自语音失读症患者的证据对该模型是一个打击。比如,Hanley & McDonnell(1997)报告了一名患者,尽管他不能准确地读出所阅读的单词,但能很好地理解这些单词的意思。然而,在完成各种阅读任务(如词汇决定和命名)时,阅读者常常要涉及语音加工。正如有关证据表明,被试在阅读过程中存在非常迅速的语音编码过程,即使语音编码会损害阅读成绩。
10.1单词识别
Rayner & Sereno(1994)认为单词识别过程一般来说是相当自动化的,来自Stroop效应的有关证据支持这种观点。Cheesman & Merikle(1984)的研究发现,即使颜色名称呈现于意识察觉水平之下,Stroop效应仍然存在,这暗示单词识别可不依赖于意识性察觉。单词识别也受上下文或语境效应(context effect)的影响,可能是因为语境或启动词会自动激活与之关联的经大量学习而来的所有储存表征或引导被试期望一个语义相关的单词出现。
McClelland & Rumelhart(198l)提出了一个关于视觉单词识别的交互激活模型:字母辨认和单词识别均需要涉及从单词特征上获得的自下而上(信息驱动)的信息加工和关于单词和字母身份的自上而下的知识加工。这一模型只是被用来解释识别4字母大写单词的情况,并且做出了一个强假设,即词汇提取只是由视觉信息决定的,然而,大量证据表明语音加工也常常影响单词识别。
10.2朗读
根据双通路级联模型,词汇和非词汇通路是被用来命名词与非词的。表层失读症患者主要依靠词汇通路,而语音失读症患者主要使用非词汇通路。根据这个模型,深层失读症患者在阅读时使用右半球,但这个假设与很多的证据相矛盾。Laine等(2000)通过MEG技术发现,一个46岁的男性深层失读症患者在完成各种阅读任务时主要表现为左半球激活。而且,他在阅读时的大脑激活模式与正常个体也基本上相似。这对右半球假说是一个打击。双通路模型能非常准确地阅读词与非词,并为表层失读症和深层失读症 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释。然而,这个模型在预测人类命名时间上表现欠佳,并且它的大量参数或变量意味着它可以让大多数数据很容易地适合模型。Plaut等提出了一个单通路连结主义模型。在这个模型中,词与非词是被同一个高度交互作用的系统加工的。这个模型解释了大多数的实验结果,并且为深层失读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释。然而,他只能对一些很重要的问题(如语音失读症和语义系统的特性)做出粗略的解释。
10.3 关于阅读的眼动研究
阅读研究中,最少干扰被试阅读的方法就是眼动记录。根据ReiChle, Rayner & Pollatsek(2003)的E-Z阅读者模型,在当前所注视单词只有部分被加工时,关于下一次眼动的准备程序就已经开始。对一个单词完成频率检查就意味着启动一个眼动程序,而词汇提取的完成就是内在注意转移到下一单词的信号。这个模型不能充分解释高水平认知过程对注视时间的影响,夸大了词频的重要性,而且模型是基于序列加工假设。
10.4 听讲
听讲者会利用各种韵律线索。甚至当视觉信息与同时呈现的声音相冲突时,听讲者也使用唇读信息(即McGurk效应)。听讲者面临的众多困难有:口语的速度、分隔问题、协同发音以及口语模式中的个体差异。听讲者通过解释可能词制约条件、词内重音模式以及单词内的协同发音普遍要比单词间的协同发音大的事实来解决这些问题。听讲者会表现出针对音素的范畴知觉,但我们还是能够区分被归类为相同音素的不同语音之间的差别。一个模糊音素在其能产生一个单词时比不能产生一个单词时更有可能被归到一个给定的音素范畴,而且词汇识别转换似乎是知觉性的。单词内的音素恢复效应牵涉到由自上而下的词汇激活而不是纯粹猜测产生的知觉性的音素恢复过程。句子语境同样能够产生音素恢复效应,但它们对言语加工没有直接影响。
10.5 口语单词识别理论
根据最初的组群理论,一个单词的初始声音将被用来建构一个以首音为单位的单词组群。听讲者通过利用从所呈现单词和语境中获得的附加信息把这个组群最终减少到一个单词。组群理论已经被修正而变得更加灵活并与实验证据更加相符。根据TRACE模型,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加工在言语知觉中是交互作用的。这一交互作用假设可能是不正确的,而且TRACE模型夸大了自上而下加工的重要性。非音素信息在言语知觉中的作用可能比TRACE模型所假设的更为重要。
10.6 认知神经心理学
声音和口语之间存在三条通路。纯粹词聋患者在言语知觉方面存在问题。患者可能是因为音素加工能力受到了损害,或者存在更为一般性的损伤。义聋患者可在不理解意义的情况下重复熟悉单词,但重复非词就存在困难。听觉性语音失认患者的通路3似乎存在损伤。深层失语症可能是与口语重复有关的三条通路均存在损伤,或者反应缓冲器存在损伤。
11.语言理解
句子理解主要涉及句法分析(关于词汇如何被组合成句子的方法)与意义分析(句子真正想表达的意思,可能不是表面意思)两个分析水平。句法与语义分析可能存在三种关系:(1)句法分析一般早于(并且影响)语义分析;(2)语义分析通常发生于句法分析之前;(3)两者同时发生。
11.1句法分析
许多关于句法分析的研究都着重探讨歧义句问题。因为句法分析通常很快完成,这就导致研究其所包含的过程比较困难。相反,观察阅读者处理歧义句时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能揭示句法分析中所涉及的加工过程。关于句法分析大部分的理论可被分为单阶段(所有句法和语义信息都会被同时建构成句子)或两阶段(第一阶段只利用句法信息,第二阶段利用语义信息)模型。
花园路径模型 由Frazier & Rayner(1982)提出。在第一阶段,阅读者运用最少修饰和迟闭合原则选择出最简单的句法结构。语义加工则只发生在第二阶段。Breedin & Saffran(1999)研究了一个叫DM的患者。他因痴呆症而表现出严重的语义知识缺陷。可是,他在那些判断局子是否有语法错误或确定句子的主语和宾语这样的任务中表现得和正常人一样好。句法和语义信息被独立加工的观点也得到了Osterhout & Nicol(1999) ERP实验的支持。当句子的语义不正常或不一致时,会出现一个N400负波;当句子的句法结构不一致时,会出现一个P600正波。特别重要的是,当这个句子语义和句法都不一致时,被试出现了N400和P600,并且这两个成分的振幅和只有语义或句法单独不一致时是一样的。这就说明句法和语义加工是独立的,符合该模型的预测。然而,也有研究表明,语义信息参与了句法结构的早期建构。此外,阅读者对语法结构的初期选择可能不只依赖于最少修饰和迟闭合原则。例如,阅读者对于语法结构的判断也会受到阅读时标点符号以及在听讲时韵律特征(如音韵、重音)的影响。
根据MacDonald等(1994)提出的约束理论,在读者加工句子的过程中,所有相关的信息源立即被激活。关于同一个句子的竞争性的分析同时被激活,同时也激活了用来消除歧义的一些语言特征,如动词偏向。事实上,并非所有的信息源都是被立即使用到了,且没有直接证据证明阅读者会同时建构几种可能的句法结构。
根据Van Gompel, Pickering & Traxler( 2000)的自由竞争模型,所有的信息源都被用来确认关于一个句子的一个句法结构。如果这一句法结构不能合理解释该句子,再进行大量的重新分析。几乎所有的理论都假设语言加工可以对语言输入进行完整、具体和准确的表征,但是有证据表明我们经常会使用启发式来理解句子,这很容易导致误解。
11.2语用学
标准语用学模型假设,比喻性语言(如比喻句)加工过程包括“自动提取字面意义→判断字面意义在当前语境下是否合理→若不合理则提取非字面意义”三个阶段。根据假设,提取字面意义比非字面意义快,非字面意义不会被自动提取。然而这个假设并不正确,因为有证据表明非字面意义与字面意义的提取一样快,且其提取是自动化的。
Giora(1997)的层级显著性假说得到了合理的支持。根据这个假说,显著性(程度主要由接触频率和在问题中意义的经验熟悉性决定)的信息(无论是字面的还是非字面的)会被首先加工,而且我们对比喻句的加工还受语境(当前置语境强调字面意义时,那么提取比喻意义较慢)及智商(高智商被试能自动提取比喻义,低智商被试不能)的影响。有的研究者认为,当听者试图理解说话者时,会运用到共同知识背景。但是,听者有时候会使用自我中心启发式(从自我角度出发),仅利用共同知识背景来矫正误解。在日常生活中,听者可能在言语加工非常早的阶段就同时使用了共同知识和自我中心启发式。
11.3容量有限理论
阅读广度和操作广度曾经被用作测量工作记忆容量的指标。但是已有相当多的证据表明这两个指标测到的不是一个单一的认知资源,至少会包括两种资源(加工和储存,或者信息控制和对下扰的易感性)。根据Just & Carpenter的容量有限理论,工作记忆容量的个体差异对于语言理解有实质性的影响。比起工作记忆容量小的个体,那些工作记忆容量大的个体能更好地将资源分配给相关的信息,并且能更好地抑制无关信息。
11.4段落加工
一般认为,我们通常做出的是逻辑性推理和连接性推理,首语推理就是一种很常见的连接性推理。但是,关于我们会多大程度地做出联系性推理则存在更多的争议。根据最低限假说,只有少数几个推理可以自动完成;额外的策略性推理则取决于阅读者的目标。这与强调大量自动推理的建构主义理论形成了对比。意义搜索理论则给出了一个比较合理的折衷解释。它假设阅读者根据其目标尽量对文章建构出具有一致性的意义,并且也尽量合理解释文章中的行动和事件。
11.5故事加工
根据图式理论,图式或有组织的知识组块有助于决定我们记住了故事中的哪些内容。阅读者对文章的回忆常常还包括并没有出现在文章之中的图式信息。图式会影响理解和提取过程。有些证据支持图式理论的一种特殊形式,即脚本指针加标记假说。根据Kintsch & van Dijk的模型,阅读者理解文章时会形成一个微观结构和一个宏观结构。根据Kintsch的建构-整合模型,被建构出来的文章表征分三个水平:表层表征、命题表征和情景表征。阅读者对表层表征的遗忘最快,对情景表征的遗忘最慢。事件-索引模型指出了情景模型形成过程中所涉及的加工过程。根据该模型,阅读者会监控处于发展中的情景模型的五个特征。任何一个特征的不连续变化都会引起情景模型建构的困难以及延长阅读所需的时间。根据知觉-模拟理论,人们建构出的单个意义相关表征是由对文章所描述情景的知觉模拟构成。
12.语言表达
说和写使用相同的知识和相似的计划技能.但通常情况下书面语比口语更正式一些。人似乎有两个不同的心理词典,分别存储着单词的口头和书面信息。因此,一些脑损伤患者口语表达能力很糟糕但写作技能基本完好,而另一些患者口语表达很流畅但写作困难。说和写所涉及的加工过程在最初的计划阶段是相似的,两者的差异随着加工接近的最终产生阶段而增加并显现出来。
12.1口语的基本特征
合作原则是成功交流的关键。根据这一原则,说话者和听讲者在交流过程中应该尽量保持合作。说话者一般会考虑其与听讲者的共同知识背景有哪些,并会对任何一个听讲者的言语或非言语表达做出反应。话语标记(通常出现于自发口语中)标志着话题的转换,并可被用来表示礼貌。韵律线索能帮助听讲者理解说话者的意思,但除非上下文没有澄清说话者想表达的意义,否则通常会被说话者忽略。口语错误(其中很多涉及正确选词的问题)能帮助我们解释口语表达所涉及的加工机制。
12.2口语表达理论
说话者通过前规划和简化来减少他们的加工负担。计划有时是在人们说话的过程中进行的。根据Dell的扩散激活理论,口语表达包括语义、句法、词形和语音四个水平,而且这些加工过程是平行进行并相互作用的。该理论解释了大部分的口语错误,但它所预测的口语错误量要多于实际错误。根据WEAVER++模型,单个单词的加工是一个序列过程,其包括六个阶段。脑成像和其他证据支持了该模型所假设的加工序列。但是,其关于词条选择在语音信息被激活之前就已经完成的假设并不正确。此外,WEAVER++并不是被设计来解释有关句子产生的加工机制,也无法解释词汇偏向效应和混合错误效应。
12.3口语表达的认知神经心理学研究
我们部分根据参与的大脑区域不同而区分了Broca和Wernicke失语症,然而,实际上两者是不可能严格区分的,部分原因是两种失语症所表现出的语法错误是相同的。忘名症患者在命名物体时存在障碍。一些忘名症患者存在词条选择障碍,另一些则存在词形选择障碍。语法缺失症患者在说话时选用的词通常是恰当的,但不能根据语法规则把它们组织起来,其句法缺陷有时还会延伸到语言理解之中。杂乱性失语症患者有时在说话时语法相当正常(也有许多例外),但在寻找合适单词时却存在严重困难。杂乱性失语症患者常常模仿正确单词的读音自造新词,而且通常意识不到他们正在自造新词。语法缺失症和杂乱性失语症提示句法计划和实词之间存在双重分离,但这些证据并没有过去认为的那么有力。
12.4写作:基本过程
写作包括计划、句子产生和修正三个加工过程,但它们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平均来说,在写作时人们花30%的时间计划,50%的时间产生句子,20%的时间(或更少)修正。计划需要使用概念性、社会文化性和策略性知识。好的写作者会使用知识转换策略而不是知识讲述策略。这能帮助他们抓住要点。好的写作者也会比其他写作者花更多时间在修正上,并且更能检测出文章中的错误。写作所涉及的加工过程通常要占用大量工作记忆,尤其是对中央执行系统的要求大。创作比抄写要占用更多工作记忆容量,并且要求人们同时创作和抄写甚至需要占用比写作更多的工作记忆容量。研究者还不完全清楚为什么创作需要占用这么多的工作记忆。对熟练的文字处理软件使用者来说,无论是手写还是用文字处理软件写,其写作速度和质量均没有区别。
12.5拼写
研究者一般假设,拼写过程存在彼此独立的词汇通路和非词汇通路。人们用词汇通路来拼写熟悉的单词,而用非词汇通路来拼写不熟悉单词和非词。两条通路都需要用词形缓冲器来暂时存储词形表征。语音性书写障碍患者的词汇通路受到损伤,而表层书写障碍患者的非词汇通路受到损伤。针对健康人和脑损伤患者的研究表明,这两条通路的信息有时会整合在一起。一些词形缓冲器受到损伤的患者在拼写长单词时出现困难。部分脑损伤患者的研究支持者阅读和拼写使用不同词形词典,但是来自正常被试和脑损伤患者的证据相对更支持单一词形词典说。其意义在于,单一词形词典更富有效率。我们很难想象阅读和拼写分别拥有各自词形词典能带来什么实质性优势。
13.问题解决与专家技能
大多数关于问题解决的研究都集中在不需要特殊训练或特定知识的问题上。相反,关于专家技能研究所涉及到的问题通常需要相当多的相关背景知识和经验。迁移和专家技能研究都关注学习过程。迁移研究所关心的是先前的学习对于当前表现的有利(或有害)影响,而专家技能所关心的是什么原因(如知识、策略)导致了某个领域中专家与新手之间的差异。
13.1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具有目标导向,涉及认知而不是自动加工过程。心理学家所研究的问题大多属于界定良好问题,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问题通常是界定不良问题。知识丰富型问题(解决办法需要很多特定的知识)和知识贫乏型问题(不需要特定知识)之间有重要的区别。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问题解决通常需要顿悟,以往经验(如功能固着和定势等)有时会干扰对当前问题的解决。顿悟似乎很主观地突然冒了出来,但很可能取决于之前的无意识加工过程。Ohlsson的表征改变理论是一个新格式塔理论。它强调通过联系、放宽问题限制和重新编码来改变表征,从而引发对问题的顿悟。我们至今对引发表征改变的确定因素还不很清楚。Newell和Simon的“通用问题解决者”是一个计算机程序。它建立在序列加工以及人们拥有有限短时记忆能力这些假设上。根据这个理论,问题解决者会大量使用启发式(如手段-目的分析和爬山等方法)。“通用问题解决者”的记忆能力比人类强(但计划能力比人类差)。根据进度监控理论,当问题解决者使用手段-目的分析不能成功解决问题时,就会产生达标失败并且搜索替代性策略。正如所预测的,问题解决者经历了达标失效后更有可能改变问题表征并且成功解决问题。这个理论预测了顿悟何时发生,但没有解释顿悟是如何产生的。将进度监控理论与表征改变理论的要素结合起来可能是很有成效的。更为具体来说,进度监控理论预测问题解决者何时寻求顿悟,而表征改变理论预测顿悟是如何实现的。
13.2训练迁移
训练迁移取决于内容(什么东西从一个任务迁移到另一个任务中)和情境(知识何时从哪里迁移到哪里)和智力。远迁移(把已有知识正迁移到不相似的情境)对于教育是很重要的。几个研究证实了远迁移效应确实存在,而且元认知技能的发展能够促进远迁移。在类比问题解决中,迁移取决于三种相似性:即表面相似性(两个问题中与解决办法无关的细节是相同的,如特定的物体)、结构相似性(两个问题中某些主要成分的因果关系是相同的)和程序相似性(两个问题中将解决问题的原则转化为具体操作的程序是相同的)。在实验室研究中,即使专家也会受到表面相似性的影响,但这个发现通常并不能推广到更为真实的情境中。
13.3专家技能
研究者通常使用知识丰富型问题来评估专家技能。在下一步棋之前,计算机能比杰出国际象棋选手考虑更多步棋。国际象棋专家选手比非专家选手拥有更多包含棋局信息的模板。这些模板使专家棋手能快速识别出好的行棋方案,并且比非专家棋于记忆随机棋局的成绩好。我们还不清楚模板究竟包含哪些信息,而且模板理论也不能完全解释杰出选手表现出来的自适应专家技能。
13.4关于专家技能的理论
根据Anderson的思维自适应控制理论(ACT-R),陈述性记忆、程序性记忆和工作记忆形成了三个相互连接的系统。技能获得涉及知识编译过程。在知识编译中,学习者有一个从使用陈述性知识向使用程序性知识逐渐过渡的过程。程序性知识的使用遵循“如果…那么”的产生式原则。有证据支持这个程序化过程,但ACT-R和人类表现存在很多不同(如ACT-R就较少使用手段-目的分折)。该理论假定技能缺乏灵活性,而实际情况却不是如此。Ericsson认为,技能发展取决于包括信息反馈及纠错在内的有目的的练习。有目的的练习是发展专家技能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天赋的个体差异也很重要。一种可能是天赋高者更愿意花成百上千个小时去进行有目的练习。有关智力和职业成就的研究发现,对于复杂性程度低的工作(如捕虾、操作玉米剥皮机等),智商和工作表现的相关只有.23;但对于复杂性程度高的工作(如生物学、会计、律师和医生)相关系数上升到了.58。因此,高智力对于从事和胜任高复杂性职业尤为重要。
14.创造与发现
传统观点认为,最主要的创造性贡献是由少数拥有杰出智力和创造能力的人所做出的。这种观点过于简单,取而代之的是,创造性思维中所涉及的认知加工过程与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认知过程是很相似的。
14.1创造
Wallas认为创造过程包括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和验证期。酝酿期比豁朗期得到了更多的实验支持。根据生成探索模型,我们生成各种观点并从细节上对其进行探索。生成过程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先前的知识,特别是容易提取到的知识。根据这个模型,如果人们在生成观点之前没有考虑这些观点的可能用法,人们可能会更有创造性。这个模型没有对生成过程和探索过程进行详细的解释,而且不强调个体差异。
14.2假设检验
研究者通常使用沃森(Wason)的2-4-6任务来研究假设检验。被试在这个任务上的表现普遍比较差。Wason将它归因于证实偏向。他认为如果人们使用证伪检验的话表现将有所改善。然而,实验证据并不总是支持证实偏向的观点。2-4-6任务可能缺乏推广性,因为被试最初做出的假设往往没有那些正确的原则那么具有普遍性。当考虑多个假设时,被试在2-4-6任务上的表现会好得多。针对模拟研究环境的实验也获得了相似的证据,即被试更喜欢为他们的假设寻找证实的证据。然而,对于科学家的研究表明,不同的研究队伍关注的焦点不同,有的侧重于证实,有的侧重于证伪。
14.3科学发现
根据二重空间搜索理论,人脑中存在一个包含实验可能性的空间和一个包含所有可能假设的空间。理论家侧重于搜索假设空间,而实验者侧重搜索实验空间。二重空间理论被进一步扩展:除了假设和实验空间外,还包含范式空间和数据表征空间。根据KLahr & Simon的观点,科学家使用基于启发式的弱方法来产生科学发现。这些弱方法类似于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方法。根据变异-选择模型,创造性的贡献涉及以相对随机的方式将各种观点结合起来的过程。研究发现,产生重要创造性贡献的可能性更多地取决于贡献总量,而较少受到个体或者职业生涯阶段这些因素的影响。这些发现支持了变异-选择模型的观点。
15.判断与决策
判断和决策紧密相关。具体来说,决策研究包含了对某个行动方式所作决定的所有过程。相反,判断研究主要关注与估计各种事件发生可能性有关的决策的各个方面。此外,判断是根据准确性来评价的,而决策是根据结果来进行评价的。
15.1判断
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例子表明,我们会在出现新证据时改变我们对某一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人们在作这种估计时,即使专家也常常不能考虑所有基础比率信息。当因果关系很明显时,人们更可能利用基础比率信息。Gigerenzer & Hoffrage认为,当基于自然取样和频率而非概率时,人们的判断会更加准确。人们不能很好利用基础比率信息的一个原因是,他们依赖代表性启发式 ,进而导致了合取谬误。合取谬误是指人们认为两个事件的组合比其中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更大这样一种错误信念。人们常用的另一个拇指规则是可得性启发式。根据支持理论,当对事件的描述更加明显和具体时,人们(包括专家)会高估该事件发生的主观概率。约翰逊等(Johnson et al., 1993)报告了与支持理论一致的证据。一些被试得到一份假想的健康保险,涵盖所有原因的住院医疗;而其他被试也得到一份健康保险,涵盖所有疾病或事故的住院医疗。这两种保险的内容其实是一样的,但是被试都愿意对后者付出更多的保险金。这可能是因为明确提及疾病和事故显示住院治疗的必要性,从而提高了投保的价值。采纳最佳策略和再认启发式都是非常简单的拇指规则。它们常常是很准确的,但是却不如Gigerenzer的理论所预测的那么常用。人们频繁地使用启发式,但是对决定人们何时及如何使用它们的因素却了解得不够充分。
15.2决策
根据前景理论,人们常常对潜在损失比潜在收益更加敏感,而且更愿意冒风险去避免损失。卡纳曼和特弗斯基(Kahneman & Tversky, 1984)要求被试作两个决定。第一个决定要求从以下两个选项中选择:(A) 241美元的确定收益;(B) 25%的概率获得1000美元,75%的概率一无所获。第二个决定要求从以下两个选项中选择: (C) 750美元的确定损失;(D) 76%的概率损失1000美元,24%的概率没有任何损失。结果发现,73%的被试选择了A和D,只有3%的人选择B和C。因此,被试在收益面前表现为风险厌恶,在损失面前表现为风险追求。前景理论在现实生活的决策中有其用途。Banks等(1995)研究了两盒录像带的效用力。录像带是用来劝说妇女做乳腺X线检查。两盒录像带包含相同的医学内容,但是一个强调做乳腺检查的收益,而另一个强调不做乳腺检查的风险。正如前景理论所预测的,观看注重风险录像的妇女有很大比例在接下来的一年中做了乳腺X线检查。沉没成本效应就是一个这样的例子。前景理论可从框定效应中获得支持。框定效应是指决策会受到与情境不相关因素的影响。然而,决策有时会受到社会、情绪、道德和个体差异考虑的影响。这些因素(如忽略偏向)并不包含在前景理论之中。根据Tetlock(2002)的社会功能主义理论,决策受到社会情境的强烈影响。更具体来说,我们作决策时更关注于向别人做出解释的责任和向别人证明自己决策的正当性。但是,这个理论不可能准确预测个体在决策时究竟会使用哪些信息。
16.推理与演绎
16.1演绎推理
条件推理在逻辑系统中有它自己的起源,这就是命题逻辑。在条件推理中,被试在肯定前件推理的表现通常要比其他形式的推理(如否定后件推理)更好。条件推理会受到情境(如包含附加前提)的影响。被试在Wason选择任务中的表现常常很差,但他们的表现在规则是责任型明显要比规则是提示型时好。被试在三段论推理任务中的表现会受到包括信念偏向、基本比率效应、氛围效应和转换错误在内的各种偏向影响。被试在演绎推理任务中的表现倾向于错误和偏向的事实提示人们常常没有逻辑地进行推理。
16.2演绎推理理论
根据抽象规则理论,人们在完成推理任务时会使用心智逻辑。人们在错误理解或者错误表征推理任务时就会做出无效结论。这个理论解释了许多推理错误。然而,该理论对理解成分的描述并不够具体,而且当被试完成演绎推理问题时,我们并不清楚人们是否实际上在使用心智逻辑。根据心智模型理论,人们主要通过建构一个或者多个心智模型,主要表征那些为真的事件。他们然后试图找出一个反例模型来证伪这个结论。被试的成绩受到工作记忆容量有限以及在建构心智模型时倾向于忽视非真模型这两个因素的影响。心智模型理论没有详细表明人们是怎样建构初始心智模型的,而且人们建构的心智模型通常要比预期的少。根据概率理论,人们为处理日常生活的不确定性事件而发展出了各种策略(如启发式),而且这些策略会被应用于完成演绎推理任务。这个理论解释了许多研究发现。然而,它还没有清楚地确定被试完成推理任务所涉及的加工过程,而且这个理论也没能做出多少新预测。
16.3双系统理论
研究者提出了关于推理的各种双系统理论。基本上,其中一个系统采用迅速且相对自动化的加工过程,而另一个系统使用工作记忆系统,而且速度也比较缓慢。个体智力差异主要与第二个系统的功能相关。有一些证据支持双过程理论,但我们还需要了解每个系统更为详细的功能和这两个系统相互作用的方式。
16.4思维和推理所涉及的大脑系统
脑成像研究和脑损伤患者研究已经表明,额叶皮质(尤其是前额叶皮质)在大量涉及高级认知加工的任务中显得特别重要。人们在完成一个智力测验时会激活相似的大脑区域。右侧前额叶皮质更多参与计划产生而左侧前额叶区域更多地参与计划执行这一观点得到一些实验证据的支持。有关脑成像研究表明,参与问题解决和推理任务、智力测验以及工作记忆任务可能涉及一些共同的认知加工过程。这些共同过程可能是关系整合、关系复杂度或加工和暂时信息贮存。
16.5人是理性的吗?
由于研究中存在常模问题、解释问题和外部效度问题,因此大多数人在演绎推理任务中的糟糕表现并不意味着我们是非逻辑和非理性的。区分“理性1(一个允许我们处理现实生活问题的内隐认知系统)”和“理性2(一个完成实验室演绎推理任务所需要的且跟智力相似的外显认知系统)”有助于解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成功推理但对实验室中的推理任务却比较糟糕这一事实。另一种观点是,我们的日常理解过程和概率策略也被带进了实验室。我们有理由假设绝大多数人表现出了有限理性。
17.现实与展望
17.1意识的本质与功能
意识被认为是人类进化的产物。它使得我们人类能够灵活和有效地适应环境。意识还被认为可用于传播信息、适应新事件和进行整体控制。但是,我们可以在意识到意图之前就进行计划或执行动作。意识的另外一个功能是关于社会的:意识可使我们能够更为容易地预测和理解他人。为了了解意识,我们需要考虑意识经验的本质、对意识状态下信息的提取及自我知识等问题。
17.2意识理论
根据Velmans的双面论,意识和大脑活动的特征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几个理论家(如Baars, Baddeley, Dehaene & Naccache)提出,我们只能意识到自身信息加工的很少一部分内容。其机制是注意过程决定我们能否意识到内容。根据Dehaene & Naccache整体工作空间理论,能够意识到的信息广泛分布于大脑之中。许多大脑区域与意识经验有关,但Dehaene & Naccache认为前额叶和扣带回前部的作用尤为重要一些。这个整体工作空间理论有夸大意识重要性之嫌并且没有能够从第一人称角度对意识经验进行解释。
17.3无意识知觉
有些研究发现脑损伤患者在对刺激缺乏意识性知觉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对刺激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根据表征质量说,意识性知觉要求相当高质量的知觉表征。根据整合说,意识性知觉要求刺激的多个特征捆绑或结合在一起。根据优先地位说,意识性察觉取决于某些关键的大脑区域。多数证据支持表征质量说和整合说,而且二者也并不是互不相容的。与之相比,有关证据不支持优先地位说。例如,各种注意和知觉障碍患者在相当广泛的区域表现出损伤情况。
17.4意识是一元的吗?
研究者通过对裂脑人的研究发现,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分别受到每一大脑半球的控制。然而,裂脑人的左半球在决定意识性察觉和行为上占主导地位。因此,左半球可被认为一个内外事件的解释器。与之相比,裂脑人的右半球则从事低水平加工活动,但可能缺乏意识。左半球中的解释器在剥夺重要相关信息后还常常继续行使功能。
17.5脑成像研究在衰退吗?
脑成像在未来可能会比现在显得更重要。脑成像技术能够提供有关认知过程在哪发生和什么时候发生的有价值的信息。当然也有人认为这不过是一种新的颅相学而已。通过脑成像获得的证据解决了诸如视表象的本质、未注意刺激受到加工的程度以及语义记忆中知识组织等理论问题。我们关于人类认知的了解也因单一研究采用不同脑成像技术、把脑成像技术应用于脑损伤患者及运用经颅磁刺激引起短暂损伤而又有所加深了。
18.认知与情绪
18.1情绪的认知决定因素
根据Lazarus的评价理论,认知评价总是对决定情绪体验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评价理论。每种不同的情绪都是由特定的评价模式引发的。史密斯与卡比(Smith & Kirby, 2001)扩展了评价理论,他们区分了两种平行进行的加工过程:迅速且自动化的联累加工和一个慢得多的推理加工。这些加工的结果由评价探测器监控。一种可能是,认知评价有时只是情绪体验的结果而非原因。另外,评价理论没有对社会背景足够重视,而我们知道情绪体验通常需要处于社会背景之中。
18.2多水平理论
多水平理论旨在解释情绪的认知加工机制,具有反映认知系统复杂性的优势。多水平理论假设,情绪反应可以被注意前加工或自动化加工所引发。很多证据支持这一假设。LeDoux就认为,人在处理威胁时存在慢反应(丘脑-大脑皮质-杏仁核)和快反应(丘脑-杏仁核)两条独立的通路,而且只有慢通路涉及大量认知加工。这是因为快通路使我们能够对危险情景做出快速反应,因而这条通路在保障生存方面很有价值。相反,皮质通路使我们可以详细评价情境的情绪意义,以最佳方式对情境做出反应。Morris, DeGelder, Weiskrantz & Dolan(200l)研究了一个患者。该患者对呈现到他受到损伤的初级视觉皮质区域的刺激不能产生有意识知觉,即使如此,如果在他的受损区域呈现让人觉得恐怖的面孔,他的杏仁核还是会有显著激活。这些大脑激活模式表明上述过程涉及了快速反应系统且很少或者没有涉及皮质加工。交互认知子系统框架假设,用“心”知道涉及的是蕴含意义,而用“脑”知道涉及的是命题意义。多水平理论是很有希望的,但是目前我们还很难直接验证它。
18.3心境与认知
根据Bower的语义网络理论,情绪结点的激活导致许多语义网络中与之相连的结点也被激活。这样的激活模式导致心境状态依存性记忆、心境一致性和思维一致性效应出现。这些效应都得到了相关证据的支持。但是,这些效应在正性而不是负性心境状态下更容易被发现。这是因为人们处于负性心境状态时总是试图改善他们的心境状态。有证据表明,解离性身份识别障碍患者(多重人格障碍)会表现出身份间遗忘症。这种遗忘症类似于心境状态依存性遗忘现象。然而,最近的研究对这种现象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根据情感注入模型,情绪信息影响启发式加工和实质加工,但对直接提取加工和动机驱动加工没有影响。有非常多的证据支持这些假设,而且该模型比Bower网络理论的应用范围更广。但是,对于特定个体进行特定任务时,是什么因素决定四种加工中的哪些将会被使用呢?这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18.4焦虑、抑郁和认知偏向
研究者发现了注意偏向、解释偏向、外显记忆偏向和内隐记忆偏向这样一些认知偏向。Beck认为,焦虑和抑郁个体应该表现出全部的这四种偏向。Williams等(1997)认为,焦虑和抑郁应该是与不同的偏向模式相联系的。焦虑个体应该具有注意偏向、解释偏向和内隐记忆偏向.而抑郁个体应该具有解释偏向和外显记忆偏向。研究结果更多支持了Williams等(1997)的理论,但似乎大部分的焦虑障碍患者也具有外显记忆偏向。不断有新证据表明,认知偏向可以作为诱因引发焦虑和抑郁,但这还需进一步研究。
19.华东师大2011年心理学考博真题
实验心理学试题(总共6题,任选5道,每题20分)
1.举例说明无干扰观察和无干扰测量。
2.实验研究中常见的无关变量有哪些?如何控制。
3.何谓多基线设计?举例说明。
4.反应时新法。
5.比较传统心理物理学与信号检测论。
心理物理学认为,刺激只有在其强度超过了个体感觉阈限后才能被感觉到。信号检测论认为,人的感知觉没有生理方面的局限,也没有真正的感觉阈限,被试不能分辨两刺激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由与传递信号无关的内部干扰和与信息传输无关的外部干扰引起的。它有两个基本假设:a重复呈现同一刺激并不产生相同的感觉量。因此,多次呈现同一刺激时会形成同一刺激的一个感觉量分布,而且信号和噪音形成的感觉分布是标准差相等的正态分布。b被试判断某一刺激是信号还是噪音时,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进行判断的,这种主观判断标准受信号呈现的概率和对判断结果奖惩情况的影响。感受性d' = Z击中率 - Z虚报率,判断标准β= Y(P击中率)/Y(P虚报率)[β>1,严格;β=1,适中;β<1,宽松]。信号检测论能将被试的感受性和判断标准分离出来,是对传统心理物理学方法的重大突破。它广泛用于心理学感知觉领域,研究者可以通过被试对呈现刺激是信号还是噪音的肯定程度判断,分析其感受性和判断标准。此外,还广泛应用于再认记忆,能够验证各种影响再认记忆的已知因素(诸如年龄、脑损伤、药物等)究竟影响了人们对新旧事物进行分辨的能力,还是改变了人们判断新旧的标准。例如,在具体的应用性研究中发现,大麻能够同时降低再认记忆的分辨力和再认记忆的判断标准,说明此类精神药物对于记忆有着确实的损害。
6.记忆的类型。

认知心理学试题(共5道论述题,每题20分)
1.试述认知神经科学对认知心理学的影响。
2.试述注意理论中的意识和阈下知觉。
3.试述自传体回忆的研究和实验证据。
4.试述知识的表征。
5.试述眼动和模式知觉。

 

  掌握结构主义知觉理论和直接知觉理论的差别。
结构主义理论者认为知觉是间接的,牵涉众多内部加工过程,强调这些内部加工过程并且认为这些过程不是直接来源于感觉刺激。以Gregory等为代表。直接知觉理论者以Gibson为代表,认为视觉环境提供的信息足够使个体在环境中行动并与之交互作用,因而不需要内部过程和表征的参与。
结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觉是一个积极的构建的过程,它在某种程度上要多于感觉的直接登记;知觉是由所呈现刺激和内部假设、期望、知识以及动机和情绪因素的交互作用的终极产品;知觉有时可受到不正确假设和期望的影响,因此也可能发生错误。结构主义理论得到许多实验结论的支持,如图片识别中,呈现给被试启动刺激和目标刺激图片,当二者之间有联系时,目标识别最快,不匹配时识别最慢,没有启动图片居中。说明被试根据启动刺激的信息来帮助识别目标图片。Schafer 等设计实验证明了期望和情绪在知觉中的作用。他们给被试呈现由一个圆划分开的面孔侧面图,训练阶段,呈现一个面孔给与奖励,另一个给与惩罚。测试阶段把两个面孔合成一个圆,让被试报告。发现被试倾向于报告受奖励的那个面孔,而不大报告受惩罚的面孔。另外,Gregroy还使用误用大恒常性对错觉进行解释。
直接知觉范式认为光线模式是一个光学分布,这种结构的光线包含来自环境中所有投射到眼睛的视觉信息;这种光学分布提供了空间中目标分布的正确的恒定的信息,包括结构级差、光流模式和功能承受性;通过共振直接从光学中提取各种丰富的信息。
两种理论各有优缺点,前一种理论把知觉看作信息加工的一部份,可以解释许多实验结果和现象,但是缺乏生态效度,而且它关于知觉常常发生错误的假设是错误的,知觉是相当精确的。后一种理论强调有机体又重视环境,有哲学意义,它关于视觉刺激提供了比预想更多信息的观点也是正确的,另外,即使有许多实验研究证明了结构主义观点并不定能推翻直接知觉理论。它也还是有缺点,首先知觉比该理论预料的复杂,该理论也不能解释知觉所有特征,已有研究发现知觉涉及记忆和内部表征过程。
从上述可知,两种理论区别的关键是前者重视自上而下在知觉中的作用,而后者强调自下而上加工的重要性。前者认为知觉涉及内部表征的过程,后者否认其存在;前者认为对外部世界的记忆对知觉起到关键作用,后者否认;前者认为需要理解各个知觉加工水平之间的交互作用,后者认为知觉时在存在独立生态学和生理学水平,而且要特别关注生态学水平。

了解服务于再认的知觉和服务于运动的知觉的区分和相应的神经通路及对间接和直接知觉理论整合的作用。
两种知觉理论关键区别在于对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看法,现我们认为,当观察条件好,知觉主要是自下而上的,而快速呈现刺激或刺激不清晰等情况时,是自上而下加工占主导。
间接知觉理论适合解释再认的知觉,而直接知觉理论适合解释服务于运动的知觉。认知神经科学和认知神经心理学证据支持二者区别。研究证明一条腹侧加工通路更多地参与针对再认的知觉,而一条背侧通路更多地参与针对运动的知觉。直接和间接两种理论范式应该是联系在一起的,关于再认的知觉和服务于运动的知觉的加工促进了二者的联合。这样二者不再是对立的理论,而是对知觉的不同方面进行研究。
  3.深度、大小、颜色、物体运动知觉及其神经基础
  掌握深度知觉各种线索和线索整合
深度知觉包括立体知觉和距离知觉,它也是以视觉为主的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提供深度距离的线索有:
肌肉线索,即动眼线索
人眼在观看不同距离的物体时,会出现调节和辐合等一系列变化,对人们分辨物体的距离有一定意义。双眼视轴辐合是当注视一个近处目标时双眼视轴需向内旋转以最大程度地聚集于目标,晶体曲度调节是是单注视一个近目标时,晶体变厚,以产生光线折射度的变化。这两种变化都是由控制眼球的肌肉收缩达到的,这种收缩就可以提供一些深度距离线索。
单眼线索
单眼线索是指用一只眼就能感受的深度线索,主要有:
线条透视、空气透视、结构级差、遮挡、阴影、熟知大小、图像模糊、运动视差、运动透视
双眼线索
人们知觉物体的距离和深度,主要依赖于双眼提供的线索,叫双眼视差。人有两只眼睛,彼此相距65厘米。当观看一个物体,两眼视轴就辐合在这个物体上,物体的映像将落在两眼网膜的对应点上。若两眼网膜重合起来,它们的视像应该重合在一起,即看到单一、清晰的物体。
当物体的视像落在两眼网膜的对应部位时,人们看到单一的物体;当视像落在网膜非对应部位而差别不大时,人们将看到深度和距离,两眼视差紧一步加大,就可以看到双象。

线索的整合
人们可以获得针对某一目标的几个深度线索。那么各类线索是怎样整合起来的呢?一种可能是视觉系统利用双方信息达成某种妥协,一种是系统只接受其中一条线索提供的证据而忽视其他线索。
Bruno等研究了深度线索的整合并提出了观察者处理多个线索的可能策略:累加、单选和相乘。他们的研究结果支持信息简单累加的观点,这个视觉过程的平行工作是相符的。另外,视觉系统在累加线索的时候,能很好利用加权累加来获得的信息。
当两个线索提供互相冲突的信息时,视觉系统也可能综合利用两方面信息来解决冲突。但也例外情况,如Woodworth的研究中,把同样大小的扑克牌一前一后竖立在一条直线上,第一阶段观察者单眼注视两张牌时报告更远处的牌也显得远一些。第二阶段,剪掉近处一张牌的一角,调整两张牌使被试视网膜像上远的一张完全靠近的一张的缺角边。被试单眼观察时,会报告远处的一张牌位于近处了,而近处的一张牌显得模糊。这样,遮挡线索完全抑制了熟知大小这个线索。

掌握大小恒常性概念和大小-距离恒常性假说的基本思想
大小恒常性是指对于给定目标,不管其在视网膜上的成像变大变小,其知觉到的大小都有维持不变的倾向。例如,你朋友从远处走向你,明明他在你视网膜上的成像渐渐变大,但是你还是觉得他还是原来那么大。
大小恒常性的关键原因是我们判断目标的大小时,我们需要考虑目标和我们的距离。即目标的网像很小,当距离很远时,该目标还是可能被判断为很大。当没有距离信息时,就很难判断了,如在飞机上看地面的物体。
大小-距离假说就是对于一个给定的网膜像,目标的实际大小同知觉距离成正比。
研究者对大小-距离实验中指导语进行了区分,发现大小-距离假说更适合于线性大小的判断,而不太适合于视像大小的判断。
大小的判断还受到熟知大小信息的影响。
地平线信息也可以用来判断大小。注视点通人眼的联线平行于地平线,一般高度为1.7M左右,当目标大致同该高度一致时,对目标的大小判断更为准确。

理解颜色知觉的理论
颜色知觉是人的视觉系统对不同波长的光刺激的认识。它可以帮助我们探测目标和对目标进行细致的分辨。对颜色知觉主要有3种理论:三色说,颉頏说和二阶段理论。
三色说认为视觉系统中存在3类对不同波长的光波做出反应的神经细胞,研究表明他们分别对应于视锥细胞。一种对短波敏感,反应蓝色;一种对中波敏感,反应绿;一种对长波敏感,反应红。该理论不能解释红绿色盲现象和色觉后象。
颉頏理论认为视觉系统中存在三类颉頏或对立的过程。第一类是以一种产生绿感觉,而对立的方式产生红色感觉;第二类以一种方式产生蓝色感觉,对立方式产生黄色感觉,第三类分别产生黑白感觉。
二阶理论是把前两种理论结合起来。信号先由三种视锥细胞被进一步发送到颉頏细胞。两种视锥细胞分别向颉頏细胞发送兴奋和抑制信息,得胜一方即表现出它所主导的颜色。如短波视锥细胞向蓝-黄颉頏细胞发送兴奋信号,而长波视锥细胞发送抑制信号。若兴奋信号强过抑制信号,即表现蓝色,否则表现黄色。

掌握颜色恒常性概念
颜色恒常性是指当照度变化时,一个表面或目标反射光的波长也发生改变,但是个体知觉到的物体的颜色仍是同一种颜色的倾向。颜色恒常性表面颜色视觉并不完全由目标反射回的光波波长决定。
引起颜色恒常性一个原因是色觉适应,就对一种给定颜色的敏感度随时间而降低;另一个原因是受熟悉性的影响;Land提出视网膜皮质理论来解释颜色恒常性,认为颜色恒常是由于我们在知觉物体颜色时,通过比较其表面与临近区域所反射的短、中、长波来确定颜色的;有研究发现了颜色恒常性的生理系统,即某些细胞只对某一表面的实际颜色反应,而不简单对反射光作反应。
盲视
V1 区(初级运动皮质区)在视觉加工中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几乎所有来自视网膜的信息都经由此处而被传输到其他特异性区域进行进一步加工。该区受损将导致患者视野局部或全部丧失。尽管这种有意识性的视觉丧失,但一些患者还是能够对投射到盲区的刺激进行准确的判断和辨认,这种现象叫盲视。关于大脑是如何处理盲视现象的,目前有两种假说:一是认为是皮质下结构而不是皮质结构负责处理盲视现象,二是认为可能存在一条略过V1 区而直接到达V5区的快速通道。并都有神经科学方面的证据证明,如后一种假说的证据是运动刺激所导致的事件相关电位在V5在V1区激活之前就激活了。

信息的整合
信息整合是颜色、形状和运动加工信息如何捆绑的问题。关于信息是如何完成捆绑的,由研究者提出了捆绑-振荡理论,认为当神经原对同一目标反应时,他们以某种同步方式产生振动,帮助队目标信息的整合。还有一种观点是认为可能存在一个后续的更高级的整合皮质区域来完成信息的整合。

了解物体运动知觉中tau
一般来说我们计算接触时间,因该考虑距离和目标的速度。但是Lee认为接触时间仅用一个变量就可以计算出来,那就是Tau,即视网膜像的扩展速度的倒数。T=1/视网膜像的扩展速度。这一理论同Gibson的直接知觉范式比较一致,因为假定关于接触时间的信息可以是直接利用的。
生物性运动
生物性运动是生物体的运动,如人的行走、奔跑、跛行或其他动作等。人们擅长对这些行动作出解释。即使是可资利用的信息相当有限,都还是能有效地解释机体运动。如研究让演员身着黑衣,仅在关节点上放置灯光,然后对演员在黑暗中行走情况进行摄像,让被试对录像进行判断时,即使只有6个光点,他们也能判断出运动的人来,而且绝大多数还能准确描述演员的动作。在这种对生物体运动进行性别判断中,观察者可能利用了结构性线索(瞬间中心)和动态线索(上身和臀部的身体摆动等)。
似动的基本概念
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似动知觉有:动景运动、诱发运动、自主运动、运动后效
       4.知觉与运动的关系
    了解Helmholtz的外向流动理论
赫尔姆茨提出了眼动的外向流动理论。根据这一理论,观察者可利用发送到眼球肌肉以引起某种运动的信息来解释视网膜的运动情况。挤压眼球似乎可以使视觉世界有一种运动的感觉,就可以说这一点。在指挥肌肉信息缺乏的情况下,视网膜内部也存在运动现象,这种运动就会被解释为真动。该理论得到一些实验的支持,如麻醉眼球,被试感觉到视觉环境朝反方向运动。但是该理论还是不能解释所有现象,根据该理论,眼睛不动而头动引起周围世界的运动就应该解释为环境运动,而事实并非这样。

       5.模式识别
    掌握模式识别的模板理论
模式是若干元素或成分按一定的关系形成的某种刺激结构,也就是刺激的组合。一般来说,模式识别是感觉信息与长时记忆中的有关信息进行比较,在决定它和哪个长时记忆中的项目有着最佳匹配,若是匹配了,就纳入相应的范畴,或给它一个名字,或是产生一种熟悉之感。
模式识别有众多理论,比如模板说、原型说、特征说、Marr的计算理论、Biederman的成分识别理论。以及认知科学中理出了许多模型:Farah等人的模型、Humphreys的交互激活和竞争模型、高水平视觉加工理论等。
模板理论的基本观点就是在长时记忆中存在一个与我们知觉到的外部模式的微缩复本或模板,模式识别就是把输入刺激同这些模板进行匹配,看哪个模板可以和刺激形成最佳匹配,一旦匹配成功就可以认为该刺激被识别了。该理论得到一些证据的支持。如有研究让被试判断两个先后呈现的棋局模式的异同,两个模式有时空两个变量,各有两个水平:重复、位移;300ms、600ms。结果表明,在300Ms时,重复比位移的判断正确率高,在600ms 时实验结果相反。这说明模式的空间重叠有利于识别,即模板匹配在模式识别中起作用了。
模板理论的缺点是:人的长时记忆中是不大可能有那么多模板的,另外它也没有具体说明模式识别的过程。

原型理论
原型理论是在模板理论的基础上,为了克服模板理论的缺点而提出来的。认为在记忆中贮存的不是与外部模式有一对一关系的模板,而是原型(prototype)。原型不是某个特定模式的内部复本,而是一类客体的内部表征,即一个类别或范畴的所有个体的概括表征。Reed的研究为原型理论提供了证据。他让被试学习面部简图,并人为的把几张图分为一组,然后让被试把新图片根据刚才规则归类。被试能很好完成任务,说明他们形成了一定原型。

特征理论
特征理论是模式识别中获得证据最多的理论。该模型认为,特征和特征分析在模式识别中有着关键的作用。它认为外部刺激在人的长时记忆中,是以其各种特征来表征,在模式识别过程中,首先要对刺激的特征进行分析,也即抽取刺激的有关特征,然后将这些抽取的特征加以合并,再与长时记忆中的各种刺激的特征进行比较,一旦获得最佳的匹配,外部刺激就被识别了。

掌握整体优先效应概念
在知觉中,人们对整体水平的加工先于局部的加工,称为整体优先效应。Navon 等用实验证明了该效应的存在。他们给被试短暂地呈现许多由小字母组成的大字母,如由小字母“S”构成的大字母“H”,或由小字母“H”构成的大字母“S”,要求被试作两种判断:局部反应和整体反应。局部反应要求被试判断小字母是“S”还是“H”,整体反应要求被试判断大字母是“S”还是“H”。结果发现,当作局部判断时,大小字母不一致的情况下被试反应时会变慢,而作整体判断时,被试的反应时不受局部的影响,没有变慢。该结果证明整体先于部分被加工了。
他们的另一个实验得到了相似的结果,实验采用类Stroop范式,先呈现和前一个实验相同的刺激材料(外加有长方形构成的“S”或“H”)80ms,间隔40ms后听觉呈现字母H或S的读音300ms,让被试判断听到字母是哪个,作按键反应。这样听觉刺激就和刺激的(整体和部分)形成了一致、无关和冲突几种关系。结果表明,听觉辨别的反应时依赖于听觉刺激和视觉刺激的总体的关系,当一致时最短,无关是居中,冲突时最长,都达到统计差异显著。但在和局部的几种关系中,彼此没有显著差异。该结果说明听觉刺激的辨别受视觉刺激整体特征的影响,而不受局部特征的影响。研究者认为在一些情景中,视觉加加工只有有限的加工深度,只有总体特征被视觉,局部没有被知觉。
6.Marr的计算理论
   
Marr提出了物体识别的计算模型,提出了三种表征。初级简图,该表征对视觉输入的主要光强变化进行二维描述,包括边缘、轮廓和模块的信息。2*1/2D简图,该表征通过利用有阴影、纹理、运动、双眼视差等提供的信息,对视觉表面深度和方位进行描述。前两个表征都是以观察着为中心的,依赖于观察者的观察点。3D模型表征,该表征描述物体形状的三维特征,以及他们的相对位置,而不依赖于观察点。

7.物体识别的实验证据
    了解物体识别的神经心理学和认知科学证据

   (三)注意
       1.集中注意
      掌握听觉集中注意的特点
掌握Broadbent选择性过滤器模型、Treisman的衰减器模型与Deutsh和Deutsh的后期选择模型
Broadbent认为,来自外界的信息是大量的,但人的神经系统高级中枢的加工能力极其有限,于是出现瓶颈。为了避免系统超载,需要过滤器加以调节,选择一些信息进入高级分析阶段,而其余信息可能暂存于某种记忆之中,然后迅速衰退。通过过滤器的信息受到进一步的加工而被识别相存储。这种过滤器类似波段开关,可以接通一个通道,使该通道的信息通过,而其余的通道则被阻断,信息不能通过。这种过滤器的作用体现出注意的功能,因此这种理论被称作注意的过滤器模型。
Broadbent的过滤器模型很好解释了他的双耳分听的实验结果。
在对该模型的进一步研究中发现,在分听实验中被试是否有经验会影响实验结果,有经验的被试会更多地注意非追随耳的信息;分听实验中的两种刺激的相似程度也会影响实验结果,当两种实验材料相似性低,如段落与图片(段落与文字),非追随材料的加工程度会更高;还发现了对非注意刺激的阈下加工,即没有被注意的刺激曾经与电击等联系时,在非追随程序中也会有生理反应。
总的来看,该理论不够灵活,不能解释对没有注意信息作分析时被试所表现的巨大变异性。它假设过滤器是根据物理特征来选择信息的。

Treisman的衰减器模型认为过滤器不是按照全或无的方式来工作的,而是所有的信息都可以通过过滤器,只是追随耳信息得到了完全的加工,而非追随耳信息受到了衰减。还提出信息能否被高级加工取决于信息被加工的阈限,当非追随信息的才激活阈限较低时,也可能得到加工。影响阈限的因素有个性的倾向、项目的意义和熟悉的程度等。
Deutsh和Deutsh的后期选择模型认为:注意几个通道的信息都会进入高级分析水平,得到全部的知觉加工,注意不在于选择知觉刺激,而在于选择对刺激的反应。该模型设想中枢的分析结构可以识别一切输入,但输出是按其重要性安排的,对重要的刺激才作出反应,对不重要的刺激则不作反应。如果重要的刺激出现,则会挤掉原来重要的东西。

了解支持早期选择的神经生理学实验
神经生理学实验为早期选择模型提供了证据。研究者给被试呈现目标刺激和非目标刺激,同时记录被试的ERP,发现在20-50ms 的时程内,针对注意信息的ERP大于针对非注意刺激的。说明在听觉皮质的初始兴奋开始,针对注意刺激的加工要多一些。

Johnston等提出了他们的注意理论,认为在选择前需要进行加工的步骤越多,加工容量的要求就越大,同时被试会尽可能早地完成选择以节省对加工容量的需求。
他们的实验证实了自己的假设。给被试双耳分听呈现词汇刺激,追随刺激为模棱两可的词汇,如sock (袜子、打击);非追随耳词汇和追随耳词汇有3种关系(适宜、不适宜和中性的),要求被试鉴别目标词是否属于某一类别。在被试知道目标会出现在哪一支耳朵时(集中注意),非追随耳信息对追随刺激没有什么影响。而在被试不知道目标出现在那只耳朵时,适宜条件促进对目标词的检测,而不适宜条件妨碍作业。因而在分散注意条件下,非目标的意义是能背加工的,而在注意集中条件下,非目标的意义不能被加工。所以对非目标刺激的加工程度与对任务操作的必要性有关。

了解忽视、消退和Balient氏综合症的基本概念
忽视常常出现在右侧顶叶受伤的患者身上,他们不能注意到左侧目标或是不能对左侧目标进行反应。
消退常常出现在忽视患者身上,他们能够检测到呈现在左视野或右视野的单个刺激,但是当两个刺激同时呈现时,那个离开大脑损伤区视野一侧的刺激更不容易检测到。
Balient氏综合症与大脑双侧顶叶后部和顶枕连合部的损伤有关。表现出各种视觉障碍,如注视固执、对目标的整体注视错位和同时性失认等。

掌握聚光模型和变焦模型
聚光模型认为视觉集中注意相当于一个聚光灯,视野内一个相对狭小区域内的目标可以观察到,但很难看清楚那些注视点之外的目标。移动注视点可以转移注意,最简单的假设是注视点以匀速运动。
有实验研究支持聚光灯模型。在该研究中,要求被试检测到光线出现时就尽快地做出反应。在光线呈现前,给被试呈现一个中心线索(箭头指左或右)或外周线索,线索分为有效和无效两种。结果发现有效线索导致对光线呈现的反应比中性线索快,而无效线索比中性线索慢。
但也有证据不支持聚光灯模型。如有研究让被试判断并列呈现的两个字母是否相同,当两个字母靠近或分开时,被试的判断时间都是相同的。

变焦透镜模型认为注意被指引到视野的给定区域里,但是集中注意的领域大小可以随任务的要求而变大变小。
LaBerge 的研究支持变焦透镜模型。实验向被试呈现5个字母组成的单词,然后呈现一个探测词,探词可以在单词5个字母的任一位置出现,并分为两种提示作用,一种要求对整个单词归类,一种要求对单词中5个字母最中间的一个字母归类。这样可以预期被试完成单词归类时需要更广阔的注意范围。结果发现,进行字母归类任务时,探测刺激出现先的位置由影响,即出现在中心时反应最快,而对单词归类任务没有影响。

不被注意的视觉刺激
神经心理学证据表明对没有被注意的视觉刺激的加工是减少的。如有研究比较了被注意的刺激的ERP和没被注意刺激的ERP,发现二者在P1上由差别,大约在75Ms时出现的。这也支持注意的早期选择模型。
但是随着进一步的研究,目前已经认为对没被注意的刺激是由一定程度的加工。如负启动现象。

掌握特征整合理论和相关实验
特征整合理论是关于视觉搜索中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它对物体的特征(如颜色、大小和特定朝向的线条)和物体本身进行了区分,基于这区分研究者提出了特征整合理论的假设:存在一个快速而且发生于早期的平行加工过程,该过程对物体的各个视觉特征组合起来进行加工,且不受注意的影响;然后是一个系列加工过程,该过程中特征被整合起来形成各种物体;系列加工比平行加工过程缓慢,当刺激集较大时尤其如此;集中注意可以把特征整合起来,起到胶水一样的作用;贮存的知识可以影响特征的整合;在集中注意或相关知识缺乏的情况下,来自不同物体的特征被随即组合起来而引起错觉关联现象。
Treisman等的实验支持这一理论。他们让被试在一个包含1到30个项目的视觉画面里搜索一个目标。目标可能是一个物体(绿色字母T)或一个特征(一个绿色字母或字母T)。当目标为物体时,非目标始终和目标共有一个特征(绿色字母或棕色T)。研究者预期被试检测目标是一个物体时需要集中注意的参与,但如是单一特征时则无需集中注意的参与。
实验结果表明,当目标定义为几个特征的组合或关联时,项目集获画面的大小对检测速度有很大的影响,可能是因为需要集中注意。而当目标为单个特征时,项目集获画面的大小对检测速度没有什么影响。
在后续的研究中,Treisman对特征整合模型进行了发展,提出了目标与干扰刺激之间的相似性程度会影响视觉搜索的时间。在1993年,她提出了更为复杂的理论,确认了四种注意选择:方位选择、特征选择、确定物体的位置和一个选择过程来决定控制个体反应的目标文件。

了解指导搜索理论
Guild search theory对基本特征的初始加工会产生一个激活地图,视觉图画中的每一个项目都有自己的激活水平。假定某人正在搜索红色且水平的目标,那么特征加工会激活所有红色物体和所有水平物体。然后注意会根据激活水平指向那些激活程度最高的项目。直到搜索理论同特征整合理论都假定视觉搜索起始于一个高效率的特征加工阶段,然后是一个效率不高搜索过程。但直到搜索理论显得比特征整合理论更灵活。
注意相依理论
Duncan等提出了主意相依理论(attentional engagement theory)。用于解释为什么视觉搜索要比最初的特征整合理论所建议的要快捷和高效。该理论提出了两个预测:当目标与非目标之间相似程度增加时,搜索时间将减慢;当非目标之间的相似性降低时,搜索时间将减慢。该理论的理论假设有:视觉搜索的早期存在一个对所有项目进行知觉组合和分析的平行加工单元,然后是一个把所选信息输送到短时记忆单元的后期加工阶段;目标相进入短时记忆单元的难易程度决定搜索的速度,视觉短时记忆倾向于选择符合目标定义的项目,这样那些与目标相似的非目标就会减慢搜索。
       2.注意分配
      理解决定双重任务绩效的因素
任务相似性:两个任务干扰的程度取决于它们享用的相同感觉道、涉及相同加工阶段以及相依赖的记忆编码,还有反应的相似性也很重要。
练习,当练习越多,越熟练,双重任务的绩效越好
任务难度,

掌握瓶颈理论和中枢能量理论
Welford认为在信息加工系统中存在一个瓶颈使得很难或几乎不可能同时对两个不同刺激做出恰当反应。这方面的证据主要来自于对心理不应期的研究。心理不应期的研究主要是设计两个刺激,要求被试尽快对两个刺激分别按键反应。结果是当两个刺激之间的间隔距离很短时,通常被试对第二个刺激的反应速度会明显下降。
关于心理不应期的出现,可以认为是信息加工系统中存在一个瓶颈,但有研究者认为这可能是刺激的相似性和反应的相似性引起的。若是存在一个瓶颈,那么应该在刺激和反应彼此不相似的情况下也该出现心理不应期。Pashler的实验证明这一预测。他们采用的刺激为音调和字母,分别要求作言语反应和按键反应。另外让一部份被试知道刺激呈现的顺序。研究者同样观测到了心理不应期,而且在知道呈现顺序的被试中,该效应更为显著。
Pashler对割裂脑患者的研究也发现了心理不应期,说明该效应是以皮质下机构为基础的。心理不应期的研究证明信息加工中存在一个瓶颈,而且某些加工是系列的。

中枢能量理论认为,信息加工中存在一个中枢处理器,它有严格的资源限制,两个任务能否顺利完成取决于每一个任务要利用的资源的量,若两个任务的资源总和没有超过中枢能量之和,那么两个任务将不会互相干扰,若资源不够时,成绩下降就是必然的。
Kahneman提出的理论是中枢能量模型的代表,他认为注意能量是有限的,但能量也能在某种程度上发生变化。能量可能会随任务难度的提高而增加,而且高意志努力或动机也可以增加能量水平。
Bourke等设计实验检验了中枢能量模型的各种预期结果。他们设计了随机产生、原形学习、手工任务和音调任务4种任务,要求被试完成4种任务中的两个。研究者认为,若存在一个中枢能量或一般能量,那么最需要利用这种能量的任务将最容易干扰另外的任务,而最少利用这些能量的任务对其他三项任务的干扰最少。
结果表明,这些不一样的任务彼此干扰,随机任务对其他三项任务的干扰最大,音调任务干扰最小,不管随机任务为主要任务还是次要任务,它对其他任务的影响都最大,音调任务影响最小。该结果同一般能量模型的预测是一致的。
中枢能量理论可以解释一些注意现象,但还是有许多现象是没有办法解释的。它最大的问题在于不能弄清楚中枢能量的本质,该理论认为影响双任务完成的关键是两个任务的难度水平,但难度水平又往往同任务相似性混淆在一起。

了解模块理论和综合理论。
模块理论是认知神经心理学家的观点,认为信息加工过程是模块化的,即认知系统是由许多相对独立的加工器或模块构成。支持模块化理论的证据来自脑损伤患者语言能力的研究。如果认知系统由各种特异性的模块构成,那么就可以解释任务相似性的重要作用:相似的任务要竞争同一特异性机制或模块,而不同的任务则涉及不同的模块,彼此不会干扰。
一些理论家把中枢能量有限力量和模块理论结合起来,就形成了综合理论。该理论认为加工是分层次构建的。中枢处理器位于层级的顶层,并参与行为的协调和控制,其下是彼此相对独立运作的特异性加工机制。
      熟练掌握Stroop效应
Stroop效应是指命名色词的书写颜色时,受到词义所代表的颜色意义的影响,如用红色书写一个黄字,命名“红”,将受到“黄”这一语义的影响。Stroop效应常被认为涉及针对色词的不可避免的且自动的加工。

了解Shiffrin和Schneider的理论
Shiffrin和Schneider对控制的自动化的过程作理论性的区分,控制过程具有能量有限的特征,需要注意的参与并能在变化的环境中被灵活运用;而自动化过程不受能量有限的影响,不需要注意的参与,一旦形成就很难修正。
他们也曾设计过记忆扫描实验。在实验中,先让被试识记l一4个项目,然后再视觉呈现再认项目1—4个,要求被试判定在再认项目中是否有以前识记过的项目,“有”按yes键;“无”按no键。在实验中,识记项目和再认项目设置两种条件:范畴相同和范畴不同。
实验结果发现:
    在相同范畴条件下,当识记项目和再认项目均为1个时,要达到80%的正确反应率,再认项目的呈现时间需120ms;而当识记项目和再认项目均为4个时,要达到70%的正确反应率,再认项目的呈现时间需800ms。
    在不同范畴条件下,不论识记项目和再认项目的数量多少,再认项目的呈现时间只需80ms,就可达到80%以上的正确反应率。这些结果说明,不同范畴条件下的再认或搜索优于相同范畴条件,而且识记项目和再认项B的数量对不同范畴条件下的反应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在相同范畴条件下随着识记项目和再认项目的增多,判定所需的时间也增加。
基于这样的实验结果,研究者认为相同范畴时进行的是控制加工,而不同范畴时是自动加工。

Norman和Shallice的理论
Norman和Shallice的理论对完全自动化和部分自动化进行了区分,提出了三个功能水平:完全自动化加工,由图式或组织好的计划控制;部分自动化加工,与缺乏仔细思考或意识控制的情况下的竞争性计划有关,竞争性激活用来解决图式之间的冲突;监控注意系统产生精细控制。
样例理论。
样例理论是为了说明练习是如何发展自动化而提出的。该理论假设每次接触刺激,就分开储存其痕迹,练习会导致该刺激可资利用的信息增多,当呈现恰当刺激时,相关信息会迅速提取,提取是自动化的,在缺乏练习的情况下有需要利用思维和规则。

       4.动作失误
研究者运用日记研究对动作失误进行了大量的调查,也区分了各种类型的动作失误,如贮存失败、检验失败、子程序失败和辨认失败等。实验研究的问题是生态效度的问题,但Hay和Jacoby用实验室实验把对动作失误进行了很好的研究。
    了解Hay和Jacoby(1996)关于动作失误的实验。
Hay和Jacoby认为在下述两个条件下,动作失误更可能发生:正确反映并不是最强烈或最习惯的那个和注意并没有完全用于选择正确反应的那个任务。他们设计实验检验了这一范式。实验要求被试完成一个配对联想实验,如(knee:b-n-)。有时,正确反应是先前学习中反应最为强烈的(bent),有时是反应不强烈的那个反应(bone).被试反应时间分为1秒和3秒两种。研究者预测,在反应不是强烈的或是要求迅速做出反应的情况下,被试更可能出现动作失误。实验结果正是如此。
动作失误的理论:图示理论和行为效率

    (四)记忆
       1.记忆的结构
          掌握多重储存理论。
对记忆储存的认识已经基本达成共识,即记忆储存是多重储存:感觉贮存、短时储存和长时贮存。
感觉贮存首先接受来自环境的信息。这些贮存的信息是感觉通道特异性的,信息在感觉贮存中贮存是很短暂的,其中一部分信息引起注意并被短时贮存进一步加工。短时贮存处理的那部分信息被转移到长时贮存中。信息能否长期贮存依赖于复述。在长时贮存中,信息容量较大而且保持时间可以很长。
感觉贮存包括图像贮存和声像贮存。感觉贮存是由Sperling的部分报告的研究得以分离出来的。
短时贮存的特点是贮存容量有限,为7加减2 ,而且贮存本身很容易遗忘,任何干扰和消退都可以导致遗忘。短时贮存和长时贮存的分离有许多实验证据:首先是自由回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中的近因效应,其次的脑伤患者中发现的双重分离现象:一些患者完成短时记忆的任务正常,但完成长时记忆的任务有缺陷,而另一些患者完成长时记忆任务正常,而完成短时记忆任务不行。双重分离现象有力支持了长时贮存和短时贮存的分类。
总的来看,记忆的多重贮存学说已经得到了大多数研究者的公认。三种记忆贮存在保持时间、贮存容量、遗忘机制和脑损伤几个方面是不一样的。但是该模型还是有一些问题的,首先是它有过于简单之嫌,它假定每种贮存都是以单一性的独立工作,这好像是不正确的。同时长时记忆也过于简单,长时记忆中有丰富的信息,简单地贮存于长时记忆是不容易的,还有短时记忆充当了进入长时记忆的门槛,然而可能在短时记忆处理之前,就有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还有关于复述的观点也有待商榷。

     
 2.工作记忆
          理解工作记忆的三个组成部分。
Baddeley等提出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以替代短时记忆,他们的工作记忆系统包括三个部分:一个不受感觉道影响的有点类似于注意的中枢执行系统;一个以语音形式保持信息的语音环;一个专门进行视觉和空间编码的视空图像处理器。
关键成分是中枢执行系统,它虽容量有限但能参加任何认知活动。语音环和视空处理器从属于中枢执行系统并为特定的目的服务。语音环贮存单词呈现的顺序,而视空处理器贮存和加工视觉和空间信息。
工作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有两个假设:若两个任务同时使用一个成分,任务完成不会很理想;若分别使用不同的成分,任务完成将根单独完成一样好。
有研究者用专业棋手和业余棋手验证了该假设。他们让被试在选择连续的恰当的行棋方案的同时,完成重复击打、随机数字产生、顺时针按键盘、和迅速重复单词几种任务重的一个。四种任务分别对应于(控制条件、中枢执行、视空图像处理和语音环)。结果发现,在中枢执行和视空图像处理的情况下,被试主任务成绩严重下降。
语音环的研究可以解释词长效应,即被试复述一列短词的能力比长词强。语音环的容量是由保持时间决定的,而记忆广度是由复述率决定的。语音环还可以解释发音抑制效应和各种脑损伤导致的言语障碍,也可以解释无关言语效应和语音相似性效应。
对视空图像处理器的研究不及语音环的研究那么多,但有几个研究颇有意义,证明了时空图像处理器的存在,还探索了视空图像处理器的工作方式。一个研究是这样的,让被试听数字矩阵并重构它,这样的任务就包含易于形象化和不易于形象化两种条件。在该任务的同时,被试还要完成旋转追踪作业。结果表明,易于形象化时被试重构成绩受旋转追踪任务的影响,而不易形象化时不受影响。该实验说明了视空图像处理器存在,也支持Pivolo的双重编码学说。
还有实验让被试用视觉表象和机械复述两种方法学习词表,词表学习在动态视觉干扰、无关言语干扰和控制条件下完成。然后要求被试回忆,成绩表明视觉表象学习时受动态视觉干扰的影响,而机械复述受无关言语干扰影响。这说明动态视觉干扰进入时空图像处理器,而无关言语干扰进入语音环。
有研究者认为视空图像处理器是两个分离的内容。并有研究证明了这一点。实验先给被试呈现两个刺激,然后再呈现一个探测刺激,要求被试判断探测刺激是否与其中初始刺激一个位置相同,或是与其中一个初始刺激形状相同,即分别作空间判断和视觉任务。用PET扫描被试激活的脑区,结果表明空间任务时前额页皮质、前运动区、枕叶和顶叶激活,而视觉任务时左半球激活更强烈。
中枢执行系统的研究

       3.记忆过程
记忆过程的研究是通过导引任务来学习词表,然后自由回忆来研究的。具体操作是让被试进行无意学习,但给与不同的任务,如判断单词的愉快度(语义加工)、估计单词使用频率、检测是否包含某字母、句子架构等,然后要求被试自由回忆。这样回忆成绩的差异都是因为加工任务的不同而引起的。该实验表明评价愉悦度和估计使用频率时,回忆成绩更好,说明更深层次加工会促进记忆。

          掌握记忆的加工水平理论。
Craik等提出了所谓加工水平理论(levels-of-processing theory)。该理论提出,记忆的加工水平有多种,从浅层次加工的刺激物理分析到深层次加工的语义分析。针对一个刺激的加工水平或深度对记忆效果会有很大的影响,更深水平的加工比浅水平的加工产生更精细的更持久的记忆痕迹。
Craik对复述进行了划分,认为可以分为保持性复述和精致性复述,前者只是机械重复以前已经完成的加工过程,而后者是对学习材料进行更深或更多的语义分析。他们认为只有精致性复述才能改善长时记忆。
加工水平理论中,提出了两个促进长时记忆的因素:精细加工和明显性。都有相关的实验证据证明。前者的实验是这样的:给被试呈现一个单词和一个留有空格的句子,让被试判断该词是否适合于填入该空格。通过控制句子的复杂程度控制加工的精细程度。然后要求被试回忆词汇,结果表明复杂句配对的回忆量是简单句配对的两倍,证明精细加工促进长时记忆。
那些明显的独特的记忆痕迹要比彼此相似的记忆痕迹更容易提取出来。Eysenck采用具有不规则形音对应性特征的名词检验该理论。即让被试读那些发音不规则的词,如comb,发现在明显的情况下,即使没有语义也同语义分析词一样,有较高的再认成绩。
神经科学的研究为记忆加工理论提供了证据,fMRI的研究发现左侧额叶下部的活动对语义加工来说要比知觉加工要更强烈。
学习所贮存的信息与测验的相关性也是记忆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已有研究证明,只有二者匹配,记忆成绩才会更好。Morris的实验证明了这一点,他让被试完成两种导引性任务:深层次的语义加工和浅层次的音韵加工。而测验包含一个标准再认测验和音韵再认测验。结果表明语义加工时标准再认成绩更好,而音韵测验中浅层次的音韵加工成绩更好,该结果不支持加工水平说,而支持迁移合适加工理论,即储存信息能否被提取出来依赖于那些信息与记忆测验的联系。
加工水平说的提出者认识到他们理论的局限性并接受了对他们的批评,对加工水平理论进行了改进,首先吸收了迁移合适加工观点,认为当迁移合适性保持恒定时,仍有加工水平效应;其次修正了浅层次加工会迅速遗忘的观点,认为感觉信息业可能保持很久,最后提出了自上而下加工和自下而上加工系统作用,取代了浅层加工到深层加工逐级进行的观点。

       4.遗忘理论
          理解痕迹衰退理论
该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记忆痕迹随时间的自发衰退而引起的。主要的假设是遗忘特别容易受到回忆间隔的长短而不是学习和测验之间发生事情的影响。这是一种很合日常生活想法的理论,但已有许多实验研究证据表明,遗忘可能更大程度是由于干扰引起的。

了解压抑理论
压抑理论是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弗洛伊德强调情绪因素在遗忘中的作用,提出那些容易引起威胁和焦虑的事物往往不能进入意识层面。遗忘是因为个体压抑那些不好的事物而不让它被回忆起来。他的证据主要来自临床研究,特别是童年期创伤患者的研究。

理解干扰理论
干扰理论认为遗忘是由于其他信息的干扰引起的。它假设我们正在学习的东西的记忆力可以被过去已经学习过或者未来将要学习的东西的干扰或妨碍。其证据主要来自序列位置效应中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有研究者用实验证明了短时记忆的遗忘主要是干扰。实验是给被试听觉呈现数字序列。数列呈现完毕后,伴随一个声音信号将呈现一个探测数字,该探测数字在前边出现过。被试的任务是回忆前一次探测数字出现时,其后边一个数字是什么。这样,从回忆数字到探测数字之间的间隔是间隔数字,呈现这些间隔数字的时间是间隔时间。主试通过控制呈现速度控制间隔数字的多少和间隔时间。结果发现,回忆的正确率随间隔数字的增多而减少,但不受间隔时间的影响。

理解线索依赖遗忘理论。
Tulving提出遗忘可以分为两种:痕迹依赖性遗忘和线索依赖性遗忘,前者是指信息不再贮存在记忆里,后者是信息仍然贮存于记忆但没有合适的线索。
在研究的基础上,Tulving提出了线索依赖性遗忘的观点:一个需要被记忆的项目根据其所处的情景而被编码,进而产生一个整合了目标与情景信息的独特记忆痕迹。在提取那些被记忆的项目时,线索信息必须与有关情景中的项目记忆痕迹进行匹配。这些情景信息包括外部线索和内部线索.学习和提取时保持心境一致性使遗忘减少的观点称为心境依赖性记忆。
成功提取某一项目的概率是提取与贮存时信息重叠数量的单调递增函数。
线索依赖性遗忘的实验证据:学习6个词表,每学完一个进行自由回忆,全部学完后进行全部自由回忆,再进行线索自由回忆。研究发现在全部自由回忆中出现倒摄干扰或遗忘效应,而线索自由回忆中没有发现该效应。研究者认为全部自由回忆中表现的遗忘就是线索依赖性遗忘。
情景变化理论:

       5.记忆再认理论
  理解双重过程理论
Two-process theory 包含如下假设:回忆首先是一个搜索或提取过程,随后是一个以被提取信息的合适性为基础的决定或再认过程;再认过程只涉及第二部分,即决定过程。双重过程理论认为回忆涉及两个容易出错的阶段,而再认只需要一个阶段,这样再认相对回忆就有一些优势。已有一些研究结果支持双重过程模型。Rahrick 运用线索回忆测验检验了正确回忆出一个项目的概率等于成功提取的概率乘以再认概率的观点。同时该理论还可以解释频率矛盾现象(frequency paradox),即日常比不日常单词更易回忆,但对再认却情况相反。
该理论还是有些问题,即无法解释有时回忆会优于再认,而且有时对能回忆的内容也会再认失败。

理解编码特异性原则
Tulving假设再认和回忆之间有着基本的相似性,还假设情境因素是重要的,贮存于记忆中的信息是关于需要记忆的材料和情境两方面信息的综合。这种编码特异性原则可以平等地运用到回忆和再认中。
什么样的信息得到储存取决于所知觉到的信息以及这些信息是怎样编码加工的,而已储存的信息有决定了什么样的提取线索可以有效提取。总的来说,成功提取某一目标项的概率是提取与贮存时信息重叠数量单调递增函数。
编码特异性理论的实验证据:让被试进行线索-目标学习。线索和目标之间有两种关系:强线索关系(如白色-黑色)和弱线索关系(火车-黑色)。学习后被试进行线索回忆,当回忆线索和学习时线索相同时,回忆成绩好。即使是弱线索变成强线索也是这样的。
Tulving用信息交叉的观点来解释回忆和再认的关系。认为记忆测验与记忆痕迹中的信息交叉在再认中要大于回忆测验,而且回忆测验比再认测验要求更大信息交叉。这样再认一般由于回忆。
编码特异性原则也可以解释再认失败现象。
编码性特性理论也有一些局限性。首先是信息交叉的理论是模糊的,从来就没有对信息交叉进行过直接测量,有循环论证的嫌疑,其次是情景效应,该理论认为情景以相同的方式影响回忆和再认,这可能不符合实际,有研究者对情景分为内源情景和外源情景。并用实验证明了这一点,即分别在陆地上学习和水中学习,然后分别在陆地上和水中回忆和再认。结果发现回忆对环境有依存性,而再认却是不受外源情景的影响。

理解联想记忆搜索模型
Search of associative memory SAM ,该模型的假设有:每一呈现项目所形成的记忆表征或痕迹都包含关于其本身、学习情景和其表中其它项目的信息;在再认记忆中,每一测试项目加上情景就构成一个复合体去激活某一记忆表征;如果该表征超过了熟悉程度,即判定它是呈现过的;回忆中,被试需要用情境信息在长时记忆中反复搜索,只有被选单词适合某一个情境才被回忆出来。
该模型也可以解释再认失败现象,当回忆时利用的提取线索与贮存信息的交叉大于再认的二者交叉时,回忆就会优于再认。

理解多重途径范式
许多回忆和再认理论都认为其是通过一种方式运作的,这样过于简单。事实上人们可以运用各种策略去回忆和再认所贮存的信息。这样的理论有多重途经模型multiple-route approaches。该范式认为有两条线路参与回忆:直接途经和间接途径。同时再认记忆也可以分为两种,即“记得”和“知道”。有研究证明,分散注意对“知道”反应没有影响,而只影响“记得”反应。用阈下刺激只影响“知道”反应而不影响“记得”反应。

       6.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掌握情景和语义记忆的区分和实验证据
情景记忆是对发生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的特定的事件或情节的贮存,而语义记忆包含我们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情景记忆涉及一种自我察觉,个体有意识地去思考过去经历的事情或某种状态,而语义记忆没有这种自我察觉,它提取的是一种认知或认识觉察,这种状态下,个体会客观地思考某些知道的东西。
二者区别体现为两点:情景记忆涉及对过去事件进行意识提取时的主观经验,而语义记忆没有,另外,前额皮质在参与情景记忆加工时比语义记忆加工时有更强的兴奋。
两种记忆的信息贮存有相似之处,是这种相似才使二者并存的,同时它们都遵循编码特异性和迁移合适加工原则。
关于二者区别的证据主要来自神经心理学的研究和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有研究发现大脑额叶损伤的患者表现出源遗忘症,即不能记得某些信息是在何处被学习的,即表现为情景记忆的提取失败。这说明额叶是情景记忆的加工的脑区。PET的研究提供了更令人信服的证据。该研究采用两项任务,一项任务包括情景任务和语义任务,而另一项只有语义任务,在被试完成任务时PET扫描大脑活动,用前一项任务的脑血流图减次项,即为情景记忆参与加工时的大脑活动区域。很多研究都发现右前额叶在提取情景记忆时比提取语义记忆是兴奋性更强。也有研究发现情景编码也强于语义编码。

       7.内隐记忆、内隐学习和迁移适宜加工
  掌握内隐记忆的定义和实验证据
当完成任务需要有意识地提取过去经验时,我们展示的就是外显记忆,而所完成的任务不需要有意识地提取经验时,所展示的就是内隐记忆。
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关系
加工深度对外显记忆有重要影响,却对内隐记忆影响不大
外显记忆保持量随学习与测验之间的间隔时间而逐渐减少,但内隐记忆却不大受间隔时间的影响。
记忆项目越多,越不容易记牢,但这使用于外显记忆,内隐记忆不受记忆负荷影响
外显记忆没有显著通道效应,但内隐记忆却有,即听觉学习的内容视觉考察效果差。
外显记忆易受干扰因素影响,但内隐记忆则不受干扰刺激的影响。
内隐记忆的实验证据:
Tulving的残词补全实验:他让被试学习一些多音节、不常见的词组成的词表。间隔一小时或一星期后,给被试完成残词补全任务。一半残词可以用先前学习的词表中的单词来完成。由于残词补全不需要有意识地进行提取,所以反映的是内隐记忆。实验发现被试对那些可以用所学过单词完成的测验的项目成绩要好些。该现象被称作重复启动效应。重复启动是指刺激呈现超过一次的启动设计,通常使用于刺激加工相对迅速或容易的情况。
Jacoby的加工分离实验为内隐记忆提供了更令人信服的证据。他们先向被试呈现一个词表,然后在测验时分成两种条件:包含测验,要求被试先用词表中的单词来完成词干补笔,若想不起来,就用首先进入意识的单词来完成测验;排除测验,要求被试用不在词表中的单词来完成测验。
在这样的设计中,如果被试完成测验是有意识的提取,那么在包含测验中100%的补全刺激均来自词表,而排除测验中则完全没有来自词表的单词。如完全缺乏意识性的提取,那么两种测验中的词表中单词所占的概率应该是一样的。
他们还加入一个条件,即完全注意和分散注意,完全注意要求被试记住所学单词以备随后的记忆测试,分散注意在阅读单词的同时还要完成一项复杂的听力任务。
实验结果表明,在分散注意条件下,被试包含测验和排除测验成绩相当,说明被试没有利用有意识的提取或外显记忆。而在集中注意条件下,包含测验的成绩比排除测验好得多,说明被试对外显记忆有所依赖。这个结果也说明内隐记忆在分散注意和集中注意的条件下结果相当。
遗忘病人的双重分离实验也为内隐记忆提供了证据。即让遗忘病人学习低频单词构成的词表,间隔一段时间后进行测验,测验包含自由回忆、再认和残词补全等。结果表明,被试自由回忆和再认成绩较差,而残词补全成绩正常。

 有研究者,Tulving 对内隐记忆进行了划分,分为知觉性内隐记忆(perceptual implicit tests和概念性内隐记忆conceptual implicit tests.

掌握内隐学习的定义和实验证据
内隐学习是指人们学习了复杂信息但又对所学知识完全不能用言语表达出来。
内隐学习的实验证据来自对人工语法的研究。让被试学着去决定一些字母串是否符合某种人工语法规则。被试的成绩逐步提高,但并不能解释他们所用的规则。
Berry等人的研究也证明了内隐学习的存在。他们的任务是让被试管理某个食糖加工厂,以让食糖产量保持在某一水平上,被试可以学着有效地完成任务,但绝大多数被试不能报告蕴含于其中的规则,那些能报告的被试其完成任务的成绩比不知晓者更差。
Howard等人对该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研究。他们让一个星号呈现于屏幕四个位置上,每个位置都有一个反应键。每一个试验序列实际上服从于一个复杂的模式。实验结果是被试反应的速度越来越快,说明他们学习到了这种模式,但是让他们预测下一个星号出现的位置时,成绩仅处于随机水平。
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涉及不同的脑区,内隐学习时初级运动区和运动辅助区都有激活。而外显学习时,右侧运动前区、对侧背前额区和扣带回前部、对侧颞叶都有激活。

了解迁移适宜加工的基本概念和实验证据
Roediger 等提出了迁移适宜加工理论,认为记忆成绩依赖于学习时所运用的加工与记忆测验时所运用的加工之间的相似程度。当学习和提取时所涉及的加工相同或相似时,成绩会比设计不同的加工好一些。该范式同Morris提出的迁移适宜加工理论和编码特意性原则都是一致的。
该理论假设两种认知加工过程:数据驱动加工过程或知觉性加工:对知觉性或表面水平特征的分析,也可以识别刺激的其他表征;概念驱动加工,即对意义或语义的分析。
该理论范式同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理论之间有一定的重合,数据驱动加工常常决定内隐记忆,而概念驱动加工决定外显记忆。
他们制定一些区别记忆是知觉性还是概念性加工的标准。
实验证据来自对阅读-产生操作效应、作业的加工水平效应和学习的感觉道操作效应的研究。
阅读-产生操作效应的实验研究:Jacoby关用实验证明了外显的与内隐的记忆功能的分离,也即阅读-产生操作效应。在实验的第一部分,他要求3组被试在3种条件下大声读出一系列视觉呈现的单词或心里想出来的单词。在“无上下关系”的条件下,呈现单词以前先呈现一排符号(××××),因此被试事先得不到关于该单词的信息;在“有上下关系”的条件下,呈现单词以前呈现它的反义词,这样被试事先得到关于该单词的信息,从而可以预料它;在“想出”的条件下反义词首先呈现,但紧跟着出现一排问号被试的任务是想出该单词来,而主试不呈现该单词。通过这种程序,Jacoby巧妙地改变着被试完成的对单词形状的感知觉加工和意义加工的数量。这就是,第一种条件下要求看清字形(感知觉的加工多),因为被试事先无法预料该单词,但同时也要求很少一点意义加工;第二种条件要求较少的感知觉加工,因为反义词首先呈现,这样被试事先就得到有关呈现的单词的信息,但相应地涉及较多的意义加工;最后,“想出”条件基本上不涉及感知觉加工,因为要求被试想出来的单词不在视觉上呈现出来,但是要求最大数量的意义加工。实验第一部分结束后,被试或者进行再认测验,或者进行知觉辨认测验。实验结果表明,再认成绩随实验条件从“无上下关系”到“想出”一直上升,而知觉辨认却表现出明确的相反的结果,出现了两种测验之间的分离现象,这就是外显记亿与内隐记忆在功能上的分离。
作业的加工水平效应:导引性记忆任务,让被试对记忆词表进行深层次的语义加工和浅层次的物理属性加工,涉及概念性加工的记忆测验在语义加工中比浅水平完成得好,而知觉性测验中则不会出现此类加工水平效应。
学习-感觉道操作效应:学习刺激呈现时的感觉道会影响知觉性加工,但不会影响概念性加工。

8.遗忘症及其有关理论
          了解遗忘症的分类和有关遗忘症的理论
遗忘综合症
顺行性遗忘症:遗忘症发作后,患者对新学习知识会有很明显的记忆困难。
逆行性遗忘症:患者常常对遗忘症发作前所发生的事件有很大的记忆困难。
Korsakoff 遗忘症患者:保持有相对完好的短时记忆系统,但长时记忆系统却存在严重的缺陷;这些患者的感知-运动技能也表现正常;这些患者在知觉性和概念性启动任务上表现出正常或近乎正常的启动效应。

遗忘理论中,研究者倾向于把用于正常人的记忆理论用于遗忘症,所以遗忘理论有: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情景加工缺陷理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数据驱动加工和概念驱动加工;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等理论。
遗忘症患者常常表现出情景记忆比语义记忆更差一些,然而即使患者对遗忘症发作前形成的语义记忆保持完好,但在形成信息的语义记忆上有困难。已有研究发现遗忘症患者在情景加工上存在困难。遗忘症主要损害获取新近情景和语义记忆的能力。而这种解释也面临问题,至少没有体现出在遗忘症中对两种记忆进行分离的必要性。
情景加工缺陷理论认为遗忘症是因为患者能储存需要记忆的项目的信息,但不能储存和提取情景信息。有实验给出了证据。实验在第一天和第二天分别向被试呈现一些图片。第二天的图片由一些图片是第一天出现过的。在第二天的图片呈现10分钟后,让被试判断哪些图片是第二天出现的。结果表明,正常被试完成该任务没有问题,而遗忘症患者完成情况较差,只认出70%的第二天的图片,第一天的图片误认也高达51%。而在另一个任务中,要求他们判断哪些图片是见过的,试验组合控制组没有显著差别。这说明被试记得图片信息,但没有编码识记的时间。该理论的证据还来自源遗忘症。但是该理论不能很好解释遗忘症患者再认成绩较差的问题。
遗忘症患者外显记忆成绩通常不好,但内隐记忆成绩基本正常。有很多实验证据证明了这一点。还在不同遗忘症患者身上发现双重分离,即一些患者外显记忆完好,知觉性记忆损伤,而另一些患者知觉性内隐记忆完好而外显记忆损伤。
遗忘症患者具有完好的数据驱动加工能力,而概念驱动加工能力受到了损害。但研究结果更支持遗忘症患者外显记忆受损,而不大支持概念驱动加工受损。
遗忘症患者拥有一个完好的程序性学习系统,但陈述性学习系统能够受到了损害。
目前对遗忘症理论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各种理论的整合。目前共识是遗忘患者在长时记忆中贮存整合的或相互联系的信息存在困难。已有研究证明这种观点。其中一个研究是给遗忘症患者和控制组观看一些场景的图片,让后呈现新图片(新图片、老图片、调整过的老图片),用眼动记录仪记录眼动。结果表明两种被试对老图片反映要快,但对调整的图片正常被试快于遗忘症患者。这说明遗忘症患者在信息重新整合有缺陷。另一个研究是关联错误的研究,研究发现遗忘症患者更多地出现关联错误。

       9.各种日常记忆现象
          了解对各种日常记忆的研究
自传体记忆的研究
自传体记忆是与个人身事件有关的记忆。该记忆同情景记忆有一些交叉,但仍有区别。自传体记忆同我们的主要生活目标、最强烈的情绪体验以及我们的生活意义有关。有研究者确定了自传体记忆的三种水平:生活期、一般事件和事件特异性知识。一般认为自传体记忆是建构出来的,而不是产生出来的。
贯穿终身的记忆;有研究采用日记研究的方式来评估个体对日常记忆的准确率。研究表明,高度的显著性、情绪卷入和愉悦性均与回忆有高度的相关,其中高度显著性和稀有性更是如此。

难忘记忆
难忘记忆主要包含自引效应和闪光灯记忆。
我们对与个人有关的信息要比那些非个人信息记得更好,即为记忆的自引效应。有研究者采用实验证明了这一点,实验采用导引记忆任务,然后再作回忆测验,结果表明自引任务的成绩是语义判断的两倍左右。对自引效应的解释主要有自我图式解释,当作自引性判断时,自我图式会被激活,而自我图式增强了编码信息的联系于组织。
闪光灯记忆是指对非常重要的、戏剧性的和令人惊奇的公众或个人事件的记忆更好的现象。研究者提出,闪光灯记忆依赖于3个加工过程和一个选择过程,即前述知识、个人重要性、惊讶和情绪激动的状态、公开复述。

目击证词
目击证词的研究表明人们对事故的回忆可以受随后询问而被歪曲,即受事后信息的影响。这有大量的实验证明了这一点,如让被试观看车祸影片,然后用不同的方式询问被试,被试正确判断的比率是由显著差异的。
心理学家发展出了认知面谈技术来帮助警察质询。

超常记忆的研究
超常记忆可以分为策略家和天赋者两种。但是超常记忆的获得往往是同记忆策略联系在一起的。记忆策略主要有:意义编码,把信息在意义层次上加工,把信息与贮存的知识结构联系起来;提取结构,线索与信息一起贮存以利于其后的提取;加速,广泛联系以使编码和提取中所涉及的加工过程越来越快,以致自动化。
SQ3R:survey, question, read, recite, review.

前瞻性记忆
前瞻性记忆是指当事人记得将要发生的行动。分为基于事件的和基于事件的两种。前者是记得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去完成某个给定的动作,后者是在适当的条件下区完成一个动作。一般的研究发现是,基于事件的前瞻性记忆比基于时间的前瞻性记忆任务容易。
动机可以影响前瞻性记忆任务的完成。
前瞻性记忆更依赖于自发性的记忆提取,所以它主要设计自上而下或概念驱动加工。另外,有研究发现,前瞻性记忆跟工作记忆的中枢执行系统相关,而不语音环和视空处理器的影响更下。

   (五)知识表征:命题和表象
       1.表征的一般概念
  掌握表征的一般概念,理解外部表征和内部表征的区别。
表征是指可以反复指代某一事物的任何符号或符号集。也就是说,该事物缺席时,它可以代表该事物。表征可以分为外部表征和内部表征。外部表征可以是文字符号,也可以是图形符号。内部表征分为符号的和分布式的,其符号表征又可以分为类比的(表象的),和命题的(语言),命题再可分为对象、关系和图式。
外部表征的两种表征模式区别表现四个方面:语言表征是由不连续的符号构成的,而图形表征没有明显的构成单位;语言表征有明显的符号来表示所指代的事物,而图形表征没有任何外显的符号;语言表征中,符号是根据某些规则组织起来的,而图形表征不具备语法表征;语言表征具有抽象的特征,而图形表征显更为具体。
内部表征一般在符号表征层面进行探讨,讨论类比表征同命题表征之间的差别。这些差别也表现为四个方面:命题表征是不连续的,外显的、抽象的,而且是通过规则组织起来的;而图形表征是非离散的,能内隐地指代事物,组合规则是松散并且具体的。总的来看,命题表征是类语言表征,它不考虑信息的来源,只是抓住了心理的概念性内容。而类比表征是关于视觉、听觉和动觉的表象。

       2.命题的一般概念和命题结构
          掌握命题的一般概念。理解如何用谓词演算来表示命题。
命题表征是不连续的,外显的、抽象的,代表心理的概念性内容。它们代表概念性目标以及某种关系,它是语言非特异性的,也不具有感觉特异性。
命题这种抽象性给规范它们带来了麻烦,我们是通过谓词演算来表示命题的。
心理的内容和事物实体类似,它们是通过各种概念关系联系起来的。谓词演算为这种概念联系提供了符号:指代这些关系的部分为谓词,而目标实体即为主词。通过定义,谓词就可以把两个或更多主词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命题。

       3.图式、框架和脚本
          理解图式、框架和脚本的一般概念和实验证据
图式是一族结构化的概念,通常它涉及普遍知识而且可以用来表征事件、事件发生的顺序、知觉、情势、关系和目标。
Abelson认为人们会利用一些预见性的图式去推知和补充事件所隐含的一些特征。这种特异性的图式即成为脚本,脚本是对日常生活事件根据发生顺序进行编码所形成的知识结构。
脚本理论有一些证据。Bower 让人们列出去的餐馆的20项行动和事件,尽管个体去餐馆的经验各式各样,但他们列出的活动中还是有一定一致性,表现出一定的脚本特征。Calambos 等让备受判断某一行动是否为某脚本的一部分,当行动确属于该脚本,被试反应速度快,当不属于该脚本的时候,被试反应时慢。
也有研究者找到图式的证据。巴特利特的故事回忆的研究就证明了图式的存在,当人们对目标事件有不同的期望时,他们会从不同角度来解释和回忆他。
图式也被用于知觉领域中,研究表明图式可以减少知觉系统用于识别预期目标所需的信息加工量。
Friedman的实验证明了图式的存在。他向被试呈现不同场景的具体线条图(城市、厨房、卧室、办公室、幼儿园和农场)。每幅图中都包含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的物体。研究表明被试注视意料之外的物体的时间要比意料之中的物体长两倍。在随后的回忆测验中更是表现出二者的区别。
脚本理论可能遇见可能存在一些问题Schank 提出动态记忆理论对脚本理论进行了修正。
图式的问题在于没有原则性特性,而且不灵活。

       4.表象的一般概念和实验证据
长期以来,心理学将表象同知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认为表象是已经储存的知觉象的再现(记忆表象),或是经过加工改造而形成的新的形象(想象表象)。

  掌握表象存在的实验证据:心理旋转实验、表象扫描实验。
心理旋转实验是证明表象存在的主要实验之一。有两个典型的实验,其中一个要求被试判断由方块连成的图象的异同,这些图像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是在平面位置上发生了转动,但经过旋转两个图像可以完全重合;第二种是在空间上转动了一定角度,图像也是相同的;第三种是两个图像是镜像对称的。结果表明反应时随两个图像转动的角度增大而延长,到转动180度时达到最大值。研究者认为被试对图形作比较时,是在头脑里将一个图形旋转到另一个图形的方位上来,然后根据匹配的情况再作判断的。另一个实验是要求判断不同倾斜度的字母的正反,材料由字母和其镜像构成,然后以不同倾斜度呈现。实验表明,反应时随材料偏离正位的角度增加而增加,当偏离180度时反应时最长。这说明被试在判断正反时,是把字母旋转到正位后再进行判断的,并且有两种旋转模式,1-180度是反时针旋转,181到360度是逆时针旋转。这些实验证明了心理表象是存在的,并且像物理物体那样,占据一定的心理空间,可以进行旋转。

关于表象扫描的研究为心理表象的本质特征提供了另一视角。该研究中,要求被试对表象地图进行扫描。实验先让被试记忆一幅地图直到可以用笔复制出来为止,该图上有不同的标志物。然后让被试表象该地图,并注意主试提供的名字的物体,5秒钟后再从该物体扫描到第二物体。结果发现,地图中目标之间的实际距离同扫描时间成正比例关系。这说明表象具有特异性的空间特征,与客观世界物体和活动所拥有的特征相似。

二可图解释。给被试一副二可图,让他注视5秒后对图形进行表象。然后同样采用表象手段,要求被试对图形给出另一种解释,结果表明即使有辅助措施帮助被试解释,他们仍难以给出第二种解释,但是他们能把二可图画出来。这说明可能存在某些影响表象构建的命题编码。

       5.命题和表象的关系
  掌握Paivio的双重编码理论。
人类认知有两个独立又彼此联系的基本符号或符号系统负责处理:一个言语系统和一非言语系统;两个系统都负责处理编码、组织、贮存和提取各类信息;非言语系统负责处理非言语信息,即加工空间信息和时间同步信息,进而完成场景分析和心理表象的产生这样的任务;言语系统负责处理言语信息并且广泛参与言语加工,由于言语是序列的,它进行的是序列加工;两个系统都可以分为几个感知系统(视觉、听觉和触觉等);两个系统都有其基本的表征单位:言语系统是词元,非言语系统是象元,二者都是感觉特异性的;两个符号系统通过词元和象元相互联系。
简单地说,大脑之中有两个不同的系统对信息进行表征和加工,一个为言语系统,一个为非言语系统(表象)。言语系统负责处理语言信息并把这些信息以适当的语言形式贮存起来,而表象系统负责处理基于表象的信息加工与表征。
Paivio把词元定义为感觉道特异性单元,而这一单元具有整合信息结构的功能,或者具有反应产生的功能。象元是识别和表征表象的基本单元。
支持双重编码理论的证据来自回忆图形和回忆词汇之间的差异实验、词汇表象和具体性效应和重复效应。
让被试记忆图片和词汇表,然后让被试自由回忆或再认,结果表明图片的记忆效果要优于词汇,该结果支持双重编码理论。因为图片的记忆中,被试使用了表象编码和言语编码,和词汇记忆却用了言语编码。在以具体词和抽象词为材料的研究中,也发现了相似结果。
Paivio的另一个研究也支持双重编码理论。他向被试呈现一系列具体名词,要他们对名词进行表象或朗读。在其中5秒间隔中,要求被试对表象加工和朗读任务的难度进行评定。在这次重复中,表象组也要把词朗读出来,所以就进行了双重编码加工,而朗读组只是重复了一次单一代码的加工。在该任务完成后,在事先没有告知被试的情况下,要求被试进行自由回忆所呈现的单词。
一个单一系统内部的干扰效应。在一个研究中,研究者让被试聆听关于一个矩阵内数字位置的描述,然后要求重构这个矩阵。这种口头任务可能很难形象化,也可能很容易很容易形象化,干扰任务是旋转追踪任务。结果发现:易于形象化的描述反而受到干扰,而难于形象化的则不受影响。
双重编码模型还有来自神经心理学的证据。有研究表明具体词和抽象词在大脑半球功能上的定位又差异。又研究发现,对那些呈现于右视野的抽象词比那些呈现于左视野的识别更好一些,而对于具体词来说,识别成绩则不受呈现视野的影像。说明左半球更多地参与抽象词的加工。同时又有研究发现左侧大脑半球广泛损伤的深度失读症患者在阅读抽象的、低表象性单词会阅读具体的,高表象性的单词更困难一些。

       6.表象计算模型
  掌握Kosslyn的表象计算模型和实验证据。
Kosslyn认为视知觉和表象有着重叠。他提出了表象的计算模型。该模型有这样的一些假设:视觉表象以一种特定的空间载体来表征;该空间载体有4个关键特征:具有空间的功能,最高分辨率在其中心部分,载体上有一些颗粒可以模糊较小表象的细节,表象一旦在载体上生成就开始衰退;长时记忆包含两种数据结构形式,表象文件和命题文件。表象文件包括怎样在空间载体中进行表征的这样的信息,命题文件包含关于目标各组成部分以及这些部分怎样彼此关联的信息,且具有命题表征。命题文件和表象文件常常联系在一起;许多加工过程均使用表象文件、命题文件以及空间载体去生成、解释和转换表象。
证据来自表象追踪任务:实验让被试去表征一个目标,然后去“看”目标的某一特征。研究让被试表征一幅大象和兔子的图像,和一幅兔子和苍蝇的图像,然后然被试去“看”兔子的细节特征,结果表明,在前一幅图中需要花更长的时间去看兔子的部分结构。
 空间载体的实验证据。让被试闭上眼睛表象一个远处的物体,然后从心理上走近该物体直到在某一点可以完全看清目标的全部,该点即为溢出点。然后要求被试根据所见目标的主观大小判断物体和他们的距离。根据表象计算模型,空间载体范围有限,若目标越大,溢出点就越远。研究发现,对溢出点的估计距离同被表象目标的大小呈线性关系。

       7.连结主义表征
  了解连结主义表征的一般概念。
符号注意范式是通过各种给予规则的加工过程对符号表征进行操作。
联结主义采用由神经网络组成的计算模型。联结主义模型不通过命题一类的符号内容对信息进行表征,而是具有亚符号特性的分布式表征,而且不需要借助大量外显的命题规则就可以模拟出复杂的行为,它还设计了类神经元的加工单位,使得它同但的联系更为直接一些。
激活模式可以规范和定义各种信息表征。
我们把符号框架看成是旨在规范认知表征的宏观结构,而分布性表征则是定义认知表征的微观结构。
    (六)概念和类别
知识就是我们由遗传继承和从经验学习而来的所有信息。这些知识往往是以概念来表征的,概念有经济性、信息丰富和自然内聚性几个特征。认知的经济性是通过把世界分解成各个类别以减少我们需要学习、知觉、提取和识别的信息量来实现的。

       1.类别和类别化证据
  理解类别化的实验证据
关于类别化的研究考察了类别的运用方式,如进行类别判断、预测、解释一个类别的运用方式和概念的不稳定性研究等。类别判断可以通过判断一个特别的例子是否属于某一个类别来实现和层次类别判断来实现。
关于类别化的研究表明,类别判断是受规则驱动的。Bruner等研究给被试呈现一系列刺激图,刺激有不同的属性,然后实验者给被试呈现一个规则的例子,让被试通过询问实验者其它项目是否为这条规则的实例来发现规则。研究这发现被试会利用几条规则。
类别判断还反映典型梯度。Rosch发现,让被试去评定一个类别中不同成员的典型性时,发现一些成员会比其它成员更为典型。
类别并不具有清晰的界限。如书档是否家具的判断就可能出现不同的判断。
类别的层次判断研究中,发现人大概拥有三个抽象层次。其中有一个基本层次,基本层次会随不同人而对应于不同实例,如一般人可能以鸟为基本层,而鸟研究专家可能以麻雀为基本层。基本层上为上位层,其下为下为层。
类别化的研究还涉及运用类别进行预测。有研究者指出,类别化的目的是为了预测,而不是为了类别化而类别化。
概念具有不稳定性。有研究在类别样例的渐进式结构中发现了不稳定性的证据。也就是对某一类别成员的典型性排序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可能有不同排列。另外概念在不同的情景中,会有不同的激活。

       2.定义属性观
  掌握定义属性理论,掌握支持和反对定义属性理论的实验证据
一个概念可以被一组定义属性所规范。概念的内涵是由一组属性构成,这组属性定义了一个概念的成员所有的特征,而外延是概念成员的集合。
概念的定义属性理论:一个概念可以通过一个关于属性的合取表来定义;这些属性是原子似的,是概念的基本组成单元;这些属性中的每一条都是必需的,全部属性都必须都被共同用来鉴定概念成员;什么是或什么不是一个类别的成员是相当清楚的,从而在类别成员和非类别成员之间有清晰的边界;所有成员均具有同等的代表性;当概念以层次进行组织时,一个更为特定的概念的那些定义属性包括了尚未概念的所有定义属性。
定义属性理论的支持证据来自Bruner和柯林斯的研究。Bruner等研究给被试呈现一系列刺激图,刺激有不同的属性,然后实验者给被试呈现一个规则的例子,让被试通过询问实验者其它项目是否为这条规则的实例来发现规则。研究这发现被试会利用几条规则。柯林斯的研究中,要求被试判断某一例子是否是一个上位概念的成员或某一例子是否具有某种属性。结果表明句子的主词和谓词之间的距离越远,被试就需要花更长的时间去核实句子。
反对概念定义属性理论的证据更多。首先该理论认为类别的所有成员具有均等的重要性,Rosch发现,让被试去评定一个类别中不同成员的典型性时,发现一些成员会比其它成员更为典型。其次,该理论未能特定地预测三层水平结构以及基本水平类别的核心观点。Smith 研究发现,让被试判断“鸡是动物吗?”和“鸡是鸟吗?”的判断,前者的判断会更快,这就不符合定义属性理论的判断。该理论也不能证明概念层次的可传递性。该理论还不能确定什么是完全的“定义”属性。有些概念可能根本就没有定义属性,如“游戏”。
有研究对定义属性理论进行了修正,提出了特征比较理论,既承认有定义属性,也承认有特征属性。还有研究者提出了定义属性主题。
       3.原型理论
  掌握原型理论,掌握支持和反对原型理论的实验证据
原型理论的基本假说是在某种程度上,每一类别均以一个中心表述来代表一个类别。该理论有如下具体观点:所有概念都有一项原型结构,原型可以是一组特征属性的集合或某一概念的一个或多个最佳实例;并不存在一个必要且充分的属性,可以存在一些必要属性,但他们联合起来时并不具备充分的条件。事实上,类别成员判断常常依赖于拥有某些特征的,非必要行动物体,这些属性被认为是类别更为典型有代表性的属性;类别界限是模糊或不清楚的,一个对象是否属于某一类别并不能完全根据定义来确定,因此一类别的成员也可能归其它类别;一个概念的实例可以根据其典型性而进行排列,也就是说,存在一个典型性梯度来对概念实例的不同典型性进行定义;类别成员由一个物体的属性与类别原型之间的相似性来定。
支持原型理论的证据来自颜色分类等。在颜色研究中,Berlin等首先确定了基本颜色术语,然后用300余种色片来检查20种语言中基本颜色术语。研究者询问被试这样两个问题:哪些色片他们愿意用一特别的、基本的颜色术语来表示它们;那些色片是某颜色术语的最合适或最典型的实例。结果发现,不同母语者在鉴别焦点色时是一致的。这说名人类在对颜色的分类中存在普遍性,而且这些类别都具有一个原型结构。
在人工和自然分类的研究中也发现了支持原型理论的证据。首先鉴别任务中,鉴别典型成员比非典型成员要快,有力地支持了原型理论;第二,当要求被试列出某一类别成员时,先涉及到的是典型成员;第三,研究者发现儿童首先学会的是典型成员;第四,典型成员比非典型成员更可能成为推论的参考点。最后,对家族统一性的估计同典型性存在高度相关。
原型理论的反对证据来三个方面:首先,不是所有概念都具有原型特征,如科学、罪恶等;其次,该理论在解释人们关于概念的知识时也不怎么完备;再次,原型理论并不能很好地解释是什么促使某些类别变得自然连贯,以及是什么促使我们把某些物体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类别。

       4.样例理论
  掌握样例理论,掌握支持和反对样例理论的实验证据
样例理论认为人们不是从一个类别的所有实例中抽象出某种核心(原型),而是简单地运用在给定条件下进入意识的有关类别的特定实例或样例来进行辨别的。
样例理论认为:类别是由一组实例或样例组成的,而不是对这些实例的任何抽象描述;样例是通过某些相似性原则而彼此组合起来的;类别和其它一些现象可以通过在特定线索条件下从记忆中提取实例的机制来解释;当在记忆中不能找到完全的匹配时,与线索最接近的临近目标常常被提取出来。
支持原型理论的证据也都可以用来支持样例理论。研究者也获得了一些支持样例理论,而反对原型理论的证据。在Rips等的研究中,他们让被试判断19英寸的圆型物体进行判断,指出它是卷尺还是比萨饼。(大多数比萨饼12英寸,当可以在2-30英寸之间变化;卷尺12英寸,没有什么变化)。根据原型理论,二者原型应该相似,判断应该55分,而样例理论则可以预测被试报告比萨饼。结果正如样例理论所预测那样的。
反对的证据是该理论仍然不能很好地解释分离现象,也过分依赖于客体的相似性,而且不能很好解决类包含问题,即判断“所有鸟都是动物”这样的句子。

       5.概念的解释说
  掌握概念的解释说,掌握支持和反对概念的解释说的实验证据
有研究者认为,并不是概念内成员之间的相似性决定了概念之间的区别,而是某一假设或解释性框架在起作用,因而提出了概念解释说。该理论认为概念要比属性说描述的要广泛一些,概念包含因果知识以及其它可以用图示来表征的背景知识。具体有如下理论:概念可以拥有属性,也拥有这些属性之间的各种关系,这些关系又形成了各属性之间的解释性联系,概念在记忆里并不一定是一静态知识的形式贮存的,而可能是通过属性定义和其它背景属性在工作记忆里动态地建构出来的,因此就会出现专门的类别现象;概念一致性和自然性与作用于概念内部的理论知识有关,而不只是与相似性有关,关于概念的表征的情景效应是在工作记忆中利用背景知识建构概念时所产生的一种现象。
研究者已经取得支持概念解释说的证据。首先发现了相似性和类别判断的分离,说明类别性并不是隐含与类别内的唯一的作用机制,还有研究揭示了背景知识是怎样影响类别运用和类别学习的。
在Rips的研究中,要求一组被试判断一个5英寸直径的物体更像硬币还是比萨饼,另一组被试对该物体与硬币和比萨饼的相似性进行评定。尽管该物体像一个大好硬币或小号比萨饼,但类别判定组认为它是比萨饼,而相似性评定组认为更像硬币。这说明并不是只有相似性在类别变量中期作用,还有关于物体变化的知识和假设。
有研究揭示了背景知识是怎样影响类别运用和类别学习的。实验向被试呈现人像素描图,要求被试形成一个类别规则去描述一个集合。实验分为两种条件,一种告知被试这些图片是由有创造力或缺乏创造力的孩子所完成,另一种条件告知被试图片是由第一组或第二组孩子完成的。这样就把背景知识介绍到任务上。结果发现,前一种条件,被试使用图片的一些抽象特征来对图片归类,而后者则主要依据具体特征之间的差异来归类。这种实验的分离说明背景对分类产生了影响,分类不只依赖于相似性。

       6.概念组合
  了解概念组合的研究
Costello提出了名词-名词复合词的概念组合理论,该理论综合类别化过程中样例理论和解释理论的某些特征。认为被试可以根据信息丰富性、可辨别性和合理性三个原则,通过形成两个概念中那些属性和关系的子集可以解释概念组合现象。
       7.概念形成的策略
  了解人工概念形成的有关策略,同时性扫描,继时性扫描,保守性聚焦,博弈性聚焦
同时性扫描:被试可以根据第一个肯定实例的部分属性来形成多个部分假设并记住它们,在依照其中一个假设选取卡片以后,将主试给予的反馈与这几个假设进行对照,看究竟哪一个假设是正确的,以获得有用的信息。这种策略称为同时性扫描,它会给记忆和信息加工带来很大负担。
继时性扫描:  这个策略也应用于部分假设。它一次只考验一个假设,如果被试现在运用的假设被证实为正确的,就可以继续使用,否则就采用另一个假设,再对它进行考验。由于一次只考验一个假设,而且是连续地进行,因而称它为继时性扫描。这个策略给记忆带来的压力较小,但形成概念的整个过程需要较长时间,并且以前被排除的假设很可能被再次应用,显得很不经济。
保守性聚焦:所谓保守性聚焦就是以这第一个肯定实例的全部属性作为焦点,被试在相继选取卡片时都对准这个焦点。其做法是每次选取一张与焦点只有一个属性不同的卡片。这样一来,如果改变了焦点的一个属性的卡片被证实为肯定实例,那么所改变的这一个属性就不是未知概念的有关属性;相反,如果改变焦点的一个属性而被判定为否定实例,那么所改变的这一个属性必是未知概念的有关属性。
博弈性聚焦:  这个策略也应用于总体假设的考验。它和保守性聚焦非常相似,所不同的是它一次改变焦点卡片的一个以上的属性.如2个或3个属性。

       8.关于概念的神经心理学证据
  了解关于概念的神经心理学证据
神经损伤的患者发展出了各种特异性语义障碍
关于上位概念的知识比更下位的信息不易受到损害一些
某些患者可能对特定类别的知识存在知识缺陷。

    (七)语言和言语
心理词典是假定的储存于人的大脑内部的一部词典。它保存了大量的词条,各个词条又包含语义、词形、和语音等内容。词典中词条并不杂乱无章的,而是按照一定组织形式组织起来的,一般认为是按层次网络的形式组织的。心理词典在言语产生和言语理解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可以根据所涉及过程不同进一步分类,如口语词汇识别中有听觉输入词典、言语输出词典,书面语词汇识别中有视觉输入词典、言语输入词典等。在言语理解中,词典可以在信息输入时收集信息,当信息激活超过词条激活阈限,词条就激活,词汇即可识别。而在言语产生中,在有要产生的概念后,又可能到心理词典中搜索相应词条,激活词条的词形、语音信息,然后利用发声器官言语产出。
       1.言语知觉
  理解言语知觉的线性问题、非恒定问题和分割问题
在正常的口语中,音素会出现重叠现象,同时存在一种协同发音现象,即一个语音片断的产生会影响后一个片断的产生.
线形问题是指协同发音引起言语知觉困难的现象.
非恒定性问题是因为任何给定的语音成分的声音模式并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受到前后一个或多个声音的影响.
分割问题是由于言语信号的连续性特征引起的,即决定一个连续的声音流怎样分割成词汇的问题.

       2.单词识别理论
言语知觉不同于一般听知觉.其研究的关键的问题是口头单词识别中所涉及的加工过程。已有的研究表明,单词识别是自上而下的加工和自下而上的加工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韵律信息和唇动信息为单词识别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掌握单字识别的组群理论和TRACE理论
关于言语知觉理论主要有三种,首先是动作理论,然后是组群理论和TRACE理论。
动作理论认为听者模仿说话者的发音动作,但这种模仿不需要涉及可测量的发音反应。相对言语信号本身而言,随之产生的动作信号被认为提供了相当缺乏变化和更少不一致的关于说话者所讲述内容的信息。该理论还是有一些实验证据的,如把please say shop理解为please say chop,原因是因为前一句在shop前停顿了50ms,我们肌肉线索提供了误导信息。但该理论的反对证据更多,比如婴儿缺乏言语发声技巧,但是可以很好地完成言语知觉测验。
群组理论是口语单词产生中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最初的群组理论提出了如下假设:在一个单词以听觉的方式呈现的早期阶段,那些听者知道的且与已经听过的词发生顺序一致的词变得活跃起来,这种针对所呈现词的候选者的激活就是单词初始式群组;属于这一群组的单词随后就被消除了,因为他们停止从所呈现单词中匹配进一步的信息,或者因为它们并不与语义及其他情景保持一致;对所呈现单词的加工将继续进行,直到情景信息和来自所呈现单词本身的信息能足够消除掉单词初始式族群中除一个以外的所有单词,这就是该单词的识别点。
其实群组理论是持交互作用的观点的,所以和系列加工的观点对立起来,Marslen等的研究证明群组理论的合理性。他们让被试在3种测试句子(正常句、语法句和随机句)中识别事先标记过的目标词(分为找出相同词、押韵词和同类词)。群组理论预测目标词的感觉信息和句子的情景信息可以同时被运用,也就是正常句条件下反应时要更短,而序列加工则认为要先加工目标的感觉信息。结果同群组理论的预测一致,目标词的几种反应任务都是在正常句子条件下识别最快。
群组理论还有修订版,认为词汇初始群组成员依其激活水平而变,是否属于该群组是程度问题,还可以包括具有相似初始因素的单词。这样就能解释更多的实验结果。

TRACE模型认为词汇识别加工过程存在三个水平:特征、音素和词汇,每个水平上都独立的加工单元或节点。特征节点同音素节点相连,音素节点又同词汇节点相连,两个水平是双向连接的,且只有促进作用,而同级节点之间也存在彼此抑制的连接。结点之间根据彼此连接的强度和自身的激活的水平而彼此影响。兴奋和抑制都沿节点而传播,因而就形成了痕迹。候选词的激活水平就决定谁不识别。
也有很多证据支持该模型。特别是词优效应的解释。词优效应是指当一个音素位于一个词汇之中时,对其进行检测的速度要比对那些置身非词中的要快。
当然,该模型也有很多问题。比如它夸大了自上而下加工的重要性等。

       3.认知神经基础
          理解Ellis和Young的口语单词加工模型。
口语单词的重复与加工

 

 


三条通路损伤患聋情况:
听觉分析系统受到损伤,纯粹词聋 pure word deafness,
只能用通路1:只能正确说出熟悉单词,但不熟悉词和非词任务就面临困难。
只能路2:义聋 word meaning deafness,能重复熟悉词,但是不理解这些单词的意义。
伤通路3:听觉语音失认auditory phonological agnosia ,能理解口语熟悉单词,但在不熟悉词和非词就会出现障碍。
若3条通路皆出现问题,就会产生深度失语症,

       4.语法理论
  掌握Chomsky的短语结构,语法和转换语法,以及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概念
短语结构语法认为,一个句子是由许多成分组成的,其中最重要的结构是短语。一个句子都是由词构成的,几个词构成一个短语,分为名词短语和动词短语等,这样一个句子都可以用树状结构图进行分析,如The old woman ate the small pizza.就可以分为名词短语和动词短语,然后名词短语和动词短语又分有不同的词构成。
已有研究证实了短语结构的心理真实性,即声音位移实验。给被试双耳呈现一个句子,在句子中插入一个卡塔声,让被试报告该声音出现的位置,被试倾向把声音实际出现的位置移到句子的短语边界处。

乔姆斯基提出了语言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概念。语言表达形式和句子的读音体系构成了语言的表层结构,而深层结构则是句子所表达的意义,它决定了句子的语义成分,包含了对句子的语义进行解释的一切必要的信息。通过转换规则,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将深层结构转换成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如肯定句、否定句、疑问句、被动语态等等。
转换生成语法首先制定了3个规则体系:短语结构规则,描写词与词之间的组合方式和基本结构;转换规则,描写基本结构之间的变换方式,形成更复杂结构的规则;形态—音位规则,描写将语符列元素变成语音表达形式的一系列规则。后来又补充了语义规则。乔姆斯基认为,语义和句法一样,也应该从形式上去处理。
转化生成语法也被证明有心理真实性。其中Miller的系列研究较好证实了这一点。

       5.基本阅读过程
基本的阅读过程的研究方法有:纪录阅读过程中的眼动、对大声阅读的纪录和单词辨认技术:词汇决定和命名任务等。
  了解E-Z阅读者模型
E-Z阅读者模型是为了解释阅读中眼动而提出的,具体尝试解释这么些问题:阅读者会花更多的时间注视不常用词;情景中可以预见的词的注视时间也较少;没有被注视到的词往往是常见的、短的和可预见的;溢出效应,即若前一个词是不常用词,那么这个的词的注视时间也会延长。
Reichle等提出了E-Z阅读者模型的一般假设:阅读者会对单词的熟悉性进行检查,这个过程也就意味着启动了一次眼动程序。阅读者也参与词汇决定任务,即辨认一个单词的正字法和语音等,以便语义信息的提取,完成该过程需要比频率核对更长的时间。词汇提取完毕即转移到下一个信号。对常用词的频率核对和词汇提取比非常用词更快,尤其词汇提取,可预测词比不可预测词也快。

       6.单词辨认
单词辨认的研究涉及自动加工和情境效应等问题.Stroop效应证明单词辨认涉及自动加工,启动效应的实验证明单词辨认中涉及情境效应。已有研究表明单词辨认包括字母识别和词汇识别的两个水平,词优效应证明字母识别并不先于词汇水平的辨认。

  理解交互激活模型
MeClelland等提出了关于视觉单词辨认的交互激活模型,其关键假设是视觉单词识别涉及一个双向强抑制性满足过程。该双向过程涉及从单词特征上获得的自下而上的信息和从词汇和字母身份的自上而下的知识的处理。
其具体假设有:单词识别有3个水平的识别单元,从下而上依次是特征、字母和单词水平。字母在字母水平识别,某字母的一个特征被检测到后,那么激活包含该特征的所有字母而抑制其它字母,一旦某字母被识别,那么兴奋就传递到该词的其它字母,而抑制传至其它单词单元。单词在单词水平识别,一个单词被激活就会增加其所有字母的激活水平,而抑制其它字母的激活。在该系统内,每一特别单元的激活就会导致其竞争单元的抑制。
根据该模型,单词识别就有从特征开始的自下而上的加工和从词汇和字母开始的自上而下的加工整合。这样就可以很好地解释词优效应和假词优效应。但是该模型还是会遇到一些麻烦,如该模型会预测高频词会比低频词具有更多的词优效应,但事实是两者的词优效应差不多。
该模型只预测了单词识别的准确性,而不能预测识别的速度。有研究对该模型进行的发展,给模型加入新的元素:单词水平的激活达到激活的可变阈限时,系统就会作出反应。

       7.从文字到声音的通路
  理解从文字到声音的通路
通路1为形-音转换grapheme-phoneme conversion 即利用规则将字母或字母组合翻译成音素。表层失读症可能是不能使用这一通路,表现为阅读不规则单词存在困难。
通路2为词典加语义系统 lexicon plus semantic system.语音失读症phonological dyslexia可能是不会用通路1而用通路2的原因,表现为拼读不熟悉词和非词时存在困难。即所有发音都经过词典和语义系统的分析。
通路3纯词典通路,即只比通路2少了一个进入语义系统的加工。只能使用该通路的患者可以正常阅读熟悉词,但对不熟悉词和不规则词阅读面临问题。但是对所阅读的熟悉词,并不知道它的意思是什么。

 

 

语音理论:语音加工对阅读是至关重要的。

1. 句子、段落和故事加工
句子加工涉及两种理论:序列加工和平行加工理论。二者的主要区别在前者假设句子加工是模块化的,这些模块来自于一个高度模块化的结构,其中词汇提前先于语法分析,而后者认为句子加工是交互作用的,存在一个整合词汇、句法、语法和外界知识的单一加工过程。

  理解句子加工的花园路径理论
花园路径模型认为对任意句子的加工开始时都只考虑一个语法结构,且没有考虑语义;一个最简单的语法结构是基于最少修饰原则和后期闭合原则而选出的;产生最少接点的语法结构将受欢迎;如果语法允许,一个句子中出现的新词会被用来修饰从句。
花园路径模型对句子加工提出了相当单一和一致的解释,但也面临诸多问题,如其假设语义在初期分配中不起作用和初期选择仅是基于最少修饰原则和后期闭合原则都是有问题的。

内容指因加工理论

约束理论
约束理论:这是根据连接主义思想提出的,其核心假设是信息的所有相关源头或者限制条件可立即被语法分析器所利用。

理解段落加工的最低限要求者假说
McKoon等提出了最低限要求者假说,认为段落加工的推论可以是自动化的,也可以是策略性或目标导向性的。一些自动化推论建立了局部的一致性,这些推论设计工作记忆中同时存在的文章中的某些部分。自动化推论依赖于那些易于获得的信息,而策略性推论是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形成的,有时也可以用于产生某些部分的局部一致性。

语义后搜索理论
语义后搜索理论是建构主义者提出的,认为阅读者会基于三个原则进行一个语义后搜索:阅读者目标假设,即针对目标来构建文章的意义;一致性假设,即试图为文章构建局部性和全局性相一致的意义;解释假设,即试图解释文章中所描述的各种行动、事件和状态。

理解故事加工的图式理论
图式用来指那些组织良好的关于自然界、事件、人物和行动的知识组块。脚本和框架是相对特殊的图式,脚本处理关于事件及其后果的知识,而框架处理的是关于目标和位置特征方面的问题。图式的一个关键功能是允许我们去形成各种期望,图式影响故事的理解。

Kintsch和van Dijk的模型
该模型具有赋值argument和命题两个分析单位。一则故事的文字内容被进行加工形成两个水平的结构层次:微观结构(在这个水平上,从文章中抽取出来的各种命题被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相互连接的结构);宏观机构(在这个水平上,微观结构的版本得以形成。一个故事的宏观结构把图式信息和微观结构的缩微版本结合起来,微观结构的命题有删除、普遍化、构建等一些组织规则。

    事件索引模型
事件-索引模型指出了情势模型形成过程形成中所涉及的加工过程。根据这一模型,阅读会监控处于发展中的情势模型的5个特征:即故事主角、即时性、因果性、空间性和意向性。任何一个特征的不连续变化都会引起情景模型的构建的困难以及延长阅读所需的时间。

Kintsch的结构-整合模型:课文表征的三个水平被构建出来:表层表征,命题表征和情势表征。阅读者对表层表征的遗忘最快,对情势表征的遗忘最慢。

       9.言语产生(产出)过程及言语产生理论
了解口语交流的基本原则
口语是交流的工具。成功交流的关键是合作原则。根据这一原则,说话者和听者在交流过程中应该尽量保持相互合作。
数量原则:尽可能提供丰富信息而不是尽可能多提供信息。
质量原则:说话者应该是真诚的。
关系原则:说者应尽量说与情势相关的事情。
风格原则:说者应尽量让所说的内容容易理解。
说者必须考虑与听者共享的一般共同基础和个人共同基础问题。一个说者准备说话的初始计划可以根据共同基础所提供的信息而得到监控和调节。对话常常涉及一个临近配对过程。在该过程中,第一个说者所说的内容会给听者提供一个参与对话的强烈暗示。

了解关于言语产生中的犹豫、停顿和错误的研究
说话应该利用音韵线索,但他们常常没有这样做。对言语产生中的犹豫、停顿的研究表明口语是以短语或从句为单位进行组织的。
言语产生的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是对口语错误的研究。口语错误包括语义替代、混淆、词素互换错误和首音互换等。扩散激活理论都是建立在口语错误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的。

理解扩散激活理论
扩散激活理论:该理论是根据联结主义原则发展而来的。(联结主义:认知心理学中的一种研究范式,亦称网络模型,认为认知是网络的整体活动。联结理论确认了网络的核心地位,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基础。)该理论由四个水平组成:语义水平semantic level、句法水平syntactic level(计划语法结构)、词素水平morphological level(计划句中的词素)、语音水平phonological level(句子内部声音的基本单位或音素).加工在四个水平上是平行和交互式的同样进行的,不过更高水平的加工要比更低水平更先进一些。
根据该理论,每一水平都存在一些类别规则,这些规则是针对项目类别和类别组合的限定条件。该理论还定义了结构主义网络形式的词典,给词典包含针对概念、单词、词素和音素的节点,当一个节点每激活时,会把兴奋传播到其它相关节点。然后是嵌入规则规定扩散度最高的节点所对应的类别会被选定。
根据该理论,口语错误是因为一个不恰当的项目比恰当的项目处于一个更高的激活水平。

Levelt的WEAVER++模型
Levelt提出了关于言语产生的六阶段模型(概念准备、词汇选择、词形编码、语音编码、音素编码、发音)。该模型的核心假设是一个单一的词条或词的抽象意义在词形加工和语音加工之前就已经被加工了。从舌尖现象和其他一些研究所获得的证据都支持这一理论。Word-form Encoding by Activation and VERifacation.
该模型有如下假设:一个前馈激活扩散网络只允许向前而不是向后的传播,网络具有三个水平的节点,既代表词汇概念的结点、代表心理词典中的词条或单词抽象表征的结点和代表词形的结点;网络中没有抑制性连接;言语产生涉及一系列的加工阶段,这些加工阶段都是严格按序列进行的;口语错误可以通过一个检查机制得以避免。
许多研究结果支持该模型,例如Peterson的研究,在研究中,让被试进行词汇命名,该词汇置于一幅图片的中央(rocket,置于rocket图片的中央),该词还有一个义同的词,missile. 图中的词也可是missile音近词。研究结果表明,图片名称词和同图片名称音近的词都会出现命名速度加快的现象。
脑伤患者的研究也证明了该模型。

       10.言语产生的神经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证据
理解言语产生的神经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证据
认知神经心理学:言语产生。
忘名症患者在对目标进行命名是存在障碍。一些忘名症患者在词条选择上出现困难,而另一些在词形选择上出现问题。语法缺失症患者在说话时通常能够选择合适的词来表达,但不能根据语法规则把它们组织起来。语法缺失症患者的语法缺陷有时还会延伸到语言理解中。杂乱性失语症患者说话时语法基本正常,但是在寻找合适的单词方面存在的困难并且常常自造新词。杂乱性失语症患者通常意识不到他们正在自造新词。

认知神经科学:言语产生。Broca确定了一个与口语表达有关的区域,该区域的损伤主要导致言语产生问题。Wernichke发现了与口语理解有关的大脑区域,该区域损伤会引起严重的理解障碍。近期,研究者试图通过功能成像技术把语言功能与特定大脑区域相关。已有证据表明大脑参与语言活动的情况存在相当的个体差异。而脑电的研究中往往进行平均而抹杀了个体差异(rCBF区域脑血流量)。

书写的基本过程: 计划,句子产生和修正。研究表明高水平的书写者会化更多时间在修正上,而且修正的程度也更深,会设计计划以及语义的改动,而低水平者往往拘泥于个别词句。
书写过程包含两种策略,即讲述知识策略和转换知识策略。前者是在没有计划的情况下写下关于某一论题的所有东西,而后者涉及修辞问题空间和内容问题空间。高水平写作者会从修辞问题空间到内容问题空间,新手拥有从内容问题空间向修辞问题空间转移信息的言语输出,但缺乏反方向的言语输出。
       11.内部言语和外部言语
  理解内部言语和外部言语区分
内部言语:一种自问自答或不出声的言语活动。内部言语是在外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其虽不直接用来同别人交际,但它仍是人们语言交际活动的组成部分。而外部言语主要是口语和书写。一般都认为内部言语对书写是直观主要的。

       12.语言和思维
      掌握Whorf假说。掌握Hunt和Agnoli对Whorf假说的认知解释
Whorf假说包括强势假说和弱势假设,强势假说为语言决定思维,在一种语言中表达的思想在另一种语言中不能表达出来,即不可翻译性。而弱势假说认为语言影响思维。
研究表明语言对记忆和知觉存在轻微的影响。通过部分地确定不同种类的信息加工的计算价值,语言可以影响思维。
Hunt和Agnoli对Whorf假说的认知解释。不同语言会传递不同类型的信息。当对一个论题进行推理时,人们会考虑计算的代价。人们使用语言将部分决定那些代价。在这种意义上,语言确实会影响人类认知。
有实验证据证明了这种认知解释的正确性。Hoffman的研究中,向英汉双语者提供一些关于个体的描述,然后要求他们对个体的描述自由地做出解释。这些描述同典型的中国人和英国人人格特质一致。这样,双语者汉语思维会利用中国人典型人格特征来解释他们对中国人的印象,而其英语思维则会利用典型英国人人格特征来解释他们对英国人印象。这表明,各种推理在某种程度上受我们所使用的语言的影响。

双语模型
共同存贮认为,双语者从两个语言通道获得的言语信息各有其进行信息编码、句法和词汇分析以及信息输出组织的单独系统,两者彼此联系,可以互相转译,但两个通道的语言信息有共同的意义表征,共贮于一个单一的语义记忆系统内。
共同存贮说得到一些实验的支持。Taylor对双语者做自由联想实验。发现被以的反应词既可以与刺激词同属—种语言,也可分属不同的语言。虽以属于同一语言者居多,但分属两种语言的刺激词相反应词有着语义联系。这说明两种语言的联系处于语义水平。
有研究者所做的自由回忆实验友叫,当字友中的字词用男?种语言的对应同加以重复,所产牛的促进
效果与用问一种语言加以重复的效果是—样的,甚至还要更好。这
单独存储说与共同存贮说相对立,认为从两个语言通道获得的信息各有进行加工和存贮的单独系统,个仅信息编码、语法分析等是分开进行的,而且各有自己的语义表征和存贮,也即存在两个语义记忆系统或记忆库,两个语言的记忆库的联系通过两个语言之问的转译来实现。
    (八)问题解决和创造力
    1.格式塔学派关于问题解决的研究
    掌握格式塔学派关于问题解决的研究和信息加工范式对格式塔学派研究的重新解释。
早期联想主义者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问题解决是尝试错误的结果或者是对先前习得性反应的再现.格式塔心理学家不同意尝试——错误学习说,他们的研究已经证明知觉并不是简单的联想反应,认为一个人的顿悟问题的结构并且重构问题以便解决问题。
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可以概括为:问题解决行为既可是再生式的,也可以是产生式的;再生问题解决涉及重新运用先前的经验并且可能阻碍问题的解决,比如定势和功能固着等;产生式问题解决是通过顿悟了解问题的结构并产生式地解决问题的;顿悟是突然的。
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包括两条绳子问题、蜡烛问题、九点阵问题和水壶问题等。这些问题对顿悟、定势、功能固着等问题解决中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信息加工范式对格式塔学派的研究进行了重新解释。首先提出格式塔的水壶问题也可以用问题空间模型来解释,并提出了信息加工局限性的一些假设。该模型对人们在解决水壶问题的可能遇到的困难进行了预测。其次对顿悟和重构也进行了问题空间的解释。并用研究表明九点阵被试完成失败的原因不仅是固着思维,(他们给被试一些提示,如指出线可以画到九点之外,破除正方形固着思维定势,在该情况性完成效果仍不理想)。提出解决该问题需要针对问题的高度特异性知识。
他们对元认知的研究,即人对知道某一解决办法的感觉或者接近找到解决办法的感觉的估计。他们发现对琐碎问题有相当合理和准确的元认知,而对顿悟问题来说是没有元认知的,这说明顿悟是不靠记忆信息的累加而靠突然灵感来解决的。Ohlsson等提出他的顿悟理论,在不排斥格式塔心理学家的术语的同时,用问题空间术语进行能够了重新评估。
放松限制的研究,火柴算式问题的研究证明问题的难度是由不同的,不同的问题需要不同放松限制。

       2.问题空间
  掌握问题空间这个概念的基本思想,了解问题空间的表征形式
问题空间理论把问题解决比喻成在一个空间内搜索可能问题解决途径。该理论有如下一些基本思想:对于给定问题,在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之间都存在大量被选途径,通过合理算子产生的所有问题空间状态的集合称为基本问题空间;人类解决问题的行为可以看作是知识状态运用心理算子的结果,心理算子会促使问题从初始知识状态向目标知识状态转移;心里算子能对合理的移动或否决的移动进行编码;人们可以利用他们的知识和启发式策略来搜索问题空间,最终找到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途径;这些加工过程都受到一个知识识别系统的限制,即工作记忆的限制。

       3.问题解决的策略
  理解算法和启发式(手段目的分析、逆向搜索和规划)
对问题的解决就是对问题空间进行搜索,以找到一条从问题空间的初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途径,也就是要找到一系列算子序列,而搜索或选择算子要靠策略的引导。问题策略多种多样,主要有算法和启发法。算法是解题的一套规则,它精确地指明了解题的步骤。如果一个问题有算法,那么只要按照其规则进行操作,就能获得问题的解。而启发法是凭借经验的解题方法,也可以成为经验规则。启发法不同于算法,它不能保证问题一定得到解决,但却常常有效的解决问题。但是算法不能代替启发法,首先不是每个问题都肯定自己有算法,有些问题可能没有算法,有的算法还没有发现,其次,运用启发法可以更迅速地解决问题,再则,有些问题的算法过于繁杂,需时很多,往往在实际中无法运用。
启发法包括手段-目的分析、逆向搜索和规划等几种。手段-目的分析是发现当前状态和目标状态的区别,并应用算子来缩小这种差别,这种缩小差别有是通过消除应用算子和当前状态的区别来实现的。这样不断地进行下去,最终达到目标状态的方法。这是一种逐渐减少当前状态和目标状态区别而逐渐前进的方法。逆向搜索是从目标状态往回走,倒退到起始状态,进而解决问题的发方法。计划法是指在问题解决中,先抛开某些问题的某些方面或部分,而抓住一些主要结构,把问题抽象成较简单的形式,先解决这些简单的问题,然后借以指导帮助更复杂问题乃至整个问题的解决。
       4.新手和专家
  了解专家技能的5条原则,理解Anderson的ACT模型。
专家技能的5条原则是:专家记忆得更好;专家采用不同的问题解决策略;专家拥有更好和更深入\广泛的表征;专家的优势在于他们的知识,而不在于他们的某些基本能力;专家之所以成为专家是大量练习的结果.
Anderson提出了ACT模型,即adaptive control of thought,思维的自适应控制模型。该模型包括陈述性记忆、工作记忆和产生式(程序)记忆几个部分。陈述性记忆记忆是一个相互连接的概念网络,每个概念有不同的激活程度;程序性记忆及一系列产生式的规则,而工作记忆是当前被激活的那些信息。陈述性知识是以组块为单位的,并且能被报告出来,但跟情境没有紧密关系,而程序性记忆不能被表述出来,是自动运用的。

       5.研究创造力的一般方法
  掌握研究创造力的一般方法。
过去对创造力的研究阐述通常是描述性的而不是解释性的.这种描述性范式的典型例子是Wallas的理论,他把创造力分为四个阶段:准备期(对问题进行分析并作出初步的研究);酝酿期(把问题搁置起来去从事其他的事情);启发期(个体突然顿悟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确认期(个体对问题解决的方法进行验证,并予以确认)。该理论得到一些关于创造性实例的证实。
但是Wallas的理论并不是创造力的最终解释,有一些认知科学家对该现象作出了新的诠释。Boden对创造力的解释进行的划分,分为不太可能的创造力和不可能创造力。他认为观念总是在一定的概念空间里生成的,就像一个问题空间是在一系列规则限制的约束下生成的。人们使用各种各样的概念地图来探索这些概念空间,因为这些概念地图描绘了通往这个概念空间的典型路线。某些形式的创造力与探索问题空间新的部分有关。若不进行探索,问题空间将出现局限性。当空间的基本规则被违背或被修改时,其他形式的创造力进会出现。
Frike等提出了产生探索模型,该模型把创造划分为两个阶段,即生成阶段和探索阶段。生成阶段人们构建了心理表征,该心理表征被称为前发明结构,具有某些促进创造性发现的结构。而探索阶段,生成阶段的属性为前发明结构赋予意义。如果探索成功,那么就可以产生有创造性的产品,要是不成功就会重新回到生成阶段。该理论得到关于让被试产生外星动物的实验(结构化想象)的支持。

       6.天才和才能
  了解天才并非基于天生才能的观点
传统的看法是,天才是天生的。但是研究表明天才是天生才能的观点是有失偏颇的。Howe等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才能的一些限制性意义:才能是由遗传基因结构的,至少部分是天生的;这种遗传基础开始不定能够显现,但是后来总有显现的机会;早期显现的超常迹象至少提供谁有可能优胜的预测基础。只有一少部分的人是有天赋的,天赋是领域特异性的。

       7.类比思维的理论模型
  理解LISA模型的基本思想
类别思维被认为是获得创造力的一个关键途径。类别思想涉及把一套观念结构对应到另一套观念中去,包括类比提取和类别对应两个过程。关于类比于创造力的研究最著名的是关于射线治瘤与将军攻城的类比研究。研究表明人们并不是很容易就想到使用类比来解决问题。
关于类比,研究者提出了很多相关的模型。如结构-对应引擎SME、递增类比机器IAM、类比限制对应引擎ACME以及LISA。LISA模型是其中最为成功的一个,其基本的思想有:心脑同形:当两个物体不相似或者非对应物体之间相似时,人们会运用关系去寻找两个领域中相应物体之间的对应或同形对应。
语义相似:领域之间按的相似性会促进对应。
实用中心型:当一个领域的某些部分被强调或者被认为是重要时,他们更可能被运用到对应过程中去;
一个类别多种对应:任何两个领域都可能得到多种不同的对应
递增性:两个领域中的各个部分以递增的形式进行匹配的顺序会影响针对这两个领域的类比。
不自然类比是困难的,某些对应问题涉及类比对应过程但缺乏语义相似性,人们在解决这类问题是困难的
用不同论据对应谓词: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可以把谓词与不同数量的论据进行匹配。

       8.假设检验
  了解假设检验的证实(证真)偏差
假设检验也是获得新发现和发展新假说的方法,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往往有严重的证真偏向。尽管有科学哲学家提出科学的标志并非对事物证真,而是证伪。
有大量的研究证明人类有证真偏向。比较著名的是2-4-6任务的研究。在该任务中,要求被试去探索一个实验者已知的规则。实验开始时向被试提供线索:2-4-6是符合规则的例子。被试必须根据推断提出另外的三个数字来帮助推断。研究者发现,在该过程中,被试倾向于收集证实他们假设规则的证据,而不是寻找推翻自己假设的证据。这就是所谓的证实偏向。
在对证真偏向的进一步研究中,发现科学工作者使用证伪的概率并不一般显著更高。并有研究发现,通过指导语也很难改变证实偏向。当然也有研究者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这并不表明被试有证真倾向,而是因为被试提出的规则受到实验者规则的限制,任何符合被试提出的规则的也符合实验者的规则,这样被试就不能生成与自己所提出规则的不符的假设。

    (九)判断、推理和决策
       1.推理理论研究几种范式
  了解推理理论研究的各种理论。包括抽象规则理论、心理模型理论、领域特异性理论和概率理论
对条件推理的研究表明,人们并不总是进行命题逻辑所认可的有效推理.人们有时候会进行无效推理。情境效应表明有效和无效推理形式与其它因素,如附加条件、备选条件、显著前提和原因条件有关。
对于推理研究,人们提出了几个推理理论,分别是抽象规则理论、心理模型理论、领域特异性理论和概率理论。
抽象规则理论提出,人用抽象的没有内容限制的规则来从前提中建构关于结论的心理证据。因此它是依赖于逻辑理论的。该理论可以解释不同模式的条件推理、某些情景效应和选择任务重的出现的现象。
心理模型理论提出,人通过对前提建构模型推导出结论,然后寻找范例证明模型的有效性。他也是建立在标准的逻辑理论之上的,这个理论可以解释不同形式的条件推理、大部分情景效应和选择任务的很多结果。
领域特异性理论提出,人具有针对不同情境的特定图式,如允许、义务和契约等。该理论可以解释主题式和义务式选择任务。他需要其它理论来解释涉及抽象内容的推理,是一个双加工模型。
概率理论提出,人通过做出最有价值的选择来最大程度地获取信息。它建立在概率的标准模型上,该理论可以用解释选择任务的试验结果。

       2.条件推理
  了解条件推理的真值表,理解条件推理的有效推理形式和无效推理形式
条件的真值表
P       Q        如果P那么Q            当且仅当P那么Q
T       T            T                         T
T       F            F                         F
F       T            T                         F
F       F            T                         T
条件推理的有效形式是:肯定前件和否定后件
条件推理的无效形式是:否定前件和肯定后件

       3.认知神经基础
  了解推理的认知神经基础
关于推理的神经基础的研究已经证明,左额页与推理有关,而右半球影响人的背景知识。
在Gliding 的选择任务研究中,采用了右半球损伤、左半球损伤和没有损伤的患者。结果发现左半球损伤的患者完成这种推理任务尤其困难。

       4.判断的基本概念和策略
判断研究关注的是从已有的知识和可获取的证据中推导出结论的加工过程。而决策所关心的是我们如何在总多的选择中做出决定,并且这些选择可能对个人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贝叶斯定理和对忽视基本比率的研究,理解判断的各种启发式
贝叶斯定理是在分析各种概率变化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根据该定理,在收集数据之前,我们需要考虑两个假设的相对概率(先验概率)以及每一个假设中观测数据的相对概率(后验概率)。用公式表示就是:
P(HA/D) / P(HB/D) = P(HA)/ P(HB) * P(D/HA) / P(D/HB)
P(HA/D) 为事件A的实际概率;
P(HB/D) 为事件B的实际概率;
P(HA) 为事件A的先验概率;
P(HB) 为事件B的实先验概率;
P(D/HA) 为事件A的后验概率;
P(D/HB) 为事件B的后验概率。
事实上,人们在判断中,通常很少考虑先验概率或者基本比率。基本比率即在整体中,一个事件发生或一个特征出现的相对频率。
对这种忽视基本比率现象,研究者有过很多研究。如蓝、绿出租车各占85%和15%,某车祸目击者回忆为绿色出租车,而目击者准确率的回忆正确率为80%。那么被试在作判断的时候往往忽视基本比率,而报告肇事车是绿色出租车的概率为80%。
有研究者改进实验条件,促使被试考虑基本比率。如改为两个公司规模相当,据记录85%的事故与蓝色出租车相关,15%同绿色出租车相关。那么这种情况会促使被试更多地考虑基本比率。但结果表明被试仍然会忽视基本比率。
但有研究者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指出我们没有足够证据我们在判断中会忽视基本比率,而只是对基本比率的使用不够充分而已。

判断的启发式有:代表性启发式、可获取启发式和支持理论
代表性启发式是指人们认为具有代表性的或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发生的概率会更高一些。如果一个事件与总体或一类事件中的其它绝大部分都相似,那么它就具有代表性。这类研究往往给被试描述事件的特征,以及它的先验概率,然后让被试判断事件属于哪个类别。代表式启发还可用来生成合取错误。即被试错误地相信两个事件(A和B)的合取比两个事件之一((A或B)更有可能发生。
可获取启发式即被试绘根据从长时记忆中提取相关信息的难易程度来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如有研究让被试指出英文单词中是以r开头的多,还是第三个字母是r的多,被试会认为是开头的多。这就是因为记忆引起的。
支持理论的要点是任何既定事件发生的概率或多或少取决于事件的描述方式,所有我们必须区分事件和事件的描述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