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宁波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11

 xujiqin 2012-09-27
(市政府批复详见附件)    

  第一章 规划总则

  一、规划背景

  新颁布的《城乡规划法》将近期建设规划纳入到城乡规划的实施之中,进一步明确了近期建设规划的法定地位和规划内容。“十二五”时期是宁波加快推进转型发展,实现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新跨越的关键时期。在新的形势下,科学编制近期建设规划,将政府工作目标、五年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计划落实在空间上显得尤为重要。

  二、规划范围

  与《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确定的中心城范围一致,包括三江片、镇海片、北仑片。

  三、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11年-2015年。

  四、规划依据

  (一)规划的法规、技术与政策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实施)

  2、国家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年)

  3、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二)上位规划与相关规划依据

  1、《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2006年国务院批复)

  2、《宁波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3、《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

  4、六个加快各专项行动纲要

  5、各区、各部门的“十二五”发展规划

  6、所辖各城区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

  7、其它各类专项规划

  (三)建设项目依据

  1、《宁波市“十二五”重大项目建设规划》

  2、《宁波市加快构筑现代都市行动纲要(2011-2015)》

  五、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

  依据国务院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与市政府“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紧紧围绕“解放思想树标杆、找差距、谋发展”的要求,全面推进“六个加快”战略部署,着力推动城市发展由注重规模扩张、形态建设向注重功能提升、内涵发展的战略性转变,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国际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5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的努力,把宁波建设成为空间布局合理、要素配置集约、城市功能发达、基础设施完备、生态环境优美的创新创业之城、品质宜居之城、国际港口名城。

  第二章 城市近期发展规模

  一、人口规模

  由于目前宁波中心城人口规模已超过现版总规远期目标,本次规划需要对人口规模,特别是外来人口规模重新进行预测。

  规划认为,未来5年宁波中心城外来人口的发展需要考虑以下因素:一是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二是人口发展政策的转变、三是土地供应量的限制、四是近两年外来人口增速减慢。

  规划预测:至2015年,中心城户籍人口约为160万人,暂住人口约为170万人,常住人口达到330万人左右。

  二、用地规模

  规划至2015年,中心城规划新增建设用地61.3平方公里。其中三江片增加39.25平方公里,北仑片增加17.72平方公里(含梅山岛9平方公里),镇海片增加4.33平方公里,人均城镇建设用地100.3平方米。

  第三章 城市近期建设重点

  一、城市新区建设

  根据宁波城市近远期发展规划,规划选取东部新城、江北姚江新区、鄞州新城区、镇海新城区、北仑滨海新城、东钱湖旅游渡假区6大新区,作为今后5年重点推进的城市新区,为宁波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持续提升,特别是城市功能的提升与空间的拓展打好基础。

  二、旧城改造更新

  宁波旧城划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以中兴路、环城北路、机场路和南外环路城市主干路、快速路为界,内层面积约38平方公里,为中心城区旧城改造的重点范围,划分出需要更新改造的地块,并对地块逐一调查列编;第二层次为旧城外围,以成片的工业区、市场和旧村为主,仅划分出需要更新改造的连片区块,并将其纳入旧城改造范畴。

  三、城市重点功能区块规划

  与《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各区政府“十二五”规划,《加快构筑现代都市“50100”工程重点区块行动纲领》,新的十大功能区块,与各部门“十二五”规划等进行对接,从区块的功能性、成长性、生态性和社会性四个方面确定近期重点建设的功能区块共计36个。

  四、三江六岸提升规划

  围绕“城市功能的拓展,城市品质的提升,城市特色的塑造”三条主线,以三江六岸为主轴,加强中心区高端商务、商业、文化、休闲等服务功能,促进产业升级,提升人居环境,展现历史传承,激发滨水区的活力,打造既体现城市历史、人文与地域特色,又宜居宜业的现代都市核心区域。

  规划将“三江六岸”作为构筑现代都市、提升中心区城市品质的重点区域。同时把“公共领域品质提升”、“重点区块开发”和“配套工程完善”作为重要着力点和抓手,以此来全面部署和统筹安排未来若干年宁波中心城规划和建设工作。为加快提升“三江口”核心区的品质,尽快体现“三江六岸”的影响力和示范性,近期将打造滨江休闲带、一小时步行圈和水上游览三大系统作为公共领域品质提升的重点项目,同时推进“三江口”核心区、老外滩北延等重点区块开发。

  第四章 城市近期建设行动计划

  一、住房建设规划

  (一)建设规模

  “十二五”期间重点建成公共租赁房5.1万套,总建筑面积达到260万平方米,投入土地面积130公顷。中心城新开工商品房面积将达到615万平方米,竣工面积达到500万平方米,销售面积达到545万平方米,投入普通商品住宅土地面积1155公顷。

  (二)空间布局

  三江片中,海曙、江东两区以填充补实和渐进更新为主;江北区将成为三江片重要的居住板块;鄞州区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东部新城和国家高新区将提供一定规模的高品质社区。

  镇海区将实现老城的渐进更新和新城的集约发展。

  北仑区在有序推进普通商品房开发的同时,应注重外来务工人员的配套住区建设。

  二、商贸业设施建设规划

  (一)规划结构

  规划以鄞州万达广场为中心形成南部商圈,以世纪东方商业广场为中心形成东部商圈,以江北万达广场形成北部商圈,组成中心城以天一广场、和义大道组团发展的三江口商圈为中心,城南、城东、城北商圈多极支撑的、商贸核心区等级鲜明的结构体系。

  (二)建设重点

  重点扩张提升中心城区,打造现代化、特色化、高端化的都市商贸核心区,着力打造“三江口核心商贸区、东部新城国际商务区、鄞州时尚商贸区、江北都市休闲文化商贸区、东钱湖都市旅游商贸区、北仑都市体育休闲商贸区、镇海新城文化教育商贸区、北仑、镇海商贸物流区”等八大特色鲜明的功能区块,形成与长三角南翼商贸中心地位相匹配的现代化商贸高地。

  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规划

  (一)教育

  围绕教育改革发展战略目标,突破关键领域,抓住薄弱环节,提升教育为人终身全面发展服务的品质,增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启动建设一批重大工程。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积极推行高中多样化办学,建设一批创新型、国际化特色高中,加快职业教育基础能力提升,高等教育强校建设工程,加强老年教育机构建设,实现老年教育的高覆盖。

  (二)文化

  通过市图书馆、群艺馆、艺术剧院、天一阁、保国寺等文化设施的迁扩建或改建工程,进一步改善市级标志性文化设施的水平和布局。重点加强区级标志性文化设施的建设,各区新建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要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文物资源丰富的区建设地志性综合博物馆,观影需求旺盛的区建设现代化影剧院。

  (三)体育

  重点项目主要为综合体育场馆及部分训练设施。在完成中心城体育“五大民生工程”建设的基础上,规划启动宁波市奥体中心建设,建设3-5万居民区综合健身苑和绿地、公园体育设施等。

  (四)医疗卫生

  重点实施宁波市第一医院(含国际医疗保健中心)续建、李惠利医院东部院区续建、鄞州二院住院楼扩建、镇海区人民医院二期扩建、镇海龙赛医院一期改扩建、北仑人民医院迁建、北仑第二人民医院改扩建、市第二医院北部院区续建、宁波市妇儿医院北部院区新建等项目。

  四、工业与物流业建设规划

  (一)规划目标

  规划基本形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工业体系,成为全国工业转型升级先行区、国际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国内先进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

  (二)产业导向

  重点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四大主导型新兴产业,节能环保、生命健康、海洋高技术、设计创意等四大先导型新兴产业,着力改造提升石化、汽车及零部件、纺织服装、电工电器等四大传统优势产业。

  (三)空间布局

  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研发基地集聚情况,按照功能协调互动、产业相对集聚、要素集约利用、生态环境和谐的布局原则,以交通流、物流和信息流为纽带,以国家级基地为着力点,突出各开发区、特色园和工业功能区优势功能、整体特色,形成 “一核、一带、16基地”的总体布局框架。依托功能性、枢纽性、网络化交通设施,以城市综合体、总部基地等为支撑,在海港、空港等口岸及相邻区域,建成一批物流园区。重点建设包括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物流园区、宁波镇海大宗货物海铁联运物流枢纽港、宁波空港物流园区、现代国际物流园区等现代物流园区项目。

  五、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一)保护目标

  规划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坚持“规划先行、正确保护、积极利用、各级联动”的原则,以服务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以建立科学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为主线,以全面提升文化遗产保护能力为突破口,以宁波历史文化传承、创新、发展为目标,形成一批具有广泛影响的博物馆、文化遗产地等文化品牌,实现文物事业发展强市的目标。

  (二)保护重点

  1、实施历代海防大遗址保护、东钱湖石刻大遗址保护等二项大遗址保护工程。

  2、开展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工程,保国寺、天一阁、河姆渡等文化品牌工程,涉台文物保护工程等三项地域特征鲜明、文化意义重大的事业工程。

  3、重点做好月湖西岸、伏跗室永寿街区历史文化保护整治工程,抢救保护莲桥街、郁家巷、南郊路、江北岸、秀水街等历史地段重要文物建筑和富有特色的传统民居群。

  六、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

  (一)环境保护

  1、水环境保护

  统筹考虑流域水污染防治,改善水环境质量。重点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继续推进平原河网污染整治与监管力度,加强近岸海域污染防治。

  2、大气环境保护

  推进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实施城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

  3、噪声污染防治

  优化调整城市噪声功能区划,逐步推进城镇噪声功能区划分。建立多部门联防联控噪声污染防治机制,从源头控制噪声污染,缓解工业噪声、交通道路噪声、社会生活噪声扰民问题。注重交通道路噪声污染防治,扩大低噪声路面和城区铁路、快速通道隔声屏障覆盖面。大力推进施工噪声污染整治,强化禁鸣区管理。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优先推进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完善危险废物管理考核制度,加强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监管,完善对废弃剧毒化学品及其包装物的监管,进一步规范实验室危险废物等非工业危险废物的管理。从源头杜绝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加强经营许可证准入管理,提高固体废物处置产业化水平和综合利用水平。推进历史堆存和遗留的危险废物安全处置工作。

  (二)绿地

  “十二五”期间,计划新建绿地503.2公顷,包括专类公园、综合公园、居住公园等,估计总投入为14.6亿元。

  七、综合交通规划

  (一)对外交通

  1、港口水运发展规划

  适应宁波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主要组成部分的目标定位,积极提升港口综合竞争力。

  2、民航机场发展规划

  深入贯彻“客货并举、以货为主”的发展战略,完成机场三期扩建工程。

  3、铁路发展规划

  抓住国家铁路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加速宁波铁路建设,至2015年,总体形成“一环四射三支”铁路网布局。

  4、公路发展规划

  适应区域一体化和城乡统筹对公路网络化的要求,加快宁波高速公路网建设,完善城乡公路网络。

  5、交通枢纽发展规划

  ① 客运枢纽发展规划

  重点加强市、县两级大型综合客运运输枢纽建设,并形成覆盖乡镇的客运站和停靠站建设。

  ② 货运枢纽发展规划

  推进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发展,推动宁波陆海联运综合运输枢纽和全国性大型物流中心的发展,重点加强港区配套货物运输枢纽和城市生活配套物流中心建设。

  (二)城市交通

  1、城市道路发展规划

  快速路:三江片初步形成“三横三纵”快速路骨架。

  过江通道:安排13座桥梁的建设和扩建工作。

  主次干道:主要集中于城市新开发区域,完善区域路网,提高区域与城市核心区的联系。

  支路系统:加强支路建设和卡口改造,梳理城市微循环,提升路网连通性。

  2、公共交通发展规划

  加快宁波轨道交通建设速度,推进城区公交专用道网络化和公交场站建设,适度提高出租车的运营规模和技术等级,深化公交运营管理体制机制。

  3、公共停车场库发展规划

  适应宁波市机动车快速增长趋势,增加停车供给,特别是公共停车场供给,初步扭转老城区停车供需失衡的局面。

  4、慢行交通系统发展规划

  步行系统:打造“一核一环”的城市步行中心,形成以天一广场为核心的城市步行样板区和体现城市历史文化的历史文化环。立体行人过街系统:除在建轨道站之外,建设11个立体人行过街设施。

  非机动车系统:建设37处非机动车与公交衔接设施;布置200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点。

  八、市政公用设施建设规划

  (一)给水工程规划

  1、需水量预测

  至2015年,宁波市市区总需水量为295.9万吨/日,其中大工业用水量约107.1万吨/日。

  2、近期建设目标

  按照宁波中心城给水专项规划的总体部署,以保障供水安全、提高供水水质、优化供水成本、改善供水服务为目标,打造与宁波城市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城市供水体系。

  ①进一步推进城市水厂和管网建设,增加城市供水体系的安全性,提高城市供水保证率,支撑城市发展建设。

  ②节约用水,优化水资源配置,减少管网漏损率,实现分质供水,提供工业水厂的使用率。

  ③继续完善城乡一体化供水,实现城市供水区域化和城镇供水一体化。

  (二)排水工程

  1、污水量预测

  至2015年,总污水量为236.7万吨/日,其中大工业污水量为85.7万吨/日。

  2、近期建设目标

  ①污水处理能力和收集率继续提升,污水收集率86%以上,污水处理率90%以上,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以上。

  ②中心城区污水管网覆盖率达到90%以上。

  ③再生水回用率≥20%,再生水生产能力达到30万m3/d。

  (三)电力工程

  1、负荷预测

  至2015年,宁波市110KV侧用电负荷为832.3万KW。

  2、电网规划

  ①500KV电网规划

  “十二五”期间共增加500KV主变容量560万KVA。

  ②220KV电网规划

  “十二五”期间共增加220KV主变容量564万KVA。

  ③110KV电网规划

  规划新建110KV变电所56座,扩容10座,“十二五”期间共增加110KV主变容量614.85万KVA。

  (四)通信工程

  规划保留现有的43个电信母局,新建江南局、红联局等若干个母局。

  加快长途骨干网、城域骨干网、接入网和应用业务的建设,适应未来信息化技术发展趋势,促进电信网络逐步向数字化、宽带化、个人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促进各类业务的应用融合,实现现代传输通信技术的大飞跃,构筑数字城市框架。

  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网的建设,主干管道容量应满足远期发展需求。管网建设走集约化发展道路,同类性质通信管道位于同一管位。

  优化局所布局,形成大母局、少局所、多模块,分层接入的市话基础网络结构。

  加快邮政局所建设,按服务半经0.8-1.0公里布置邮政网点。形成布局合理,技术先进,功能齐全的邮政服务网络。配合新农村建设,加快村邮站的普及。

  (五)燃气工程

  1、用气量预测

  预计“十二五”期间,要实现接纳天然气11.5亿立方米/年的供气能力

  2、近期建设目标

  2015年居民管道供气率将达到80%;公交车气化率为60%,出租车气化率为30%;优化能源结构,重视工业用户供气项目。改造中心城区200台燃煤(油)锅炉。

  (六)环卫工程

  1、生活垃圾产生量预测

  至2015年,宁波市规划区城市生活垃圾日均产生量为3960吨。

  2、近期建设目标

  ①一、二级道路立面每年整治2-4条。

  ②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签订率达到100%,落实率达到80%。

  ③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达标区域每年成功创建4个,达标路每年成功创建20条。

  ④城中村生活垃圾收运系统每年提升15个-20个,基本解决生活垃圾收运设施不足、落后以及二次污染等问题。

  ⑤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30%,资源化利用率7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生活垃圾人均处理量“零增长”。

  ⑥道路清扫保洁等级一、二级道路机械化清扫保洁率80%,清洗率50%。

  ⑦公厕设置密度达到4座/平方公里。

  ⑧装潢垃圾中转场地达到1座/区。

  ⑨建筑渣土(泥浆)系统化、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0%。

  九、综合防灾设施规划

  (一)防洪(潮)和排涝

  城市防洪要贯彻“全面规划、综合治理、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

  1、甬江防洪工程

  修建余姚江堤防从机场路桥至宁波绕城高速路大桥,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宁波绕城高速路大桥至余姚江北分界线,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

  2、河道整治

  实施姚江东排(二期)、鄞东南沿山干河、镇海东排南线、小浃江和大东江等平原骨干排涝河道整治工程,提高市区平原行洪排涝能力。

  3、标准海塘建设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结合围垦、区块开发和区域防洪排涝等进行海塘工程建设,进一步增强沿海海塘防潮能力。

  (二)消防

  配合城市建设,扩建和增建消防站,完善现有消防站的装备。

  (三)抗震

  宁波市“十二五”防震减灾目标为“达到抗御6级左右地震”的综合防御目标。

  1、进一步提升地震监测预报能力,完善地震台网建设,重点做好地震监测预报中心建设。

  2、不断增强城乡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完善城镇建筑抗震监管审批机制。

  3、提升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加快地震科普宣传教育基地建设。

  4、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包括应急装备、应急避难疏散场地、应急预案发布系统、应急信息反馈系统建设。

  (四)地质灾害防治

  地质灾害防治、监督管理体系和各项政策制度更加健全和完善;地质灾害情况和危害程度全面掌握;通过监测预报、应急避险、搬迁避让和工程治理,使已查明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人员基本脱险;人为引发地质灾害得到遏制,形成积极、主动、有预见性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新局面。

  (五)人防

  遵照“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总体方针,按一类人防重点城市的相关规定进行人防工程建设。近期主要建设项目主要有:

  1、积极参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加大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兼顾人防需要的建设力度;

  2、加快推进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区级人防(民防)应急指挥中心、轨道交通工程兼顾人防工程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