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美”背后的道德焦虑

 文山书院 2012-09-27
“最美”背后的道德焦虑
李宗彦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最美军官沈星、最美警卫战士高铁成、最美司机吴斌、最美路人周冲,还有最美清洁工、最美护士、最美孕妇……仿佛一夜之间,生活中涌现出了数不清的“最美”,我们的社会正在成为“最美”竞相绽放的花园。

    在“最美”频频出现的背后,还有另一些记忆犹新的事:彭宇案、药家鑫案、小悦悦事件,以及三聚氰胺奶粉、染色馒头、瘦肉精、地沟油等事件。在某种层面上,这些事件引发的道德焦虑催生了当前“最美”人物的井喷。媒体的善意不难揣测。无疑在帮助人们重新树立道德信心方面会起到正面作用。

    可与此同时,我们还要警惕过犹不及。传播学里有条规律,宣传最初可以使人们形成某种印象,接下来,人们便会检验这种印象的真伪。一旦检验的结果与宣传内容不相符,人们不仅不接受宣传内容,而且对宣传者也产生怀疑和抗拒。当前,媒体似乎正在走入拿着放大镜寻找“最美”的极端思维,一心突出“最美”,把与之相对立的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等事情都做了冷处理。这种苦心营造的美好局面,在现实的冲击下,难免会让人们得出媒体说谎的结论,削弱最美人物的影响力,甚至生出对媒体的不信任,损害媒体的公信力。这都是可能发生的负面影响。

    在现实面前,媒体不能致力于给道德画饼充饥,虚构一个“人皆为尧舜”的道德乌托邦。平心而论,每个社会都是美丽与丑陋并存,洁净与污浊同在,我们的社会也不例外。不承认丑恶现象,是自欺欺人;看不到美好,是庸人自扰。当前,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中,这个过程将是漫长而艰难的。从发达国家的历史看,转型时期往往容易出现各种问题,转型经常意味着价值观和道德的重建。在转型中,期待道德建设可以毕其功于一役,只能是一种幻想,难以实现。讲清楚道理,说明白问题,大众对社会道德建设的认识也许会更加客观理性。在报道对象的选择上,不能眼里只看到“最美”;在报道“最美”时,也要有一说一,不夸大,不拔高。真实的“最美”才最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才会有更长久的生命力。 

    (摘自《检察风云》第18期 李宗彦/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