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和尚计扮花姑娘来华盗宝

 杨潮爷 2012-09-27
日本和尚计扮花姑娘来华盗宝
本文作者 倪方六
   
    这篇博文,再来揭揭日本人的老底!

  在近代西域探险、考察热中,日本人并不是最早的,但反应并不慢,不甘落后,更为疯狂。日本人利用对中国的熟悉和了解,通过民间、官方等多种方式,进入西域,盗取了无数中国宝物。

  其中,最著名的是僧人,即俗话说的和尚大谷光瑞组织的“大谷中亚探险队”。在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至1914年(民国三年)间,大谷探险队先后三次组队,深入中国西北腹地,进行一系列所谓探险、考古活动,盗掘了众多古遗址、古墓葬,连古尸都不放弃,要偷运回国内。出于来华安全的考虑,大谷光瑞不择手段,甚至计划让执行任务的和尚橘瑞超扮成“花姑娘”对付中国人。


图片
图:大谷探险队队员吉川小一郎在1911年与中国官员合影

  大谷探险队的组织者名叫大谷光瑞,他家世显赫,是日本净土真宗西本愿寺第21代宗主大谷光尊(明如上人)的长子,于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日明治三十六年)继任,成为第22代宗主。大谷光瑞与不少民国要人有交往,1913年(民国二年),在孙中山的推荐下,还当上了刚成立不久的中华民国政府顾问。

  大谷光瑞曾游学伦敦,与著名探险家、西域盗宝人斯文·赫定、阿尔伯特·冯·勒柯克一样,都是著名的英国皇家地理学会成员。斯文·赫定在中国西域“探险”成功,刺激了大谷光瑞。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日明治三十五年),大谷光瑞组织了第一支“中亚探险队”,进入中国境内“寻宝”。

  随行成员有渡边哲信、堀贤雄、本多惠隆和井上弘圆,加上他本人共5名队员。当年8月,探险队从伦敦出发,取道俄国突厥斯坦,进入中国新疆境内。他们每到一地,只要是古遗址,就要乱挖盗掘一通,渡边哲信在《在中亚古道上》中称,“该发掘的地方也都发掘过了”。

图片
图:遭日本和尚骗掠的敦煌莫高窟

  l904年(光绪三十年,日明治三十七年)5月,渡边哲信和堀贤雄携带盗得的大量中国文物回国,结束了大谷探险队的第一次中亚探险活动。

  第一次的成功,令大谷光瑞很兴奋。l9O8年(光绪三十四年,日明治四十一年)日俄战争刚结束,大谷光瑞便组织了第二次探险。这时候,后来成为日本著名探险家的橘瑞超出场了。

  日本人僧人是允许结婚的,橘瑞超生于l890年(光绪十六年,日明治二十三年)1月7日,父亲法名“秀圆”,是名古屋西本愿寺派所属真广寺的住持,橘瑞超就降生在真广寺中,母亲名志,橘姓,橘瑞超随母姓,幼名曜弘。“橘瑞超”一名,是他被大谷光瑞看中后改名的,嵌了一个“瑞”字。

  橘瑞超时年仅18岁,探险队就由他和24岁的野村荣三郎一道率领。选择一个大孩子做领队,也足见大谷光瑞有非一般的冒险和赌博精神。其实这首先是有橘瑞超绝对的忠诚,再是与斯坦因、斯文·赫定等西域探险家一样,橘瑞超也有语言天赋,且品格坚强、沉着善变,这正是探险家所需要的。

图片
图:“花姑娘”橘瑞超

  另外一种说法是,大谷光瑞选派橘瑞超是想玩“美人计”。橘瑞超虽然是男人,但当年长得很秀气,外表像个女孩子,紧急关头可以扮成“花姑娘”,用美色对付中国人。因为探险途中,极有可能遇到的就是强盗,男人都爱怜香惜玉,说得俗一点,男人都好色,再凶残的强盗看到楚楚可怜的“美人”,想来也会心软的。但大谷光瑞的“美人计”最后并未派上用场,因为橘瑞超一路上都没有碰到强盗,倒是因为路途凶险,这位“花姑娘”几乎自毙于沙漠。

  大谷探险队自称是佛教探险,以寻找中亚佛教东渐的遗迹为主旨。实际上并不如此,见到什么遗迹都要挖、都要盗。

  他们跟在斯坦因、赫定这批欧洲探险家的屁股后,走着他们行进过的路径,不断地将欧洲人盗掘过的地方,重新乱挖一通。这在中国过去的盗墓圈内,叫“捡漏”。由于欧洲人来的早,好多遗迹古址都让欧洲人先挖了,好东西都让欧洲人“捡”走了,没有未动过筷子的,都是“剩饭”,日本人心理为此颇不平衡,忘了自己也是盗贼,像道德家一样,将欧洲盗贼恶批了一通——

  “据当地人说,欧洲人取走了最好的壁画,对于不想带走的壁画,就故意把它损伤。如果这些说法是真实的话,这些自命为文明国家学者的欧洲人,把世界至宝作为私有物的心理可以说比盗贼还要卑劣。”

  这是与橘瑞超一起进入西域的野村荣三郎在日记中写下的心里话。其实他们并不如欧洲人文明,甚至更糟糕更野蛮。野村荣三郎在《蒙古新疆之行》中,便公开了这样的日记——

图片
图:大谷探险队满载盗获中国宝物离开西域

  l2月1日,晴。雇了5个民工,到了47处洞窟,切割下7幅稍有观赏价值的壁画,还得了7个佛身。许多壁画大致已被损伤。

  12月4日,阴。今天带了10个民工。到哈斯来尼河右岸的洞窟,切割了8幅壁画。橘从三堡回来了。

  从中可见,日本人在贪婪。跟在欧洲人的屁股后捡漏,竟然也让日本人捡到了好东西。在去楼兰古城遗址探险时,橘瑞超在斯坦因光顾过的一座古城遗址,便挖到了前凉西域长史李柏的信稿,此即在中日史学界轰动的著名的“李柏文书”。

  因为橘瑞超根本就不懂考古,纯是为了盗宝,当时也没有认真记下出土地点,让包括国学大师王国维等人在内的多名中国学者,为出土的确切地点,争论了好多年。

  在后来的第二次探险活动,他们从西域盗获了更多的中国文物。

  当时,他们雇了由l3头牲口组成的大型驮运商队,才将这些文物运出境,也不知道是不是怕遭被中国人发现惹麻烦,还是出于交通方便的考虑,日本人最后未从中国过境,经印度将这批东西偷运回了日本。(本文摘自《民国盗墓史·内幕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