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疑症”困扰老人 专家:帮助老人培养多种兴趣

 苏西的玫瑰家园 2012-09-27

“多疑症”困扰老人 专家:帮助老人培养多种兴趣

 

记者日前从我市部分医院心理门诊咨询中心了解到,多虑、多疑的老年人开始逐渐增多,他们经常感到亲友、邻居等人在背后议论自己或说自己的坏话,有的老人还总怀疑别人偷拿了自己的东西,甚至担心自己可能被人陷害……专家提醒,这些老人可能患上了“老年多疑症”。

问题:“老人疑心大,我该怎么办?”

“我妈最近怎么总怀疑别人偷她的东西啊?连亲女儿也不相信了,是怎么回事呢?”张女士十分忧虑地说,因为70多岁的母亲疑心太大,家里已经接连换了两个保姆。原来,张女士的父亲去世早,她和两个姐姐都各自成了家,离母亲家较远,考虑到没人照顾母亲的生活,她们就给母亲请了一个保姆。结果没过一个月,母亲就抱怨说保姆经常和邻居一起说她的坏话,评价她如何如何,还怀疑保姆偷拿家里的东西,埋怨保姆不主动做家务。后来,姐妹三人把这个保姆辞退了,帮母亲雇了第二个保姆。没过多久,张女士的母亲又和孩子们说这个保姆偷吃家里的水果,把剩饭剩菜给自己吃,甚至怀疑这个保姆想要加害她。儿女们调查后发现,家里并没有发生母亲所说的情况,这个保姆的品行非常好。姐妹三人把实情告诉母亲后,谁知老太太竟然怀疑三个女儿要和保姆一起加害她,目的是贪图她的房子和银行里的存款。张女士十分困惑:“妈妈年轻时就疑心比较大,现在年岁大了,疑心更加重了,我们做子女的该怎么办呢?”

心理专家、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杨艳杰分析,张女士母亲的情况应该是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症状,可能有三个方面的诱因:第一可能是由于老人年龄较大,小脑逐渐萎缩造成的;其次可能是老人以前受到过一些类似的刺激,加之个性过于敏感而造成的;第三可能是老人过于封闭,社交面狭窄,造成社会功能的缺失而形成的。她建议张女士应该观察母亲思维的连贯性和逻辑性是否清晰,如果思维逻辑性和连贯性还比较清晰,应该先采取多抽出时间来陪老人聊天,尽量让老人多接触社会,消除老人的疑心症状。如果老人思维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已经连续出现模糊,就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

据了解,目前类似于张女士母亲这样的情况在老年人中不在少数,尤以空巢老人居多。目前在我市一些专科医院的精神心理健康咨询门诊,因为“老年人多疑”的情况来咨询的患者呈现出上升趋势,而且随着年龄增长,老人的多疑多虑似乎也越来越严重。心理医生介绍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明显,老年人多疑多虑、甚至厌世轻生的现象有所增多,社会各界应给予关注。

原因:丧失社会功能 偏重主观臆测

杨艳杰分析说,疑心变重,首先是一种特别常见的老年人心态。老人年纪大了,可能耳聋眼花,影响信息获取,因此,容易主观臆测、听信只言片语。其次,老人生活圈子变小,关注度也狭窄,听到家人背着自己说事,就以为是议论自己;儿女无心说了一句不顺耳的话,就会胡思乱想等。

杨艳杰提醒,老人过分多疑多虑,不仅需要儿女的充分理解和精心呵护,还要谨防“心病”的可能。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老年痴呆,这样的老人除了记忆力不好,还会经常伴有妄想,比如别人偷自己东西、想要加害自己等,或者总认为自己得了严重疾病等,所有这些症状都应该及时到精神或心理科的专科门诊就诊。此外,其他心理问题也可能引起上述症状。经过相应的治疗,多数患者的病情都能明显缓解。从老年人自身角度讲,进入老年,性格、脾气和习惯等方面都会发生一些微妙变化。有些老年人开始变得多疑偏执、任性、抑郁胆怯、怨天尤人、牢骚满腹,适应能力明显减弱,依赖性显著增强。并且,老年人多数体弱多病,久治无效,行动不便,严重缺乏生活信心和乐趣。这些内在原因是导致老年人产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最根本的因素。

另外,有些老年人由于受到子女或者其他亲属冷落、抛弃,甚至虐待,生活失去依托,心理极度压抑、空虚、孤独、悲观和绝望。还有些老年人,在经历家庭纠纷、夫妻离异、老年丧偶等人生重大挫折时,感到晚年生活无趣无望,也会产生严重丧失感和绝望感。这些外在原因往往是导致老年人产生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最直接导火索。

办法:培养多种兴趣 结交晚辈朋友

专家提醒,子女、社区乃至社会各界都要积极帮助老年人,特别是空巢老人和行动不便的老人,在生活上和精神上都应给予他们精心的呵护,帮助他们克服多虑多疑等心理障碍,让老年人摆脱孤独,始终保持一个健康向上的积极心态,安享晚年。具体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培养多种兴趣。老年人一般时间比较充裕,如果没有一些感兴趣的事情可以做,就会产生孤独感。因此,家属应该帮助老年人培养一些个人兴趣爱好,如种花、喂鱼、养鸟、下棋、绘画、集邮等等,在积极参与各种活动中消除孤独心理。

其次应与晚辈交朋友。老年人如果只有同龄朋友,往往会在好友相继去世中体会到自身“来日苦短”,从而产生悲观情绪,也会怀疑自己的健康状况。因此,应该鼓励老年人多与晚辈交朋友,一方面可以摆脱孤独心理,另一方面还可以在年轻人蓬勃向上的情绪中受到积极影响,找回年轻时的自我,恢复自信心。

第三是活到老学到老。老年人退休后不能完全脱离社会,应该多寻找一些适合自己的机会,不断补充新知识,继续发挥个人的余热。在参与和体现自身价值的各项活动过程中,延缓衰老进程,摆脱孤独心理,保持心态平和,做到身心健康。

第四是尊重体贴爱护老人。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贴爱护老人是晚辈义不容辞的责任。老年人奋斗一生,为社会、为晚辈辛苦了一辈子,老了以后理应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回报。尤其作为晚辈,更应该孝敬、体谅老年人,不仅要在物质上满足,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和心理上多给老人以照顾和关心。

家属们也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多与老人交流,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多向他们讲述社会上的新鲜事和各种趣闻,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让老人们的晚年生活更加充实、更加丰富多采,彻底摆脱“老年多疑症”的困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