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议将竞争机制引入新农村建设

 bdcxrh 2012-09-28

建议将竞争机制引入新农村建设

《 农民日报 》( 2012年09月27日   03 版)

    9月19日上午,广东省珠海市2012年新农村示范村建设资金竞争评审会在斗门举行,17个行政村竞争5个新农村建设资金名额。据悉,从今年起,该市新农村建设资金不再均分,而要引入公开竞争机制。经近一天的评审,斗门镇南门村等五个村最终脱颖而出,获得新农村建设资金名额。据该市财政局透露,这5个村今年将分别获得1千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据9月20日《珠江晚报》)

    这则新闻读来令人眼前一亮。笔者以为,珠海市推出的新农村建设资金变均分为竞争之举,是很有意义的好做法。在一些地方,有限的新农村建设资金撒胡椒面,资金使用效果差。珠海市新农村建设资金变均分为竞争,使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得到实现,体现了资金分配的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竞争立项,将5000万元资金集中安排到5个通过评审的示范村,此举有利于发挥示范带动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作用,并以典型来带动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步伐,可谓好处多多,值得期待。

    百尺竿头,总有更进一步的余地。比如,有关部门分配、发放了新农村建设资金,并不代表一定能取得令人满意的建设效果。希望这些主管部门引入并完善“公开竞争”制度,对新农村建设资金的使用进行跟踪监督,实现定期考核与日常考核相结合,科学监管和民主考核相结合,量化目标、细化措施,对新农村示范村建设资金使用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做出绩效评价,并进行排名,严格实行责任制。

    总之,新农村建设资金需要科学分配,还需要持续完善资金使用管理制度、提高制度执行力,以及内部的、外部的监管力量跟进,从绩效评价入手,挥好奖惩“指挥棒”,将“公开竞争”引入新农村建设管理体系,形成良性循环,持续推动新农村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迈上新台阶。       杨维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