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年山西太原养老状况调查

 Tieyeye 2016-08-23

丹河龙门湿地公园风景如画。 马振波摄

  本报讯今年以来,晋城市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及时制订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2016年行动计划,细化部门职责,强化保障措施,落实资金投入,狠抓农村基础设施、农民安居、环境整治、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等四项重点工程,上半年随着5.9亿元巨资投入,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全力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开工3项农村公路提质工程,完成投资359.1万元;近7000农村人口的安全饮水工程完成投资620万元;完成投资1390万元,新增营造林面积2.61万亩,绿化村庄36个;投资122万元,对9所农村幼儿园进行改扩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工程基本实现县级文化馆、公共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活动文化场所免费开放;18个试点乡镇全部以村为单位建立完善了文化资源基础档案体系和数据库;提高临时救助标准,拿出451万元救助城乡困难群众4613户;建设100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资金已全部落实到位,即将投入运行。

  扎实推进农民安居工程建设。采煤沉陷治理项目开工率、可研审批速度、完成投资等位于全省前列,目前已有2123户村民住房开工建设,完成审批833户;市级配套462万元资金用于农村危房改造,全市2370户建设任务全部分解到户,已开工建设1696户。5383人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全部落实到人,年底可完成任务。

  环境整治工程已取得显著成效。落实市级配套资金2356万元,配备清扫保洁员11746名、清运车辆4932台,建成农村垃圾中转站6座,卫生填埋场6处;对19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进行调度推进,累计完成投资1140万元,铺设管网22230米;完成了3994座农村卫生厕所改造,建成畜禽粪污处理点18个、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点24个。

  积极推进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工作。充分依托农村自然生态、古建文化等资源优势,突出成效城镇化带动型、工矿企业支撑型、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型、农旅一体乡村旅游型四种类型,完成了蔡节等6个省级美丽宜居示范创建村的申报工作,确定城区大车渠、泽州泊南、阳城盘龙、陵川凤凰4个村为农村公共浴室试点,完成了20个市级示范村的申报审核工作。同时加大对传统古村落的保护,完成投资3904万元,开展保护项目42处,打造了一批文化特色浓郁、注重乡土味道的美丽乡村新亮点。

  (林斯琦 牛淑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