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县561名县科级干部兼任村官

 bdcxrh 2012-09-28

魏县561名县科级干部兼任村官

《 农民日报 》( 2012年09月27日   05 版)

    本报记者 李杰 通讯员 杜廷保

    河北省魏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河北省宗教工作重点县。全县93万人口中,尚有17.8万人处在贫困线以下,农村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始终是县里的第一要务。

    今年,该县在基层建设年活动中,选派561名县科级党员干部担任各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实现领导力量和工作重心向农村一线集中,加强了基层组织,转变了干部作风,促进了农村发展。

    县级领导挑重担

    “路通了,水通了,电通了,党支部的领导力增强了,乡亲们高兴着呢。”邵村87岁老党员曹玉清说。近年,邵村因酿成干群冲突事件,全村3800口人一分为四。魏县县委书记齐景海带头将邵村作为联系点,担任村党总支“第一书记”。他积极访民情、问民需,帮助村里修路、打井、通电,一件件实事办下来,实现由“乱”到“治”的转变。

    相公庄村工作没人管、村民怨气大,信访事件连续不断。魏县县长卢健担任村“第一书记”后,入户听取党员群众意见,建立“两委”班子,梳理多年矛盾和累积问题,一一化解,赢得村民赞誉。

    “县领导挑重担,直面问题不回避。”该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李天明说,全县选出24个班子弱、矛盾多、村情乱的典型村,分别由24名县级党员干部担任“第一书记”,领导干部带头负责工作难度最大的村。

    第一书记村村有

    魏县按照“民生部门治穷、政法部门治乱、经济部门治瘫”原则,24位县级党员干部和537名县直正、副科级干部一起,分别到全县561个乡村担任“第一书记”,实现村村全覆盖,不让一个农村党组织掉队。

    为促使“第一书记”把精力更多投向任职村,该县制定出严格管理办法和考核细则,明确提出“3456”工作法。具体说来就是:“三至少”,即每周至少在村工作1天,每月至少在任职村吃1次派饭,每季度至少在村过1次党组织生活;“四共同”,即与任职村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五挂钩”,即任职村工作与所在单位领导班子建设评价挂钩,与所在单位年度目标考核挂钩,与本人评先评优挂钩,与调整使用挂钩,与福利待遇挂钩;“六确保”,即确保建强农村班子,确保带好党员队伍,确保维护农村稳定,确保制订发展规划,确保淳化村风民风,确保办好实事好事。

    同时还规定,“第一书记”任职期限为3年,即使工作岗位在县内发生变化,任职村不做调整,杜绝短期行为和“蜻蜓点水”现象。

    干部群众双受益

    屯南村干部刘路说:“县安监局干部张继昌到俺村任职,办事公正公道,村民信任他,村‘两委’班子的威信也迅速提高。”

    李辛寨村有1600亩梨树,但由于缺技术,梨果品质一般,卖不出好价钱。该县林业局局长王潭任村“第一书记”后,为果农讲解精品果园种植管理技术,成立果品种植协会,提高林果效益,受到村民赞誉。

    “以前对农村工作没有切身感受,现在到村任职直接接触农民,感到农村工作比想像中难很多。”该县第四中学副校长张焕臣在工作日志中这样感慨。他担任高堤村“第一书记”以来,开阔了视野,工作思路更清晰了。

    魏县推行“第一书记”制度以来,一方面锻炼了广大党员干部,促进了工作作风转变,增强了党员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另一方面,提高了农村党组织的威信,增强了“两委”班子凝聚力,夯实了基层组织基础。同时,“第一书记”进村后,深入排查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畅通了群众利益诉求渠道,为农村办了许多实事好事。目前全县各村“第一书记”共走访18.4万户,解决各类问题1.1万件,收集意见、建议1.7万条,办实事、好事1190余件。农村群众对干部作风的满意率跃升至92%,同比提高1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