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先进劳模事迹

 赵各庄子 2012-09-28

 铁肩“书生”勇担创业创新先锋

 
 

16年前,他走出校园走进矿山,改变的是曾经青春年少的面容,不变的是对梦想的那份坚守;在从学生到矿工的转变中,他曾收获过骄人荣誉,也曾流下过愧疚的泪水。

    37岁的窦衍来是山东能源枣矿集团高煤公司普掘工区区长。斯文的外表,不乏煤矿工人的淳朴;自信的言语,透露出矿工的自豪与执着。

  宽严并济凝聚大家庭

    “创先就是时时当标兵,争优就是处处做表率,个人高素质,工作高标准……”窦衍来作为一名常年工作在采煤一线的区队长,时刻在践行着他自己的工作理念,这也成为他树立管理权威的根基。

    几年前,他刚出任区长的时候,一些“老矿工们”曾用质疑的眼神,审视着这个和自己儿子年龄相仿的年轻人,揣测着外表斯斯文文的他,能否让区队的百数号人信服。

    普掘工区承担着矿井掘进的重任,施工地点多、工作路程远,但是窦衍来坚持每点必看、每岗必查,不因为路程远漏查一个地点,不因为时间长放过一丝隐患。特别是在安全工作上,他要求职责分明、实行重奖重罚,只要职工全年实现安全生产,一次奖励4000元,毫不含糊;但是要是出现“三违”了,立马板起铁面孔,六亲不认。

    曾经有一次,一位和他摸爬滚打多年的老乡因工程质量问题违章了,本以为窦衍来会“高抬贵手”的,可他就一个“罚”字,并陪着这位老乡一起“挨罚”,直至问题彻底整改,才和这位老乡一同上井。慢慢地,“窦衍来四不走管理法”出炉了:质量达不到标准不能走、事故隐患不处理不能走、当班任务不完成不能走、最后一个工人不离开迎头不能走。

    窦衍来外表看起来像个斯文的书生,干起活来却从不输给那些“老矿工们”。20098月份,在3507运输巷压力区维修巷道,现场顶板破碎,工作难度大,窦衍来第一个站出来,“是党员和班组长的先上,完不成任务坚决不休班。”窦衍来每天一干就是10多个小时,他和工友们喊着号子,3.6的工字钢扛起来就走,肩膀很快就被压红了,磨破了,可他全然不顾。老矿工们被感动了,感叹这年轻人不输他们的“想当年”。

    “管理,既要'管得住’,更要'理得清’。”窦衍来对管理有着他独到的见解。工作上,他是员工们的“主心骨”,在生活上,他又俨然变成了员工们的“贴心人”。

    窦衍来的办公桌上,常常放着一本全体职工家庭档案汇总卡,里面详细记录着职工的家庭收入情况、家庭成员组成情况、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内容,哪家要乔迁新居了,谁家又有了婚丧嫁娶的事,他都记得清清楚楚。

    他随手翻开《职工家庭档案》其中的一页:“周宝元是位老党员了,家庭经济拮据,退休了,可我们放心不下他的生活,就节假日走访,并送去了慰问金,当时他感动得直掉泪。”

    担任区长4年来,他先后走访贫困职工就达63次,至于送出去的钱款,他自己也记不清是多少了。但是工人们心里记着呢:“对我们情同手足,跟着这样的领导干工作,我们心里踏实,干活有劲儿。”

    “我们工区的职工都说我们像一家人,有困难一起扛。”职工孔令元深有感触地说。

 

  “三型”区长钟爱技术创新

    “一次次地实验,一次次地失败,也曾怀疑过自己,但我还是坚持了下来,坚持就是胜利嘛。”窦衍来谈起科技创新时,就像孩子一样兴奋,难以抑制内心的喜悦,自从16年前与掘进技术工作结缘,至今已有近百项技术创新成果,带来经济效益上千万元。

    窦衍来1996年毕业于泰安煤炭工业学校,是典型的科班出身,当年分到矿上工作,就成了公司领导眼中的“香饽饽”。当时,高煤公司科技化进程迅速发展,落后生产方式正在被先进的技术装备取而代之,让他的所学有了用武之地,也为他搭建了建功立业的舞台。

    几年前,高煤公司矸石注浆充填工艺上遇到了难题。窦衍来不分昼夜地靠在工作面现场,制定矸石注浆充填方案,设计专用设备。当时,有一设备使用手动锚索涨拉器涨紧锚索,但是涨拉力低,致使锚索的锚固力难以达到设计值,窦衍来夜不成寐、绞尽了脑汁。

    每天工人师傅们下班回家了,他还在百米井下,啃着干馒头,喝着凉白开,一遍遍地研究着综掘机,他突发奇想:何不借力打力,将手动涨拉器安装在综掘机上,利用综掘机的强大液压力,达到提高锚索涨拉力的目的。但手动涨拉器与综掘机的“对接”难题,让原本一点希望变的渺茫。为此,他查资料、做实验、细研究,常常挑灯夜战到深夜。整整一个月,最终他巧妙地运用“二联阀”,一举破解了这一难题,这让他高兴得几天几夜睡不着觉。

    2009年担任区队长以来,就有20多项技术创新成果出自他手,其中多项技术创新获省级以上表彰奖励,仅凭井下矸石充填一项技术,就让他成了业内炙手可热的技术“大拿”。此项技术的实施,既避免了地表塌陷造成的土地资源浪费,又节省了矸石上井的投入,更置换了煤炭,产生了非常可观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现在,窦衍来即便休班在家,也常常接到兄弟单位打来的“求救”电话,对此,他是有求必应,还经常把班组员工组织到一起进行共同学习,交流技术经验,解决技术难题。

    窦衍来从曾经最年轻的技术员,到最年轻的区队长,一步一个脚印,在矿井掘进技术创新的道路上,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尽管现在从事工区的安全管理工作,但他依然对技术工作情有独钟,是职工眼里的知识型、技术型、管理型“三型”区队长。

 

  成功背后也有痛苦的泪水

    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失去亲人,就在窦衍来全力打拼事业的时候,却接到了丧父之痛的噩耗,这让他一度陷入人生的低谷,因为他亏欠老父亲的太多……

    2011115,高煤公司井下3508工作面切眼遭遇5断层,严重制约了矿井的接续。公司领导了下了穿过断层的“最后期限”:1110前完成。

    当时,窦衍来正与技术人员一同研究各种可行方案,不想却接到一个意外的电话,“快回来吧,咱爸突然摔倒了,正在抢救。”妻子在电话哭出声来。

    “前两天打电话不是还好好的吗?怎么会……”窦衍来紧握着电话,呆在了那里。窦衍来是父母唯一的儿子,远在潍坊安丘的父亲因10年前患脑血栓半身不遂,全由母亲一个人照顾,他由于工作忙每年只能回家住个一两天。

    回去还是留下?一边是病危的父亲,一边是百十号兄弟的安危和那最后的生产期限。窦衍来擦去了满脸的泪水,握紧电话,一字一顿地对妻子说:“你先去陪护,告诉父亲,再过5天我就回去。”放下电话,就匆忙地下井了。

    那几天,窦衍来两眼红肿、脸色蜡黄,但在工作面现场,依然抢进度、定措施、严管理。“那几天,我天天哭,一边哭着,一边在心里念叨,希望父亲能好起来。”虽然过去快一年了,但每说起此事,窦衍来还是几度哽咽,这成了他一个永远也无法弥补的终生遗憾。

    5天时间过去了,就在生产面安全穿过断层,上级领导大力嘉奖,工区职工师傅们欢呼庆功的时候。窦衍来的妻子再次打来电话:“衍来,父亲走了,他一直想见你最后一面……”此时的窦衍来早已瘫坐在椅子上,直到此时公司领导和身边的职工师傅们才知道他父亲重病去世的消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