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谢稚柳国画作品欣赏 梅竹双清

 红尘烟云 2012-09-28

谢稚柳的重要著作有:《水墨画》、《朱耷》、《鱼饮诗稿》、《甲丁诗词》、《鉴余杂稿》、《敦煌石室论》等。


青年时期谢稚柳受陈老莲影响较大,中年以后多画工笔,笔法精致,这主要是受宋、元绘画的影响。工花鸟、山水、兼人物、走兽并写荷花、牡丹、芙蓉、奇松等。设色雅艳,用笔隽秀,善追求画理,研究徐熙落墨法,以墨为格,融以杂彩。继而推演落墨山水,取自名山大川,重峦叠峰,满幅烟云。


谢稚柳画了30年工笔画,到60岁画风发生重大的转变。这时期南唐著名画家徐熙对他发生了极大的影响,画风溶进了奔放潇洒的写意情境。一般认为这时期已基本形成自己的风格,而不再变化。然而画不变则死,促使谢稚柳不断革新,循求新的发展。


谢稚柳的另一专长是书法,以不尊一地而不断发展变化,40-60年代,他特别欣赏陈老莲飘逸清秀的书风,又苦心孤诣地把黄庭坚和怀素的狂草风格二合为一,揉在一起,遇到张旭作品时,章法上又是一变,之后是不狂也不癫,而是"疾能驰,徐能疏"(郑重语)。
 

谢稚柳-《梅竹双清》图
作品一:谢稚柳《梅竹双清》图

设色,纸本,立轴,尺幅:87×47.5厘米。

款识:金才、燕华结婚之喜。乙丑(1985年)秋日,壮暮翁稚柳写贺。

钤印:壮暮堂

这幅谢稚柳的《梅竹双清》图作于1985年,属于其晚年作品。画中梅竹画法,可见其中年致力于宋元绘画研习的痕迹。梅干勾皴并施,兼工带写,出枝附合自然生态,这些均是宋元传统的格局。而画中居主体的巨石及通幅墨法,大胆豪放,横涂竖抹,富于激情和笔墨趣味,这便是其独到的落墨法的体现。梅花色彩艳丽,造型准确,富于节制,是其早年精研工笔画法,由工而写,由敛到放的必然。

作品是为庆贺一对新婚夫妇结婚之喜而作,故色彩鲜亮明快,红绿相映,喜气洋洋,美而不俗,雄劲老辣,显示出一代大家的风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