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书法笔记整理 (下)

 爱雅阁 2012-09-29

学习书法笔记整理 (下)

汉字的组合须八面拱心。也就是说,所有的笔画均须有序地凝聚在字的中心,即中宫收紧。所谓中宫练毛笔字的衬格九宫格的中心一格(见图)凡左右两部分组成的字,要往中心靠拢,使之融为一体,在靠拢时又须互为揖让。是打躬作揖,是谦让。在书写时左右两部分要体现团结、服从的精神。

图片

一、左小右大

左右结构的字如果偏旁部首在左边,而且比右边小叫左小右大。如颜体(校)字左边三分之一,右边三分之二。从左边偏旁的短横看左长右短,竖钩明显往右挪移,是向中宫靠拢的表现;右部的尽情发挥,这是小让大,次让主的典范。 左右互为谦让。笔画左右不碰撞,留下了可贵的隙缝,这些布白减轻了多笔画字的重量。可见,我们在写字时要十分小心留白,不使其过于闷塞。

图片

再如柳体的字也是左右均等的字。的上部占五分之三宽度,头占五分之一定度;为了均等,下部让了。左右两边既争又让,却不碰撞。另外字的三撇很有意思。的长撇挺直而长,反文上撇为短撇,下撇为弧形的柳叶撇,起笔、收笔不同,曲直不同,粗细不同。特别是柳叶撇,用在此处既可减轻重量,又可与反文的短撇不至重复。这些细微的不同之处都很值得我们学习研究。

图片

二、左大右小

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所占比例大,右边所占比例小,叫左大右小。如图94中的(额)字(柳体), 分为辅占三分之一,部为主占三分之二。的上横缩短让左部的宝盖;部的掠改变为长点,也作出让右的表现。此类写法也是互为揖让。再如一类右部小的字,右部往往居中或略下靠。

图片

三、左右相背

字的左右两部分往往有相向、相背或同向之别。但这些只是象征性的一种感觉而已,很难直喻。
(一)相向
拥向指左右两部分面对面字左的上提,让的长撇插入,使它们亲密无间。 字左的上仰右靠,右上部的斜置而左移,似乎倚在的上横,犹如相依而立的一对恋人。但相向的字仍要注意互相避让并不碰撞

图片

(二)相背
相背指左右两部分互为相背。古人称分若抵背,两部分背靠背、例如图95 字和 字。字左下点的挑出,锋向直指右部竖弯钩的起笔处,互为呼应,故虽背而并未分离,仍有内在的联系。字左虽然顾左,但右却紧紧依靠在的背上,特别的长竖支点偏右,重心势必左靠,是背而不离的范字。

图片

左右两部分揖让,左侧部分的笔画态势应该缩让些,右侧部分的笔画往左倾侧些,笔画切忌交会碰撞,笔笔分开。通常情况下,左边部分的捺笔改成长点、底横改成挑,使之右倚右侧部分的长撇可伸延至左部分底部,形成托抱之形。总而言之,注意整个字的左右两部分相依、相让、相拥但不相碰。

图片

四、上覆下承

凡上下结构的字,除了上下均须往中间靠以外,还有上覆下和下承上及两者兼而有之的情况。
一、上欲覆下
上大下小的上下结构字,上部能将下部全面覆盖住的,称为上欲覆下。上覆下的字,上部要宽一些、粗重突出些。如图中的颜体字的宝盖,与柳体会)字的人头均称上欲覆下

图片

二、下欲承上

凡上下结构的字,下大上小,下部能托住上部的称为欲承上。下承上的字,下部要宽一些,主笔应该突出些。如图颜体字的心底和柳体字的木底。但隶字有点例外。这是汉代隶书《华山碑》上的字,主笔在上,上覆下,虽然妙趣横生而且部左竖拉长略起支撑作用,但下面的小要支撑住上面的大十分吃力,这只能说明汉代隶书还有不成熟之处。我们学楷书时不可盲目仿效。

图片

三、上下承覆

除了上述两种情况外,还有在一个字里既有上覆下,又有下承上,两者兼而有之的情况。如图99中的颜体字和柳体字,就是一个字内既有覆下又有承上的范例。字上有宝盖的覆下,下有长横的承上,也类似。

图片

遇到上覆下的字,上部分要写得宽大些,使其像帽子一样盖住下部。书写时注意将上部分的主笔舒展开,形成上掩下的态势。如字,可延长撇、撩,加强突出主笔横画,使上部覆盖住下部。下承上的字,写时注意将下部分写宽、写重,尤其是下部分的横向主笔,要放得开,使其承托得住上部分的力量。

图片

裹束参差
一、收放裹束
字的纵向须有收有放,尤其是上、中、下结构的字,若上下齐平,必然平淡无趣,故须裹束,局部收缩。,是为了增强字的曲线美。曲线美,不只是一种艺术美,也是自然美。中国字起源于象形文字,许多字至今还保留着象形的踪迹,象形字又为形声字提供了组字的基础,而象形就是对自然实物的描摹。可以这么说,中国字的曲线美,是艺术美和自然美的综合。可见,我们学写毛笔字就得了解方块字的收放裹束规律。
柳体(灵)字,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上覆下承、上盖及底横均很突出,略显斜势,显出了生机。中间三个明显往中间收缩,而且注意其避免雷同的变化。尽管笔画很多,但不碰撞,中两均不粘连,留下可贵的空白。中四点各不相同且互为呼应,既活泼又连贯。收与放相辅相成,互为映衬,没有收就没有放,没有放也就没有收。裹束与收敛是汉字结构美的重要的关键之一。

图片

再看图中的颜体字,与柳体的字一样有异曲同工之妙。字头部本不该如此大,如单独写,它肯定比小,但现在故意加宽加大,部有意收小,四点再放大,字再收小,这样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大小大小——放收放收的曲线美、节律美。尽管单看部似乎不协调,但整体效果好了,这就叫放弃局部,服从全局
由上可见,裹束收放是楷书纵向曲线美的重要表现手法。

图片

二、参差起伏
参差起伏,是指左、中、右结构的字横向之间的变化艺术追求,是横向的曲线美。参差,意为高矮、长短、大小不一致。
例如图中的字,是左中右结构的范字。如果写成图中的第二个字那样,虽然对称平稳但缺少相互联系和整体曲线,显得刻板。而柳公权将三横写成斜势,且互为穿插,既改变了三横平直在一条线上的单调,又压缩了横向的宽度,还加强了该字的紧密性。此字的另一特点是部的上提,使底部参差起伏,若亦连以虚线,即形成横向的曲线。字中笔画众多,但互不粘连;九横各异(长短、粗细、起收、斜度等不同),形成纵向的曲线美;上面三点形体各异;下部两竖垂缩各异(垂即悬针,缩即垂露),如此多的变化,增强了艺术感。艺术忌讳重复与雷同。唐代孙过庭讲艺术要和而不同,违而不犯。说的就是既要和谐又不能雷同,既要有变化,又不能犯规。

图片

裹束是单字纵向的局部收缩。该收的不收,不该收的收了,便是裹束不当。如图中的字,应该裹束的是中间的,现在不仅未收,反将该放的主笔长横裹束短了,使整个字纵向呈直线状,缺乏曲线美。
纠正方法
看清主次关系,裹束次要的部分,强化主笔。

图片图片

参差是左、中、右结构的字横向曲线美的必备条件,如果写得过于齐平,缺乏参差就会使字呆板僵死。如图中的字,为左、中、右结构,应该有参差变化。由于部写得过大过长,笔画又无态势,横平竖直且长短划一,上下齐平,四周填满,虽工整但无生气。原因便在于缺乏参差变化。
纠正方法
凡在、中、右结构的字,写前仔细分析一下笔画的态势变化,左、中、右三部分要参差起伏、互有错落,并注意重心的平稳和主笔的提按变化。字正确写法可参见图的柳体字。

图片

包围结构
包围结构是指字的周边有围框或局部围框箍住的字。全围住的称全包围结构,局部围住的称半包围结构。半包围结构又分上包下、下包上、左包右、右包左四种。
一、上包下
上包下指上有框而底部不封口的字。如图的(颜体)、(柳体)是上包下结构。写时框内所包的一口须往上提,不可下坠。这种写法,犹如吊单杠作引体向上运动静中有动。此乃古人所云潜虚半腹

图片

二、 下包上
下包上指下有框上面开口的字。如图中的字(柳体)是下包上结构,中的两个要往下靠,就像盘中物品,不可能凌空悬起。

图片

三、左包右
左包右指上、左、下三方有框,右边开口的字。如图中的字(颜体)、(区)字(柳体)均是左包右结构。左包右结构的字写时下横要长些,托住上面,上横往往不封口,让所包的部左上往外露一点头,透一点气。如字若将外框封死(如图第3字),三口与封口处的布白就不匀了。而柳公权把此字上横写 得很短,将不匀部分敞开,让其融人字外去,这样字内的布白反而均匀了。
四、右包左
右包左指上、右部封死而左、下部开口的字。如图中的(颜体)。右包左的字在书写时,右上的横折竖钩不把内中的笔画全包住,而是让中间部分的笔画左侧露出一点来,并注意将竖钩略往中间靠一些,使全字重心平稳。

图片

五、全包围
全包围指四周均被框围住的字。如(国)字是全包围结构。如果我们在同样大小的格子里写一个字和一个(灵)字,就会觉得字比字大。古人可能发现了全包围结构的字视觉效果大,于是仿宋体全包围的字(如只有折角和竖钩处顶足格),字的边框笔画收小一廓,与其他字排在一起后的视觉效果便一致了。因此,我们在书写全包围结构的字时,应该有意识地将其略写小一点,使其与其他字在一起时和谐协调。

图片

七、疏密大小
疏密指字内笔画之间空隙大小。空隙大为疏,空隙小为密。字有疏密也有大小。 笔画多的字密一些、整体大一些,笔画少的字疏一些、整体也相对小一些。如图四个柳体字,字的疏。(严)字的密、(惊)字的大、字的小。字的大小疏密不一,就叫各尽其势。书写时,笔画多的字要注意写大一些、点画略细些,写得干净些,结构的搭配连接处要松灵些,多留些白的缝隙,这样可以使密的字不致过闷。如字,双各不相沾,内也互相脱开。笔画少的字,要写得小一些、粗壮些使其质重一些、紧一些,视觉效果不是太小。这样疏密大小的字放在一起,使人感到大小和谐协调

图片 图片

八、长短偏科
汉字楷书每个字的态势是各不相同的,这就像人一样,有高有矮、有胖有瘦。换言之,各字有各字的生相,若不注意其,随手写来,就很不得体。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字(柳体)的体势长、字(柳体)体势短、字(柳体)的重心偏、字(颜体)的体势斜,各有各的态势。如果都写成同样的方正,如图那样,瘦个子穿了大袍,矮个子穿上长衫,显得很不相称,很不美观。因此,我们书写时不能机械地按格子大小写满。

图片 图片

九、孤单重并
画孤体单是重叠,是并列。
(一)孤单
孤单,是画孤和体单的字。所谓画孤,即笔画比较少的字。如 等字。所谓体单,即体势窄长单薄的字。如等字。隋,智果《心成颂》是篇言简意赅的论书短文,其中有孤单必大之句,凡遇到画孤、体车之字要写得大一些。这也是相对而言的,可以满一点格,但不要超出格子。如笔画少的字,要写得丰实些、厚重些。如体长而又瘦削的字,要写得长些。这样才不至于显得单薄。
(二)重并
重并,是指重叠和并列的字。是说重叠并列的字要相互催促。
重叠,指一个字的上下由相同的两个部分重叠组合而成。如图中的 是上下重叠的字,须下大上小。古人有者下必要大之说,也称上促之令小。上小下大是为了重心平稳,若反之就会有一种危险感。另外也为了分清主次。 并列,指一个字的左右由相同的两个部分并列组成。如图中上行的字,是左右并列的字,左小右大。再如图中的上行字左小右大,若反之极不协调。 左低右高是楷书结体的一般规律,横画书写也是左低右高。这可能与右手执笔有密切的关系.

图片图片

十、突出主笔
一出戏有主角有配角,一幅画有近景有远景,一个字有主笔有次笔。汉字的主笔始于隶书。如篆书字,粗细一样,长短划一,无主次之分。到东汉的隶书字就出现了波磔(zhe磔即捺),主次分明。波磔的出现除了出于对美的追求外,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突出主笔。主笔突出了,字的整体内部就有主次、有管领、有节奏。楷书字下横最长就是由隶书的波磔演变冲直撞而来的。一般情况下,主笔在一个字里往往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图片

一、横竖画作主笔
横竖均可作主笔。横画作主笔时,比一般横画长,能起到重心平稳的作用。如颜体字的上横、字的中横、字的下都是主笔。古人将上、中、下横画作主笔的分别称为天覆中腰地载。其作用,就像走钢丝的杂技演员要手持平衡杆一样,比徒手要平稳得多。主笔横画除了起笔、收笔均须强调外,还要有粗细及弧度的变化,而次笔则直来直往,毫不显眼。字,若将次笔横画也像主笔一样强调,中有限三横挤在一起已喘不过气来,再争做主笔,每画尾部都加以强调,势必布白不匀。

图片

一个字的主笔可能不止一个,竖画也能作主笔。如下、十、直三字,除了横画是主笔外,竖画也是主笔,起到支撑的作用。故古人有字之立体在竖画之说。如,颜体字,是个异体字,起支撑作用的中竖以及边上两竖较粗,都是主笔。中间的两短竖细。这种主次分明的结构,也符合建筑原理,柱子和外墙厚重,内中的隔墙较薄败涂地些,既牢固又合理。柳体的字也有多个竖画,长短粗细不同,主次分明,各司其职。

图片

二、撇捺作主笔
除了横竖能作主笔外,撇捺也能当主笔。如颜体的夫、史两字的撇捺都起到支撑的作用,由于它们的支点分开且力量均衡,故十分平稳。又如,柳体字的撇捺像屋顶一样起着覆盖的作用,既要大些,还要粗重些,否则,风一刮就跑了。再如,柳体字的横捺,很像一条船的载重作用,所以很粗重、平稳。途字上有字,独体字的撇捺是主笔,此处变成了撇与长点的次笔,将主角让给了下面的横捺。一个字的所有笔画都要相互管领,相互依附,服从全局,凝聚在一起,这就叫八面拱心

图片

三、点钩作主笔
点是楷书笔画中最小的笔画,但有时照样可以作主笔。如颜体字的下部两点。字的下点,均为主笔。字两点,椅角之势,力量匀称,支持着整个字。字的撇捺固然是主笔,因此粗重而且上覆下,但它们的所有力量全压在竖点上,所以此点特粗壮,比捺还重,可见此点在字中是第一主笔。

图片

另外,竖钩和横钩、心钩也能作主笔。如颜体 字的竖构与 字的宝盖与心钩均为主笔。字左面的与右面的捺全依附在竖钩上,它是全字的支撑,而且右捺的粗重与主相均衡,所以仍然很平稳。字的宝盖横钩是上覆下,下部的心钩是下承上,一为天覆、一为地载均为主笔。但相比较而言,两者之间仍有主次,因宝盖仍在心构的负载之中,所以心构比宝盖粗重,它是全字的主笔。

图片

再如(风)字的撇钩与抛钩左右对称,组成上覆下的主笔。有时,主笔与次主笔的呼应,可形成动势。如图中字的戈钩贯穿全字,左边的撇钩支撑戈钩,全字向右上仰望,很像推铅球的姿势,众星供月般仰望右上之点。这一点是全字的核心主笔。有的笔画,虽不是重心所在的主笔,但决定着态势,也要视同主笔。如图字的点,位置及向背态势对整个字的成败起决定性的作用。再如 字,柳体的字上点重写与横钩相配,如重物将下部死死压住,起到了平稳的作用。

图片

主次不分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强调了次笔的提按动作,使次笔的笔画过重、过粗、过长,使本已书写正确的主笔未能达到突出的地位。另一种是,将次主笔强调过头,喧宾夺主,全字的核心主笔得不到突出。尤其是笔画较多的字,往往是由一个或两个以上独体字组合而成的,各独体字自身有主笔,组合到一起后的整体字还要有主笔。通常是以承担全字重心的笔画、或是众画所向的传神之笔为全字的核心主笔。
一、匡廓之白
清代的笪重光《书筏中有匡廓之白,手布均齐之说。匡廓之白 指由方框或横直画组成的白。如图所示颜体田、昌、四、世四字的白色块面(图中为黑底),即使用工具量也大致均匀整齐

图片

二、散乱之白
散乱之白即指不规则的布白。笪重光说:散乱之白,眼布匀称。如颜体卿、焉、螫、孙四字,散乱的白色块面(图中黑底),眼睛看上去仍然是比较匀称
凡有偏旁部首的字,不可左右强求等分,不然会出现布白疏密不匀。如图 (绘)字左边笔画少,右边笔画多,若左右一样大小,就疏密不匀。
偏旁部首千变万化,一般情况下偏旁在左的字左紧右松。如字,左边写紧一些、小一些、往上靠一些,左右分量就匀称了。 上下结构的字,并非上下两部分一分为二。比例在通常情况下,上紧下松,如果平均对分或颠倒处理,就是比例不当,头重脚轻。如图 (贾)字,重心不稳图片
书法作品的章法布局
一幅书法作品大都包括正文、题款和印章三个方面的内容。
  正文是要写的主要内容,是作品的主体。文章诗词,格言警句等等健康向上,吉利祥和的文字都可作为书法作品
的内容。

图片

题款
题款是正文之外的说明性文字。包括象正文题目,出外,书写的时间、地点,书写者的姓名、字号、斋号,所赠对象的称呼、姓名等等。这些内容并不是每幅作品都要全写上,要视作品的具体需要而定。
题款的内容有的写在正文前面,叫上款;有的写在正文后面,叫下款。

图片

印章
书法作品中所盖的印章,从内容来分,有名号章和闲章。从所盖的位置来看,有迎首章和押脚章。盖在作品上首的叫迎首章,盖在正文和下款之后的叫押脚章。印章在书法作品中主要起点缀作用,所以一幅作品的印章也不能过多,一般是一至三方为宜。
  正文、题款、印章是一幅作品的三大有机构成部分。在创作时,必须统筹安排,使三者构成一个完美和谐的整体。

图片

临摹字帖的方法
临摹字帖是学习书法的必由之路,也是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毛笔字帖品种丰富,风格多样,也便于选择使用。只是毛笔字帖的线条比较粗壮,所以临摹时应去其血肉,取其筋骨。只要认真学习,定有较大收获。
那么怎样临摹字帖呢?
首先挑选一本自己比较喜爱的、点画比较工整的、结体比较匀称的字帖来临摹。如果是毛笔字帖的话,则 应挑选名家名帖,这样可省去很多的工夫。

图片

其次,在习字时,要先摹后临、临摹结合。所谓摹,就是把字帖放在比较透明的习字纸下,用毛笔照着字帖上的字一点一画地描红。不要越出毛笔字外,都写在字帖上字的点画中间。这样,久而久之,就容易学到字帖上字的结构。
所谓临,就是把字帖放在习字纸旁;照着帖上的字依样画葫芦。要求点画写得象,有轻重节奏和粗细的变化。这样,久而久之,就容易学到字帖上字的笔意。由于临书比摹书难,因此要先摹后临,由于临和摹是两种相辅相成的学字手段,因此要临摹结合,循序渐进。

图片

再者,临摹前要仔细读帖。对帖上的字,其点画怎样书写,结构怎样安排,章法怎样布置,都要仔细琢磨并从中找出规律,这样就容易写得有兴趣,也容易写得象,写得好。临摹时,不能贪多贪快,而应集中兵力打歼灭战,每天坚持一、二小时,反复地临摹几个字,这样才会有真正的收获。对难写的字,更要知难而上,多临摹,多比较。

图片

此外,光临摹也还不够,还要会背、核、用。背,就是不看帖,背着帖写,做到不看帖也能把帖上的字写出来,力求形神毕肖;核,就是将背写的字与帖上的字进行核对。看有否差错,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改正缺点;用,就是实践,把学了的东西,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在实践中来巩固和提高所学的东西。
最后,在已临摹好了一种字帖后,还应象蜜蜂采百花酿佳蜜一样博采众长地再临一些其它字帖。当然,学写字帖也最忌见异思迁,今天摹这本帖,明天临那本帖,象走马灯似的轮换着书写,这样,是写不好字的,初学钢笔行书者务必注意。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