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春堂
“点春堂”堂名出自苏轼的词句“翠点春妍”。整座建筑为五开间大厅,高敞轩昂,宏丽精致,槅扇上雕有戏文人物,梁柱花纹造型奇特,饰以金箔,色彩鲜艳。堂后有临池水阁,上有匾额曰“飞飞跃跃”。点春堂建于清道光初年,曾为福建籍花糖洋货商人在沪祀神议事之会所,俗称“花糖公墅”。小刀会起义时,这里是起义军的城北指挥部,小刀会领袖之一太平天国统理政教招讨左元帅陈阿林在此办公,发布政令,称“点春堂公馆”。起义失败后,点春堂遭到严重破坏,清同治七年(1868年)又集资重修,历时四载完工。现堂中挂晚清画家任伯年的巨幅国画《观剑图》。任伯年少年时代曾参加过太平军,此画反映了作者对人民斗争的赞美之情。画两边是书法家沈尹默书写的对联:“胆量包空廓,心源留粹精”,歌颂了小刀会起义军豪迈的气概和崇高的精神。堂内还陈列着起义军使用的武器、自铸的钱币日月钱以及发布的文告等文物。

穿云龙墙
穿云龙墙位于点春堂西,龙头用泥塑成,龙身以瓦作成鳞片,龙首威武,龙身蜿蜒。整条龙似欲昂首腾飞,穿向云中。园中另外还有几处龙墙:大假山后有卧龙,和煦堂西有双龙戏珠,内园“可以观”前有眠龙,各具特色。

快楼
点春堂东南有湖石假山抱云岩,水石缭绕,洞壑幽深,远望山石,如天上白云。山上有双层楼阁;上层名快楼,登楼眺望大假山和豫园全景,胸襟快畅,故名;下层称延爽阁,雕栋画檐,颇为精致。从快楼朝南而下,还有静宜轩、听鹂亭,周围绕以花墙,自成小院
打唱台
“打唱台”,也叫“凤舞鸾吟”。戏台依山临水,半跨池上,建筑精致,藻饰华丽。尤其是台前的垂檐,雕刻细腻,涂金染彩,工丽精巧,金碧辉煌。戏台四面的石柱上,分别有描绘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的对联。
郭沫若书幅释文:“小刀会址忆陈刘,一片红巾起海陬。日月金钱昭日月,风流人物领风流。玲珑玉垒干钧重,曲折楼台万姓游。坐使湖山增彩色,豫园有史足千秋。”
玉玲珑
豫园的镇园之宝玉玲珑与苏州瑞云峰、杭州约云峰,并称江南三大名石,传为宋时花石纲遗物,具有“皱、瘦、透”三美,为石中上品。该石高3.3米,重500多公斤,石上有72个孔洞,至今约有300万年的历史。据说玉玲珑是在900多年前的宋代发现的,当时宋徽宗大造宫殿庭院,命人收集天下奇石运到受都汴京,一些奇石在途中(据说是遇上了农民起义军)遗失流入民间,玉玲珑就是其中之一,到了明代又几经辗转,这块石头便置于现在的豫园之中。这玉玲珑原是上海浦东三林塘南园主储昱之物,储昱常以此石自娱。后来他的女儿嫁给了豫园主潘恩的最小女儿潘允亮,储昱死后,又无后代,于是,潘允亮就将玉玲珑搬来豫园。
和煦堂
和煦堂与点春堂隔水相望,堂呈方形,周围开敞。堂内陈列的一套家具,包括桌、椅、几和装饰用的凤凰、麒麟,都用榕树根制作,工艺精巧,造型别致,已有上百年历史。旁有石蹬通向听鹂亭,幽静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