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土上虞: 永远的舜王庙

 曹娥江 2012-09-30
             永远的舜王庙 
 
   或许是上苍有眼,或许是舜帝有灵,前一天还是乌云密布,暴雨如注,朔风彻骨,寒意料峭,而我们虞舜研究会一行十余人赴绍兴王坛舜王庙拜谒的当日,却是艳阳高照,惠风和畅,分明让我感觉到忽如一夜春风来的清爽和怡人,套用海子的一句诗:心往舜帝,春暖花开。 
 
    其实,萌发去舜王庙怀古拜谒的念想由来以久,不仅仅是为了观赏舜王庙精美的“三绝”,灵异的“三怪”,而是因为敬仰“舜,上虞人。姓姚,名重华,史称虞舜”的远古乡贤,以及传颂千古,永驻人们心中的贤德圣帝。舜王庙修建在王坛镇两溪村舜王山之巅,《嘉泰会稽志》卷六载:“舜庙在县东南一百里。《述异记》云:‘会稽山有虞舜巡狩台,下有望陵祠’。”依山临水,气度轩昂。也许是雨后初晴,又值阳春三月,天空明净如镜,山风柔和如抚。伫立在通往舜王庙的百步金阶上,仰望山峦翠绿如绸,山花烂漫如画;俯瞰泉流淙淙如琴,舜江清碧如玉,恍然置身于仙境一般。难怪当年舜帝与文武百官狩猎至此憩息,见此处“前瞰长江,后临旷野,远山四周,烟树掩映”,为此赞叹不绝,流连忘返。后人为纪念舜帝,便称此山为舜王山,山下的河流为小舜江,并筑庙祭祀。据考,舜王庙在五代就有史料记载,现存庙宇重建于清代咸丰年间,由山门、戏台、大殿、后殿、东西配殿、东西厢房等组成,气势恢弘,布局独特,雕刻精湛,堪称清代寺庙建筑的典范,为国内建筑学家和艺术学家所珍视。的确如此,徜徉其间,足以让每个瞻仰者掂量出江南的韵致与深邃,人生的恬淡与坎坷,历史的丰厚与沉重。 
 
    庙分三进。前为山门,梁架上满布木雕,正中上悬“大舜庙”三字竖匾,为清代原物,石蓝底烫金字,周边雕有图纹,字体端庄浑厚,虽经历数百年的风霜和岁月变迁,却完好如初,神韵依旧,弥足珍贵。步入山门,迎面见到庙门上魏征、徐茂公、秦琼、尉迟敬德四个神像,神态庄严,神情肃穆,敬畏之感骤然而生。倚着山门建有戏台,面朝大殿,意为演戏娱神。戏台因为时间的积淀,透着浓郁的古典气息,显得更有历史沧桑感,仿佛娓娓地向世人叙述,戏台其实就是一片浓缩了的天地,台上演的是戏,演绎的却是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的人生。戏台内侧正上方挂一横额,虽年久剥蚀,却上书“不图至斯”四个隶书大字清晰可见,意寓在此演戏只为娱神,不图别的。戏台前后柱牛腿的木雕为“三绝”之一,前柱牛腿刻有“和合二仙”、“刘海钓蟾”、“刘海戏钱”的传说,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有和合喜庆之意。后台牛腿刻着“雄狮戏绣球”、“雌狮抚幼狮”的内容,惟妙惟肖,妙趣横生。其中,戏台最具特色的,则是戏台鸡笼顶的藻井设计,这里包含着声学原理,台上演员唱出的声音经螺旋形藻井的旋转,转出和声,产生共鸣,既有扩音的效果,又能将声音传播得很远很远,显示出古代建筑设计及匠工独具的智慧和科学思想。我站在戏台前定神凝望,只见阳光穿过飞檐,落在屋顶的古瓦上,瓦缝间有几丛泛青的小草在微风中摇曳着,我恍如看到了几位姿态旖妮,笑容婉约的江南女子甩着水袖,轻歌曼舞,那绕梁余音,或悠扬悦耳,或缠绵悱恻,令人遐想无限,幽情顿生。 
 
    紧接着是前后殿,两边厢房,整个布局是典型的台门建筑风格,郁出浓浓的江南气息。大殿是舜帝的供奉处,后殿是将舜帝和娥皇、女英的塑像放在一起让人朝拜,据说这是迄今为止所有庙宇中不曾有的设置,至于舜帝的爱情生活,我想不必过多的计较和议论,因为后人永远铭记着的是他的功绩。当然,大殿无疑是舜王庙最核心也是最精彩的部分,“三绝”中的二绝石雕和砖雕就集中于此。当我的目光落到那些精堪而传神的雕刻上的瞬间,着实令我目不暇接,叹为观止。若非专注凝神倾注全力,即使稍有浮躁,是断然不能雕刻出如此精美绝伦的艺术作品的。那大殿前檐的四根石柱深雕云龙,昂首凌云,腾空欲飞,气势威武。次间两根石柱浅雕栖凤,足踩牡丹,姿势优美,悠闲自若。两侧山墙上镶嵌着的青石浮雕,以西湖十景为题材,构图精巧,刀法精细,线条流畅,引人入胜。那大殿正脊四个“国泰民安”的楷书砖雕,以及垂脊前端的人物走兽的砖雕图案,也是巧夺天工,妙不可言。这一切,似乎在不动声色中渗透出独特的文化底蕴,展示出特有的地方质色,彰显出特殊的人文品格,真可谓“刀刀如神笔,件件是精品”。 
 
    大殿正中的神龛内置舜帝坐像,舜之八大臣守护两旁。我怀着足够的虔诚和战栗,默默地肃立在“万民永赖”的匾额下,凝神观瞻。这里没有袅袅香烟,没有悠悠梵音,四周的清幽宁谧,更烘托出大殿的肃穆凝重,让人不禁屏住呼吸,仿佛都能清晰地听到自己“怦怦”的心跳声,这或许就是通常说的敬畏在灵魂深处得到感应了。但舜帝毕竟有别于那些神乎其神的佛,他更是一位血肉丰满、形象鲜活的平民帝王。那份从容、坚毅、和蔼、宽厚,总会让人情不自禁地忆念起舜帝“舜复事瞽叟,爱弟弥谨”、“避让丹朱”的仁义孝悌,立德为本;“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舜勤民事而野死”的躬耕劳作,取信于民;“舜之饭,茹草也,若将终身焉”、“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的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五载一巡守,群后四朝,敷奏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的勤政爱民,开拓进取。是啊,这真所谓“舜为人子,克谐以孝。舜为人兄,怨怒不藏。舜为人臣,克尽其道。舜为人君,明德光耀。”今天,当我们数典寻祖时,真该感谢这位千古圣帝,因了“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不但给后人树立了做人的标尺,为君的榜样,更给我的家乡上虞留下了一笔传世万代永不磨灭的精神财富。 
 
    如果说,舜王庙的“三绝”是后人对舜帝的敬重敬仰而发自肺腑的匠心之作,那么,舜王庙的“三怪”更多的是世人对舜帝神化的神来之笔和美好夙愿。无论是大殿左侧那块屡铺石板,屡被拱开,至今仍是泥地的“怪地”,无论是舜王庙前面山坡上那棵枯而复活,重绽新芽,如今树冠盈亩,绿意盎然的古樟“怪树”,无论是舜王庙前面那潭水中每年农历九月廿七舜帝生日这天,成群结队的鱼儿悬浮水面,头朝舜王庙似在朝拜的“怪”,这一切,都是人们深信舜帝的灵魂不灭,恩泽依然,他的神灵永远庇护和照耀着会稽山区的人们。
 
 
    虽是一次短暂的拜谒,但我的心境却被洗染得纯净而清明,淡化了滚滚红尘的琐碎心情,抚慰了莫名烦躁的世俗灵魂,感受到了一种未曾有过的超脱。当我依依不舍离开舜王庙的刹那,突然想起了陆游的那首《舜庙怀古》诗:“云断苍梧竟不归,江边古庙锁朱扉。山川不为兴亡改,风月应怜感慨非。孤枕有时莺唤梦,斜风无赖客添衣。千年回首消磨尽,输与渔舟送落晖。”这真如一位作家说过:“中国历史上有无数个名人,但没有谁能像虞舜这样引起人们长久不衰的怀念。中国大地上有无数座庙宇,没有哪一座能像舜王庙这样,让人生无限的崇敬,无尽的思考。”是的,舜王庙如同一座高耸着的丰碑,将永远屹立在人们的心坎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