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很多机能就在衰竭中啊。 太剧烈的运动不合适。
游泳不错,因为游泳首先很舒适,感觉不到流汗,而且对关键的损伤度最小。
每天早起多走点路是最好的选择,走路的时候还可以自己活动活动胳膊腿之类的。
不要久坐,坐的时间长了活动肩膀和颈部。
只要想锻炼,什么地方都可以锻炼 所谓“温和运动”,就是一种低强度、低能量消耗的运动模式,也称“适度锻炼”,它是以有氧运动为基础,通过一定量的全身运动,全面提高人体机能,进而改善身体素质。何谓适度?一般可以理解为每周累计进行消耗2000千卡热量的体育锻炼,相当于连续打2至3小时的乒乓球,或每天积累相当于半小时运动的活动量。
“温和运动”特别适合某些慢性病患者,因为部分慢性病患者需要通过运动来控制体重和减肥,而不同运动量的运动,所消耗的能量区别很大,剧烈运动消耗热量可以达到40%,而“温和运动”所消耗的体内热量可能只有3%左右。剧烈运动虽然有时可以迅速减轻体重,可危险性比较大,不适合慢性病患者。
对于中年以上的人群来说,体能正在逐步下降,耐力、力量相对欠缺,锻炼的重点主要是预防骨质疏松和胆固醇升高,增强骨密度,适当增强心肺功能等。长期坚持“温和运动”,可以逐渐增加体内血红蛋白的数量,提高机体抵抗力,延缓衰老,增强大脑皮层的工作效率和心肺功能,防止动脉硬化,并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温和运动”的形式有很多,如快走、慢跑、健身操、游泳、骑自行车、爬山、扭秧歌、跳交谊舞、保龄球等,个人可以按各自的喜好选择,但应以每次运动后不感疲劳为宜。
中年是大有作为的年华,然而从生理上说中年又是向老年过渡的前夕。
人到中年,随着岁月的推移,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出现日渐降低的趋势,而体力的减退会削弱工作的效果,往往使一些中年人感到力不从心。在推迟衰老的步伐,增强各器官功能的多种因素中,进行体育锻炼是积极有效的好手段。
然而,中年人大多是工作岗位上的骨干,工作繁忙、家务又多,怎样才能坚持锻炼而又收良好效果呢?
首先,坚持早晨锻炼。无论怎样繁忙,每天早晨挤出15—30分钟锻炼还是能做到的,如果早晨时间太紧张,你可早起15分钟。少睡这15分钟对健康毫无妨碍,但坚持每天15分钟晨锻炼对健康却大有裨益。
早晨这15—30分钟的锻炼最好到户外树木多的空气好的地方进行。锻炼内容一般说可有步行、慢跑、打拳、做操及自已喜爱的球类、武术等活动。如果过去没有早晨锻炼习惯,现在决心开始锻炼,那么可有三种方案可供选择:一是步行5分钟、慢跑5分钟、做自已喜爱的项目锻炼10—15分钟、再步行5分钟结束;二是步行7分钟、慢跑3分钟、交替2—3次;三是步行5分钟、徒手操5分钟、进行自己喜爱的锻炼10—15分钟,最后慢跑5分钟。这三个方案可供入门者选择。
其次,学会随时锻炼。中年人大多家务繁忙,有人往往觉得家务忙而没有时间锻炼,其实只要妥善安排,并且学会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随时抓住时间锻炼身体,寓锻炼健身于日常生活之中,锻炼时间还是有的。如早晨醒来后及晚上入睡前,躺在床上可做些肌肉练习及让各部位肌肉轮流收缩放松;上班时提早5分钟出门步行1、2站路;坐着工作时间长后可站起来伸伸腰、扩扩胸,两足轮流踏地或坐着伸直腿、身体前后俯仰、做几次深呼吸等;做工间操时认真做操,操前操后抓紧时间原地跑一下或多做几节操;家住楼上的同志还可有意识上下楼梯锻炼;家务间隙中也可原地活动10分钟等等。只要有决心及细心安排,完全能寓锻炼于日常生活中。
再次,每周集中锻炼。除坚持平时锻炼外,在星期天及节假日,可进行一次较集中的锻炼活动,如可与二三好友打球跑步,或与家人一起郊游登山,夏日在碧波中挥臂击浪,冬天在冰雪中滑冰滑雪、跑步爬山……这不仅能收健身之效,还可使人心情愉快、疲劳尽消,全家一起锻炼也是家庭和睦团结的纽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