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逝世(组图)

 秀水拖蓝 2012-10-02
享年95岁
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逝世
享年95岁 一生著述丰富桃李满天下 所受褒贬不一

  昨天中午,有接近国学大师南怀瑾的人士发布消息,称先生已于9月29日在苏州太湖大学堂去世,享年95岁。在南怀瑾逝世前一周,其弟子曾表示老师已进入“入定”境界。南怀瑾一生学术著作丰硕,对中国文化和社会发展均产生重要影响。

文/本报驻上海记者

贺涵甫(署名除外)

临终一事

忽然要求“写自传”

昨天,乐清市人大主任赵乐强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证实,南怀瑾先生于9月29日逝世后,其遗体是否运回家乡乐清,以及其他善后事宜,赵乐强表示还不清楚。

而早在一周前,即9月19日前后,网上就开始流传南怀瑾先生逝世的消息。当时,南怀瑾住在上海中山医院内。9月22日,医院医务人员称,当时南先生“已出院回家”。后经多方证实,先生是在太湖大学堂病危,并进入所谓“入定”境界。

之前从不肯“写自传”

其实,一个月前,南怀瑾因感冒引发肺炎住院,曾一度传出病危消息。他的弟子透露,约两周前,他要弟子记录自己的生平,“这是前所未有的,以前有弟子要这么做都被他拒绝”,“应该是南老知道时间到了”。

处世之道

曲者生存为人圆融

南怀瑾出生于20世纪早期,一生历经战争洗礼、社会巨变,这些都让他形成了一套“曲者生存”的处事理论。

20世纪70年代,南怀瑾曾受聘于台湾辅仁大学。没想到因为他讲课生动受学生欢迎,竟然令其他教授课堂冷落。为此,他主动把课停了,最后还辞去辅仁大学教课职务。

南怀瑾认为,世界是圆的,“曲成万物,曲则全。”所以,为人处世,善于运用巧妙的曲线,只此一转,便事事大吉了。”因此,他主张处世要讲艺术,要讲求曲线的美。所谓“曲者生存”。

赡养父母并不等于“懂孝”

南怀瑾说:现在的人不懂孝,以为只要能够养活爸爸妈妈,有饭给他们吃、有钱给他们花,就是孝了。其实这些不算“真孝”。孝不是形式,不等于养狗养马一样。真孝,是用爱来回报,他说:“你只要记得自己出了事情,父母那么着急,而以同样的心情对父母,就是孝。”(鱼)

教学心得

“望子成龙是错的”

南怀瑾强调,孩子成长要靠自己,不要过分要求。他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几千年来人类基本的错误观念。”他说,“这是一个自私的想法,天下事为什么要你的儿女好,别人的怎么办?中国历史上有多少状元?你们知道几个?”他继续阐述道:“孩子成长要靠自己,要让他自由发展。成功不成功不重要,先希望他做个好人,有好的人品和教育修养……另外,古语说‘良田千顷,不如一技在身’。孩子将来能有自我谋生的技术,做木匠、泥水匠什么的都好,跟学问、身份、地位没有关系。”

快乐朗诵不要变负担

对良莠不齐的社会办学,南怀瑾纠正道:“现在社会上有的人带领儿童读经,乱读……大家不要把读经和学习现代知识技术对立,不要以为读经可以代替做人做事的修养,读经也不要每天读很久,读烦了会反感,一二十分钟快乐地朗诵,很容易背下来了,不要变成负担。” (鱼)

南怀瑾生平

南怀瑾生于1918年,是温州乐清南宅殿后村人。他自幼受到严格的传统私塾教育,少时熟读诸子百家,诗书娴熟,通武术剑法等。1949年到台湾后,相继受聘于高校授课。他的著作众多,还曾筹资兴建金温铁路,其门生也筹集巨资,用其名义在大陆创立光华奖学基金会,资助北大、浙大等30多所著名大学。

南怀瑾在国内桃李甚多,同时又是一位极具争议性的人物,尤其是学术界人士对其批评众多。如学者张中行就专门撰文批评南怀瑾代表著作《论语别裁》,指出该书错误百出,对其举办的太湖大学堂,外界也褒贬不一。但不能否认的是,他的言论和著作都对中国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先生语录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西方文化的贡献,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达,这在表面上来看,可以说是幸福;坏,是指人们为了生存的竞争而忙碌,为了战争的毁灭而惶恐,为了欲海的难填而烦恼。在精神上,是最痛苦的。在这物质文明发达和精神生活贫乏的尖锐对比下,人类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危机。

光读正面的历史是不够的,还要看小说。所谓历史,常常人名、地名、时间都是真的,内容不太靠得住;而小说,人名、地点、时间都是假的,但那个故事却往往是真的。

良医终不救无病之人;导师亦不引识路之者。佳肴美膳,岂可劝饱人之餐;异宝奇珍,未必动廉士之念。

南怀瑾及夫人旧照。

neteas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