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横扇四都古村落

 苏迷 2012-10-04
 太湖东岸太浦河口,水网密布。四都、五都、六都、七都素有“七十二条港,三十六只浜”之说。七十二条港都是南北走向的直港,早夕与太湖吞吐。蔚为壮观。三十六只浜通过东西走向的横港和太湖相通。起到增大储水的功能。太湖边横扇镇历史悠久。横扇老街历尽沧桑,古迹所剩无几。横扇老街二路三墙门六弄:大桥路、贤泰路;倪家墙门、泰兴墙门、沈家墙门;浜桥头弄、中木桥弄、赵家弄、玉丰弄、石桥弄、元昌弄。横扇的老房子在镇上的玉丰弄里;横扇的老石桥在四都村,有博士桥、竹林桥、邑宁桥等;四都还有崇吴寺遗址,巨大的银杏树等。四都村值得探访。


横扇四都古村落

    江南一带的古石桥中, “双桥”连接不多。横扇四都村,就有有一组双桥,犹似汉字的一撇与一捺组成一个“八”字形。这双桥名叫“博士桥”。博士桥初建无考。据当地流传的一则传说看来,此桥的历史已相当久远。传说在元代末年,有一个风水先生说现在博士桥的对面牛字圩是一只卧牛,如果在牛头上安上两只角,卧牛就会翻身,这里就会出“贵人”。后来,当地人们就按照风水先生的说法,在两条港的交叉处造了两座成“八”字形的桥,形似一对牛角。日子长了, “八字桥”改作了“博士桥”(在当地话中“八字”与“博士”同音)。看来,这改桥名寄托着当地人们对出“贵人”的企盼。

 

横扇四都古村落

    博士桥中的两桥均为梁式,东西向的那一座长10米,桥面宽1.8米,跨度为5.4米,高3.1米。南北向的那一座长11.7米,桥面宽1.6米,跨度为4.8米,高3.05米。这博士桥原为木构。现存之桥系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用附近废址的崇吴寺之石构筑的。据《震泽县志》记载,崇吴寺在四都充浦村,周围九母,五代后梁开平二年(908)建,明正统年间(1436—1449)重建,由教谕吴骥作记。嘉靖年间(1522—1566)毁。万历三十九年(1611)由邑人屠大化重建……至今,崇吴寺已无踪影。

 

 

横扇四都古村落
  

    崇吴寺遗址上仍留有一棵巨大的银杏树,堪称吴江之最。千百年来,它像一位忠诚的卫士,默默地伫立在美丽的东太湖之滨。车行在吴江至七都的环太湖公路上,就能远远望见这棵树。现树高达30多米高,主干直径2米多,周长近6.5米,四五个成年人才能将之合抱,树冠直径约36米,遮荫面积近700平方米,躯于挺拔,枝繁叶茂,浓荫蔽口,气概非凡。据载五代后梁开平二年(908)建崇吴寺,寺里古银杏是僧人根据北宋末年抗金将领花荣之女百花公主的遗愿栽种的,树龄传说已有800多年。

 

 

横扇四都古村落

    解放前,古银杏的边上有座古老的寺庙,穷苦的老百姓总是把幸福寄托在上苍和神灵的身上,古银杏常常被人们贴满了祈福避祸的红纸条,甚至有人把香烛插在树的皱褶里和树根上,对着古银杏焚香膜拜,祈福消灾。终于有场大火,将寺庙烧得无影无踪。这棵无辜的古银杏也被无情的大火焚烧得面目全非。从此它的身影慢慢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一晃经年。在一个春天的早晨,人们忽然惊讶地发现古银杏又吐绿、发芽了,仿佛像一个熟睡的老人慢慢苏醒了过来,抖了抖身上的疲惫,跟随着春天的脚步又开始上路了……

 

 

横扇四都古村落

    邑宁桥为吴江文物控制单位,位于横扇镇东北的四都村。横扇地处吴江西北部,西濒太湖,北、东、西分别与松陵、平望、七都交界。相传明末清初,横扇是太湖边上的一个村落,一条横港穿村而过,沿横港布有上下二扇,“横扇”之名即由此而来。四都以前有一地名叫“盛乌田”。据传在宋建炎元年(1127)后,被封为吴江开国伯的盛章由浙江临安迁居吴江,其子孙在全县繁衍散居,许多地方以盛字命名,如一都有盛庄,二都有盛家厍(在今松陵镇东门外)、十七都有盛墩(今平望镇胜墩村)、二十都有盛泽……四都以前因离太湖很近,周围渔民在这里栖息,过往船只也常借港避风停泊过夜,因此,市面颇好,有不短的街道,茶馆、酒肆、杂货店等鳞次栉比。“沧海变桑田”,如今,街道、廊棚、店铺等都没有了影子,但河边那些斑驳的石驳岸仍在,古石桥仍存有好几座,邑宁桥便是其中的一座。

    邑宁桥因北堍有施相公庙,亦名施相公桥,为拱形单孔,南北走向,跨庙前港,桥长18.5米,桥面宽2.25米,矢高3米,跨度5.7米,初建无考,现存之桥为清光绪十六年(1890)重建。

    桥东西两向均镌有对联:

    西向为:“成梁正遇神仙诞;题柱还期经济才。”上联中的 “神仙”,指的是“八仙”中的一仙——吕纯阳。吕纯阳姓吕名岩,字洞宾,号称“吕祖”,唐代贞元年间人,举进士不第,遇“正阳真人”钟离子得道。吕洞宾在“八仙”中是核心人物,在江南民间几乎家喻户晓,传说颇多,目流传着“轧神仙”的风俗,相传农历四月十四日是吕洞宾的生日。下联中的“经济”,指“经世济民”。

    东向联为:“放鸭栏丹春涨软;卖鱼网晒夕阳明。”关于联中的“放鸭”,在当地流传着一个“常遇春放鸭”的故事。说明初开国功臣常遇春从小跟随母亲来到四都村,靠放鸭度日。一天,母子俩划着船在桥头放鸭,只听见鸭群中“扑扑”声响.过去一看,少了好几只鸭子。第二天,鸭群中又是一阵骚动,几只鸭子不翼而飞。为了弄清缘由,常遇春躲在一旁观看,只见水中浮出一条大黄鳝,一张口,一只鸭子就落人了它的腹中。常遇春见此情景,怒不可遏,“扑通”一声跳入水里,将这条大黄鳝擒了上来。回到家里,常遇春叫母亲杀了,烹煮佐酒。常遇春狼吞虎咽,一下就将黄鳝吃个精光。过了一会。他觉得浑身胀热,煞是难熬,就叫母亲用棍子拍打他的身子。谁知,母亲拍打一下,他的身子就长高一点,母亲不停地打,他的身子不停地长,待等到他胀热消除时,已是一个高大无比、力大无穷的汉子了。后来,常遇春跟随朱元璋起兵,当上了大将,立下累累战功。

 

 

横扇四都古村落

    四都村传说有元末湖城遗迹。《太湖备考》载,湖城为元末张士诚所筑,北据太湖,自四都之充浦抵大钱港,为一字城,东西长达百余里,城北鉴堑环之。明代弘治年间,城废。四都村过去老农,干活曾挖到城砖。在今七都镇蒋家港村,当地人仍呼其地为城头上

    四都古村曾经的繁荣得益于紧靠太湖。乾隆嘉庆年间,街道与店面将四都村落串连起来。在太湖中打鱼的渔民常常在这里停留,把四都古村落看成是他们的避风港。数百年来,四都古村街市日趋繁荣,米行、鱼行林立,俨然成了太湖边一个农副产品交易中心。清雍正时,人气更旺。随生活需求的提高,太湖渔民将所捕获的鱼虾等水产品,来此与农民进行鱼米交易。于是,便有了更多的商店,有了茶馆、酒肆、杂货店、钱庄、豆腐坊。清代末期,大批灾民来到东太湖围湖垦田。从此,四都村的地理位置被逐步改变:村庄被分割,远离太湖;码头、水埠头连同四都村的河道、桥粱都失去了它们的重要地位;原先的喧嚣日渐隐去,沿街的店面也逐年拆除殆尽。后来,连老街石板路上的石板都荡然无存了,石板街上花团锦簇的繁华也从此归于沉寂。穿过大片的桑地,来到百米石板街的旧址,但很难再找到旧时痕迹。河堤上大片大片的野草里,不时有规则的石条探出头来,伸向河中,令人想象出这里曾经是船只熙攘的水埠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