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关说“债”

 红瓦屋图书馆 2012-10-05

年关说“债”

朱启袖 《 光明日报 》( 2011年02月02日   04 版)

    年关在即,不禁想起了“债”字。我们湖南湘潭一带之旧俗,一般除夕日都要了结一年的债务。一时无法还债者,便出门躲避,叫“做皇帝”。只要躲过亥时,就可放心回家。那时即令遇上债主,也绝不言讨债,还相互道喜,恭贺新春快乐。这样的事小时候见过不少。所存1937年元月的一份《湘潭民报》就有这样的记载:某某“口念平平仄仄平平仄……边念边跑,跑到育婴之街,躲进民报之馆(当时《湘潭民报》社设在育婴街),坐在编辑之室,大烤木炭之火。其‘皇帝’之乐也。”

    我还见过某人除夕清晨贴字幅于门上:“知我穷而讨债于我,是不仁也;知我穷而放债于我,是不智也。你不仁不智,我亦无礼无义,不还!”一副“死猪不怕滚水烫”的架势。

    周赧王“债台高筑”的故事,今天看来也还有意思:公元前256年,周赧王向本国富户借钱,准备讨伐秦国。他任命西周公为大将,率领五千军队,并约六国诸侯到伊阙会合。不料,除了楚、燕两国派了些兵来以外,其他四国的兵马都失约不来。结果,等了3个月仍不见其他四国的动静,西周公只好带着自己的人马无功而回。西周国的富户见周军回来,纷纷持借券向赧王讨债。他们从早到晚聚集在宫门外,喧哗不止,声音直传入内宫。周赧王愧悔不及,又无可奈何,只好躲到宫后的一个高台上避债。周朝人将这个高台称为“逃责台”(即逃债台)。看来,正如俗话所说:“冷是冷,莫刮风;穷是穷,莫欠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