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怀平逢山

 几抹晨光 2012-10-05

感怀平逢山

1_副本.jpg


   
    她苍老,苍老得连叹息的力气都孱弱,于是只能选择沉默。
    她悠远,悠远的脚步一声声隐匿在山谷间,却又响彻在人类迈向文明的征途上。
    如果你是一个心系历史文化的人,就不该不知道她。她的苍老是历史的一个个脚印,她的悠远连接了全世界客家人的心弦。
    她就是平逢山。
    平逢山为洛阳北邙山之首,是炎黄二帝母族的故乡。有关平逢山最早的记载见于《山海经》。《山海经.中次六经》云:“缟羝山之首,曰平逢之山,南望伊洛,东望谷城之山,无草木,无水,多沙石。”确定了平逢山的位置在洛阳之北,谷城山之西。即今孟津县横水镇西北一带。
     2011年4月20日上午,我怀着虔诚、探寻的心情,参加了孟津平逢山炎黄母族有蟜氏故里第七届拜祖大典。

    有蟜氏(蟜与娇字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氏族部落,自黄帝之前一直延续到夏代。《说文解字》说:“蟜,虫也,从虫,乔声。”段玉裁注:“虫,各本作虫,今正。虫者,它也。虹似它,故字从虫。”它,即蛇,故蟜为龙、蛇类。《国语.晋语》载:“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黄帝、炎帝两大集团,同出少典--有蟜部落,后世成为异姓互相通婚的不同氏族与部落,在迁徙与发展中更成为有亲缘关系又具有共同文化特点的两大部落集团。
    一阵喧天锣鼓打破了丘陵的寂静,提示着我们,拜祖大典开始了。鼓声打破了沉寂的平逢山。迎风飘扬的旗帜,哗哗作响,显得热烈招摇。彩虹门上,“中华炎黄母族故里第七届拜祖大典”字样鲜艳夺目,把简朴的村落渲染得喜气盈盈。淳朴的村民好奇得看着我们这群陌生的闯入者。也许,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生活的土地,正是华夏民族的根之所在。
    拜祖大典结束后,我走出喧嚣的人群,漫步上高岗。一个个丘陵连绵着伸向远方,和天际连成了一体,望不见头,亦断不了尾。这一片沉寂的土地,几乎没有人可以读懂读透了。而她,没有丝毫的慌张,没有害怕被遗忘,她用耐心和坚韧等待着后辈的膜拜和触摸。

    有鸟儿从挺立的树枝上飞起,划过丘陵,停驻在土地上,片刻之后又向远方飞去。起落之间,鸟完成了对土地对自然的膜拜。有鐈氏,在远古时期,就生活在这里?苍莽的黄土坡,如何承载了上古先民踏上文明的蹒跚步履?
     我想起了蜜蜂。
   《山海经.中次六经》云:“有神焉,其状如人而二首,名曰骄虫,是为螫虫,实惟蜂蜜之庐。”说明有鐈氏以蜜蜂为图腾。图腾信仰反映着人们群体同氏族的土地、同自己取得食物的领域的联系。据《山海经》记载,骄虫是平逢山的山神,身形似人,长有两个脑袋。它是螫虫的首领,也是一切蜂类动物的归宿之处。一群以蜜蜂为信仰的先民,一定是勤劳的不畏惧艰险的人。我似乎隐隐看见成群的蜜蜂在花丛中忙碌,又似乎听见声声嘶喊在空中弥漫,赤身露体的众民在蜜蜂的指引下,追逐着猎物。
    人类在追逐的奔跑中,迈向文明。
    如今,我们已经找不到何种符号或方式,曾经记载过先民们的生活。那个时期,是一片混沌的世界。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呼吸着这里的空气,透过树枝散落下的阳光,感知着那个环境。那该是一个快乐的时代,日出日落群舞共餐;那该是一个单纯的时代,为得到食物而高呼雀跃;那该是一个创造的时代,生存需要促使能力一点点进化。这里,曾经万物竞生,一个人与兽共存的世界,充满着凶险和挑战,也充满着和谐。
    所幸,我们还有一部《山海经》,这本中国上古文化的伟大作品。
    中华民族的根系深深驻扎在我脚下的漫漫黄土之中。客家的子民忘不了自己的根,无论漂泊到天涯还是海角,总在竭尽全力,为灵魂思想寻觅一处栖息的港湾。寻根是人的天性,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寻根问祖不在祈福于祖先,而在触摸我们的血脉,我们与祖先血脉相连,祖先曾经的苦难与辉煌,会通过这血脉,流传到我们的身体和精神。
    我眺望着起伏的山峦丘陵,山无声,而这无声,积淀典藏了所有的未来。
    抓起一把脚下的黄土,似乎触摸到了她那跃动的心律。
    未来,这里不再沉默。




感怀平逢山

1_副本.jpg


   
    她苍老,苍老得连叹息的力气都孱弱,于是只能选择沉默。
    她悠远,悠远的脚步一声声隐匿在山谷间,却又响彻在人类迈向文明的征途上。
    如果你是一个心系历史文化的人,就不该不知道她。她的苍老是历史的一个个脚印,她的悠远连接了全世界客家人的心弦。
    她就是平逢山。
    平逢山为洛阳北邙山之首,是炎黄二帝母族的故乡。有关平逢山最早的记载见于《山海经》。《山海经.中次六经》云:“缟羝山之首,曰平逢之山,南望伊洛,东望谷城之山,无草木,无水,多沙石。”确定了平逢山的位置在洛阳之北,谷城山之西。即今孟津县横水镇西北一带。
     2011年4月20日上午,我怀着虔诚、探寻的心情,参加了孟津平逢山炎黄母族有蟜氏故里第七届拜祖大典。

    有蟜氏(蟜与娇字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氏族部落,自黄帝之前一直延续到夏代。《说文解字》说:“蟜,虫也,从虫,乔声。”段玉裁注:“虫,各本作虫,今正。虫者,它也。虹似它,故字从虫。”它,即蛇,故蟜为龙、蛇类。《国语.晋语》载:“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黄帝、炎帝两大集团,同出少典--有蟜部落,后世成为异姓互相通婚的不同氏族与部落,在迁徙与发展中更成为有亲缘关系又具有共同文化特点的两大部落集团。
    一阵喧天锣鼓打破了丘陵的寂静,提示着我们,拜祖大典开始了。鼓声打破了沉寂的平逢山。迎风飘扬的旗帜,哗哗作响,显得热烈招摇。彩虹门上,“中华炎黄母族故里第七届拜祖大典”字样鲜艳夺目,把简朴的村落渲染得喜气盈盈。淳朴的村民好奇得看着我们这群陌生的闯入者。也许,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生活的土地,正是华夏民族的根之所在。
    拜祖大典结束后,我走出喧嚣的人群,漫步上高岗。一个个丘陵连绵着伸向远方,和天际连成了一体,望不见头,亦断不了尾。这一片沉寂的土地,几乎没有人可以读懂读透了。而她,没有丝毫的慌张,没有害怕被遗忘,她用耐心和坚韧等待着后辈的膜拜和触摸。

    有鸟儿从挺立的树枝上飞起,划过丘陵,停驻在土地上,片刻之后又向远方飞去。起落之间,鸟完成了对土地对自然的膜拜。有鐈氏,在远古时期,就生活在这里?苍莽的黄土坡,如何承载了上古先民踏上文明的蹒跚步履?
     我想起了蜜蜂。
   《山海经.中次六经》云:“有神焉,其状如人而二首,名曰骄虫,是为螫虫,实惟蜂蜜之庐。”说明有鐈氏以蜜蜂为图腾。图腾信仰反映着人们群体同氏族的土地、同自己取得食物的领域的联系。据《山海经》记载,骄虫是平逢山的山神,身形似人,长有两个脑袋。它是螫虫的首领,也是一切蜂类动物的归宿之处。一群以蜜蜂为信仰的先民,一定是勤劳的不畏惧艰险的人。我似乎隐隐看见成群的蜜蜂在花丛中忙碌,又似乎听见声声嘶喊在空中弥漫,赤身露体的众民在蜜蜂的指引下,追逐着猎物。
    人类在追逐的奔跑中,迈向文明。
    如今,我们已经找不到何种符号或方式,曾经记载过先民们的生活。那个时期,是一片混沌的世界。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呼吸着这里的空气,透过树枝散落下的阳光,感知着那个环境。那该是一个快乐的时代,日出日落群舞共餐;那该是一个单纯的时代,为得到食物而高呼雀跃;那该是一个创造的时代,生存需要促使能力一点点进化。这里,曾经万物竞生,一个人与兽共存的世界,充满着凶险和挑战,也充满着和谐。
    所幸,我们还有一部《山海经》,这本中国上古文化的伟大作品。
    中华民族的根系深深驻扎在我脚下的漫漫黄土之中。客家的子民忘不了自己的根,无论漂泊到天涯还是海角,总在竭尽全力,为灵魂思想寻觅一处栖息的港湾。寻根是人的天性,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寻根问祖不在祈福于祖先,而在触摸我们的血脉,我们与祖先血脉相连,祖先曾经的苦难与辉煌,会通过这血脉,流传到我们的身体和精神。
    我眺望着起伏的山峦丘陵,山无声,而这无声,积淀典藏了所有的未来。
    抓起一把脚下的黄土,似乎触摸到了她那跃动的心律。
    未来,这里不再沉默。




感怀平逢山

1_副本.jpg


   
    她苍老,苍老得连叹息的力气都孱弱,于是只能选择沉默。
    她悠远,悠远的脚步一声声隐匿在山谷间,却又响彻在人类迈向文明的征途上。
    如果你是一个心系历史文化的人,就不该不知道她。她的苍老是历史的一个个脚印,她的悠远连接了全世界客家人的心弦。
    她就是平逢山。
    平逢山为洛阳北邙山之首,是炎黄二帝母族的故乡。有关平逢山最早的记载见于《山海经》。《山海经.中次六经》云:“缟羝山之首,曰平逢之山,南望伊洛,东望谷城之山,无草木,无水,多沙石。”确定了平逢山的位置在洛阳之北,谷城山之西。即今孟津县横水镇西北一带。
     2011年4月20日上午,我怀着虔诚、探寻的心情,参加了孟津平逢山炎黄母族有蟜氏故里第七届拜祖大典。

    有蟜氏(蟜与娇字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氏族部落,自黄帝之前一直延续到夏代。《说文解字》说:“蟜,虫也,从虫,乔声。”段玉裁注:“虫,各本作虫,今正。虫者,它也。虹似它,故字从虫。”它,即蛇,故蟜为龙、蛇类。《国语.晋语》载:“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黄帝、炎帝两大集团,同出少典--有蟜部落,后世成为异姓互相通婚的不同氏族与部落,在迁徙与发展中更成为有亲缘关系又具有共同文化特点的两大部落集团。
    一阵喧天锣鼓打破了丘陵的寂静,提示着我们,拜祖大典开始了。鼓声打破了沉寂的平逢山。迎风飘扬的旗帜,哗哗作响,显得热烈招摇。彩虹门上,“中华炎黄母族故里第七届拜祖大典”字样鲜艳夺目,把简朴的村落渲染得喜气盈盈。淳朴的村民好奇得看着我们这群陌生的闯入者。也许,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生活的土地,正是华夏民族的根之所在。
    拜祖大典结束后,我走出喧嚣的人群,漫步上高岗。一个个丘陵连绵着伸向远方,和天际连成了一体,望不见头,亦断不了尾。这一片沉寂的土地,几乎没有人可以读懂读透了。而她,没有丝毫的慌张,没有害怕被遗忘,她用耐心和坚韧等待着后辈的膜拜和触摸。

    有鸟儿从挺立的树枝上飞起,划过丘陵,停驻在土地上,片刻之后又向远方飞去。起落之间,鸟完成了对土地对自然的膜拜。有鐈氏,在远古时期,就生活在这里?苍莽的黄土坡,如何承载了上古先民踏上文明的蹒跚步履?
     我想起了蜜蜂。
   《山海经.中次六经》云:“有神焉,其状如人而二首,名曰骄虫,是为螫虫,实惟蜂蜜之庐。”说明有鐈氏以蜜蜂为图腾。图腾信仰反映着人们群体同氏族的土地、同自己取得食物的领域的联系。据《山海经》记载,骄虫是平逢山的山神,身形似人,长有两个脑袋。它是螫虫的首领,也是一切蜂类动物的归宿之处。一群以蜜蜂为信仰的先民,一定是勤劳的不畏惧艰险的人。我似乎隐隐看见成群的蜜蜂在花丛中忙碌,又似乎听见声声嘶喊在空中弥漫,赤身露体的众民在蜜蜂的指引下,追逐着猎物。
    人类在追逐的奔跑中,迈向文明。
    如今,我们已经找不到何种符号或方式,曾经记载过先民们的生活。那个时期,是一片混沌的世界。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呼吸着这里的空气,透过树枝散落下的阳光,感知着那个环境。那该是一个快乐的时代,日出日落群舞共餐;那该是一个单纯的时代,为得到食物而高呼雀跃;那该是一个创造的时代,生存需要促使能力一点点进化。这里,曾经万物竞生,一个人与兽共存的世界,充满着凶险和挑战,也充满着和谐。
    所幸,我们还有一部《山海经》,这本中国上古文化的伟大作品。
    中华民族的根系深深驻扎在我脚下的漫漫黄土之中。客家的子民忘不了自己的根,无论漂泊到天涯还是海角,总在竭尽全力,为灵魂思想寻觅一处栖息的港湾。寻根是人的天性,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寻根问祖不在祈福于祖先,而在触摸我们的血脉,我们与祖先血脉相连,祖先曾经的苦难与辉煌,会通过这血脉,流传到我们的身体和精神。
    我眺望着起伏的山峦丘陵,山无声,而这无声,积淀典藏了所有的未来。
    抓起一把脚下的黄土,似乎触摸到了她那跃动的心律。
    未来,这里不再沉默。




感怀平逢山

1_副本.jpg


   
    她苍老,苍老得连叹息的力气都孱弱,于是只能选择沉默。
    她悠远,悠远的脚步一声声隐匿在山谷间,却又响彻在人类迈向文明的征途上。
    如果你是一个心系历史文化的人,就不该不知道她。她的苍老是历史的一个个脚印,她的悠远连接了全世界客家人的心弦。
    她就是平逢山。
    平逢山为洛阳北邙山之首,是炎黄二帝母族的故乡。有关平逢山最早的记载见于《山海经》。《山海经.中次六经》云:“缟羝山之首,曰平逢之山,南望伊洛,东望谷城之山,无草木,无水,多沙石。”确定了平逢山的位置在洛阳之北,谷城山之西。即今孟津县横水镇西北一带。
     2011年4月20日上午,我怀着虔诚、探寻的心情,参加了孟津平逢山炎黄母族有蟜氏故里第七届拜祖大典。

    有蟜氏(蟜与娇字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氏族部落,自黄帝之前一直延续到夏代。《说文解字》说:“蟜,虫也,从虫,乔声。”段玉裁注:“虫,各本作虫,今正。虫者,它也。虹似它,故字从虫。”它,即蛇,故蟜为龙、蛇类。《国语.晋语》载:“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黄帝、炎帝两大集团,同出少典--有蟜部落,后世成为异姓互相通婚的不同氏族与部落,在迁徙与发展中更成为有亲缘关系又具有共同文化特点的两大部落集团。
    一阵喧天锣鼓打破了丘陵的寂静,提示着我们,拜祖大典开始了。鼓声打破了沉寂的平逢山。迎风飘扬的旗帜,哗哗作响,显得热烈招摇。彩虹门上,“中华炎黄母族故里第七届拜祖大典”字样鲜艳夺目,把简朴的村落渲染得喜气盈盈。淳朴的村民好奇得看着我们这群陌生的闯入者。也许,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生活的土地,正是华夏民族的根之所在。
    拜祖大典结束后,我走出喧嚣的人群,漫步上高岗。一个个丘陵连绵着伸向远方,和天际连成了一体,望不见头,亦断不了尾。这一片沉寂的土地,几乎没有人可以读懂读透了。而她,没有丝毫的慌张,没有害怕被遗忘,她用耐心和坚韧等待着后辈的膜拜和触摸。

    有鸟儿从挺立的树枝上飞起,划过丘陵,停驻在土地上,片刻之后又向远方飞去。起落之间,鸟完成了对土地对自然的膜拜。有鐈氏,在远古时期,就生活在这里?苍莽的黄土坡,如何承载了上古先民踏上文明的蹒跚步履?
     我想起了蜜蜂。
   《山海经.中次六经》云:“有神焉,其状如人而二首,名曰骄虫,是为螫虫,实惟蜂蜜之庐。”说明有鐈氏以蜜蜂为图腾。图腾信仰反映着人们群体同氏族的土地、同自己取得食物的领域的联系。据《山海经》记载,骄虫是平逢山的山神,身形似人,长有两个脑袋。它是螫虫的首领,也是一切蜂类动物的归宿之处。一群以蜜蜂为信仰的先民,一定是勤劳的不畏惧艰险的人。我似乎隐隐看见成群的蜜蜂在花丛中忙碌,又似乎听见声声嘶喊在空中弥漫,赤身露体的众民在蜜蜂的指引下,追逐着猎物。
    人类在追逐的奔跑中,迈向文明。
    如今,我们已经找不到何种符号或方式,曾经记载过先民们的生活。那个时期,是一片混沌的世界。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呼吸着这里的空气,透过树枝散落下的阳光,感知着那个环境。那该是一个快乐的时代,日出日落群舞共餐;那该是一个单纯的时代,为得到食物而高呼雀跃;那该是一个创造的时代,生存需要促使能力一点点进化。这里,曾经万物竞生,一个人与兽共存的世界,充满着凶险和挑战,也充满着和谐。
    所幸,我们还有一部《山海经》,这本中国上古文化的伟大作品。
    中华民族的根系深深驻扎在我脚下的漫漫黄土之中。客家的子民忘不了自己的根,无论漂泊到天涯还是海角,总在竭尽全力,为灵魂思想寻觅一处栖息的港湾。寻根是人的天性,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寻根问祖不在祈福于祖先,而在触摸我们的血脉,我们与祖先血脉相连,祖先曾经的苦难与辉煌,会通过这血脉,流传到我们的身体和精神。
    我眺望着起伏的山峦丘陵,山无声,而这无声,积淀典藏了所有的未来。
    抓起一把脚下的黄土,似乎触摸到了她那跃动的心律。
    未来,这里不再沉默。




感怀平逢山

1_副本.jpg


   
    她苍老,苍老得连叹息的力气都孱弱,于是只能选择沉默。
    她悠远,悠远的脚步一声声隐匿在山谷间,却又响彻在人类迈向文明的征途上。
    如果你是一个心系历史文化的人,就不该不知道她。她的苍老是历史的一个个脚印,她的悠远连接了全世界客家人的心弦。
    她就是平逢山。
    平逢山为洛阳北邙山之首,是炎黄二帝母族的故乡。有关平逢山最早的记载见于《山海经》。《山海经.中次六经》云:“缟羝山之首,曰平逢之山,南望伊洛,东望谷城之山,无草木,无水,多沙石。”确定了平逢山的位置在洛阳之北,谷城山之西。即今孟津县横水镇西北一带。
     2011年4月20日上午,我怀着虔诚、探寻的心情,参加了孟津平逢山炎黄母族有蟜氏故里第七届拜祖大典。

    有蟜氏(蟜与娇字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氏族部落,自黄帝之前一直延续到夏代。《说文解字》说:“蟜,虫也,从虫,乔声。”段玉裁注:“虫,各本作虫,今正。虫者,它也。虹似它,故字从虫。”它,即蛇,故蟜为龙、蛇类。《国语.晋语》载:“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黄帝、炎帝两大集团,同出少典--有蟜部落,后世成为异姓互相通婚的不同氏族与部落,在迁徙与发展中更成为有亲缘关系又具有共同文化特点的两大部落集团。
    一阵喧天锣鼓打破了丘陵的寂静,提示着我们,拜祖大典开始了。鼓声打破了沉寂的平逢山。迎风飘扬的旗帜,哗哗作响,显得热烈招摇。彩虹门上,“中华炎黄母族故里第七届拜祖大典”字样鲜艳夺目,把简朴的村落渲染得喜气盈盈。淳朴的村民好奇得看着我们这群陌生的闯入者。也许,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生活的土地,正是华夏民族的根之所在。
    拜祖大典结束后,我走出喧嚣的人群,漫步上高岗。一个个丘陵连绵着伸向远方,和天际连成了一体,望不见头,亦断不了尾。这一片沉寂的土地,几乎没有人可以读懂读透了。而她,没有丝毫的慌张,没有害怕被遗忘,她用耐心和坚韧等待着后辈的膜拜和触摸。

    有鸟儿从挺立的树枝上飞起,划过丘陵,停驻在土地上,片刻之后又向远方飞去。起落之间,鸟完成了对土地对自然的膜拜。有鐈氏,在远古时期,就生活在这里?苍莽的黄土坡,如何承载了上古先民踏上文明的蹒跚步履?
     我想起了蜜蜂。
   《山海经.中次六经》云:“有神焉,其状如人而二首,名曰骄虫,是为螫虫,实惟蜂蜜之庐。”说明有鐈氏以蜜蜂为图腾。图腾信仰反映着人们群体同氏族的土地、同自己取得食物的领域的联系。据《山海经》记载,骄虫是平逢山的山神,身形似人,长有两个脑袋。它是螫虫的首领,也是一切蜂类动物的归宿之处。一群以蜜蜂为信仰的先民,一定是勤劳的不畏惧艰险的人。我似乎隐隐看见成群的蜜蜂在花丛中忙碌,又似乎听见声声嘶喊在空中弥漫,赤身露体的众民在蜜蜂的指引下,追逐着猎物。
    人类在追逐的奔跑中,迈向文明。
    如今,我们已经找不到何种符号或方式,曾经记载过先民们的生活。那个时期,是一片混沌的世界。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呼吸着这里的空气,透过树枝散落下的阳光,感知着那个环境。那该是一个快乐的时代,日出日落群舞共餐;那该是一个单纯的时代,为得到食物而高呼雀跃;那该是一个创造的时代,生存需要促使能力一点点进化。这里,曾经万物竞生,一个人与兽共存的世界,充满着凶险和挑战,也充满着和谐。
    所幸,我们还有一部《山海经》,这本中国上古文化的伟大作品。
    中华民族的根系深深驻扎在我脚下的漫漫黄土之中。客家的子民忘不了自己的根,无论漂泊到天涯还是海角,总在竭尽全力,为灵魂思想寻觅一处栖息的港湾。寻根是人的天性,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寻根问祖不在祈福于祖先,而在触摸我们的血脉,我们与祖先血脉相连,祖先曾经的苦难与辉煌,会通过这血脉,流传到我们的身体和精神。
    我眺望着起伏的山峦丘陵,山无声,而这无声,积淀典藏了所有的未来。
    抓起一把脚下的黄土,似乎触摸到了她那跃动的心律。
    未来,这里不再沉默。




    感怀平逢山

1_副本.jpg

    她苍老,苍老得连叹息的力气都孱弱,于是只能选择沉默。
    她悠远,悠远的脚步一声声隐匿在山谷间,却又响彻在人类迈向文明的征途上。
    如果你是一个心系历史文化的人,就不该不知道她。她的苍老是历史的一个个脚印,她的悠远连接了全世界客家人的心弦。
    她就是平逢山。
    平逢山为洛阳北邙山之首,是炎黄二帝母族的故乡。有关平逢山最早的记载见于《山海经》。《山海经.中次六经》云:“缟羝山之首,曰平逢之山,南望伊洛,东望谷城之山,无草木,无水,多沙石。”确定了平逢山的位置在洛阳之北,谷城山之西。即今孟津县横水镇西北一带。
     2011年4月20日上午,我怀着虔诚、探寻的心情,参加了孟津平逢山炎黄母族有蟜氏故里第七届拜祖大典。

    有蟜氏(蟜与娇字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氏族部落,自黄帝之前一直延续到夏代。《说文解字》说:“蟜,虫也,从虫,乔声。”段玉裁注:“虫,各本作虫,今正。虫者,它也。虹似它,故字从虫。”它,即蛇,故蟜为龙、蛇类。《国语.晋语》载:“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黄帝、炎帝两大集团,同出少典--有蟜部落,后世成为异姓互相通婚的不同氏族与部落,在迁徙与发展中更成为有亲缘关系又具有共同文化特点的两大部落集团。
    一阵喧天锣鼓打破了丘陵的寂静,提示着我们,拜祖大典开始了。鼓声打破了沉寂的平逢山。迎风飘扬的旗帜,哗哗作响,显得热烈招摇。彩虹门上,“中华炎黄母族故里第七届拜祖大典”字样鲜艳夺目,把简朴的村落渲染得喜气盈盈。淳朴的村民好奇得看着我们这群陌生的闯入者。也许,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生活的土地,正是华夏民族的根之所在。
    拜祖大典结束后,我走出喧嚣的人群,漫步上高岗。一个个丘陵连绵着伸向远方,和天际连成了一体,望不见头,亦断不了尾。这一片沉寂的土地,几乎没有人可以读懂读透了。而她,没有丝毫的慌张,没有害怕被遗忘,她用耐心和坚韧等待着后辈的膜拜和触摸。

    有鸟儿从挺立的树枝上飞起,划过丘陵,停驻在土地上,片刻之后又向远方飞去。起落之间,鸟完成了对土地对自然的膜拜。有鐈氏,在远古时期,就生活在这里?苍莽的黄土坡,如何承载了上古先民踏上文明的蹒跚步履?
     我想起了蜜蜂。
   《山海经.中次六经》云:“有神焉,其状如人而二首,名曰骄虫,是为螫虫,实惟蜂蜜之庐。”说明有鐈氏以蜜蜂为图腾。图腾信仰反映着人们群体同氏族的土地、同自己取得食物的领域的联系。据《山海经》记载,骄虫是平逢山的山神,身形似人,长有两个脑袋。它是螫虫的首领,也是一切蜂类动物的归宿之处。一群以蜜蜂为信仰的先民,一定是勤劳的不畏惧艰险的人。我似乎隐隐看见成群的蜜蜂在花丛中忙碌,又似乎听见声声嘶喊在空中弥漫,赤身露体的众民在蜜蜂的指引下,追逐着猎物。
    人类在追逐的奔跑中,迈向文明。
    如今,我们已经找不到何种符号或方式,曾经记载过先民们的生活。那个时期,是一片混沌的世界。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呼吸着这里的空气,透过树枝散落下的阳光,感知着那个环境。那该是一个快乐的时代,日出日落群舞共餐;那该是一个单纯的时代,为得到食物而高呼雀跃;那该是一个创造的时代,生存需要促使能力一点点进化。这里,曾经万物竞生,一个人与兽共存的世界,充满着凶险和挑战,也充满着和谐。
    所幸,我们还有一部《山海经》,这本中国上古文化的伟大作品。
    中华民族的根系深深驻扎在我脚下的漫漫黄土之中。客家的子民忘不了自己的根,无论漂泊到天涯还是海角,总在竭尽全力,为灵魂思想寻觅一处栖息的港湾。寻根是人的天性,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寻根问祖不在祈福于祖先,而在触摸我们的血脉,我们与祖先血脉相连,祖先曾经的苦难与辉煌,会通过这血脉,流传到我们的身体和精神。
    我眺望着起伏的山峦丘陵,山无声,而这无声,积淀典藏了所有的未来。
    抓起一把脚下的黄土,似乎触摸到了她那跃动的心律。
    未来,这里不再沉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