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薛宝琴托古咏物诗十首谜底之揭破

 闲之寻味 2012-10-07
薛宝琴托古咏物诗十首谜底之揭破
【何新按语】
余早年躬耕在东北农场,少书读。时伟大领袖指示宜多读《红楼梦》,因常翻阅其书,求猜谜解闷之娱乐耳。
《红楼梦》第五十至第五十一回有妙女薛宝琴所作《怀古》灯谜诗十首,每首各隐喻一物,十首皆为谜语。然而此十首诗所喻究竟为何史事及物事?三百年来说者见仁见智,迄今未得确论。余早年在田亩间时曾好奇而试解之。惜乎昔日考订旧稿已残,仅略存数纸片段不全,兹据记忆并重新寻书查典故而理之如次。余颇自信,认为这个三百年的哑谜已经破解。此解余将收入拙新著《何新论诗》一书中,在此先行发表,以博同好者一粲耳。
    其实所谓”红学“者,不过皆类此,文字游戏而已。惟自胡(适)、王(国维)以来百年红学,连这么简单之十首怀古诗都不能破解——此学不是屁学又是什么?徒博老顽童一笑耳!

 《红楼梦》(第五十回):
【薛宝琴走过来笑道:“我从小儿所走的地方的古迹不少,我今拣了十个地方的古迹,作了十首怀古的诗。诗虽粗鄙,却怀往事,又暗隐俗物十件,姐姐们请猜一猜。”众人听了,都说:“这倒巧,何不写出来大家一看?”
  续(第五十一回):
众人闻得薛宝琴将素习所经过各省内的古迹为题,作了十首怀古绝句,内隐十物,皆说这自然新巧。都争着看时,只见写道是:
  赤壁怀古 其一
  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载空舟。
  喧阗一炬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
  交趾怀古 其二
  铜铸金镛振纪纲,声传海外播戎羌。
  马援自是功劳大,铁笛无烦说子房。
  钟山怀古 其三
  名利何曾伴汝身,无端被诏出凡尘。
  牵连大抵难休绝,莫怨他人嘲笑频。
  淮阴怀古 其四
  壮士须防恶犬欺,三齐位定盖棺时。
  寄言世俗休轻鄙,一饭之恩死也知。
  广陵怀古 其五
  蝉噪鸦栖转眼过,隋堤风景近如何。
  只缘占得风流号,惹得纷纷口舌多。
  桃叶渡怀古 其六
  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
  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
  青冢怀古 其七
  黑水茫茫咽不流,冰弦拨尽曲中愁。
  汉家制度诚堪叹,樗栎应惭万古羞。
  马嵬怀古 其八
  寂寞脂痕渍汗光,温柔一旦付东洋。
  只因遗得风流迹,此日衣衾尚有香。
  蒲东寺怀古 其九
  小红骨贱最身轻,私掖偷携强撮成。
  虽被夫人时吊起,已经勾引彼同行。
  梅花观怀古 其十
  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婵娟。
  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
  众人看了,都称奇道妙。
宝钗先说道:“前八首都是史鉴上有据的;后二首却无考,我们也不大懂得,不如另作两首为是。”
黛玉忙拦道:“这宝姐姐也忒‘胶柱鼓瑟’,矫揉造作了。这两首虽于史鉴上无考,咱们虽不曾看这些外传,不知底里,难道咱们连两本戏也没有见过不成?那三岁孩子也知道,何况咱们?”
探春便道:“这话正是了。”
李纨又道:“况且他原是到过这个地方的。这两件事虽无考,古往今来,以讹传讹,好事者竟故意的弄出这古迹来以愚人。比如那年上京的时节,单是关夫子的坟,倒见了三四处。关夫子一生事业,皆是有据的,如何又有许多的坟?自然是后来人敬爱他生前为人,只怕从这敬爱上穿凿出来,也是有的。及至看《广舆记》上,不止关夫子的坟多,自古来有些名望的人,坟就不少,无考的古迹更多。
如今这两首虽无考,凡说书唱戏,甚至于求的签上皆有注批,老小男女,俗语口头,人人皆知皆说的。况且又并不是看了《西厢》《牡丹》的词曲,怕看了邪书。这竟无妨,只管留着。
宝钗听说,方罢了。大家猜了一回,皆不是。】
  
“大家猜了一回,皆不是”,《红》书作者后来也终究未将此十首诗的谜底作交代。但是,从篇末宝钗、黛玉、探春、李纨四人的对话看,其实大家并非猜不出来,而只是不方便将“谜底”写出来。何故?
      因为这十个“谜底”有两个特点,一是“俗物”,常见之物。二是有“寓意”,要令读者从“俗物”及古迹引发联想。
  自《红楼梦》一书问世以来,此“十首怀古绝句的诗谜”就成了研究者不解之谜。绕道而走者多,望文生义者不少,胡说八道妄作解人者更滥多。
        今日余则解之如次,自信基本已经揭开三百年来此书留下的这个不解之谜。
        特别是最后两首的解读,可以与上文所引宝钗、黛玉等的对话比照从而得到极其自然的证明。
兹解之如下:

第一首《赤壁怀古》:
“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载空舟。喧阗一炬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

——此所喻物,走马灯也。

[走马灯,灯笼之一种,灯内点有炬烛,产生热力造成气流,令灯内风轮转动。轮轴上有剪纸,烛光遂将剪纸影子投射在屏上,图象幻影不断走动。古人多在灯各面绘制历史故事图画,而灯转动时好像人物在你追我赶,故名走马灯。宋代已有走马灯 ,称 “马骑灯 ” 。
元人谢宗可咏走马灯云 :
“ 飙轮拥骑驾炎精 ,飞绕间不夜城 ,风鬣追星来有影,霜蹄逐电去无声 。
秦军夜溃咸阳火 ,吴炬霄驰赤壁兵 ; 更忆雕鞍年少日 ,章台踏碎月华明 。”

宝琴怀古第一首诗寓意与此诗同。
赤壁,周瑜击破曹操南下大军之古战场地名。
盖走马灯者,亦可象征人类政治舞台恩怨轮回之历史也。]


第二首《交趾怀古》:
“铜铸金墉振纪纲,声传海外播戎羌。马援自是功劳大,铁笛无烦说子房。”

——此所喻物,铜鼓也。铜鼓乃古代南蛮祭祀及战争动员之重器。《后汉书·马援传》记马援南征交趾得骆越铜鼓:“援好骑,善别名马,于交趾得骆越铜鼓。”

[金墉,即金城也。墉字或借为镛,镛者,铜作大钟也,亦称金鼓。金城,乃汉代西域地名。
   
  马援,东汉名将,曾于金城击败先零羌兵。后复南下平定交趾,官拜伏波将军。晚年于征西南武陵蛮时病死军中,遂以马革裹尸还家。

  子房,汉初哲臣张良之字也。“铁笛”,传说张良善笛,曾吹笛作楚声,乱项羽军心于垓下,四面楚歌,遂灭项军。刘邦赞张良说:“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

   马援南征武陵蛮时作《武溪深》一首。崔豹《古今注》记:“《武溪深》,马援南征时作。门生爰寄生善笛,援作歌以和之。”此诗则化用其典。]


第三首《钟山怀古》:
“名利何曾伴汝身,无端被诏出凡尘。牵连大抵难休绝,莫怨他人嘲笑频。”

——此所喻物,皮影之偶人也。

[皮影戏,即“影子戏”或“灯影戏”,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在幕后牵线操纵偶人,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以娱乐观者。皮影起源于中国,最早见于汉代,大盛于宋代,元代传至西亚和欧洲。

此诗所咏不羁名利,无端被诏,乃李白故事及金陵凤凰台古迹。唐玄宗天宝时,李白以文学待诏宫廷,为高力士及李林甫所妒,李白不甘为傀儡偶像遂辞官,后游历于金陵。

待诏,汉官名。汉代以才技征召士人,使随时听候皇帝的诏令,谓之待诏,其特别优异者待诏金马门,以备顾问。唐初,置翰林院,凡文辞经学之士及医卜等有专长者,均待诏值日于翰林院,给以粮米,使待诏命,有画待诏、医待诏等。宋、元时尊称手艺人为待诏。

唐玄宗时设有待诏官职,称翰林待诏,掌批答四方表疏,文章应制等事。天宝元年李白奉玄宗诏曾任之,三年后(天宝三年)招髙力士、李林甫嫉,遂辞官去。
李白诗《玉壶吟》:“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
《书情赠蔡舍人雄》:“遭逢圣明主,敢进兴亡言。白璧竟何辜,青蝇遂成冤。”
《赠溧阳宋少府陟》:“早怀经济策,特受龙颜顾。白玉栖青蝇,君臣忽行路。”
《答杜秀才五松山见赠》:“昔献《长杨赋》,天开云雨欢。当时待诏承明里,皆道扬雄才可观。敕赐飞龙二天马,黄金络头白玉鞍。浮云蔽日去不返,总为秋风摧紫兰。”
《赠崔侍御》云:“长安复携手,再顾重千金。君乃虬轩佐,余叨翰墨林。高风摧秀木,虚弹落惊禽。”
《走笔赠独孤驸马》云:“是时仆在金门里,待诏公车谒天子。长揖蒙垂国士恩,壮心剖出酬知己。一别蹉跎朝市间。”

又,宝琴此诗之所以题为“金陵怀古”者,盖李白辞朝廷待诏后云游东南,天宝五年去金陵,此后数年多在金陵,并在此作名篇《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宝琴此诗即言李白事迹也。]

第四首《淮阴怀古》:
“壮士须防恶犬欺,三齐位定盖棺时。寄言世俗休轻鄙,一饭之恩死也知。”

——此所喻物,盖打狗棒也。

[乞丐行乞有可能遭恶犬攻击,须以棒子防身,所持棍棒曰打狗棒也。

壮士,指韩信。一饭之恩,喻韩信报答漂母事也。《史记》:初,淮阴人韩信,无行,不得推荐为史,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信钓于城下,有漂母见信饥,饭信。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汉五年正月,徙齐王信为楚王,都下邳。信至国,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第五首《广陵怀古》:
“蝉噪鸦栖转眼过,隋堤风景近如何。只缘占得风流号,惹得纷纷口舌多。”

——此所喻物,柳哨也。

[柳哨,系口吹之民间乐器,以柳枝截取为之,抽取木干使之中空。吹之音律悠扬,自古流行于中原。此诗咏隋炀帝隋堤烟柳故事。隋堤在汴京,白居易《隋堤柳》:“西至黄河东至淮,绿影一千三百里,大业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烟絮如雪。”]

第六首《桃叶渡怀古》:
“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

——此所喻物,桃符也。

[此诗实际是嘲笑中国无男儿——六朝空有巨木栋梁万千,不如悬壁桃符两片。

案桃符者,盖古人在辞旧迎新之际,驱鬼镇邪之物也。古俗用桃木片分别写“神荼”(即虎神於菟)、“郁垒”(钟馗别号)二神名字,或者用纸画上二神图像,悬挂或张贴于门首,意在祈福灭祸。传鬼畏桃木,有镇邪作用,这就是桃符。此言“题”者,乃名词,头也(参看《说文》);所谓壁上题即壁上头。

【关于桃符及神荼驱鬼之详考,可参阅何新《诸神的起源》第一卷,略云:
    “《论衡·订鬼》引《山海经》:“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二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  神荼郁垒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此引文今本《山海经》佚之)
  隋《玉烛宝典》引《括地图》记:“神蒂、郁垒于桃都山大桃树下,为门神。”
  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五中记岁时风俗谓:“正旦书桃符,上刻郁垒、神荼。”《北平风俗类征·岁考》记:“元旦贵戚家悬神荼、郁垒,民间插芝梗、柏叶于户。”
 《艺文类聚》卷八十六引《庄子》佚文:“插桃枝于户,连灰其下,童子入不畏,而鬼畏之。”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医书《五十二病方》:“禹步三,取桃东枝,中别为回回回之倡而门户上各一。”此药方的内容是驱鬼,方法是门上插桃枝。又,以桃木驱鬼风俗也见于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

桃叶渡:在今南京市秦淮河与青溪合流处,为南京古名胜。清人张通之在《金陵四十八景题泳》“桃叶临渡”:
“桃根、桃叶皆王妾,此渡名惟桃叶留。
  同是偏房犹侧重,秦臣无怪一穰侯。”
所言穰侯,即秦昭王重臣魏冉,晚年死于陶(谐音桃)邑(今定陶)。张诗与宝琴此诗有异曲同工之妙。诗句中之桃叶、桃根姊妹,皆乃东晋王献之的小妾。王献之最爱者则桃叶,常在此渡迎接之,桃叶古渡由此得名。

传王献之作有《桃叶渡》三首: 
“桃叶复桃叶,桃树连桃根。相怜两乐事,独使我殷勤。”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待橹。风波了无常,没命江南渡。”

此歌载《古今乐寻》中,为乐府吴声流韵,至南朝陈时犹“盛歌”之。《桃叶歌》曲目据说保存在明乐的乐曲之中,至今日本的明清乐中还有这首古曲。]

第七首《青冢怀古》:
“黑水茫茫咽不流,冰弦拨尽曲中愁。汉家制度诚堪叹,樗栎应惭万古羞。”

——此所喻物,砚台也。此诗亦为讽骂男人之诗。

[黑水即墨汁。砚台,即紫台。《渊鉴类函》记名砚有紫石砚。
杜甫咏昭君诗:“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紫台“之典出江淹《恨赋》:“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绝兮异域。“盖紫台者,本谓帝都也。
但此诗则以紫台暗喻砚台。冰弦,隐喻为素笔也。拨曲,隐喻以书写为咏歌也。

此诗隐喻颇深——所谓象征主义也,紫台黑水,素弦愁歌,汉家惭愧,无材羞人。
 唐欧阳詹《寓兴》诗:“桃李有奇质,樗櫟无妙姿。”盖与此诗同意。
诗意谓汉家和亲制度荒谬,女性昭君有桃李之姿,而天下男人皆为无能之“樗櫟”也。

(古以“樗櫟”喻才能低下,典出庄子.逍遥游》:"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又《人间世》:"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曰:'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

第八首《马嵬怀古》:
“寂寞脂痕渍汗光,温柔一旦付东洋。只因遗得风流迹,此日衣衾尚有香。”

——此所喻物,汗衣或曰亵衣也。

[《释名·释衣服》:“汗衣,近身受汗垢之衣也。”

马嵬,唐长安附近地名,杨贵妃缢死的地方。《旧唐书·杨贵妃传》:“安禄山叛,潼关失守,从幸至马嵬。禁军大将陈玄礼密启太子诛国忠父子,既而四军不散,曰‘贼本尚在’。指贵妃也。帝不获已,与贵妃诀,遂缢死于佛室,时年三十八。”

此诗惋叹贵妃已死,汗衣犹在,徒留汗香。
所谓东洋者,典出白居易《长恨歌》:“忽闻海外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刘禹锡咏马嵬亦曰: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唐时或传说杨妃未死,潜逃至海外东洋(日本)。或说死后魂魄居东洋仙山。

第九首《蒲东寺怀古》:
“小红骨贱最身轻,私掖偷携强撮成。虽被夫人时吊起,已经勾引彼同行。”

——此所喻物,红灯笼也。

[此诗所喻乃《西厢记》故事——小红即红娘,牵线张生与崔莺莺私通之丫鬟也,曾被夫人吊起毒打。]

第十首《梅花观怀古》:
“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婵娟。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

——此所喻物,盖团扇也。

[梅开冬季,柳盛夏季。故以梅可喻冬,以柳可喻夏也。
   团扇者,与春俱现,入秋则收。
   团扇,即“宫扇”、“纨扇”,圆形有柄之扇,起源颇早,宋代以后之团扇上多请名家作书画。
   古人常以团扇隐喻宫女及怨妇。唐王昌龄《长信愁》诗:“奉帚平明秋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
汉乐府有”怨歌行“咏班婕妤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宝琴此诗正用其意。
此诗题“梅花观”,乃咏明代杂剧《牡丹亭》描写的杜丽娘故事。
梅花观别名纯阳宫,在浙江湖州,道教名观。晋末文士何楷、南朝名士陆静修及后来的仙人吕洞宾皆曾修道于此。此观元代称“云巢”,清中叶方改题“古梅花观”。
《牡丹亭》传说杜丽娘死后葬于梅花观后梅树之下,有文士柳梦梅旅居该观,与丽娘鬼魂相聚,并受托将她躯体救活还魂,二人结为夫妻。
  宝琴“不在”句用杜丽娘诗句典故:
“近睹分明似俨然,远观自在若飞仙。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
【牡丹亭故事】
此剧描写南宋时期南安太守杜宝独生女杜丽娘一日在花园中睡着,与一名年轻书生在梦中相爱,醒后终日寻梦不得,抑郁而终。杜丽娘临终前将自己的画像封存并埋入梅林牡丹亭旁。三年之后,岭南书生柳梦梅赴京赶考,路经梅花观,柳梦梅发现杜丽娘的画像,杜丽娘化为鬼魂寻到柳梦梅并叫他掘坟开棺,杜丽娘还阳复活。随后柳梦梅赶考并高中状元,但由于战乱发榜延时,仍为书生的柳梦梅受杜丽娘之托寻找到丈人杜宝。 杜宝认定此人胡言乱语,随即将其打入大狱。得知柳梦梅为新科状元之后,杜宝才将其放出,但始终不认其为女婿。最终闹到金銮殿之上经皇帝仲裁才得以解决,杜丽娘和柳梦梅二人终成眷属。
剧中佳句(《红》书所引):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倦,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第十出〈惊梦〉)
 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第十二出〈寻梦〉)
 
《牡丹亭》是汤显祖最著名的剧作。据记载“《牡丹亭》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此剧在封建礼教制度森严的古代中国一经上演,就受到民众的欢迎,特别是性生活及感情受压抑的妇女。有记载当时有少女读其剧作后深为感动,以至于“忿惋而死”,以及杭州有女伶演到“寻梦”一出戏时感情激动,竟断魂卒于台上。
嘉庆后重建之古梅花观

老何玩《红》杂记: 薛宝琴托古咏物诗十首谜底之揭破 - wanshi - 何新网易博客
老何玩《红》杂记: 薛宝琴托古咏物诗十首谜底之揭破 - wanshi - 何新网易博客


【何新跋】《红楼梦》非曹雪芹著作一个新证据
《红》书第51回:
宝钗说道:“前八首都是史鉴上有据的;后二首却无考,我们也不大懂得,不如另作两首为是。”
黛玉忙道:“这宝姐姐也忒‘胶柱鼓瑟’,矫揉造作了。这两首虽于史鉴上无考,咱们虽不曾看这些外传,不知底里,难道咱们连两本戏也没有见过不成?那三岁孩子也知道,何况咱们?”
探春便道:“这话正是了。”
李纨又道:“况且他原是到过这个地方的。这两件事虽无考,古往今来,以讹传讹,好事者竟故意的弄出这古迹来以愚人。“
按:此十首诗前八首皆为古代古人之史事。惟第九首所咏”红灯笼“,乃隐喻王实甫杂剧《西厢记》中的红娘戏曲故事。第十首”梅花观“乃隐喻汤显祖杂剧《牡丹亭》中的杜丽娘还魂故事。《西厢记》、《牡丹亭》皆为当日被主流贵族看做有伤风化的淫贱之书,故一向作正人君子贤淑女貌的薛宝钗云:”此二首却无考,我们也不大懂得“希望宝琴弃绝重作两首。
于是真性情而快人快语的黛玉乃讥讽宝钗:“这宝姐姐也忒‘胶柱鼓瑟’,矫揉造作了。这两首虽于史鉴上无考,咱们虽不曾看这些外传,不知底里,难道咱们连两本戏也没有见过不成?那三岁孩子也知道,何况咱们?”
李纨则说:“这两件事虽无考,古往今来,以讹传讹,好事者竟故意的弄出这古迹来以愚人。“

按湖州古梅花观,本名纯阳宫。纯阳者,为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之号。 纯阳宫因供奉吕洞宾而得名,故又名吕祖庙。浙江纯阳宫坐落在湖州城南金盖山(以晋何楷故别名何山)桐凤(云巢)坞,是道教中全真教龙门派在江南的活动中心。[宋真宗天禧年间(1017—1021)有高士梅子春居云巢,在东侧遍植梅树,名为梅坞,曰梅花岛。元代称“云巢”。清嘉庆时方名“古梅花观”。 自宋至清,历代文人雅士来此读书、隐居者众。]

清嘉庆元年(1796),乌程人闵苕敷(教名闵一得,1747—?,湖州人)拜全真门十代祖师高东篱为师,金盖山,重建纯阳宫,并附会《牡丹亭》故事之梅花观,而将观名别题曰“古梅花观”。又因南朝名士陆静修曾经于此结庐修习,故尊陆修静为开山祖师。梅花观共有建筑物137间,遂成为浙江最大的道观之一。

按:《牡丹亭》
【捣练子】〔生伞、袱、病容上〕人出路,鸟离巢。〔内风声介〕搅天风雪 梦牢骚。这几日精神寒冻倒。“香山<山奥>里打包来,三水船儿到岸开。要寄乡心 值寒岁,岭南南上半枝梅。”
我柳梦梅。秋风拜别中郎,因循亲友辞饯。离船过 岭,早是暮冬。不提防岭北风严,感了寒疾,又无扫兴而回之理。一天风雪,望 见南安。好苦也!
   ……… (中略)
  [末〕 请问何方至此? 
  〔生〕五羊城一叶过南韶,柳梦梅来献宝。〔末〕有何宝货? 
  〔生〕我孤身取试长安道,犯严寒少衾单病了。没揣的逗着断桥溪道,险跌折柳郎腰。
  〔末〕你自揣高中的,方可去受这等辛苦。
  〔生〕不瞒说,小生是个擎天柱,架海梁。
 〔末笑介〕却怎生冻折了擎天柱,扑倒了紫金梁?这也罢了,老夫 颇谙医理。边近有梅花观,权将息度岁而行。 
 〔末〕尾生般抱柱正题桥,做倒地文星佳兆。论草包似俺堪调药, 暂将息梅花观好。
 〔生〕此去多远?〔末指介〕看一树雪垂垂如笑,墙直上绣幡飘。
 〔生〕这等望先生引进。 

对白中提到岭南及五羊城(广州),由此可见,这个《牡丹亭》中的梅花观本应在广东岭南附近,即梅岭、大庾岭(大庾岭亦称梅岭,中国南部山脉“五岭”之一,位于江西与广东两省边境,为南岭的组成部分。原古道有雄关,谓之梅关。梅关现尚存有古驿道,道旁多梅树,故称“梅岭”。)岭上也有梅花观,而并非江浙湖州的梅花观也。

嘉庆初年,湖州闵道人重建湖州纯阳观时,乃附会其观于当时走红的杂剧”牡丹亭“,命名其观为”古梅花观“。

所以李纨云:这两件戏剧中的事本来”均无可考“。”古往今来,以讹传讹,好事者竟故意弄出这(假)古迹来愚人“——其所指,应即为当时听闻到的闵道人(苕敷题湖州梅花观以附会“牡丹亭”的事。

然而若准此,则《红楼梦》前80回的写作时间就不是过去所认为的乾隆时代,而是在嘉庆时代也。因说者谓曹雪芹死于1763年,此时梅花观尚未重建。
那么,胡适《红楼梦考证》据以立论的另一证据——即据说他购置于上海的乾隆甲戌本的真正年代,或也可以存疑矣。

古梅花观藏闵一得图像:
老何玩《红》杂记: 薛宝琴托古咏物诗十首谜底之揭破 - wanshi - 何新网易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