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消极面应引起社会关注

 万科全书cailuo 2012-10-07

消极面应引起社会关注

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90后”职场新人离职率高达30%,甩手理由是,我不感兴趣,所以我不干了。对此他们的父母、企业的老板做何评价?这些评价对年轻人有什么影响呢?

一些企业目前采取多招一倍新人的方式以防止“90后”员工不报到,或者试用期就离职,很多企业负责人表示以往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而新丁离职的理由,多半是感觉工作累、枯燥、没有兴趣、与同事特别是上司“不对付”。面对他们准备跳槽,或者一时冲动的离开,大多数家长给予了理解和宽容,理由是“反正家里不需要你养,只要你工作开心就好。”这样的态度对吗?《爱心导航》心理专家潘锐指出,支持孩子正确的选择是对的,但这样的表达是错的。

潘锐:当家长说,孩子,我们家不缺钱,不需要你养,这无形中就会剥夺孩子应当承担的一份社会责任,和他独立成长的一份能力,这是非常可怕的,如果父母不在了,怎么办?孩子当他心理没有拿回这份力量的时候,面对社会上一些压力、困境的时候,就没有足够的承受能力,就会造成离职、跳槽、甚至轻生、犯罪的现象出现了,家长对孩子语言的用词非常非常重要。

有分析认为,90后自我意识非常强,自我认知比较明确,他们追求工作的弹性、灵活,希望得到尊重,这些对于创新、创业都有积极的一面,但消极的一面也应引起社会的关注。

潘锐: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中,都忽略了一个根本性教育,那就是他的德行和责任感的教育,完全从孩子的个人兴趣,所谓的素质教育,对孩子过分的所谓的尊重,这会造成孩子一份很“自我”的心理,这是在未来的社会中,包括孩子未来的成长中,对他承担社会责任,应尽的社会义务来讲是非常不利的。

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工作没有错,这不光是90后新丁的愿望,是所有人的梦想,但是缺乏长远的职业规划确实是这些新人普遍面临的问题。这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也提出了挑战,该做什么调整呢?

面对新人的不断加入,企业的管理模式必然要做部分改变,更人性化的管理最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对于自己喜爱的工作,热爱的集体,90后的新人表现得更为投入,不怕吃苦。以往的“说教”显然不能打动他们的心,充分调动新人的积极性就要多听他们的想法和思路,这有利于企业向创新刑发展,也有利于年轻人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改进、提升,逐渐将自己的价值追求与企业的发展理念相融。《爱心导航》心理专家潘锐建议企业负责人,每个员工的成长才能带来企业的成长。

潘锐:我们的企业不仅仅是为了营利,企业的另一个使命是代社会、代国家培养人才,所以一些有远见的,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的这些企业家,都会把员工自身的心灵成长放在第一位,德行成长放在第一位,社会责任感放在第一位,而不仅仅是这个员工能给我带来多少利益,给我挣多少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