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与“高桥义渡”

 红瓦屋图书馆 2012-10-08
孔子与“高桥义渡”
  • 2012年10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一个“渡”,把圣人渡过去,却把高桥人的乐善好施渡与世人,如虹桥横世,熠耀千秋。
  □韩运民 

  很早就知道堽城镇有个高桥村,高桥村有一个渡口,在宁阳县地方史上,这个渡口被冠之以“高桥义渡”。一个“义”字,生发了我无限的想象和神往。何谓义?查阅《现代汉语词典》,其中一条这样解释:“合乎正义或公益的”。通过字面解释,似乎可以这样理解:高桥义渡是基于正义而成为公益性的渡口。而渊源指向何处,渡口又是怎样的一副模样,成了心中的一个问号,时常萦绕于脑际,却不知道,高桥正是高桥林场的驻地。
  那天,我和林业局的许兴华在林区里实地考察,我们边走边聊,正聊在兴头儿上,不想猛一抬头间,在丛林不远处,看到了几块石碑。我不假思索,指着脱口问道:“那是些什么?”“石碑,”许兴华说,“是高桥渡口的石碑!”
  闻言,我立时一惊,早已不顾其他,疾步来到石碑前。石碑在颇为精美的护栏内,红砖铺地,四通碑巍然耸立。第一通碑赫然丹书“高橋義渡”四字,邻近的一通碑略矮,凹文“濟困扶危”。我的眼睛停留在“濟困扶危”四字上,暗想这会有怎样的一段感人故事。许兴华看出我的心事,遂解释道:“这通碑据说是这样来的:清朝嘉庆元年,宁阳县有个县令叫詹坚,他在这里发现这条河上船只少、运费高,行人极为不便,于是自己捐钱造了两只船,过河不要钱,时人感其令德,立碑颂扬。”
  历史在利人济物的传统美德中,阔远成心中的神往。历史上的高桥,作为大汶河流域文化的组成部分,早在7000多年前,就有智慧的人类在这里居住、繁衍、生息。大约从6000年以前开始,母系氏族社会逐步转变为父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公社由原始的氏族公社向阶级时期过渡。也正是这一伟大的历史转折和男耕女织的社会分工,缔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步入春秋以后,祖先的生活相对稳定,约公元前680年,村内定居者已小有规模,并成为大汶河上齐鲁两国的一个重要通道。后因村内高姓居多,船只来往便捷,无桥胜有桥,遂取村名“高桥”。
  这是高桥村名的初始,而真正令高桥流芳千古的,却是因为大圣人孔子。据传2000多年前,孔子在此经过,村中一老人送他过河,不收分文,孔子感其善举,誉为“义渡”,高桥义渡因此传名。一个“渡”,把圣人渡过去,却把高桥人的乐善好施渡与世人,如虹桥横世,熠耀千秋。抗日战争时期,高桥渡口是八路军由延安经泰西去鲁中的重要通道。高桥村有一交通员董嗣标,得知东进支队从这里经过时,先给支部传通知,然后由高桥社员备门板、木桩和绳子等物品,在天黑之后搭好浮桥,渡人民子弟兵过河,这个渡,是力量,是无私的奉献,是鱼水情深的忘我。据了解,老一辈革命家徐向前、肖华等都曾经在渡口留下过足迹。
  如今的高桥渡口,就在身边这茂盛的黑杨林中。我凝视着高桥义渡的碑文,心情却久久难以平静。高桥渡口千百年来,以船只渡时人,“义”播四方;而今的高桥,正是林场的腹地,以生态绿色造福当世,遗泽万民,可谓春风又一“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