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访新蔡子路问津处,仅剩一通残碑,遥想当年,亘古一叹到如今

 雲泉 2018-10-14

寻访新蔡子路问津处,仅剩一通残碑,遥想当年,亘古一叹到如今

在驻马店新蔡县城南6公里的关津集南头106国道西侧,一条偏僻的小巷尽头。一通石碑孤独矗立着,这便是《论语》记载的“子路问津处”石碑。

寻访新蔡子路问津处,仅剩一通残碑,遥想当年,亘古一叹到如今

新蔡子路问津台是春秋时楚昭王为纪念孔子自楚(国)过蔡(国)返卫(国)使子路问津于此而筑。原台早已湮没,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知县王廷俊重筑,“高数尺,周围砌以砖石,四面方而三丈”,并建祠于台上,在祠内立阔0.5米、高2.0米余的“子路问津之处”青石碑一方。明末,纪念祠毁于战乱。清乾隆五年(1740年)知县王大吕欲重建,未果而离任。今仅存明知县王廷俊题写、清知县王大吕重镌的一方残碑修复后立原处

寻访新蔡子路问津处,仅剩一通残碑,遥想当年,亘古一叹到如今

史载,春秋时孔子周游列国,推销他的政治主张,但到处碰壁。周敬王三十一年(前489年),孔子厄于陈蔡之间(今上蔡、商水交界地带)被楚昭王派兵迎至楚国(都鄀,今湖北省宜城县东南90里),然后北返,路过新蔡邑(时蔡国已迁都下蔡)。当他走到现在的关津集南头时,天色已晚,因搞不知清前面的渡口在哪儿,就派跟随他的弟子子路(字仲由)向地里干活的人打听。

寻访新蔡子路问津处,仅剩一通残碑,遥想当年,亘古一叹到如今

当时,在地里干活的只有长沮、桀溺两个隐士。子路先问长沮:“到前面渡口的路怎么走?”长沮说:“你车上那个执鞭驾车的人是谁?”子路说:“是孔丘。”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说:“是的。”长沮说:“他既然是圣人,应该知道渡口在哪里呀?”

寻访新蔡子路问津处,仅剩一通残碑,遥想当年,亘古一叹到如今

子路讨了个没趣,又去问不远处的桀溺。桀溺反问:“你是谁?”子路说:“我是仲由。”桀溺说:“是鲁国孔丘的学生吗?”子路说:“是的。”桀溺说:“社会潮流滚滚向前,这是大势所趋,谁能改变了呢?你与其做一个跟着别人跑的人,哪胜做一个顺应社会潮流发展的人呢?”桀溺边说话边干活,连头都没抬一下。

寻访新蔡子路问津处,仅剩一通残碑,遥想当年,亘古一叹到如今

子路更加难堪,气呼呼地回到车跟前,把刚才听到的话告诉了孔子。孔子怅然长叹说:“这些人就像是飞禽走兽,我们决不能与他们为伍;我的主张也不是他们所能理解得了的。谁能把天下纳入‘克己复礼’的轨道?只有我,我决不能改变自己的主张!”这段著名的对话,体现了儒、道两家“有为”与“无为”思想的激烈碰撞。

寻访新蔡子路问津处,仅剩一通残碑,遥想当年,亘古一叹到如今

就在这一年,吴国侵略陈国。楚昭王为救陈国,亲自带兵北上。当他路过新蔡时,听说了孔子使子路问津这件事,感到孔子不简单,长沮、桀溺这两个隐士也不简单。为纪念这次著名的对话,他下令在子路问津的地方修了纪念台。于是,新蔡子路问津台成了名扬天下的一处古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