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游玉皇宫小记

 苏迷 2012-10-08

春天是忙碌的,美丽的春景总是来不及观赏。不用远游,就周边的山山水水、花花草草、大小景点就够你忙的了。一个细雨蒙蒙的下午,和一伙同伴驱车前往工业园区。

 

   这儿是园区斜塘盛墩村,据说原有吴王张士诚墓及张王庙,为了更好地保护历史文脉和弘扬道教文化,园区易地重建张王庙,并改建为一处大型道教建筑群玉皇宫,这名称,反映了苏州人间天堂的特色。

 

  玉皇宫到了,我们下了车。眼前的景致很美,尤其使我们兴奋的是一片油菜地。虽然不大,又不规则,远处还有楼房大煞风景,但对于我们这些蜗居钢筋水泥里的人来说还是觉得眼前发亮,在细雨的洗礼下,红的黄的绿的颜色相间,分外漂亮。大家顾不得细雨,纷纷掏出相机按了起来。

 

  玉皇宫整个建筑群呈绛红色,端庄恢宏精致,干净利落。
 
  各建筑物坐北朝南纵向排列。中轴线上,最外面的是牌楼,第一殿为灵官殿。道教庙宇第一殿称为“山门”,山门内奉祀道教护法神王灵官,左右奉祀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想到有“踏进山门”之说,又想到平时说的“骂山门”,便笑问喜欢探究的黄同伴,这山门之说从何而来?欲知具体说法,请到玉皇宫来。(效仿某些广告写法)
 
  第二主殿为“福德殿”,殿内主祠吴王——张士诚。两侧奉祀土地神(亦称“土谷神”),而道教称土谷神为“福德正神”,故名“福德殿”。中国古代就有奉土祭社的礼俗,土地载万物,又生养万物,长五谷以养育百姓,为报答大地之恩赐而奉土祭社,此乃中国人亲土地而奉祀土地的原因。


  殿的里面有座“平安桥”,像顶小轿子,踏上三四个台阶便可走过这平安桥。几个同伴在拍照,我便从边上绕过,被他们看见,说,要从桥上过,拍张照啊。呵呵,一本正经的拍照,有点不好意思,估计有了几分扭捏状,被谁笑说,又不是新娘子(上轿)喽,惹得我哈哈大笑起来,遂觉不雅,收住,举起一手去扶桥边,又被说成像招手,笑煞我哉!(嘘——是不是有些大不敬啊,失礼了!)照没拍成,模糊了,大概是我的相机的缘故。也是一乐。都过了平安桥,大家都平平安安哦!

 
  东西两路为走廊环绕,东路配殿以文昌殿和财神殿为主,文昌为主宰功名、禄位之神,是我国读书人的守护神。苏州自古文化昌盛,文士众多。文昌信仰崇拜在苏州极其盛行,至今不衰。故苏州有“姑苏文化昌盛出状元,古观文昌灵佑状元出”之一说。西路配殿布局慈航殿和东岳殿。“慈航”者“观音”也,其“普渡众生、救苦救难”的慈悲心已深入老百姓的心中,每逢慈航诞辰之日,人们消灾、解厄、护佑平安都会祈求观音。
 
  边走边聊,看着红色的外墙,又考问黄同伴了,为什么是红色的?玄妙观、灵岩山同样是道观,怎么是黄色的墙呢?

 
  在张士诚的历史陈列馆里,我们遇到了两位年轻道教人士,一位被称为“主任”的引起我们的兴趣,他面清目秀,谈吐举止儒雅, 手里执笛。听说道教音乐很好听,便请他吹一曲,他欣然应允,只见他横起笛子,舌尖稍作舔状,随着气流从嘴里缓缓吐出,静寂的殿内,笛音袅袅,委婉悠扬,妙不可言。这位年轻主任是科班出身,来自茅山的什么学校。大家又请教了一些问题,年轻人一一作答,同时讲解了上面的问题。他说这红色是道教最原始的颜色,玄妙观、灵岩山的黄色是因为皇帝册封的缘故。呵呵,还有这些讲究呢。

 
  在陈列馆里,还看到了几个方言俗语小故事。
 
  一、“讲张”。苏州话讲话叫“讲张”,这张就是指张士诚。说当年朱元璋破苏州城后,苏州百姓怀念张士诚诸般好处,常常私下里窃窃私语,小心眼的朱元璋总怀疑苏州人私下闲聊是“讲张”。
 
  二、“狗屎香”。每年阴历七月三十,有的苏州人要烧“狗屎香”,托名为地藏菩萨烧香,实际上烧的是“九四香”,张士诚原名张九四。
 
  三、“酒酿饼”。传说张士诚是个大孝子,有一年寒食节,张家断粮,老母饿得晕了过去,张士诚在路边泣不成声。一位好心人给了他几个仅有的酒糟做的饼。后来张士诚在苏州称王,为了不忘救命之恩,就下令全城百姓寒食节要吃酒糟饼,名叫“酒娘饼”。
 
  四、“积谷甏”。因受朱元璋围困,城内断粮,并粮种告急。张士诚号召城内百姓把稻草秸上的残谷收集于炉灶旁的甏内,积少成多。此甏被人们成为“积谷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