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虞坂古道

 陌中物理组 2012-10-10

虞坂古道

 (2008-07-28 16:57:13)
当我作为学生朗声记诵韩愈的《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课文时,虽然能够背的滚瓜烂熟,却只把它当作是遥远的一位作家的一篇古文而已,别无感觉。
      
 直到许多年后的某一天,当自己被一腔家乡的蒲剧从遥远的南国召回,认识品味起河东文化所包含的深厚历史底蕴开始,盐池——这中华民族滥觞的摇篮,才以文化的气象弥漫在了我的心头!自那一刻起,心怀感恩的我决定以毕生的精力,留心搜集、阅读、踏访、观览一切与之相关的文史资料和文物遗存,发掘、宣传、弘扬这民族精神的能量之源!正是在这期间,我读到了引自《战国策·楚策四》中的一段关于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
       “……
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伯乐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纻衣以幂之。骥于是俛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若出金石声者,何也?彼见伯乐之知己也。
       
 这令我惊讶地发现,文中故事的发生地,就近在咫尺,就在每天都会看见的中条山中,就在那条叫做虞阪青石槽的运盐古道上!我很为自己的无知而汗颜!回头再默诵韩愈的名句,顿感亲切无比,我多么想亲临其境,追寻伯乐的足迹,聆听那匹千里马穿越时空的惊天长啸呵。我对青石槽的向往之情,由此便日甚一日,因为这是历史厚重的河东大地对中华文化的又一大贡献呀!

      
 什么是文化,尤其是传统的历史文化?它们的概念不应该只是局限在故纸堆中,而应该更多地属于那些仍然立体地存活在天地之间的物质的与非物质的文化遗存形态,以及口碑相传的神韵!如果我们连这些都知之甚少乃至一无所知,那我们喊于口头和书写于笔端的传承,还有什么意义呢?
      
 于是我兴奋不已地多方打探询问,得知穿越中条山的运盐古道至少有三条,像虞茅道刘茅道曲太道等,但都因荒弃的年代很久了,竟没有人能说不出这条运盐古道的确切方位!难道它当真就这么湮没在历史的长河当中了吗?
       
或许是对青石槽的向往太久太久了,迫切之情溢于言表。从卸牛坪村旁掠过,在一片土坡前下车,向前一拐,依着突兀立现的青石山体右边,抬脚踏上青石槽的坎坷路面时,我禁不住停下来,久久地凝视它,然后轻轻地移动脚步,惟恐惊醒了什么似的。
       
 虽然这是一条刻凿盘桓、跌宕穿行、俯仰隐现于南条山中的石质古道,也有掩映的山野绿色,也有飞鸟掠过的凉风习习,也有清幽的岚气在不远处氤氲泛起,但摄入我 眼中的,却不再是寻常的风景,而是因不同岁月蕴涵文化意味的人文风景重重叠加,所成就的一部承载丰富而又厚重的千古传奇!面对了它,我无法悠然地观赏,我只能一步一步寻着传说的脉络和历史的足迹,细细品读。

                                                         
 

       
 青石槽是虞坂古道的俗称,《寰宇记》记载:太行山有路,名曰虞坂,周武王封仲雍之后虞仲于夏墟,因虞为称,谓之虞坂。虞坂,亦即古虞国出山的通道。但更多的相关史料记述中,更多的是突出它的运盐功用:虞坂路开凿于春秋以前,至战国时,已是一条盐运通衢大道。所以又称其为盐阪。而当时的景象是,盐池产的池盐通过一条条盐道被运往四面八方,史称西出秦陇,南达樊邓,北及燕代,东逾周宋,扩散到今天的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四省。这其中,就有横穿中条山,途经虞国,直抵中原的黄河茅津渡渡口的虞坂一路。
       
 这些文字,为我们再现出当时盐池和盐道商贾云集、车马交错、盐运繁忙的壮观景象,虞坂古道的历史也因盐池生成的久远而给人留下无限遐想的空间。史书与传说相辅的记载是开凿于有虞氏舜帝年代,抑或是殷商朝的武丁时期。据说3000年前,周穆王巡游天下时,他的八骏马车就曾从此经过……那么这条古道的历史,很可能一直可以久远、延伸到中华民族起源奠基的黄帝、炎帝和蚩尤时期,因为他们之间无论是部族间的贸易往来抑或是战争征伐,显然都是围绕着盐池这一战略资源展开的,像黄帝与炎帝的坂泉之战,与蚩尤的涿鹿之战”……而一切活动的前提,那就是要开凿利于运输或行军的道路。
       
 注目于脚下青黑色坎坷不平的坚硬石道,和它上面不知经过多少岁月负重车轮与牲口践踏出的的车槽蹄窝,我当真无法想象,也更加叹服,在没有现代化爆破采掘工具的原始条件下,我们的先民们是以怎样的顽强意志出了这样一条延伸民族视野的重要通途的!这本身就彰显着一种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这么一想,审视的双眼也顿时肃穆、庄严起来。也只有亲临其境,我才真正读懂了这青石槽称谓的形象贴切,以及形象贴切背后所包含的不尽的艰辛!
       
 崔铣《张御史治路记》里有言:青石槽道险而狭如永巷然,长七里……”古人有诗叹虞坂,或曰:虞坂盘盘上青石,石上车迹深一尺。或曰:孤势却成三晋险,削痕争道五丁开。路在缺屿连如断,人在回崖去若来。都极言其险怪难行。今天行走期间,但见三迭浪段石道起伏似波浪连涌,秤钩弯处逼窄陡转让人不由得谨慎四顾,大石斜两旁山势陡峭怪石嶙峋直叫人提心吊胆……就在距出口处不远的地方,有一段怪石兀立、利如剑矛的凶险路面,名曰牙碴骨,一说路面之状交错如猴牙,牛马行走之艰难可想而知;另一说则根据远古时代尚未发明钉马掌的保护技术,当负重的马蹄踩在如锥尖石之上,钻心的刺痛会令马匹前扑摔倒,啃在嶙峋的石尖上的嘛嘴,立即会牙碎血喷,惨不忍睹!据说,清末民初那会,人们还能在这石缝间找到马牙呢。
        
也 正是因为有了这刺痛心肺的惨烈场面的存在,也就为一项伟大的发明创造了机缘,这个发明者,就是那位人间伯乐孙阳先生。当他目睹了牲口们不但要忍耐驮载盐包 的负重,还要遭受这艰难路面的磕绊伤害,心痛下泪的孙阳于是忧患生智,发明了这无疑会被骏马一族万代传诵的马掌!而且这马掌前三后二的五丁法,还有一个寓意,即谐音武丁,注明了马掌发明的朝代。自古及今,各种工匠也都设法在他们制作的物件上刻铸下自己的名字,却都无法与孙阳这种充满智慧的潇洒落款相媲美。
       
 如今,我们都认同传说是历史的影子的论断,而五丁法,显然再次为它增添了一个证明。

                                                    
 

      
 不过关于孙阳,大部分人可能只知道他会相马的能耐。因为伯乐相马的典故,从春秋秦穆公时至今,在我国已流传两千多年了,真可谓妇孺皆知,家喻户晓。也正是因为它的传播,才使虞茅道刘茅道曲太道更具有知名度,文化的力量不可小觑啊!而且这个故事本身,至今仍然是人们期待选贤任能、才尽其用的代名词而被广泛地引用着。
       
 但我的一位文友质疑伯乐相马传说的真实性,理由是春秋时期盛行驷马车战,不是很讲究神速,而更注重步调统一、行进有序,所以对千里马并没有实际的需求;另一位文友则指出:若从信息传递的角度出发,马匹速度的利用价值就显得很重要了,好比这边城被攻了,求援报信,马快便多点及时搬兵的指望。又好比知道对方援军来,递送号令也是需要速度的……”还有一个见解,那就是从人类由居无定所的流动,到与饲养的动物一起游牧,再逐渐学会定居的发展历程来看,属于被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的马,为求速度而单骑奔跑很可能是人对马的最早使用方式……他们甚至还辨析到孙阳是人们对天上管理马匹的星官伯乐的假托,还是真有其人?以及孙阳的神奇之术的程度与真假,的确也是仁智相博,思绪飞扬。
       
 这从技术经验、考古求证的角度来穷究,固然是一个思路。但除此之外,我倒是觉得,这些在文字记载之前的神话与生活杂糅出来的历史传说,为什么能如此长久地被广为传播、代代不绝的事实本身,或许更值得我们文化工作者去关注,去思考。
       
 因为这个故事本身至少反映出两点,一是生活中有人才与赏识人才的事情存在,无论是人与人之间,抑或是人与动物之间;二是随着人类社会快速发展、竞争激烈,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而想要有所作为的人才也日益增多,但却不是人人都能如愿以偿地得到一展抱负的条件环境。
       
 由此说来,盼望被有识之士慧眼识珠、举荐重用的渴求之心,也就更突显出伯乐相马这 一传说故事所承载的代代学人殷切寄托的价值。所以,才有后代文人才俊的反复引用乃至自比。像伯乐在青石槽遇千里马的故事,就是战国时楚客汗明自荐于春申君 时所引用的;而韩愈的《马说》,显然是在读至汉明讲述的内容,联系到自己满腹经纶却不为当朝庸相赏识,故以千里马自喻,愤然鸣不平之作也,所以才会有是故常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感叹之句,不知引起古今许多有怀才不遇者的共鸣呵!
       
 仅以攀临青石槽者为例,当年为躲战乱流亡河南的金末诗人元好问,在途经虞坂时感慨万端,挥笔写下孙阳已矣谁汝知,努力盐车莫称屈。诗人在诗中暗暗流露出自己生不逢时的无奈;元代诗人王恽在游历虞坂时,曾发出良骥虺聩身自健,不须拭目认孙阳。的感慨,极力以千里马来比喻自己,深叹怀才不遇;明代御史、开拓虞坂的功臣张士隆在诗作《青石槽》里写道:我惭空食志,谁识仰鸣心。字里行间不乏失落、凄凉心境的显露……
      
 而且在这里,老早就走过了因虞公昏聩、贪婪宝马良玉而忘却国家安危、听不进他的耿耿忠言的宫之奇。相对于一匹被忽略了能担千里征程重任的骏马而言,这一言即关乎国家安危存亡的良辅重臣,不正是一个堪负国家安泰重任的千里马吗?可惜虞公却视而不见。

      
 时值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的生存环境,虽然我们引进了优于选马的赛马机制,当然也可以毛遂自荐,但是,权力决策仍然是决定性因素,你赛出再好的马,庸官他视而不见、用人不当,你还不是白费劲?!从这个角度来看,伯乐相马的故事仍然具有其警醒的作用,但凡一个国家的大小官员,只有心怀大公,知人善任,才不会造成压制人才、人才浪费的万马齐喑竟可哀的病态局面,伯乐相马传说所承载的不拘一格降人才、才尽其用的美好期待,方才能成为可喜的现实呵!

                                          
 

      
 如果说关于伯乐相马的故事尚有传说加文化人演绎的成分,那当我伫立在沧桑破败却仍然可辨森严关隘影踪轮廓的锁阳关旧址,这却是不容置疑的历史真实!它让我强烈地意识到,已经沉寂成刀刻墨书的文字,遥远达两千数百年前的活生生的历史场面,就那么活生生地、车辚马啸地、刀光剑影地复现眼前:
       
 当 偏居中条山南麓、山水相连的虞、虢两个小诸侯国和睦相处、相安无事的时候,地处汾河谷地的晋国却正处于急剧扩张壮大态势中,招贤纳士、强大国力的晋献公, 正在通过蚕食政策,扩大疆土,在一步步吞并掉周边小国耿、霍、魏后,觊觎的目光又瞄上了虞、虢二国。虽然偏安一隅的虞、虢二公不想招事,但是他们却已经与 晋国只一关之隔了,岂能再安宁如昨?于是乎,一场由晋献公和荀息等大臣策划的假虞灭虢的惊天大阴谋,以友好微笑给好处的外交活动形式,拉开了帷幕:
      
 虢 公好色,晋国就送上美女珍玩,令其沉湎声色、荒废朝政,让这个国家先从内部腐烂;虞公贪婪,晋献公就忍痛割爱,把国宝棘璧屈马当作诱饵下给虞公,条件是借 一条消灭虢国的道路。面对唾手可得的稀世宝贝,虞公果然上钩了,觉得和晋国的富足强大比起来,虢国简直就是微不足道,所以慷慨借道,还表示不管晋国怎么收 拾虢国,他只作壁上观,根本听不进去大臣宫之奇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的浅显道理。有这样利令智昏、鼠目寸光的国君,忠臣宫之奇随百里奚择良木而去便是一种明智,国破家亡也就是一种必然。
       
 所以,公元前655年,二次借道的晋国大军在俘虏了虢公丑,灭掉虢国后,于回师途中,顺势灭掉了虞国的史实,就成了一则再无法更改、警鉴意义深刻的历史典故。而以锁阳关划界的青石槽,作为当时的国际通道,有幸见证了这一切。
       
 现 在想来,这正是后来晋文公重耳攻曹救宋、假道伐卫所效仿的样板,更是后来秦灭六国的预演!只不过晋国以诡诈权谋和东伐西讨为主导的百年霸业,最终仍没有逃 过历史的劫数,被自己内部的势力支解消亡在历史云烟里。但是,这种不讲究礼仪信义、惯使阴谋诡计、凭借铁血暴力争雄称霸的行为,却在战国岁月里愈演愈烈起 来。这不能不说是晋国所开的一个坏头。
       
 历史的烟云早已消散,是非曲直也早已失去了意义,留给我们的,惟有成败得失的真实记载。而对于今天的人们而言,打捞起历史沧海中的残片,磨洗淘漉,全面汲取 古人成败得失的因由,增强自己的智慧,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史页,则是每一个心怀责任与使命意识者的必须选择,这也是人类社会得以不断前行、进步、文明的思 想力之所在。

                       
 

                                      

      
 当我作为学生朗声记诵韩愈的《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课文时,虽然能够背的滚瓜烂熟,却只把它当作是遥远的一位作家的一篇古文而已,别无感觉。
      
 直到许多年后的某一天,当自己被一腔家乡的蒲剧从遥远的南国召回,认识品味起河东文化所包含的深厚历史底蕴开始,盐池——这中华民族滥觞的摇篮,才以文化的气象弥漫在了我的心头!自那一刻起,心怀感恩的我决定以毕生的精力,留心搜集、阅读、踏访、观览一切与之相关的文史资料和文物遗存,发掘、宣传、弘扬这民族精神的能量之源!正是在这期间,我读到了引自《战国策·楚策四》中的一段关于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
       “……
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伯乐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纻衣以幂之。骥于是俛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若出金石声者,何也?彼见伯乐之知己也。
       
 这令我惊讶地发现,文中故事的发生地,就近在咫尺,就在每天都会看见的中条山中,就在那条叫做虞阪青石槽的运盐古道上!我很为自己的无知而汗颜!回头再默诵韩愈的名句,顿感亲切无比,我多么想亲临其境,追寻伯乐的足迹,聆听那匹千里马穿越时空的惊天长啸呵。我对青石槽的向往之情,由此便日甚一日,因为这是历史厚重的河东大地对中华文化的又一大贡献呀!

      
 什么是文化,尤其是传统的历史文化?它们的概念不应该只是局限在故纸堆中,而应该更多地属于那些仍然立体地存活在天地之间的物质的与非物质的文化遗存形态,以及口碑相传的神韵!如果我们连这些都知之甚少乃至一无所知,那我们喊于口头和书写于笔端的传承,还有什么意义呢?
      
 于是我兴奋不已地多方打探询问,得知穿越中条山的运盐古道至少有三条,像虞茅道刘茅道曲太道等,但都因荒弃的年代很久了,竟没有人能说不出这条运盐古道的确切方位!难道它当真就这么湮没在历史的长河当中了吗?
       
或许是对青石槽的向往太久太久了,迫切之情溢于言表。从卸牛坪村旁掠过,在一片土坡前下车,向前一拐,依着突兀立现的青石山体右边,抬脚踏上青石槽的坎坷路面时,我禁不住停下来,久久地凝视它,然后轻轻地移动脚步,惟恐惊醒了什么似的。
       
 虽然这是一条刻凿盘桓、跌宕穿行、俯仰隐现于南条山中的石质古道,也有掩映的山野绿色,也有飞鸟掠过的凉风习习,也有清幽的岚气在不远处氤氲泛起,但摄入我 眼中的,却不再是寻常的风景,而是因不同岁月蕴涵文化意味的人文风景重重叠加,所成就的一部承载丰富而又厚重的千古传奇!面对了它,我无法悠然地观赏,我只能一步一步寻着传说的脉络和历史的足迹,细细品读。

                                                         
 

       
 青石槽是虞坂古道的俗称,《寰宇记》记载:太行山有路,名曰虞坂,周武王封仲雍之后虞仲于夏墟,因虞为称,谓之虞坂。虞坂,亦即古虞国出山的通道。但更多的相关史料记述中,更多的是突出它的运盐功用:虞坂路开凿于春秋以前,至战国时,已是一条盐运通衢大道。所以又称其为盐阪。而当时的景象是,盐池产的池盐通过一条条盐道被运往四面八方,史称西出秦陇,南达樊邓,北及燕代,东逾周宋,扩散到今天的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四省。这其中,就有横穿中条山,途经虞国,直抵中原的黄河茅津渡渡口的虞坂一路。
       
 这些文字,为我们再现出当时盐池和盐道商贾云集、车马交错、盐运繁忙的壮观景象,虞坂古道的历史也因盐池生成的久远而给人留下无限遐想的空间。史书与传说相辅的记载是开凿于有虞氏舜帝年代,抑或是殷商朝的武丁时期。据说3000年前,周穆王巡游天下时,他的八骏马车就曾从此经过……那么这条古道的历史,很可能一直可以久远、延伸到中华民族起源奠基的黄帝、炎帝和蚩尤时期,因为他们之间无论是部族间的贸易往来抑或是战争征伐,显然都是围绕着盐池这一战略资源展开的,像黄帝与炎帝的坂泉之战,与蚩尤的涿鹿之战”……而一切活动的前提,那就是要开凿利于运输或行军的道路。
       
 注目于脚下青黑色坎坷不平的坚硬石道,和它上面不知经过多少岁月负重车轮与牲口践踏出的的车槽蹄窝,我当真无法想象,也更加叹服,在没有现代化爆破采掘工具的原始条件下,我们的先民们是以怎样的顽强意志出了这样一条延伸民族视野的重要通途的!这本身就彰显着一种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这么一想,审视的双眼也顿时肃穆、庄严起来。也只有亲临其境,我才真正读懂了这青石槽称谓的形象贴切,以及形象贴切背后所包含的不尽的艰辛!
       
 崔铣《张御史治路记》里有言:青石槽道险而狭如永巷然,长七里……”古人有诗叹虞坂,或曰:虞坂盘盘上青石,石上车迹深一尺。或曰:孤势却成三晋险,削痕争道五丁开。路在缺屿连如断,人在回崖去若来。都极言其险怪难行。今天行走期间,但见三迭浪段石道起伏似波浪连涌,秤钩弯处逼窄陡转让人不由得谨慎四顾,大石斜两旁山势陡峭怪石嶙峋直叫人提心吊胆……就在距出口处不远的地方,有一段怪石兀立、利如剑矛的凶险路面,名曰牙碴骨,一说路面之状交错如猴牙,牛马行走之艰难可想而知;另一说则根据远古时代尚未发明钉马掌的保护技术,当负重的马蹄踩在如锥尖石之上,钻心的刺痛会令马匹前扑摔倒,啃在嶙峋的石尖上的嘛嘴,立即会牙碎血喷,惨不忍睹!据说,清末民初那会,人们还能在这石缝间找到马牙呢。
        
也 正是因为有了这刺痛心肺的惨烈场面的存在,也就为一项伟大的发明创造了机缘,这个发明者,就是那位人间伯乐孙阳先生。当他目睹了牲口们不但要忍耐驮载盐包 的负重,还要遭受这艰难路面的磕绊伤害,心痛下泪的孙阳于是忧患生智,发明了这无疑会被骏马一族万代传诵的马掌!而且这马掌前三后二的五丁法,还有一个寓意,即谐音武丁,注明了马掌发明的朝代。自古及今,各种工匠也都设法在他们制作的物件上刻铸下自己的名字,却都无法与孙阳这种充满智慧的潇洒落款相媲美。
       
 如今,我们都认同传说是历史的影子的论断,而五丁法,显然再次为它增添了一个证明。

                                                    
 

      
 不过关于孙阳,大部分人可能只知道他会相马的能耐。因为伯乐相马的典故,从春秋秦穆公时至今,在我国已流传两千多年了,真可谓妇孺皆知,家喻户晓。也正是因为它的传播,才使虞茅道刘茅道曲太道更具有知名度,文化的力量不可小觑啊!而且这个故事本身,至今仍然是人们期待选贤任能、才尽其用的代名词而被广泛地引用着。
       
 但我的一位文友质疑伯乐相马传说的真实性,理由是春秋时期盛行驷马车战,不是很讲究神速,而更注重步调统一、行进有序,所以对千里马并没有实际的需求;另一位文友则指出:若从信息传递的角度出发,马匹速度的利用价值就显得很重要了,好比这边城被攻了,求援报信,马快便多点及时搬兵的指望。又好比知道对方援军来,递送号令也是需要速度的……”还有一个见解,那就是从人类由居无定所的流动,到与饲养的动物一起游牧,再逐渐学会定居的发展历程来看,属于被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的马,为求速度而单骑奔跑很可能是人对马的最早使用方式……他们甚至还辨析到孙阳是人们对天上管理马匹的星官伯乐的假托,还是真有其人?以及孙阳的神奇之术的程度与真假,的确也是仁智相博,思绪飞扬。
       
 这从技术经验、考古求证的角度来穷究,固然是一个思路。但除此之外,我倒是觉得,这些在文字记载之前的神话与生活杂糅出来的历史传说,为什么能如此长久地被广为传播、代代不绝的事实本身,或许更值得我们文化工作者去关注,去思考。
       
 因为这个故事本身至少反映出两点,一是生活中有人才与赏识人才的事情存在,无论是人与人之间,抑或是人与动物之间;二是随着人类社会快速发展、竞争激烈,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而想要有所作为的人才也日益增多,但却不是人人都能如愿以偿地得到一展抱负的条件环境。
       
 由此说来,盼望被有识之士慧眼识珠、举荐重用的渴求之心,也就更突显出伯乐相马这 一传说故事所承载的代代学人殷切寄托的价值。所以,才有后代文人才俊的反复引用乃至自比。像伯乐在青石槽遇千里马的故事,就是战国时楚客汗明自荐于春申君 时所引用的;而韩愈的《马说》,显然是在读至汉明讲述的内容,联系到自己满腹经纶却不为当朝庸相赏识,故以千里马自喻,愤然鸣不平之作也,所以才会有是故常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感叹之句,不知引起古今许多有怀才不遇者的共鸣呵!
       
 仅以攀临青石槽者为例,当年为躲战乱流亡河南的金末诗人元好问,在途经虞坂时感慨万端,挥笔写下孙阳已矣谁汝知,努力盐车莫称屈。诗人在诗中暗暗流露出自己生不逢时的无奈;元代诗人王恽在游历虞坂时,曾发出良骥虺聩身自健,不须拭目认孙阳。的感慨,极力以千里马来比喻自己,深叹怀才不遇;明代御史、开拓虞坂的功臣张士隆在诗作《青石槽》里写道:我惭空食志,谁识仰鸣心。字里行间不乏失落、凄凉心境的显露……
      
 而且在这里,老早就走过了因虞公昏聩、贪婪宝马良玉而忘却国家安危、听不进他的耿耿忠言的宫之奇。相对于一匹被忽略了能担千里征程重任的骏马而言,这一言即关乎国家安危存亡的良辅重臣,不正是一个堪负国家安泰重任的千里马吗?可惜虞公却视而不见。

      
 时值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的生存环境,虽然我们引进了优于选马的赛马机制,当然也可以毛遂自荐,但是,权力决策仍然是决定性因素,你赛出再好的马,庸官他视而不见、用人不当,你还不是白费劲?!从这个角度来看,伯乐相马的故事仍然具有其警醒的作用,但凡一个国家的大小官员,只有心怀大公,知人善任,才不会造成压制人才、人才浪费的万马齐喑竟可哀的病态局面,伯乐相马传说所承载的不拘一格降人才、才尽其用的美好期待,方才能成为可喜的现实呵!

                                          
 

      
 如果说关于伯乐相马的故事尚有传说加文化人演绎的成分,那当我伫立在沧桑破败却仍然可辨森严关隘影踪轮廓的锁阳关旧址,这却是不容置疑的历史真实!它让我强烈地意识到,已经沉寂成刀刻墨书的文字,遥远达两千数百年前的活生生的历史场面,就那么活生生地、车辚马啸地、刀光剑影地复现眼前:
       
 当 偏居中条山南麓、山水相连的虞、虢两个小诸侯国和睦相处、相安无事的时候,地处汾河谷地的晋国却正处于急剧扩张壮大态势中,招贤纳士、强大国力的晋献公, 正在通过蚕食政策,扩大疆土,在一步步吞并掉周边小国耿、霍、魏后,觊觎的目光又瞄上了虞、虢二国。虽然偏安一隅的虞、虢二公不想招事,但是他们却已经与 晋国只一关之隔了,岂能再安宁如昨?于是乎,一场由晋献公和荀息等大臣策划的假虞灭虢的惊天大阴谋,以友好微笑给好处的外交活动形式,拉开了帷幕:
      
 虢 公好色,晋国就送上美女珍玩,令其沉湎声色、荒废朝政,让这个国家先从内部腐烂;虞公贪婪,晋献公就忍痛割爱,把国宝棘璧屈马当作诱饵下给虞公,条件是借 一条消灭虢国的道路。面对唾手可得的稀世宝贝,虞公果然上钩了,觉得和晋国的富足强大比起来,虢国简直就是微不足道,所以慷慨借道,还表示不管晋国怎么收 拾虢国,他只作壁上观,根本听不进去大臣宫之奇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的浅显道理。有这样利令智昏、鼠目寸光的国君,忠臣宫之奇随百里奚择良木而去便是一种明智,国破家亡也就是一种必然。
       
 所以,公元前655年,二次借道的晋国大军在俘虏了虢公丑,灭掉虢国后,于回师途中,顺势灭掉了虞国的史实,就成了一则再无法更改、警鉴意义深刻的历史典故。而以锁阳关划界的青石槽,作为当时的国际通道,有幸见证了这一切。
       
 现 在想来,这正是后来晋文公重耳攻曹救宋、假道伐卫所效仿的样板,更是后来秦灭六国的预演!只不过晋国以诡诈权谋和东伐西讨为主导的百年霸业,最终仍没有逃 过历史的劫数,被自己内部的势力支解消亡在历史云烟里。但是,这种不讲究礼仪信义、惯使阴谋诡计、凭借铁血暴力争雄称霸的行为,却在战国岁月里愈演愈烈起 来。这不能不说是晋国所开的一个坏头。
       
 历史的烟云早已消散,是非曲直也早已失去了意义,留给我们的,惟有成败得失的真实记载。而对于今天的人们而言,打捞起历史沧海中的残片,磨洗淘漉,全面汲取 古人成败得失的因由,增强自己的智慧,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史页,则是每一个心怀责任与使命意识者的必须选择,这也是人类社会得以不断前行、进步、文明的思 想力之所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