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革命爆发,法国国王被推上了断头台。西班牙国王是法国国王的亲戚,立即感到大事不妙。法国大革命的风暴很快来到西班牙,西班牙国王逃亡。不久,法国新皇帝拿破仑派了自己的兄弟担任西班牙国王,西班牙成为法国的附属国,法国军队占领西班牙,对原保皇党大开杀戒。戈雅那幅著名的油画就是在那个时期创作的。
戈雅惊讶地发现,洛伦佐随着法国军队一起回到了西班牙,而且成为了一个革命党人,还担任了西班牙新国王手下的高官。洛伦佐开始以革命的名义反攻倒算,他将当初决定惩罚他的西班牙主教囚禁起来,并以革命的名义判处主教死刑。在电影的这段情节里,我们看到了非常熟悉的场景:群众批斗大会,戴高帽子游街示众等羞辱方式,一切都在革命的名义下疯狂地展开。所以,这部电影也佐证了我一贯的观点:文革的暴力手段不是中国特色,而是西方宗教暴力的产物,是一种引进的暴力文化。
从洛伦佐逃亡,到他随着法国军队回到西班牙,时间间隔十几年,将近20年。法国军队占领西班牙后,释放了所有过去被国王和宗教裁判所关押的犯人,其中包括伊内斯。美丽的伊内斯已经变成一个很丑的妇人。她独自回到家中,发现家里空空荡荡,财产全部被法国革命党人抢走,父母兄弟都已经被杀,她成为家庭中唯一活下来的成员,是不是还要感谢宗教裁判所?
孤单的伊内斯不得不去找画家戈雅。伊内斯告诉戈雅,她在被关押期间,生下了一个女儿,这令戈雅非常震惊。戈雅带着伊内斯去找洛伦佐,希望借助洛伦佐的势力,帮助伊内斯找回女儿,那是这个家族唯一的后人。但是,更令人震惊的是,伊内斯见到洛伦佐后,居然说洛伦佐就是孩子的父亲。
洛伦佐一开始完全认不出这个丑陋的妇人,等他认出之后,面对戈雅,也不便发作。他让卫兵将伊内斯带走,说是要给她安排住处。原来,当年洛伦佐修士看上了美丽的伊内斯,以帮助营救的名义,在宗教裁判所的监狱中,强奸了伊内斯。我们知道,像洛伦佐这样的修士是必须禁欲的。伊内斯等待洛伦佐兑现找到女儿的承诺。
洛伦佐到狱中去见被判处死刑,还没来得及执行的主教。洛伦佐询问宗教裁判所里的犯人如果生下孩子,会如何处理?主教的交换条件是体面地死去,洛伦佐答应了。主教说,监狱里犯人的孩子会送到女修道院。洛伦佐前往女修道院,查找十几年前送来的孩子。女修道院有大量孩子的档案,可见当年监狱中有很多女人生下孩子。修女查到了结果,却告诉洛伦佐,这个女孩13岁的时候逃走了,至今不知下落,只知道她的名字。洛伦佐将这个结果告诉了戈雅。
戈雅有一天在街头遇到一位年轻妓女,长得极像年轻时的伊内斯(两人都是娜塔丽-波特曼扮演的)。戈雅打听到她的名字,正是伊内斯女儿的名字。戈雅找到了她,她以为戈雅是新的嫖客,戈雅说要带她去找父母。戈雅来到洛伦佐那里要找伊内斯,洛伦佐感谢戈雅的帮忙,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女儿。但是,戈雅走后,洛伦佐要求做妓女的女儿离开西班牙,他答应给她一笔钱。女儿不答应,洛伦佐决定把她卖到美国去当妓女。
故事再次发生重大转折,英国战胜了法国。在英国的帮助下,原先的西班牙皇族又回到西班牙,作为法国人帮凶的洛伦佐不得不逃跑。他的女儿和一批年轻女性在半路上被英国军队拦截,终于没有被卖到美国。洛伦佐也没能逃脱。英国人占领西班牙后,主教从监狱释放,主持了对洛伦佐的死刑。洛伦佐死后,只有半疯的伊内斯为他送葬。
完全凭记忆写完这个故事,我不想再看一遍电影,仔细对照情节,因此,本文的电影情节描述,某些地方也许会有一点不准确。这部电影让我们看到欧洲的专制统治、思想统治如何在上帝的名义下大行其道,这种统治如何造成人性的严重扭曲,并使我们从后来的人类历史,看到残暴的源头究竟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