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丁文《西方人眼中的中国茶道》

 茶人丁文 2012-10-11

丁文《西方人眼中的中国茶道》

 

中国茶和茶道已风靡世界,西方墨人骚客、社会名流争相赞美茶是什么“神奇之药”、“健康之液”、“上帝之赐”、“快乐之杯”、“灵魂之饮”……。

咖啡馆比比皆是的法国,他们不仅进口茶叶,也学习东方茶道,并在巴黎建立了具有东方文化色彩的旅游茶座、文艺茶座、学生茶座、爵士乐茶座、小老太太茶座等。英国午茶不仅仅是红茶、三明治和小饼干,它的主要成份是闲暇、适意以及乐趣,这其实就是就是中国茶道的部分内涵。英国午后茶传入美国,渐成时尚。罗纳德·里根和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美苏两大国首脑,当他们为裁军和削减核武器而争论不休时,两位总统夫人却如局外人一般坐下来享用午后茶,茶室里没有核战的阴影,没有唇枪舌剑,只有茶香和宁静,感受到生活的和谐。1633年英国诗人瓦利作茶诗向查理二世饮茶王后卡特琳祝寿,其中有“月桂与秋色,美难与茶比。……助我清明思,湛然去烦累”的诗句,瓦利认为饮茶不仅能益思、消乏,还给人以美的享受,就是月桂与秋色也不能与之相提并论。

博学的牧师勃莱迪1700年出版的著作里有《茶阜诗》,称茶是“惟神奇万能之药,消青年急躁之狂热,激暮年冻凝之血气”。另一首《讽喻诗》里称茶“是乃健康之液,灵魂之饮”。诗人已悟到茶道真谛:茶不仅可润人肠胃,还可荡涤人的灵魂,让人宁静、催人奋发。

英国大诗人雪莱称茶为“中国之泪水”,写下《为中国之泪水绿茶女神所感动》一诗,诗云:“药师医士任狺狺,痛饮狂酣我自吞,饮死举尸归净土,殉茶第一是吾身。”在茶之故乡——华夏神州上下五千年,大概也寻不到象大诗人雪莱这样狂热的饮者,竟不惜以身殉茶,喝个一死方休!诗人歌尔利治似乎没雪莱狂热,他在饮茶中持“中庸之道”,诗中写道:“中庸之道我常持,适倾绿茶第七杯。”看来哥尔利治对中国古代文化并不陌生,他也懂得“七碗吃不得,唯觉两腋徐徐清风生”(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他对中国茶道是颇有研究的。

茶道已成独树一帜的文化艺能,乃东方文化之瑰宝。国外墨人骚客、社会名流赞美中国茶,由此不难看出:中国茶和中国茶道已征服西方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