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职场智慧之老员工如何做的更好

 刚柔互用 2012-10-12

职场智慧之老员工如何做的更好

    当年,宋太祖赵匡胤坐定江山后,大摆筵席,犒劳功臣。酒过三巡,赵匡胤幽幽的说:朕有今天离不开各位,可是如果那天你们像我一样黄袍加身,不知如何是好?群臣大惊失色,皆称不敢。赵匡胤说:你们不敢但是你们的部下呢?大家面面相觑,皆问:陛下有何高见?赵匡胤就奉劝他们交出兵权,拿着银子颐享天年…第二天那些握有兵权的重臣纷纷告老还乡。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典故“杯酒失兵权”。

    在企业发展中,自是有一批创业元老,而这些老员工往往都是一个结局:在企业更上一层楼之际,他们却黯然离去。有人形容这是“卸磨杀驴”。有人则认为这是“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笔者比较认可后者,但可否更合理更科学的对待这个问题呢?

    人性一:喜新厌旧。

    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我们必须承认:当一个环境呆久了,总想换个环境换种心情。于是很多企业中的“老人”纷纷追逐新的挑战、新的环境、新的企业。当然企业也是,企业对老员工的态度是又爱又恨,爱其忠诚,恨其不争。于是在有新鲜的血液注入之际,也就忽略了那些往事。

    人性二:趋利避害。

    老员工觉得自己把青春都给了企业,甚至为企业流泪流汗流血,可是企业给的我为什么总是“那么少”,企业欠我的太多太多。企业认为:作为老人,你应该觉悟更高,应该起带头表率作用,而不是倚老卖老,自以为是。于是在“利”|面前倒下,在“害”面前逃离。老人觉得自己应该有更高更好的发展,企业也认为必须清理这些“毒瘤”。

    当今职场,竞争是如此之激烈,没有谁能高枕无忧。

    笔者建议老员工迅速调整自己的心态,顺应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否则被取而代之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没有谁离开谁活不下去,也没有谁能拥有谁一辈子。对于老员工而言,更要理解企业,摆正位置,把每一天都当做进入企业的第一天;把每件事都当做第一次做一样谨小慎微。你会继续成长,你会继续得到认可。怕就怕自满、懈怠,自以为劳苦功高,如果这样,离出局就很快了。

    对企业而言,既要认可老员工的付出,更要包容老员工的缺点和不足,但最关键的是要持续改造老员工,让他们认清形势,认清自我,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员工和企业就是一对事业夫妻。企业强势,是男人是父亲是丈夫是一家之主;员工弱势,是女人是子女是宝贝。企业应该像疼爱自己爱人一样疼爱员工。员工也要像理解自己的丈夫父亲一样支持企业。

    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大家都是相互利用而已。因为是这样的理解和认为,所以之间相互“伤不起”,脆弱的不堪一击。想想这样的团队如何去战斗?

    因此,老员工的黯然神伤,企业的痛定思痛,都是相互的作用力的结果。大家都需要继续修炼,打破纯利益关系的枷锁,多一些爱和包容,多一些理解和付出,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人性是复杂的,企业是人的叠,所以就更加的复杂。希望多揣摩人性,急流勇退,顺势而为,这叫识时务者为俊杰,乃是大智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