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頭悶、呼吸喘 秋天健康問題多

 云天953 2012-10-12
                                  心頭悶、呼吸喘 秋天健康問題多
 
 
「秋風秋雨愁煞人」,每到秋天,夏冬交會,日夜溫差大,看似涼爽秋意,背後卻隱藏不少健康危機,尤以心血管、呼吸道與躁鬱等問題,容易在不知不覺中發生。「秋老虎的心事」伴隨天氣變化陰晴不定。

台灣屏東基督教醫院心臟內科醫師吳榮州與胸腔內科主任醫師李明杰,兩人不約而同說,「五窮六絕」意指每到了5、6月夏季時,這兩科門診的病患人數最少,因為天氣相對穩定,然而到了秋冬之際,病患就診、發病情況也會陸續增加。

吳榮州說,秋天來臨,日夜溫差大,最常出現五大類問題,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臟衰竭)、感冒、氣喘與過敏性疾病、胃潰瘍與風濕等。

▇心血管疾病

吳榮州說,天氣冷,血管易收縮,導致血壓上升,「血液在冷的環境,凝集性增加,增加血栓機會,容易造成腦中風、腦出血或心肌梗塞。」

吳榮州提醒,若是感到胸悶、胸痛或是合併盜汗病症,且持續15分鐘以上,若病患已經吃舌下錠兩顆,症狀仍未改善,須緊急送醫急診。

「心肌梗塞就像心臟麻痺一樣。」吳榮州說,在秋冬之際,心肌梗塞的病患比夏春兩季要多一成。

1.晨昏保暖很重要

「清晨及深夜的保暖很重要。」吳榮州說,適度的保暖,可以減少心血管疾病、呼吸道感染機會發生,對心衰竭病人而言,「每一次的呼吸道感染,都是嚴峻的考驗。」

2.美食當前請節制

吳榮州說,夏天過後「胃口會漸漸變好」,尤其美食當前,體重會不知不覺中增加,體重過重,血壓易上升,血脂增高,也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病機會,「體重維持相對重要」。

3.穩定心情勿斷藥

吳榮州提到,「保持平和心情有助血壓控制」;另外,不要輕易斷藥,否則血液溫度不穩定,影響血壓在對抗血小板藥物作用,停藥或不規律服藥,也容易增加心血管疾病發作的機會。

▇呼吸道問題

李明杰說,天氣冷呼吸道問題增多,易好發氣喘、流行性感冒。每年3到9月,病患較少,隨著天氣變化,溫差大,身體會發出警訊。

1.天氣變化速回診

「不要忽視氣喘。」李明杰說,秋冬期間,氣喘與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病患增多,有些病患看天氣好轉,沒有再發病,會選擇性停藥,甚至不服藥。他提醒病患,若遇天氣開始變化,就要趕緊回診,不要等到出現咳嗽、哮喘、夜咳等症狀,再來看診。

2.預防注射別忽略

李明杰提醒,上呼吸道感染是一般感冒;下呼吸道感染雖不會傳染,但也容易造成急性氣管肺炎;流行性感冒若長期不好,容易產生併發性肺炎,他建議可以接受流感預防針注射、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

3.戴上口罩多運動

「氣管對冷空氣敏感。」李明杰建議,早晚溫差大,「戴上口罩」減少氣管與冷空氣接觸的機會。許多人對塵蟎過敏,防止塵蟎,家中盡量不要舖地毯,建議多用除濕機,床單與枕頭套每兩周固定換一次。預防呼吸道感染,李明杰建議,多運動,以散步、健走等有氧運動為主,少吃刺激性食物,包括咖啡、茶等。

★憂鬱的秋別忘運動

屏安醫院主治醫師劉鴻恩說,秋天來臨,受日照長短影響,會出現季節性憂鬱。白天短、夜晚長,秋冬本來就是憂鬱、躁鬱好發期,多注意情緒變化,不少人容易感到心情沮喪、低落,沒有活動力。

1.觀察孩子的行為

每到秋季適逢學校開學季,因此小朋友、青少年容易出現開學症候群,成人則是有「Blue Monday」。

開學症候群會有焦慮、恐慌、害怕上學等情況,生理上也會有頭痛、肚子痛、嘔吐、發燒、暈眩、冒冷汗或呼吸不順暢等狀況,兩者通常會同時出現,劉鴻恩說,老師、家長要多觀察學生們的行為反應,若和以前相比,容易出現不專心,或時常找藉口逃學,可能就是開學症候群。

2.運動能趕走憂鬱

面對憂鬱,情緒不穩定,劉鴻恩鼓勵多運動,且維持每周運動3次,每次運動時間維持30分鐘,每次運動時心跳率至少達130次/分。運動會增加葡萄糖與氧氣輸送量,保持神經原避免受環境毒素傷害,增加抗壓性。

另外,飲食均衡,適時補充水分、維他命,調整生活作息,培養靜態興趣,包括閱讀、聽音樂,避免讓大腦長期習慣處在刺激性環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