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岭的动物居民们(图)

 梦泽赤子 2012-10-12

金钱豹是山林隐士

可爱的小熊猫

即将出巢的猫头鹰

有毒的红色昆虫

狼在秦岭中已经很少见

沐浴在阳光中的金丝猴

朱鹮暮归

石龙子俗称“四脚蛇”

  从动物地理区划来看,秦岭地处东洋界与古北界的分界线。由于受高大山体的影响,垂直气候特征明显,由山麓到山顶可分为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和亚寒带。奇特的地貌、气候特征令秦岭成为了一个“生物基因库”,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近日,本报记者探访了秦岭的太白山、佛坪、周至、长青四个自然保护区,走进生长在秦岭大山中动物居民们神秘而灵动的世界。

  每天清晨,总是鸟儿的鸣叫声驱赶走黑夜,叫醒所有居住在山里的动物居民。伴随着黎明泛起的霞光,动物们起身觅食、吮吸叶片上的露珠。当然对诸如豹、狼、豺等诡秘的夜行动物来说,此时又到了犯困的时候,或许它们忙碌了一夜一无所获,但此时还是会安然入睡。作为秦岭旗舰物种的大熊猫,此时也懒洋洋地坐起来,随手抓过身边的秦岭剑竹吃了起来;林间还有白冠长尾雉、红腹角雉、血雉、红腹锦鸡等中国特有的雉鸡类动物成群结队地翻土觅食;叶片上、树枝上、花蕾中,各种昆虫也忙碌起来,给植物朋友们“塑身、联姻”,并从中获取食物;树上,身披“黄金甲”的金丝猴也活跃起来,相互梳理毛发打着招呼,刚出生不久的小猴子紧紧贴在妈妈的怀里;山涧的溪流里,几条秦岭特有的细鳞鲑鱼悠闲地从刚入睡的大鲵身边游过。大山新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据动物学家统计,秦岭山脉中共分布有脊椎动物82科642种,其中兽类140多种,鸟类338种。大熊猫、金丝猴、羚牛、豹、林麝、朱鹮、金雕、白冠长尾雉、红腹角雉、血雉、红腹锦鸡等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动物遍布其间。另外,两栖爬行类动物有77种,最具代表性的就属大鲵,大鲵是中国特产,是最大的有尾两栖动物。其中国家Ⅰ、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80种。“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被称为秦岭的“四大国宝”。

    不到中午,几乎所有白天活动的动物们,又都到了午休时间,一是为了隐秘行踪,躲避追踪;二是避开中午的炎热,午休一直会延续到黄昏前的一两个小时。垭口,一群迁徙的羚牛,不小心将石块踩落,石块坠入谷底的声响让附近所有的动物都警惕起来!毛冠鹿、小麂、鬣羚等食草动物瞪大双眼、竖起长耳、伸长脖子,面向声音传来的方向戒备;而正在松树下收集食物的松鼠,则立刻蹿上树去,红白鼯鼠、灰鼯鼠则也从树洞中探出头来张望。天空中一只巨大的金雕趁着黑夜来临前的最后机会,盘旋在半空中搜寻猎物,体形较小的雀鹰则灵活地在林间飞行,四周突然没有了鸟儿的叫声。

       太阳终于要下班了,晚霞将夜归朱鹮的羽翼涂上一道金红,它们夜宿地都很固定,常常会为一个舒服的树枝吵起架来。随着人类对它们的保护,其已从发现时的七只发展为现今的近千只,摆脱了灭绝的威胁。

      夜幕降临时,金钱豹、云豹、猞猁、狼、金猫、大灵猫、小灵猫、猫头鹰等猎手开始了猎杀行动。不知久违的华南虎是否也在其中?因为近两年曾有人目击到它的身影和足迹。灵敏的嗅觉和听觉、再加上透着绿色的夜视眼,保证了这些捕食者的成功率,那些老弱、幼小的动物很快会成为它们的晚餐。食肉动物在捕食的同时,也促使了被捕食者种群优胜劣汰的进化。而幸存者则又期待着黎明的到来,尽可能的多吃,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壮、矫健、灵活,为生存汲取能量。

       秦岭的动物居民们就是这样相互依存地世代生活着!生活中没有绝对,只有相对的平衡,一切的取食活动没有浪费,它们比人类更懂得珍惜周围的一切。只要人类不去干扰它们,不去破坏它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它们会长久、快乐地生活下去! 

在我国北方的秦岭,栖息着许多野生动物。它们为了自己的生存、繁衍,生就了许多“绝招”,人们见后常忍俊不禁。

俏朱鹮巢内吐哺

朱鹮又叫红鹤,是一种美丽的涉禽,有“东方红宝石”之美誉。它大小如鹤,体长约77厘米,长长的嘴像一根弯管,嘴端呈朱红色。通体雪白,但两翅和尾部却呈绚丽的粉红和朱红色,使它们更加美丽动人。朱鹮曾广泛分布于中国、朝鲜、日本和原苏联境内,目前只在我国和日本存有少量。而在我国,唯独在秦岭南坡的陕西洋县姚家沟才能见到它们的倩影,国家已在这里建立自然保护区。

朱鹮每次产卵3~4枚,由雌雄鸟轮流孵化。雏鹮出世后,两亲鸟也共同担负哺养任务。朱鹮育雏十分有趣,亲鸟先将食物吃下,在嗉囊里粗略消化,回巢后再吐出来,雏鸟就在亲鸟的嘴巴里吮吸这种极富营养的半流质食物。在朱鹮的家庭里,雌亲鸟的地位要高于雄亲鸟,它处事也最认真、公正。如发现哪个儿女恃强争食,它会用喙啄上一口,以示惩戒。如有雏鸟生病或受伤,它对其格外照顾。日夜守护,直至痊愈。而朱鹮爸爸有时存有“私心”,喂雏时不把嗉囊内的食物全部吐出,雌亲鸟一旦发觉这种“营私”行为,就会生气地跳过去,用力拍打双翅,嘴中发出低沉的“咯咯”声,仿佛对其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每当此时,雄亲鸟只好把嗉囊内的食物悉数吐出,并不时发出轻轻的“嘎嘎”声,似乎在承认自己的错误。不过,雌朱鹮也不会揪住不放,见它知错就改,也十分高兴,立即与雄朱鹮亲热地互摩颈项,然后双双飞出巢穴,为儿女们去采集食物。

笨野鸭邻窝偷蛋

野鸭是一种候鸟,春夏在北方生息繁衍,秋冬飞往南方避寒。但由于秦岭南北两坡之间的温差很大,兼有南北两方的气候环境,加之食源充足,所以这里的野鸭依靠秦岭这块得天独厚的栖息地,就免除了长途迁徙的艰辛。它们春夏在北坡活动,秋冬移至南坡生活,日子过得十分舒适、自在。秦岭野鸭群居生活,温和友爱,一鸭有难、大伙来帮。但是它们也有闹矛盾的时候。

暮春是野鸭的孵卵期,每只雌鸭产卵8~10枚,产完卵,就静伏巢中孵化,日夜不离,直至雏鸭出壳。如果不发生意外事故,大家都会相安无事,但如果有一只雌鸭发现自己少了一枚卵,麻烦就来了。这只雌鸭在巢中“呷呷’话嚷:,并团团打转扑翅。它的丈夫闻声赶来,一起大声嚷嚷,似乎在谴责邻居不道德,偷了它家的卵,闹得鸡犬不宁,四邻不安,大伙都探出脑袋来看它们。闹了一会儿,俩口子突然不吭声了,雌鸭又伏下身子继续孵卵。原来,在刚才的大吵大闹中,雌鸭乘邻居分心的时候,从邻窝中偷了一枚卵回来,弥补了自己的损失。然而,过不了多久,邻窝雌鸭发现自家失窃,于是也大声鼓噪起来,吵得比第一家更加凶,闹着闹着,第二位失主又不吱声了。原来它也如法炮制,去邻窝偷了一枚卵。如此这般,闹个没完。

不过,它们这样闹是很不明智的,很可能会招来草狐、滩狼、黑鸢等天敌的偷袭,也会引来猎人的围捕。到那个时候,野鸭将要为它们的不检点行为付出沉重的代价。敌人袭来,它们只得仓皇弃巢逃窜,全顾不上那些“宝贝蛋”了。

娃娃鱼溪边钓蟹

在秦岭腹地的一些山溪之间,栖息着一种珍稀的两栖类动物——大鲵。大鲵俗称娃娃鱼,在陆地上行动迟缓,但在水中游泳却轻盈敏捷。娃娃鱼的食谱很广,主要以蛙类、鱼虾、螺蚌为食,偶尔也上岸捕捉蚯蚓、地蚕、蜣螂、蜗牛等换换口味。最奇妙的是,娃娃鱼还会到溪边钓石蟹。

在一些山涧的小溪里,栖息着许多石蟹,也叫溪蟹,大如酒盅,甲壳呈橘红色,八爪伶俐。它们谨小慎微,在溪水底层的石缝中生活,深居简出,一般很难捉到它们。但石蟹有一个毛病,它的大螯钳一旦夹住什么东西,轻易不肯松开,就因为这个弱点,每每使自己成了娃娃鱼的美餐。

娃娃鱼选中一个石蟹多的地点,横卧在溪边,探清石蟹的居处。再将自己那条又长又扁的尾巴轻轻伸入溪底石缝深处。娃娃鱼的尾巴能分泌出一种有腥味的粘液,石蟹闻到这腥味,又触到娃娃鱼光滑柔软的尾巴尖儿,以为是送上门的美味佳肴。其实世上哪有这等好事,等石蟹的大螯死死钳住尾巴之时,石缝上边的娃娃鱼马上感觉到了,它忍痛猛地甩动尾巴,扭身把大嘴一张,一口就把石蟹吞入嘴中。有时石蟹并不马上上钩,许久不去触动那尾巴。娃娃鱼很有耐心,轻轻抖动尾巴,分泌出更多更浓的腥味粘液,石蟹忍不住钳上去,终于中了娃娃鱼的圈套。

果子狸瓜田作贼

秦岭南麓一带的农民,爱种植一种南瓜。种植这种南瓜非常省事,开春前在草坡上刨去石子,挖几个坑,浇上几桶人粪尿,沤到清明节前后,点上几粒南瓜籽儿,灌些水,十多天长出秧苗,以后主人不必再操心,就等着摘瓜了。

农家的瓜儿长得好,引起了一些野生动物的眼馋,经常光顾的偷瓜贼有狗獾、豪猪、黑熊、青猴、果子狸等。其中最贪心、手段最巧妙的要数那果子狸了。果子狸是一种形似家猫,但比家猫肥胖粗壮的小兽,爱吃各种果类,如苹果、梨、柿子、石榴、枣子等,所以得此名。在盛产南瓜的秦岭南麓,果子狸特别爱偷食南瓜。它的嘴馋是很有名的,一进入瓜地,就像八辈子没吃过似地,抱住一只瓜猛啃起来,直吃得肚子溜圆才肯罢手。吃饱以后,它还要带个瓜回去。南瓜生得扁圆溜光,又滑又重,不好搬动,但果子狸自有高招,它相中一个南瓜,用嘴对准瓜中心猛啃一阵,啃出一个对穿的大窟窿,然后把这南瓜如同带项圈一样套在自己的脖子上,奋力撑起四肢,拖着沉重的步伐返回巢穴。

果子狸这偷瓜的招儿尽管高明,但常因此为自己带来杀身之祸。这儿的农民,因为种的南瓜时常被窃而十分恼火,决计捉几个偷瓜贼泄忿。在偷瓜贼经常出没的深夜,他们躲在瓜田旁。平时果子狸身手敏捷,人们对它望尘莫及,无可奈何,但当它套上那南瓜“项圈”走路的时候,就像带枷的囚徒一样笨拙,这时农民突然出击,抓个正着,果子狸只有束手就擒的份了。

野公猪上门相亲

一年春天,山里一农户发现自家养的一头母猪不见了。从猪圈前留下的痕迹看,母猪不像是被人偷走的,也不像是被猛兽拖走的。母猪留下轻浅的脚印,直奔山林深处而去,没有强迫的迹象,倒似乎是十分情愿的。

户主去请教一位老猎手,老猎手到现场察看后说,你家的母猪是被山里的野公猪拐跑的,母猪做新媳妇儿去了,不过不要紧,母猪毕竟是家猪,它还会回来。果然不出老猎手所料,5~6天后的深夜,主人听到猪圈里有响声,他跑去一看,发现母猪真的回来了,猪圈里还有一头野公猪。野公猪见有人来,腾地一下从猪圈里窜出,消失在黑暗之中。主人这下明白,是这头野公猪拐走了他家的母猪,现在它把媳妇送回娘家了。

第二天刚拂晓,农民还未起床,就听到狗在狂叫,他起身一看,发现那头野猪又进圈了,正在和母猪挨挨擦擦,十分亲热的样子。主人要赶走它,又怕它发火伤人,就在屋内叫喊敲盆,但那野猪竟不理不睬。野猪就在猪圈里住了下来,一直待了半个来月。他家的母猪由此怀上了崽,当年夏末产下一窝小猪,只只健壮活泼,性情暴躁,完全像它们的“爸爸”。

山大王旅途带粮

秦岭老虎身材矮瘦,但凶猛矫健,人称“山大王”,在分类上属华南虎。秦岭虎有两个特点:一是讲究饮食,它专爱吃新鲜的肉食,不吃剩下的东西,而且饮食有节,一天两餐,黎明和黄昏各一顿;二是喜欢游荡,除了发情期、哺乳期之外,一生四处漂泊。那么,它在四处游荡时,怎样来保证自己舒适而有规律的饮食呢?秦岭虎时常采用一套奇异独特的方法,那就是带上“干粮”。

所谓“干粮”,其实是一群青羊。秦岭青羊身小灵巧,善攀山崖,但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胆子特别小。老虎选准一群青羊,就在后面撵上去,青羊拚命往石崖处奔跑,企图攀岩逃命。哪知山大王快速绕道提前赶到,隐蔽在石崖后面,待羊群靠近,老虎大吼一声,跳将出来,把青羊吓得瘫倒在地,动弹不得。个别胆子稍大一点的青羊,还想调头逃遁,老虎冲上去咔嚓一口,咬断其脖子。别的青羊见状,无不吓得俯首贴耳,乖乖地成了山大王的俘虏。

青羊们在前走,老虎似放牧的主人,优哉悠哉跟在后面。为保证“食品”的鲜活,一路上老虎允许它们吃点青草,喝点溪水,甚至还让它们在树荫下稍作休息。有了这些鲜活的“干粮”,老虎在旅途中的日子过得十分惬意,能按时开饭,顿顿吃的是自己喜爱的新鲜肉食。但它的好日子并不会太长久,因为这些青羊天天提心吊胆,有的被吓死,有的伤发毙命。青羊们死后,老虎又得过那种下顿不接上顿的紧日子了。
       秦岭是位于我国中部、横亘南北的一条欠山脉,这里气候多样,地形复杂,孕育出一个广漠而神奇的动物世界,既有南北两地常见的飞禽走兽,更有许多稀世珍奇;走进秦岭的密林、涧溪、山崖、岩窟,领略一下动物们的奇趣吧:

    熊猫开荤
    国宝大熊猫是以竹子为食的,但这并不意味看它终生不开荤不动腥,其实它像个顽皮的孩子,经常要在竹林中捕捉一些啮凿类的动物打牙祭,以向世人证明它本来就是肉食性动物,可不是彻头彻尾的“素食客”。秦岭中的大熊猫,最喜欢吃的是竹鼠。
    竹鼠是生长在竹林予里的一种杂食性动物,身体肥胖,肉质鲜美,常年穴居在箭竹林的地底下,掘食竹笋、嫩竹鞭,危害竹子生长。或许大熊猫愤慨竹鼠分割了自己的“粮食”,或许它垂涎于竹鼠的美味,终之,它一旦发现了竹鼠的踪迹,决不放过。
    呵,前面就是一片茂密葱茏的竹林!看,一头大熊猫正在津津有味地大嚼箭竹呢。蓦地,它停止咀嚼,四处张望了一眼,低下脑袋傍着竹根凝神谛听地下的动静。沙沙沙……大熊猫蹑手蹑脚地轻挪了一下,再听……忽然,它挥动两只前掌,“刷”地拨开竹子,飞快地朝下挖土。它那结实厚大的前掌挖得泥土飞扬,时不时它还用掌拍打拍打四周的地面,以示警戒或恫吓。很快地下的“贼子”从泥土中拱出来,弓背屈腿想开遛,哈,大熊猫哪能让它在眼前逃匿,它挥动巨掌敏捷地实施空中重击,三下五除二,竹鼠连惊带吓束手被擒。大熊猫叼这猎物,鼻子“扑扑”喷两下气,四周一环顾,心满意足地向竹林深处走去……

    猪獾失窃
    猪獾这家伙很滑稽,脑袋又瘦又小,可身予却又肥又壮,很不谐调:浑身灰黑,惟脑门上有三道纵向白纹,长约两尺,重约十斤,它的前爪特长,是一副天然的掘土利器,常常能不废吹灰之力就在地下挖掘出一条又深又长的隧道来,令其敌手望洞兴叹,一筹莫展。猎獾是杂食性动物,主要在夜间活动,捕食田鼠、野兔、青蛙和各种昆虫,也喜食含有淀粉、糖分较多的野果及植物茎叶。
    秦岭中的猪獾在冬天是要冬眠的。每年一过寒露,它便四处奔走,拼命收集各种耐贮的食物,把它们藏进巢窠的最深处,以备春荒。这些食物大多是一些野生植物果实以及玉米、甘薯、黄豆等成熟味美的农作物。贮足了粮食,猪獾酣然高卧,进行冬眠,直到第二年惊蜇前后,它才会苏醒过来,很悠闲自得的享用劳动果实,而这时正是其他动物闹“粮荒”的日予。然而世上的事情不是一帆风顺的,螳螂捕蝉,焉知黄雀在后!猪獾进入深度冬眠后,给一些心存觊觎的穴居小兽们造成了可乘之机。它们明目张胆地挖掘地道,直通猪獾“粮仓”,连吃带拿,将食物洗劫一空。这种明火执杖的贼盗大多是由黄鼠狼,仓鼠充当的,豪猪偶而也会去凑凑热闹。
    当严冬敛兵退走,春天姗姗来临时,猪獾从冬眠中苏醒过来:哎呀,这一觉唾得好长,整整三个半月!猪獾一睁眼,立即查看自己的存粮。吓,存粮咋不见?I真是咄咄怪事,猪獾急得嗷嗷大叫。它不相信自己去年秋天千辛万苦贮的粮能平白无故丢了,它先是在自己的洞巢里嗅出嗅进,四处查找存粮的下落,这样常常把它筑巢的土崖挖得千疮百痍。搜寻数遍后,一旦证实自己的贮粮确已丢失,它就疯狂地窜出地穴,在洞口团团打转,撕咬野草,啃啮树皮、踢踏山石。也许为了惩罚自己的粗心大意,它低着脑袋,退后几步,对准土崖的坚硬处冲撞过去,跌倒了爬起来再冲……这样的自罚行为要重复多次,直到它发泄完满腔的怨气为止。
    说来有趣,那些在严冬时节,趁猪獾冬眠高卧之际偷窃了人家存粮的小偷们,似乎十分害怕失主的报复,总是在开春之前,就抛弃原来和猪獾相邻的旧家,逃到很远很远的地方重新掘洞藏身,嗬,真是“做贼心虚”呀!

    石鸡戏狸
    五月的秦岭,满山遍野的草木摇曳成宽广无垠的绿色海洋。在这林海里,虫呜乌唱、虎啸鹿奔,每时每刻都在上演着动物界为争取生存而进行了千百万年的寻食、哺乳、育雏、争夺配偶以及猎杀和逃避等生态行为,它们的生死存亡维系着生物的多样性,森林因为它们而充满了生机和情趣、
    瞧,一只狐狸从灌太丛中钻出来。它舔舔嘴唇,东张西望,一副焦躁不安的饥饿相。它昂起头,迎风而立,耸耸鼻子,略一凝神,立即朝前面的草丛冲奔过去“呱呱呱……”鸟叫声蓦地响起,一只类似山雉的鸟儿很优雅地从草棵子中眺了出来,它棕灰色的羽毛,尾短嘴尖,双爪粗壮,眼、嘴、腿均为红色。它落在狐狸面前,一动不动,毫无飞起躲避的意图。狐狸见到猎物不迭不避,以为唾手可得,它弓腰低首准备弹射出去,叫这只不知死活的鸟儿看看它的手段!就在它欲扑击的一刹那,它忽然觉得自己的尾巴被什么东西牵住了,而且还有些发痛。它扭头一看,原来是另一只同类鸟儿正用的尖喙正啄住自己的尾巴往后拽。看它那灰暗的羽毛和粗壮的身子,狐狸知道这是一只雌鸟。哼,这雌鸟儿竟敢搞背后袭击?!狐狸不禁大怒,回身一跃,照准雌乌的脖颈就是一口!可惜那家伙机灵地朝后一跳,蹦出老远,“呱呱呱”的大叫着,似乎嘲笑狐狸的无能。狐狸怒火中烧,它的狡狯使所有的动物都对它有点怵头,这只鸟儿算什么!它打算先咬到这只雌鸟再说,它再次拱腰踞势,谁知此刻尾巴又痛起来,原来雄鸟又乘机赶上啄它尾巴。一心难以两用,迫于无奈,它只好又调头对付雄鸟,而身后的雌乌又乘隙直冲上来……就这样,这对鸟夫妻一前一后,把狐狸戏弄得团团乱转,疲惫不堪,什么也没捞到。最后它彻底泄气了,沮丧着悻悻而去;两只乌儿一阵“呱呱呱”的欢叫后,急忙飞回草丛中。嗬,草丛中有它们的小宝贝呢,怪不得它们全力以赴、勇敢拼斗、丝毫不让!
    你知道这种鸟叫啥名儿?它们叫石鸡,又因常“呱呱”大叫,又被山民们称做“呱呱鸡”。石鸡大多栖息于有常绿灌木的山崖间,食性杂,以各种浆果、草芽、昆虫、小蜥蜴为食;石鸡性情温和,喜爱清静,有时别的乌儿来打扰、捣乱,它总是隐忍以让,情愿默默地重新搬家,亦不愿去威胁、驱逐它们。但在繁殖间,出于护巢的本能,它决不允许任何其他东西靠近过来,一有危险,石鸡夫妻挺身而出、勇敢无畏地进行自卫,对狐狸就是这样同心协力战而胜之的。

    山蛙求偶
    栖息在秦岭山溪水底石缝间的山蛙,体形较青蛙瘦小,背部棕虹色,上面有不规则的黑色条纹,它的动物学名叫“双团束胸蛙”。山蛙的生活习性颇为有趣,比如它的叫声清脆响亮如静夜击打的木梆声,遇到敌害它会不顾一切地跳过去,张开四肢紧紧抱住对手,至死不松,毒蛇常常被它紧抱而窒息死亡,当然山民们也会利用它的这一招编搓些草绳假冒蛇类,诱它上当……
    不过,山蛙最稀奇的一点还是它的求偶手段。
    早春二月,从冬眠中刚苏醒不久的山蛙,兴致勃勃地为“终身欠事”奔波了。年轻力壮的雄山蛙,换上色泽鲜艳亮丽的肤色,叫声也格外洪亮亢奋。在这期间,它食少眠少,整天忙于在溪流平缓的水底营造成亲的“洞房”。对新房它很挑剔,既要求沙砾细软洁白,向阳温暖,还要水草丰茂、利于隐蔽。选好地址,雄山蛙即用强健的四肢前刨后蹬,先把四周凌乱不堪的卵石除掉,然后很细心地用前肢将细沙堆成一道弧形的浅窝儿,作为未来新娘的“产房”。做这些活时,它十分讲究,不敢有丝毫的大意,哪怕沙砾中有一颗大些鹅卵石,它也耍费尽力气将其掏挖出来,以免硌疼了未来的新娘。
    造好“金屋”,接下来就是寻找“阿姣”。每当薄暮时分,雄山蛙就会从水底钻出来,蹲踞在溪畔的山石上,满怀信心地放声高唱“情歌”。情歌一起,溪谷回应,一些“淑女”们禁不住歌声的魅力,纷纷攀爬过来,就近欣赏。雄山蛙看到自己的歌声有了效应,这时更加卖劲高唱。“淑女”们很矜持,既含情脉脉又举棋不定,甚至你推我让,谁也不肯贸然上前。为了赢得芳,雄山蛙用嘴叼起一根长约半尺的草棍儿,在溪边来回拖动。在拖动中,雄山蛙会使出浑身解数,边拖边扭、左蹦右跳,做出种种精彩、奇特的动作,以此向雌蛙们炫耀自己。这种独特的“求婚舞蹈”表演到****时,旁观的“淑女”们往往会受其感染而逐渐靠近过来。到一定的距离,雄山蛙觉得时机已成熟,便口衔那根草棍儿,慢慢从雌蛙中间拖过去。这时,如果内中有倾心于它的“淑女”,就会毫不犹豫地跳上前去衔住草棍的另一头,和“郎君”一道同心协力地将草棍儿抬下溪水,然后一齐走向它们的新居……
    有时,由于时机不成熟,雄山蛙在雌蛙中间拖草棍,没有反应,它就会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拖个第二趟,第三趟……直到感动一位挺身而出的“她”。但有时,也会出现另外一种情况,那就是一下子有两只或三只雌蛙同时上前咬住草棍;嘿,这就需要一场温和的“战争”来解决矛盾了。几只雌蛙互不相让,你推我挤、互相蹬踏,谁也不愿放弃自己的选择。在这个有趣的“争婿”过程中,雄山蛙却介身局外,悠然自得作壁上观,直到最后最泼辣、最强悍的雌蛙取胜为止,这场闹剧才告结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