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诚挚的人能感动天地,感动鬼神

 传统文化网站 2012-10-13

【原文】范氏有子曰子华,善养私名,举国服之;有宠于晋君,不仕而居三卿之右。目所偏视,晋国爵之;口所偏肥,晋国黜之。游其庭者侔1于朝。子华使其侠客以智鄙相攻,疆弱相凌。虽伤破于前,不用介意。终日夜以此为戏乐,国殆成俗。禾生、子伯,范氏之上客。出行,经坰2外,宿于田更3商丘开之舍。中夜,禾生、子伯二人相与言子华之名势,能使存者亡,亡者存;富者贫,贫者富。商丘开先窘于饥寒,潜于牖北听之。因假4粮荷畚之子华之门。子华之门徒皆世族也,缟衣乘轩,缓步阔视。顾见商丘开年老力弱,面目黎黑,衣冠不检,莫不眲5之。既而狎侮欺诒6,攩78,亡9所不为。商丘开常无愠容,而诸客之技单,惫于戏笑。遂与商丘开俱乘高台,于众中漫言曰:“有能自投下者赏百金。”众皆竞应。

商丘开以为信然,遂先投下,形若飞鸟,扬于地,骪骨无为。范氏之党以为偶然,未讵10怪也。因复指河曲之淫隈11曰:“彼中有宝珠,泳可得也。”商丘开复从而泳之,既出,果得珠焉。众昉12同疑。子华昉令豫13肉食衣帛之次。俄而范氏之藏大火。子华曰:“若能入火取绵者,从所得多少赏若14。”商丘开往无难色,入火往还,埃15不漫,身不焦。范氏之党以为有道,乃共谢之曰:“吾不知子之有道而诞子,吾不知子之神人而辱子。子其愚我也,子其聋我也,子其盲我也,敢问其道。”

商丘开曰:'吾亡道。虽吾之心,亦不知所以。虽然,有一于此,试与子言之。曩16子二客之宿吾舍也,闻誉范氏之势,能使存者亡,亡者存;富者贫,贫者富。吾诚之无二心,故不远而来。及来,以子党之言皆实也,唯恐诚之之不至,行之之不及,不知形体之所措,利害之所存也。心一而已。物亡迕者,如斯而已。今昉知子党之诞我,我内藏猜虑,外矜观听,追幸昔日之不焦溺也,怛17然内热。惕然震悸矣。水火岂复可近哉?”自此之后,范氏门徒路遇乞儿马医,弗敢辱也,必下车而揖之,宰我闻之,以告仲尼。仲尼曰:“汝弗知乎?夫至信之人,可以感物也。动天地,感鬼神,横六合,而无逆者,岂但履危险,入水火而已哉?商丘开信伪物犹不逆,况彼我皆诚哉?小子识之!”

【译文】范家有个儿子叫子华的,喜欢私自蓄养侠客,全国人都佩服他。他很得晋国君主的宠爱,虽然没有官职,但地位却在三位公卿之上。谁被他看中,国君就会给谁爵位;他说谁的坏话,国君就会罢免谁。在他厅堂上议事的人同朝廷上的一样多。子华叫他的侠客中的智者与愚者互攻击,强者与弱者互相凌辱,虽然受伤流血的人躺在眼前,他也毫不放在心上。整天整夜以此游戏取乐,几乎成为全国的风俗。禾生和子伯两人是范家尊贵的侠客,一次出外游玩,经过荒远郊野,住在老农商丘开的家里。半夜,禾生与子伯两人谈论子华的名声与势力,能使活着的人死去,该死的人活下来;能使富有的人贫穷,贫穷的人富有。商丘开以前一直为饥寒所困迫,于是悄悄地躲到北边窗下偷听他们的谈话。然后借了粮食挑上畚箕到了子华的家门口。子华的门徒都出身于世家大族,身穿绸缎乘坐高车,迈着四方步眼睛朝天看。他们瞧见商丘开年老体弱,面色黎黑,衣冠不整,没有不轻视他的。接着又戏弄、侮辱、欺骗他,推摔捶打,无所不为,商丘开却没有一点不高兴的样子。侠客们的手段用尽了,戏弄、嘲笑得也十分疲惫。于是同商丘开一起登上高台,人群中有人随意说:“有能从台上跳下去的,奖赏他一百金。”大家都争着响应。

商丘开信以为真,于是首先从台上跳了下去,形状像一只飞鸟,飘扬到了地上,肌肤与骨骼都没有损伤。范家的门徒以为是偶然成功,因而没有觉得太奇怪。于是又指着河湾的深水处说:“那水里有宝珠,游下去可以摸到。”商丘开又跳到了水里。游出水面后,果然得到了宝珠。大家这才开始觉得奇怪,子华才开始让他加入食肉穿绸的行列。没多久范家的仓库发生大火。子华说:“你们有能钻进火中取出绸缎的,根据取出的多少赏赐你们。”商丘开毫无难色地钻进了大火中,来去几次,烟尘没有沾污脸面,身体也没有被烧焦。范家的门徒以为他有什么道术,于是一齐向他道歉说:“我们不知道先生有道术而欺哄了您先生,我们不知道先生是神人而侮辱了您先生。先生可以把我们看作是笨蛋,可以把我们看作是聋子,可以把我们看作是瞎子。我们大胆地向您请教道术。”

商丘开说:“我没有什么道术。就是我的心里,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虽然这样,我心中还是有一个感觉,姑且向你们说一说。过去你们中有两位侠客住在我的家中,我听到他们赞誉范氏的势力,能够使活着的人死去,该死的人活下来;富有的人贫穷,贫穷的人富有。我真诚地相信,没有一点怀疑,所以不怕路途遥远而赶来。我来了后,又认为你们的话都是真实可靠的,因而只怕我的诚心不够,行动得不快,并不知道我的形体到了哪里,也不知道利害在什么地方,只是专心一意罢了。外物也不能改变我的诚心,如此而已。今天才知道你们在欺哄我,于是我心中便隐藏着猜测与疑虑,外面要注意所见所闻,回想过去侥幸没有被烧焦、淹死,现在还害怕得心中发烧,恐惧得全身发抖。哪能再靠近水火呢?”从此以后,范氏的门徒在路上遇到乞丐和马医这些穷人,再不敢侮辱,一定要下车致礼。宰我听说了这件事,告诉孔子。孔子说:“你不知道吗?最诚心的人,是可以感动万物的。可以感动天地,感动鬼神,横行天下而没有违抗的人,何止身负危险、出入水火而已呢!商丘开相信假话尚且遭不到阻碍,又何况你我都诚心诚意呢!你们要牢牢记住!”

【说明】本节故事描述的商丘开,就是一个“至人”,也就是诚挚的人。诚挚的人为什么不害怕跳下高台、不害怕潜入深水呢?就是因为他没有区别之心,没有区别善恶利害、是非曲直的心思。我们正常人很难理解这种状态,因为我们从小就有区别善恶利害、是非曲直的心思,所以我们知道趋利避害。知道了趋利避害,我们就会害怕被烧焦、被淹死,因此就会远离有害的事物。后世所谓的练功人,其实就是修炼自己的心回到没有区别善恶利害、是非曲直的犹如婴儿般的心理状态,无我,无万物。因为只有真正抛弃自我,才能修炼。如果天天把“我”挂在心里,那是什么也修炼不成的。所以孔子赞誉这种人能够感动天地,感动鬼神。

——————————————————

【注释】1.侔:(mou)《庄子·大宗师》:“畸于人而侔于天。”《墨子·小取》:“侔也者,比辞而俱行也。”《荀子·荣辱》:“侔侔然唯利饮食之见,是狗彘之勇也。”《说文》:“侔,齐等也。”这里用为等同,齐等,相等之意。

2.垌:(dòng)田地。遥远的郊外。

3.更:“叟”之假借字。田更,田叟,种田的老翁。

4.假:(jiǎ贾)通“叚”。借。兼指借出和借入。《管子·法禁》:“爵禄毋假,则下不乱其上。”《管子·四时》:“发故屋,辟故窌以假贷。”《左传·僖公五年》:“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左传·成公二年》:“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礼记·曲礼》:“假尔大龟有常。”《韩非子·十过》:“昔者晋献公欲假道于虞以代虢。”《广雅》:“假,借也。”

5.眲:(nè讷)轻视。《列子·黄帝》:“衣冠不检,莫不眲之。”

6.诒:(yí怡) (dài)古通“殆”。欺诈。《列子·仲尼》:“吾笑龙之诒孔穿,言善射者。”

7.攩:(dǎng)同“挡”。《列子·黄帝》:“攩挨抌,亡所不为。”

8.抌:(dǎn)推击。《列子·黄帝》:“攩挨抌,亡所不为。”

9.亡:(wáng)《易·否·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诗·唐风·葛生》:“予美亡此,谁与独处。”《管子·侈靡》:“其满为感,其虚为亡。”《老子·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论语·述而》:“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列子·汤问》:“河曲智叟亡以应。”《仪礼·士丧礼》:“亡则以缁,长半幅。”《孟子·离娄上》:“问‘有馀?’曰:‘亡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亾部》:“亾,亦假借为有无之无。”《集韵·虞韵》:“无,或作亡。”这里用为“无”,即没有之意。

10.讵:(jù具)岂、难道。《庄子·人间世》:“外合而内不訾,其庸讵可乎?”用于表示反问。如:讵料(哪能料想到,不料);讵意(同“讵料”);讵可(岂可);讵能(岂能);讵敢(岂敢);讵怪(岂能奇怪)

11.隈:(wēi)《管子·形势》:“大山之隈,奚有于深?”《庄子·徐无鬼》:“奎蹏曲隈,乳间股脚,自以为安室利处。”这里用为弯曲深处之意。

12.昉:(fǎng仿)起始。《列子·黄帝》:“商丘开复从而泳之,既出,果得珠焉。众昉同疑。”

13.豫:(yù玉)古同“与”。参与。《列子·黄帝》:“子华昉令豫肉食衣帛之次。”《后汉书·乐夷传》:“楚灵会申,亦来豫盟。”《正韵》:“豫,与‘與’通。”

14.若:(ruò弱)你、你们。《考工记·梓人》:“惟若宁候。”《庄子·齐物论》:“既使我与若辩矣,若胜我。”《仪礼·士昏礼记》:“若则有常。”《小尔雅》:“若,汝也。”《国语·晋语四》:“命曰三日,若宿而至。”《史记·陈涉世家》:“若为佣耕,何富贵也。”《汉书·匈奴传上》:“若肯发兵助我乎?

15.埃:(āi)《楚辞·离骚》:“溘埃风余上征。”《庄子·逍遥游》:“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荀子·劝学》:“上食埃土,下饮黄泉。”《说文》:“埃,尘也。”《苍颉篇》:“埃,谓风扬尘也。”《通俗文》:“灰尘曰埃。”这里用为尘土、灰尘之意。

16.曩:(nǎng)《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曩者,志人而已。”《尔雅》:“曩,久也。”《国语·晋语》:“曩而言戏乎。”《楚辞·惜诵》:“犹有曩之态也。”《庄子·渔父》:“曩者先生有绪言而去。”《礼记·檀弓》:“曩者,尔心或开予。”《韩非子·存韩》:“恐左右袭曩奸臣之计,使韩复有亡地之患。”《汉书·贾谊传》:“曩令樊郦绛灌。”这里用为以往、过去之意。

17.怛:(dá达)畏惧、惊恐。《庄子·大宗师》:“叱!!无怛化!”《列子·黄帝》:“怛然内热。”唐柳宗元《三戒·临江之麋》:“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