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德国1943-45年战略防御的可行性分析

 tjhx0526 2012-10-14
  二战后期的1943-45年间,德军各条战线均濒临于崩溃边缘,虽然此时德军在兵力和物质资源方面已经日益匮乏,但是他们仍然进行了很长时间的抵抗,并同时在好几条战线上继续进行着战争,这实际上要算是一个奇迹。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由于德国人具有非凡的忍耐力,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德国较为成功的运用了现代化的防御策略。从战略层面上分析,这场战争的结局似乎毫无悬念,但仅仅就战争后期德军战略防御的军事学术性质而言,实数有众多值得分析探讨的话题。

东线:由于斯大林格勒等一系列战役的失利,德国在东方的军事力量已经遭到严重削弱,而1943年夏季库尔斯克战役的失败则使得德军在东线战场的处境更加困难。此后苏军的攻势已是愈加猛烈,等待德军的则是不断的溃退。44年由于苏军在白俄罗斯和罗马尼亚取得的巨大成功又使得德军高层对战局产生了误判,再继续下去的战争只会变得更为艰难。虽然此时德军将领中仍有莫德尔、舍尔纳等人卓越的指挥部署,但无奈战局如同“雪崩效应”,德国也已是无力回天。

同样,对于西线而言:北非战事的失败已成定局,而更为严重的是盟军44年的西西里岛登陆和意大利的背叛致使德国战略后方(奥地利和匈牙利等国)的暴露,因为它们此时已经被纳入了盟军的空袭区域,随着德军赖以发动军事作战的战争机器被彻底摧毁,战争的形势日趋明朗。由于盟军在西线的成功,德军被迫从本已是捉襟见肘的东线抽出部队增援意大利、巴尔干等战区。随后,44年6月盟军在诺曼底的胜利,就是敲响了德国灭亡的丧钟,此时已陷入两面作战、腹背受敌困境的德国已再也没有赢得战争的希望,帝国的崩溃仅仅已是时间问题。

从军事上来讲,采取防御战略的一方所承受的压力是极大的。面对敌人优势兵力的集中打击,防御方除了要有完善出色防御策略,必要的战略战术储备,还得拥有超群的忍耐力、坚定的毅力和铁一般的纪律性。因此在防御战略中又衍生出了另一个概念“积极防御”,在积极防御中,抓准时机对敌人发起有效的反击,又要求指挥者必须具备果断的决心,周密的部署以及准确的实施。那么显然,德军在战争后期所采取的战略防御已不能称得上成功,事实上直至1943年甚至1944年初德国还是有挽回全面溃败的机会,但遗憾的是此时能够保持头脑清醒并能提出可行建议的人已经不多了,而更为不幸的是,此时的希特勒已经深深中了攻势思想的毒素,绝对不肯听信部下们的忠言。他疯狂地相信只有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御形式,认为坚强的死守防御总是要比进攻的效果差些,而正是这种错误的思想却葬送了德军最后的希望。

( 1 ) 1943年的东线危机及德军的机动防御策略

从某种意义上说,43年德国就已经失去了获胜的可能,时过境迁德军和苏军力量的对比此消彼长,其已被迫转入战略防御阶段,战场形势对于德国来说已是江河日下,用曼施坦因的话说就是:此时德国唯一希望就是大量消耗敌人力量,以换取体面的和平。

1943年初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成为了苏德两国军事力量消长的分水岭。但在这场战役的后期,德军却充分发挥了防御的专长,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因各种不利因素所带来的损失。

当时德军所面临的形势已十分危险,南线德军主力遭受了重创,其精锐之师---第六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被苏军包围,已处于生死攸关的时节,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第六集团军的被围,导致了斯大林格勒---罗斯托夫地区防线出现严重战略间隙,此时德军的A集团军群尚远在高加索和苏军作战,而德军南翼的交通线和补给线的安全与否则直接关乎到自高加索至伏尔加河上的德军的命运。苏军的战略意图也很明确,那就是合围并歼灭斯大林格勒地区的德国第六集团军,但如果苏军继续向南占领罗斯托夫,打击并摧毁南线德军的交通、补给线,那么其便可一举切断南线德军的后路,进而合围整个德国A集团军群。如果出现整个集团军群被歼灭的情况,那就是德军整个防线的总崩溃了。因而此时已接任顿河集团军群司令的曼施坦因选择了优先保卫罗斯托夫瓶颈的畅通,直到A集团军群撤出为止,而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个决策才是挽救整个南线的关键。

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苏军急切地想将盘踞在乌克兰一线的德军驱逐出去,然而却在实施进攻的过程中将后勤供应远远地抛在后面,结果导致部队不仅陷入分散状态,而且沦于疲惫不堪的境地。德军司令冯·曼施坦因利用这一难得的良机(因为希特勒一度给他相对的自主权)发动了一系列反攻,将俄国人连续不断地的反攻阻住,并再次占领了哈尔科夫。然而,曼施坦因的这次反突击,却也是德国人最后一次机动自如地把装甲部队和空中力量用于大纵深突破和包围。

如果说斯大林格勒战役对于东线德军来讲是一场噩梦,那么接下来的危机才让德国人明白斯大林格勒仅仅只是这场噩梦的开端。

在经过了一系列灾难之后,整个德国的战争机器便在东方转入了防御。1943年,德军的兵力更加减少了,而俄军的力量却与日俱增,虽然这时双方军力差距仍不算太大,可是,德军如果要在兵力密度不够的情况下组织起坚固的防御,也是极其困难的。因此,在这个形势下,德国方面如果转取防御战略,那也就意味着它必须放弃已经夺取到手的大片土地。那么此时,德军最好的选择就是:实行机动防御,并采取一系列的退却行动,从而削弱进攻方面的突击力量,然后借防御创造有利条件,以便随后实施反攻。只有运用有技巧的弹性防御大量歼敌,消耗、削弱苏军的有生力量,德国才有可能在东线争取到一个不胜不败的结局。

为达到消除苏军南线威胁和恢复1942年战线的目的,曼施坦因元帅认为:德军应绝对避免使用静态防守的战术。为此,他向希特勒提出了两个东线战场作战计划草案:一是放弃顿聂兹河和米斯河防线,把苏军诱人顿河下游,再使用预先集结在那里的德军装甲部队攻击苏军侧面,将其围歼;二是先发制人,在苏军补充冬季损失之前,就发动攻击。至于德军攻击的目标,曼施坦因认为应选在苏军在库尔斯克城周围的突出地区。

在顿河和伏尔加河遭到灾难性的失败之后,德军在苏联南部的处境日趋恶化。德国迫切的需要一次成功,但希特勒不仅拒绝他们关于后撤到第聂伯河一线的建议,反而更加坚信在1943年夏季发起一次进攻就可能改变整个局势,于是希特勒将赌注压在了库尔斯克地域,他之所以没有选择第一种方案,是因为害怕哪怕是暂时的撤退,都会影响罗马利亚和土耳其的态度,此外他还割舍不下顿聂兹盆地的经济价值,更不愿意将1941年冬季取得的大片土地轻易放弃。

在决定双方命运的库尔斯克战役中,尽管德军曾一度击溃4倍于己的苏军,尽管胜利的天平曾一度倾向德国,但最后的结局仍另人沮丧,自此之后苏德战场的主动权完全转移到苏军手中。对此,前西德历史学家格利茨评价说:“库尔斯克大会战对于德军来说,是致命危机的开端。”

从战略上分析,43年时的东线苏德双方的兵力对比相差不大,此时对于苏军来说,43年遭遇的最大困难也是人员的短缺的问题,因为他们再也经不起如同战争初期那样惨重的人员损失了,那么德军如能转而采用机动防御战略还是有希望取得有利结果的,也就是说至少到1943年,还有充分的理由进行这种估计。此外,进行战略防御还有一个关键,那就是阻止敌人从解放区获得新的劳动力、工业力、矿业,并削弱其继续武装的能力。首先对于南线来说,由于该地区拥有着丰富的工业和矿产资源,其经济价值对于德国的军事工业来说意义重大,且这一地区距离罗马尼亚和土耳其等国过近。因此,如果贸然采取较大的战略撤退必然将影响到巴尔干半岛的政局,这显然是德军所不能接受的。那么,南线德军最好的选择就是及时撤离各个桥头堡阵地,利用顿河、第聂伯河等天然防御阵地,建立起完善的防御体系以阻止苏军在这一地段的突破渗透,而这必然将是对德军意志的严峻考验。中线,这一地区主要处于平原开阔地带,不利于德军进行防御,且各大城市的工业价值相对较小,因此可以选择适当的放弃,并对这一地区实施坚壁清野的政策,建立起多个预设阵地,争取能够击退或至少延缓苏军的推进速度。相对而言,北线的地形较为复杂,部分地区河川林立、地势崎岖,那么德军只需要扼守住几个交通要点,并利用一些大的河川组织起防御阵地,便可以在北部建立起有力的防御体系。

关于德军于1943年的防御方法,莫德尔元帅提出的战术理论就是:部队在防御作战中应坚持一种弹性原则,即将军队及时撤出所有突出部位,然后利用河流、山川等天然之险建立防线,在主要地区建立起预备防御阵地,作到次要方向和中间地区的机动防御相结合。当敌军进行突破时,我方部队则对之进行阻滞作战,这样将使得优势敌人不能将完全力量投入作战,以延迟其战略性突破或推进。迫使进攻方再次部署阵型,消耗敌人时间。然后将我方的机动力量立即投放到敌人预计进攻的方向,并恢复防御态势,击退敌人进攻。即使敌人过于强大,达成突破,其也会因为防御力量的增强而损失惨重,可能无力发展胜利。此时我方航空兵则集中力量对进攻敌军实施突击,破坏对方的运输补给线,而我方被击退部队也会在装甲部队的有力掩护下作到有序的后退,避免了被切割包围的危险。由于损失不大,这些刚刚败下阵的军队,在补充之后可以立刻投入反击。如此突入之敌将在多方向受到攻击,更容易被击退,而使得防线恢复。

在44年以前的战争中,由于苏军的“大纵深”战术还未能走向成熟。前线的苏军时常会不顾自身的实际状况,而一味要求采用突破的战法,也就是过于强调正面进攻的而不是其他的作战方式,那么这对于德军来说还是相当有利的。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43年的德军只要能够很好的执行一个周密的机动防御计划,那么就可以不断消耗苏联的兵力,打断苏军进攻的锐气,继而摧毁其继续作战的意志,甚至还可以获得一个实行反攻的好机会,使局势发生根本的变化,从而迫使斯大林考虑媾和的可能。

( 2 )西线南部战局的分析及德国亚平宁半岛战略之选择

1943年7月盟军在西西里岛实行登陆,因而获得了一个进攻欧洲大陆的极好跳板。更要命的是意大利的崩溃,将直接导致德军“欧洲堡垒”的南墙上就出现了一个大缺口。由于墨索里尼的垮台和巴多格利奥政府的无条件投降,将很可能使德国南部边界暴露在盟军的直接攻击之下,并为盟军开辟了从意大利北部进入防御薄弱的巴尔干半岛的道路,而巴尔干恰恰位于正在俄国南部拼命作战的德军的后方。此外,由于盟国的轰炸机实施空中袭击范围的已更加深广,盟军对德国工业目标的轰炸正在日益加强,但希特勒仍然拒绝要求增加战斗机生产的任何建议,并且直到1944年6月还不肯改变这种决心。

1943年9月9日,盟军在萨勒诺实行了登陆,虽然意大利半岛的地势限制了盟军的进展,但这样一个大缺口已经对德国人产生了颇大的牵制作用,使他们不能不抽调相当数量的兵力来进行掩护。因此亚平宁半岛已在德国战略全局中占据越来越重的地位。

无论是从时间还是从空间上讲,此时的战局对于德军都很不利,因此他们在意大利所进行的防御则更加困难。盟军1943年7月在西西里岛实施、的登陆之所以如此顺利,一个原因是他们在北非战场上摧毁了德国在突尼斯的驻军,而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轴心国力量在北非的崩溃直接导致了墨索里尼统治地位的动摇。德国人自始至终都不敢派遣大量的兵力去增援西西里岛的防务,因为他们担心兵力南调以后会卡在那里再也抽不回来。

西西里岛陷落之后,德军最高统帅部便再次面临着难以判断盟军进攻路线的困难境地,而昔日盟友意大利的背叛则使得自己已陷于极度危险的境地。基于上述原因,德国必须也只能选择占领意大利,此外占领意大利对于穷头末路的德国无疑也是一个巨大的益处,这样亚平宁半岛的矿产资源和北部的工业区,就都将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这对于二战后期战争资源极度匮乏的德国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

1943-45年间,德国驻意大利军的总司令是凯赛林元帅。他虽然曾一度较好的稳定了意大利战场的局势,但面对手中握有制空、海权的盟军,德军的失败亦是必然结果,因此德军在亚平宁半岛的战略目的即是:阻止盟军由南部进入德国,进而威胁到其存亡攸关的重要地区,并拖延战争,使之走向对德国较为有利的方向。

德军之所以能较好的在亚平宁半岛进行防御,是因为其充分考虑到了地形和气候等因素固定对这一区域的影响。亚平宁半岛的宽度,在许多地段差不多只有160公里,而且大部分空间都为纵横起伏的山地充塞着。因此盟军虽然在兵力方面存在较大的优势,但他们却也缺乏足够广大的空间用来进行机动。战事初期,驻守在意大利的德军曾一度认为自己无法长期阻滞盟军向罗马的推进,因而只在北面等待着东线援军的到来,可是,他们在后来完全明白了,由于正面太窄和地形难以通行,盟军挤压在一起,其作战行动自然难以施展,以致在使用兵力方面不能不受到限制,竟至丧失了由于登陆作战所带来的灵活机动的特点。因此德军最高统帅部毅然决定在南部增加他们的赌注,因而那里的防御随即获得加强,这样使得盟军的北进速度降到了很低的水平。

尽管盟军在此之后完成了对德军防线的突破,但德军却还能将战局维持在相对稳定的局面并与盟军形成了新的僵持,而让人惊叹的是这个局面一直延续到了1945年的春天。

但德军在此之前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自动撤退到阿尔卑斯山的山麓地区,这样便就可以保留相当强大的实力,从而在阿尔斯山中组织有效的防御,而他们却选择了原地不动,因此不能不说此举也是一个失误。总的来说德军43-45年在意大利进行的战略防御还是较为成功的,这种以空间换取时间的作法,使得德军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避免了战略上的完全劣势,只不过当总体上的溃败开始之后次要战场的失败也自然不可能避免,而1945年春天德军在意大利的失败,则是他们在主战场上全面崩溃的序幕。

( 3 )1944-45年德军东线防御作战的分析及探讨

从战略上分析,德军1944年的东线战略防御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43年12至1944年4月中旬,这一时期,东线苏军在乌克兰的南部发起了一系列大规模的进攻战役,尽管德军在随后阻止了苏军在第聂伯河右岸的攻势,但这也导致德国最后的战略预备队遭到严重消耗。此役苏军的目的有两个。其一他们想要解放苏联南部领土并威胁到罗马尼亚的油田,其二苏联人想要通过在南部的攻势使得德国人相信苏联的夏季攻势将指向乌克兰北部而不是通过白俄罗斯。而恰恰是第二条,使得德军高层对后来苏军的主攻方向产生了严重误判,也正是这个失误导致了德军1944年的东线防御体系走向了崩溃。

1944年初的战场上的形势对于德国人来说已经十分险恶,由于盟军在意大利的顺利登陆和对法国入侵的威胁,德国已不得不面临在几条战线上作战的可能。此时德国唯一的出路是尽力在东线维持一条连贯的可以防守的防线,然后在西线挫败英美的入侵,再集中兵力与东线的苏军作战。因此在此之前,德军在东线有两个必须要确保的方向,其一是阻止苏军通过白俄罗斯或乌克兰北部进入波兰,近而通往德国本土;其二是阻止苏军由乌克兰南部进入罗马尼亚,前者关系着德国的本土的安危,而后者则关系着对于德国至关重要的罗马尼亚大油田,因此一旦失去,德国将会被剥夺主要的能源来源。但不幸的是,由于43年战事的巨大消耗,德军缺乏足以同时保卫这两个方向的兵力,于是在南方,德国人不得不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靠它的盟友,罗马尼亚人、匈牙利人和斯洛伐克人。而随着德国在战场上的节节失利,这些盟友的忠诚也越来越值得怀疑了。

总体上讲在44年初德军在东线似乎还保留着一丝希望,但较为客观的分析这个希望确实也不是很大,因为此时苏联的军事工业已经从战争初期的打击中恢复了过来,同时来自美国的援助也开始大量涌入,苏军在兵力、物力上已占有相当大的优势。因此德军要在东线建立起一条稳定的防线谈何容易,那么与其在苏联境内维持脆弱的防线道不如选择提前放弃,然后作出更长距离的撤退。可以选择提前退守至喀尔巴阡山和东加里西亚,并建立起一条联贯的防线。这样德军就可以利用喀尔巴阡山等天险,一方面是为了阻止俄军冲入中欧和波兰,另一方面则要把它当作长期防守巴尔干和波德平原的枢纽地带。

但此时德国元首希特勒却顽固地认为在当前的艰难形势下,还是要进行寸土必争的坚守防御,从而否认了采取技巧机动的必要性,而这样作的后果却往往导致德军在防御失败之后又遭受了更大的毁灭。

德军1944年东线战略防御的第二阶段是从1944年6月至12月,44年6月,苏军实施了代号为“巴各拉季昂”的白俄罗斯战役,由于力量对比悬殊,苏军很快突破了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的防线,德军的37个师有28个师被消灭或投降,苏军夺取了白俄罗斯全部、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大部以及波兰东部地区,为其后向波罗的海沿岸、东普鲁士和波兰发展进攻创造了条件。这个打击对于德军来说无疑是致命的,德军主力再次被严重消耗,整个东线防御体系又一次开始动摇,而在此之后德军连招架之力都丧失了。

由于战线的不断推移,44年下半年的战争主要是在波兰和巴尔干半岛地区进行的。由于这一地区多数都是开阔而平坦的,因此自然条件对于进攻者较为有利,再加上苏军在兵力方面拥有优势,其能够在广大的空间进行机动时,情况更是如此。那么此时德军面临的问题将不仅仅再是兵力不足,而是缺乏有效的机动能力。

1944年下半年,德军战略防御战役的显著特点是弹性防御原则。这种防御方法虽然可以大量消耗苏军力量,但与1943年不同的是,此时的德军由于缺乏足够的战略和战役预备队,以致使在防御作战过程中德军指挥部不得不把驻在德国或欧洲其他国家领土上的兵团和部队调往遭到突击的地段。由于预备队不足,在防御被突破,以及战线位置随之发生变化,一般说来是战线被拉长之后,兵力兵器的密度便大为下降,防御的稳固性大大减弱,再加上苏军装甲力量的强大与快速推进,使得德军防线一旦被突破,其机动防御将成为一种奢望,结果导致防御部队被很快地分割包围。此外德军部队不顾情况变化,一味奉命死守上级规定的地区和地域,往往也导致了重兵陷于毁灭。

此时的形势与44年上半年又不相同,因为这时德军在东线的防御体系已经支离破碎,想要再次稳定战线的希望也已是微乎其微,此外由于西线盟军在诺曼底的成功登陆,甚至连被优势敌军紧逼的东线也不得不抽出部队增援法国战区,而在这种情况下,东线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极度紧张的局势。唯一可行的是:放弃所有已占领的苏联领土,然后将军队撤退到波兰境内,拖长敌人的补给线,缩短防御正面,并建立起大纵深防御体系。选择在维斯瓦河--奥得河等一些大的水域建立战略国防工事,然后利用各大城市和交通要点,阻止或延缓苏军的前进速度,并寻找机会向苏军发动局部的反击。而在南线,德军有必要选择坚守一定的时间,因为从国际上讲,德国在巴尔干地区军事力量的存在也可以将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等国继续控制在轴心国集团之中,使其不敢站到同盟国一边。这样,德军便可以赢得一定的战略时间,从而延长这场战争,以等待国际形势的转变(但这几乎不可能)。

1945年,战线已大为缩短,此时的德国还剩下169个师另20个旅和匈牙利的16个师另1个旅约370余万人可用于对苏作战,但苏军却已发展到约640万人,整体方面对德军已构成不对称优势。虽然受到力量伸展过度的规律(也就是是交通线大大延长的结果)的影响,苏军的攻势也曾一度下降,但德军已经没有力量挽回败局了。

( 4 )1944-45年西线的威胁和防御的可行性

到了1944年,鲁尔区大部分已经成为一片废墟,德国在巴尔干和中欧的军工基础也已被摧毁待尽。此外德军在法国战场的努力也无法改变什么,因为德国人经不起这种消耗,而盟军却有新的预备队源源不断地从战线后边开来。也正是由于双方力量对比的悬殊,盟军方面对德军防线的突破速度很快,而德军的抵抗则开始到处遭到削弱,最后,其整个防御体系终于全面崩溃。

而在此之前造成这个颓势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1 德军自己统帅部指挥的混乱最终促成了盟军在诺曼底的成功登陆,这使得德军以西线部队挫败美英登陆后再抽出50个师转用于苏联战场的计划彻底破产;阿登战役中德军所消耗的力量,已经超过了他们所能够负担的限度。也正是由于这次的重大损失,以致在盟军恢复进攻时,他们便不可能进行持久的抵抗了。同时,这次反攻的结局也使德国人彻底清醒过来,他们已经意识到无力改变的军事形势,因而也就丧失了取得胜利的最后一线希望。反攻遭到失败,无异于宣告了德国军事力量的破产。

2 当盟军从各个方向压来时,德军被迫向中央撤退,其绵长的战线逐渐缩短了,而力量则减少得更快,甚至难以计算比例。其所以如此,原因在于希特勒,正是他坚持采取一种毫无弹性的防御战略,而这种完全缺乏灵活性的战法以致把德军的力量消耗干净了。

但随着战争所以延长,盟军也在补给方面遇到了困难,随着前进距离的增大,补给上的困难就越来越大了。此外由于狂轰滥炸的结果,法国和德国境内的所有道路都被破坏,这也导致了盟军在这一方面吃了不少苦头。战争的结局是在盟军强渡莱茵河以后才最终决定的。不过,在此以前很久,德军的力量实际上已经用尽了,所以事情的发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总体来说较之东线西线德军所面临的局势则更为严峻。首先,盟军方面拥有绝对优势的空军力量,他们可以采用地毯式轰炸的办法,大量摧毁德军的坦克和炮兵,破坏其后方,使德军部队的调动几乎成为不可能;其次,德军高层指挥的频频失误,从而导致战机一再流失,以至于最后遭到了更大程度的毁灭。那么德军在西线最后的可能便是:提前退守边界利用为数不多的兵力在防线上构成足够的兵力密度,以消耗盟军力量,增加其补给的难度,尽力阻止或延缓其推进速度,待到东线德军击退苏军的进攻(正如前文所说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以增加与西线盟军单方面媾和的可能。

( 5 )结束语

德军在战争后期的战略防御中,虽然面对敌军的高压攻势,但其却能很好的将兵力部署与防御作到与纵深宽度的相适应,使之构成一定的比例,因此他们经常可以击退优势敌人的攻势。尽管对于整个战局而言,这并没能起到扭转乾坤的效果,但盟国军队为此付出的代价却也是惊人的。由此看来,摧毁德军的并不是敌人,而是“空间”。1943-45年期间,德军战略防御的突出特点就是顽强与主动性,但总的来说德军还是比较善于实施战略进攻,却始终未能习惯战略防御乃至战略退却,以致使德国在二战的后期处处被动,直到最终的崩溃。总之:庞大的既定目标和有限的现实可能性不相吻合,这是二战后期德国战略防御的突出特点和致命弱点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