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守望莱茵河:阿登反击战

 licht3jh8evr0j 2023-08-22 发布于江西

1944年12月,对于德国而言,战场形势已经极为危急:这年6月,盟军诺曼底登陆取得成功,开辟了欧战的第二战场;8月,自由法国的第2装甲师向巴黎进发并于月底解放巴黎;几乎同一时刻,苏军占领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保加利亚也与德国断绝联系,希腊庞大的地下反抗军也迫使德军撤退。然而,东西两线的节节败退并没有使德国停止进攻,相反,德军依旧准备在极为有限的条件下向优势方的盟军展开进攻。本文将讲述这场1944年,由纳粹德国发动的最后一次战略进攻:阿登反击战。

战役背景:

自1944年6月,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后,西线的德军在为期3个多月的战斗之后,总兵力仅剩下49个师,况且德军每个师的兵力不及标准兵力的一半。虽然英美盟军已经逼近德国西部边境,但由于德军在防线的有效防御,使得盟军长时间受阻于德军在莱茵河的齐格非防线。尽管如此,由于盟军兵力的不断增加,这使得盟军在1944年底结束战争的可能性大幅增加,艾森豪威尔甚至决定派遣英军第12集团军群主攻鲁尔工业区,同时在齐格非防线的两翼展开攻势;与此同时,德军内部的多数高级将领也都认为,凭借德军目前仅存的兵力已经无法守住现有的阵地,必须撤至莱茵河东岸进行防御。(图为齐格非防线)

然而对于希特勒来说,即使德军已经极难维持东西两线的全面作战,但他依旧不顾战场形势继续构思针对西线盟军的攻势。根据希特勒的构思,德军应在阿登地区——即1940年德军装甲部队入侵法国的关键区域进行反击作战,阿登地区位于美军第1、3集团军结合部,由米德尔顿缺编的第8军约5个步兵师进行防守,战斗力较弱,如若德军突破盟军少量步兵师的防守,即可横渡默兹河(又译为马斯河,该河段的谷地历史上曾作为进入巴黎盆地中心通道的防御工事)占领比利时重要港口安特卫普。由此一来,以比利时为分界,盟军将被德军所分割,届时有可能造成盟军的第二次“敦刻尔克大撤退”,在西线盟军力量遭到大幅度削弱之时,德军便可将兵力调至东线以防备苏军的进攻。(图为库尔斯克会战)

从纸面分析上来看,希特勒的计划并不无道理:1944年的德军已经陷入两线作战的窘境,而且相较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堑壕战”,二战时无论是盟军亦或苏军,装甲力量都相当强大,盟军与苏军都具备快速突破德军防线的条件。再加上1943年的苏德“库尔斯克会战”让德军损失了超过1500余辆坦克,德军装甲力量进一步削弱,这对于德军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此时德军如果缓解某一线的军事压力(如同1917年十月革命与“布列斯特和约”使俄国退出世界大战),德军即可抽调兵力应付另外一条战线的作战。然而,德军多数军官对该项计划表示反对,认为1944年的德军实力远不如1940年发动法国战役时的德军;并且,盟军对德所发动的本土战略轰炸更是使得德军军需物资匮乏,尤其是德国的空军,虽然在1944年夏末,德军就已将新型的喷气式战斗机“梅塞施密特Me262”投入作战,但面对盟军庞大的空军力量已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在物质层面,德军难以支撑希特勒的计划。然而希特勒不顾众多军官反对,坚持其计划推进,最终该项行动名为“秋雾”并计划发动于11月底或12月初。(图为me262)

双方军力

由于多年战争的影响,德军所造成的兵力损失巨大,即使德军迫于军事压力在1943年进行了全国总动员,德军也无法改变大规模的战局。然而为了充实反击作战的兵力,希特勒动用一切手段征集人员与装备,为此他将部分东线部队以及海空军部队调至西线陆上作战,并组织平民接受军事训练建立“人民近卫军”准备在战役中投入战场。在德军的不断组织下,用于反击作战的兵力扩充到了20个师,约25万人左右,由莫德尔元帅统一指挥。左、中、右翼分别由第7集团军、第5装甲集团军和第六党卫军装甲集团军执行作战任务,共约900余辆坦克以及不足千架的战机配合反击作战。(图为莫德尔)

盟军方面,美军的第1集团军正在阿登山区的北部作战,第3集团军则在阿登山区南面的梅斯同德军战斗,而阿登山区的正面只有5个正在修整的美军步兵师,共计约8.3万人防守,且相对于德军反击主力,该部美军部队仅有约180余门反坦克炮与240余辆坦克,德军已获得些许进攻优势。

战役经过

1:“格里芬行动”

在希特勒的构思中,突破默兹河并快速占领安特卫普是此次反击战的重点,为使德军作战进展顺利,希特勒为此组建一支部队——第150装甲旅,该部队的军用装备均为缴获的盟军装备,希特勒设想在德军作战前就先期混入盟军之中,随后出其不意地夺占桥梁,并在盟军之中制造混乱,为此,希特勒派遣素有“欧洲最危险的男人”之称的奥托·斯科尔兹内指挥该部队。(图为奥托·斯科尔兹内)

阿登反击战开始的前一天(即1944年12月15日),斯科尔兹内派遣4个侦察突击队和2个破坏突击队深入盟军后方并获得些许成效,40多名“美军士兵”给盟军造成了一定规模的混乱;然而,随着部分突击队以及作战计划陆续被盟军所侦破,再加上主力攻击部队的迟滞,使得此次特种行动已无法达成占领默兹河桥梁的最终计划。不过极具幽默的是,由于奥托·斯科尔兹内指挥的第150装甲旅的伪装作战战果不断被夸大,导致美军部队互相戒备,甚至美军第12集团军群司令布莱德雷也被过度警觉的“问题”所干扰,部分美军士兵一旦认为回答可疑便立即扣押,结果却往往误抓己方。

2:德军反击与美军增援

1944年12月16日拂晓,在西线总司令伦德施泰特指挥下,德军在密集炮火支援之后,兵分三路对盟军发动突袭。驻守该地的美军士兵此时正在修整,无法进行有效防守,次日(即1944年12月17日),美军第106师和第28师的阵地被突破,两个团约7000多人被德军包围后投降。18 日,中路德军第5装甲集团军逼进公路交通枢纽巴斯通,同时右翼的党卫军第6装甲集团军占领了默兹河渡口;左翼第7集团军渡过奥尔河,在反击战的第四天,德军就已撕开美军脆弱防线,形成一个宽约100公里、纵深30公里至50公里的突出部。

面对德军的反击作战,12月17日,盟军立即调遣美军第82、第101空降师火速增援巴斯通被围美军部队;12月18日,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在布莱德利的司令部召开紧急会议,命令美军第1集团军不惜一切代价坚守巴斯隆地区,顶住德军进攻,直到援军到达;并安排巴顿率领美军第3集团军北上支援。同时巴顿安排第4装甲师经隆维向阿尔隆进攻,第80师经过蒂翁维尔向卢森堡进攻。(图为巴顿)

1944年12月23日,在准备就绪之后,盟军出动7个战斗轰炸机群、11个中型轰炸机群以及第8航空队的一个师轰炸包围美军第101空降师的德军目标,同时,英国皇家空军派遣运输机队对包围中的美军部队投送物资。由于美军的空中优势影响,德军不得不于24日放弃占领巴斯隆的计划;同一天,美军第4装甲师在空军的掩护下突破了马特朗格浮桥并沿公路向阿尔隆发起突击。在美军的攻势面前,原本占据小规模优势的德军瞬间落入被动局面,1944年12月25日,德军第2装甲师在圣诞节被美军第2装甲师所击败;1944年12月26日,美军第4装甲师突入巴斯隆地区,同时在第9装甲师与第80步兵师的增援下,阿尔隆-巴斯隆公路也被美军所控制。至12月29日,美军已击溃围攻巴斯隆的德军部队。

3:苏军支援与德军撤退

虽然在兵力、装备面前,盟军已取得阿登地区的战场主动权,但与此同时,德军仍然进行了一定规模的袭击,1945年1月1日,德国空军出动千余架战机轰炸了比利时、荷兰等地的机场,造成盟军上百架飞机受损;而在盟军将进攻重心放在巴斯隆地区以及默兹河时,德军趁机向阿尔萨斯北部发起了进攻,如若德军继续对盟军进行攻击,则盟军势必疲于奔命对德军的骚乱,届时极有可能被德军发现盟军空缺地带,抓住战机并扩大对盟军的进攻。

介于这种情况,在收到丘吉尔的求援之后,苏军于1945年1月12日提前在东线发起了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并出动180个陆军师快速突破德军防线,德军得知苏军攻势后只得把备用的多个装甲师调往东线,然而德军的这次调动对东线作战无济于事,却使得德军在阿登地区也无法展开进攻。1945年1月8日,德军撤退;12日,盟军在德军东线调兵之时发起追击作战,德军已无法反击;16日,部队从南北两翼采取钳型攻势对德军展开进攻;23日,美军攻占圣维特;28日,德军在损失了诸多装甲部队后,退至阿登战役发起前的位置,1月29日巴顿召开记者招待会,宣布阿登战役以美军的胜利而结束。这标志着阿登反击战以德军失败而告终。

相较于阿登战役中德军的“回到原点”,苏军的奥得河战役则使德军伤亡巨大,苏军在20多天的战斗中便推进570多公里,占领了原波兰首都华沙并占领西里西亚工业区,苏军更是击溃了A集团军及其它防守部队,消灭德军35个师,苏军的这次“大规模支援”也标志着德军在东西线已无反击可能。

4.最后的“鹰”行动

在德军统帅部派遣斯科尔兹内率领地面特种部队执行“格里芬”行动的同时,1944年12月初,德军统帅部任命伞兵部队的冯·德·海特上校指挥“鹰”行动——该行动旨在空降到美军后方,造成美军混乱的同时切断美军地面交通、阻击其增援部队。(图为海特)

空降作战一直是二战德国“闪电战”的组成部分之一,然而,由于1941年克里特岛空降作战中,德军空降部队付出了重大伤亡之后,希特勒便禁止空降部队参与大规模攻势行动。因此,尽管德军空降部队大不如前,但“鹰”行动依旧被海特视为重振德国伞兵威望的荣誉之战。

然而,阿登地区的恶劣天气以及损失殆尽的空降菁英部队,都使得“鹰”行动难有作为。原定1200人的空降部队在15日时仅到达半数人员。1944年12月17日0时30分,第1批伞兵突击队出发,但由于炮火干扰,德军运输机航线偏离,这使得600余名突击队员只有约450余人到达指定目标。尽管如此,400多名德国伞兵依旧对后方美军展开进攻,伞兵部队在巴拉格米奇尔地区激战,至19日仅剩约200人。在原定目标已无法达成的现状下,海特命令空降部队各自突围,12月22日,海特在蒙绍镇被美军俘获,至此,“鹰”行动以空降部队全歼的代价而告终。

战役结果

作为西线战场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阵地反击战,阿登战役期间,德军与盟军部队共出动120余万部队参战,在这场反击作战中,德军伤亡近10万人,损失了包括800辆坦克和装甲车辆;由于德军的突然袭击,美军方面也有约2万名士兵阵亡,伤亡总人数接近8万人,700余辆坦克和反坦克炮损毁。

但盟军和德军所不同之处在于,美军即使损失了大量的装甲设备之后,后方的军火生产与大量的人力资源依旧能够支援前线;而对于日益强大的盟军,东西两线急剧收缩的德军却无法产出足以抗衡美军或苏军的装甲部队,甚至无法做到对步兵攻势的有效防御,最终决定了德国投降的残酷结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