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一民教授应用鲜中药治疗白血病的探索过程

 昆山同德堂邹羿 2012-10-14

 

白血病又称为血癌,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人们至今都还没能找到白血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对该病还缺乏全面、系统、深入的认识。目前,临床上主要是通过骨髓移植手术和化疗方法来治疗白血病,但效果并不理想。
    20世纪60年代初,孙一民教授在安阳市人民医院工作。该院当时接治了几个白血病患者,出现连续高烧、出血等症状,西医部请孙教授为患者会诊,起初的目的仅限于减轻这些症状,使患者少遭受些痛苦。由此,孙教授开始从中医角度去探究白血病发病机制的规律和治疗特点。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孙教授不仅注意观察患者的血象、骨髓象等白血病本身的一些表现,而且注意全面观察患者的所有临床症状:白血病患者除表现出发热、出血、贫血、浸润等主要症状外,绝大部分患者还伴有五心烦热、自觉身热、不欲近衣被、口干喜冷饮、汗出、脉数或细数等虚热症状。这类可以追溯到发病前数月至数年的症状,看似与造血功能关系不大,孙教授却从中发现了白血病发病机制的关键——阴虚内热。
    孙教授认为:作为局部,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疾患;但从整体角度来看,却与人体阴阳失调有关,即与体内环境平衡遭到破坏密切相关。阴虚易造成阳气亢盛,从而产生内热,内热又会进一步损耗阴液。阴愈虚则火愈炽,火愈炽则阴更伤,如此反复,便形成了阴虚内热的体质。在此基础上,若复感某些热邪毒素,毒热相加,愈燃愈烈,阴精亏虚,血无化源。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量变就会发展为质变,破坏人体正常造血所需要的微环境及其调节控制系统,出现出血、贫血、白细胞变异、恶性增生等症状。以出血症状为例。在正常情况下,阴血的运行要靠阳气的推动。若阳热亢盛,鼓动有余,则血液沸腾,溢于脉外而造成出血,所以中医称为血热妄行。白血病的出血便多属于这种情况。
    基于以上认识,孙教授便采用以养阴清热为主的办法来治疗白血病。一养一清,使人体阴阳失调状态得以纠正,改变了人体的内环境,从而使恶性细胞失去增生的条件,达到不杀自灭的目的。
    甘寒养阴是施今墨先生的学术特点之一。甘寒药用于热性病,不仅没有大苦大寒药的伤津之弊,且有清热生津的双重作用。但是,在对一些白血病人的治疗中,孙教授观察到,在药证相符的情况下,患者的病情却时有反复。由此,孙教授认识到,白血病的虚不是一般的虚,热也非一般之热,其热毒内伏较深,程度较重。如果按常规办事,往往不能有效地控制病邪。
    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孙教授发现,甘寒养阴清热的鲜药汁,保持了中药的天然性能,因为大量养阴清热、凉血解毒的有效成分未遭到破坏,其治疗效果大大优于干药。为此,孙教授在继承业师施今墨先生用药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四鲜汤”,在治疗血液病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在临床实践中,孙教授还发现,对付白血病这类厚积薄发的特殊疾病,常规用量无疑是杯水车薪,不能解决问题。在此情形下,必须加大用药量,才能取得很好的疗效,有时甚至要超过常规用量的几倍。例如,针对白血病中常见的出血症状,西医基本上都是采取见血止血的办法,治标不治本,无法控制病情的发展。孙教授经过长期的实践,采用超大剂量清热凉血之鲜药汁,不仅能治疗出血,还能预防出血,是一种釜底抽薪的治本之法。
    1988年,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孙教授作为学术带头人,于河南安阳成立了全国首家鲜中药研究所,先后创立了10多个鲜中药医方,并开始将鲜中药大规模地应用于临床治疗白血病及各类肿瘤。从1985年至今,孙教授应用鲜中药治疗白血病及其它血液病已有6000多例,其中85%以上都取得很好的疗效。另外,孙教授还成功地治愈了两名恶性组织细胞病(恶组),创造了鲜中药治疗血液病的奇迹。
    因为应用鲜中药治疗白血病取得显著效果,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新华社、人民日报、健康报等国内报刊,以及美国、日本等地的专业媒体,就对孙教授的事迹进行了广泛的报导。1999年,孙教授主持的应用鲜中药治疗急性白血病项目,获得了河南省科技成果奖,并于2004年申报了国家专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