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钦州、河口之战

 昵称10100748 2012-10-14
孙中山到新加坡后,黄兴与胡汉民等一番计议,决计再次举事。以钦廉会党之勇气可用,决定由黄兴统领镇南关及十万大山余众亲入钦州。这时黄兴之雄心壮志,固犹未已,唯对再次举事弹药缺乏而焦灼。正在这时,谭人凤至,说他与郭人漳有旧,愿入钦州之郭营,以求接济弹药,黄兴大喜。

  当下,谭人凤不顾旅途疲劳,连夜直抵郭营。郭人漳见到谭人凤后甚为高兴,设宴相迎。之后,二人入密室,谭人凤将革命军欲举事而弹药缺乏之意向郭人漳申述了一番,郭人漳当即表示,对革命军行动,一定支持,弹药予以接济。  次日郭人漳、谭人凤二人相随入城。适省报报道了郭人漳复职的消息,一时间,贺客盈门,郭人漳态度就不那么积极了。遂派其侄随谭人凤赴安南与黄兴等人接洽商谈,当日其侄便与谭人凤动身赴河内。由于此时郭人漳已动摇,当其侄将动身

  之际,他密嘱其侄探访革命军实力之虚实。

  谭人凤与郭人漳的侄子抵河内后,谭人凤将郭侄安顿住下,即见黄兴、胡汉民等。大家一番计议,决定制造假相,以蒙蔽郭侄。之后,谭人凤即将郭侄介绍与黄兴等。黄兴、胡汉民等皆向郭侄称道兵如何多,饷如何足。谭人凤又有意地带郭侄与其他同志相见。相见之中,当郭侄问及兵力及粮饷时,各同志亦顺竿爬,极力称革命军实力之强,郭侄半信半疑。

  当天晚上,黄兴设盛宴招待郭侄。在席间,有人连送四函与黄兴。其中两信报告准备攻取龙州的军情,两函系法文。在两个中文报告中,都印有革命军第一、第二军的大印,法文即由人译述,信中称某处某处汇寄若干万。郭侄听了,不复怀疑。其实,这四封信件都是黄兴、谭人凤、胡汉民等策划的,有意演给郭侄看。

  次日,郭侄即邀谭人凤再至郭人漳营,谭人凤即与郭侄动身。抵郭营后,郭侄把所见之情形向郭人漳做了禀告,禀报中竭力怂恿郭人漳接济革命军弹药,无待谭人凤饶舌。郭人漳听罢,即允谭人凤之所请,双方约定了交接弹药之地点,谭人凤即返回。

  这时,黄兴等积极做好发动军事准备,一面于河内向法商购盒子炮百数十杆,一面由冯自由在香港购子弹。

  郭人漳答应接济革命军之弹药,因双方接头时间地点没安排好,加之郭人漳反正之决心已动摇,因而,革命军没能得到。

  筹备既竣,黄兴即与同盟会员黎仲实、黄有明、詹歧山、刘梅卿、梁建葵、梁少庭、唐浦珠、杨子贞、李文光、黄世钦等及越南华侨青年200余人,组成了“中华国民军南路军”,黄兴为总司令。二月二十五日,黄兴率队出发,革命军高举青天白日旗,吹着洋号直奔钦州。出兵之际,法国守兵不仅不加干涉,且鼓掌欢送。黄兴率人马列队进入中国境内东兴附近的大路村时,便四处张贴印有“中华国民南军总司令黄”的告示,乡民们燃放鞭炮,表示热情欢迎。

  二月二十七日,黄兴率人马抵小峰。当时小峰驻有清兵。管带姓杨,他以为郭人漳率人马至,遂派30余清兵列队欢迎。双方见面后,清兵问何营?革命军答第20营。正当清兵疑惑之际,黄兴下令开枪,清兵猝不及防,当即有5人被打死,3人逃走,余皆投降。

  逃走的3名清兵跌跌撞撞跑回小峰,急向杨管带报告了实情。杨管带得报,即倾营而出,抢占了有利地形,依山为阵,以御革命军。

  黄兴得报,将人马分为三队,令一队于正面佯攻,一队于田陇间埋伏,一队绕到清兵背后。清兵只顾正面迎敌,没顾身后,待革命军攻到近前,方知腹背受攻,清军大骇,顷刻大溃四散。革命军奋勇夹击,清兵死伤惨重,杨管带在护兵保卫下,仓皇逃遁,回到小峰,收拢人马,600余人仅收回50余人,枪弹丢失甚多,军旗也丢了。

  二月二十八日,黄兴率人马继续前进,途遇清兵一营,双方接战,革命军奋勇冲杀,清兵不支,败退至村中一大宅院内,负隅顽抗。革命军即向大门冲去,不料宅中有子弹射出,一革命军战士被打死。黄兴见了大怒,下令向宅中投掷炸弹。一时间,炸弹轰鸣不断,宅院中清兵100余人,被炸得鬼哭狼嚎,没有死伤者,都解衣卸械而逃。

  当革命军与清军激战之际,郭人漳得报,立即亲率人马支援杨。途中,得知杨管带兵败,便下令人马偃旗息鼓以避革命军耳目。正行之间,与杨管带的败军相遇,败军遥见郭人漳人马没有旗帜,以为是革命军,慌忙向山中逃窜。郭人漳见了,又把这些败军当成革命军,便下令追赶。败军见状,愈加慌乱,边逃边还击。郭人漳亦令兵丁还击,将败军中一哨官击毙后,见其非革命军,始知双方误打。

  二月二十九日,黄兴率人马抵大桥。适有两营清兵前来增援,双方于大桥激战。革命军英勇冲杀,清军不支,一名营官被击毙。清兵大骇,两营人马顿时四散逃命。

  三月初二,黄兴率人马抵马笃山。这时郭人漳派一龙姓管带前来迎战,黄兴便于马笃山列阵,抢占了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形,当龙管带率3营清兵抵阵前时,黄兴举枪瞄准龙管带,一枪将龙管带击中,龙管带翻身落马。革命军见了,欢声如雷。而清兵见主将身亡,无不大骇,纷纷后退。黄兴率队乘势掩杀,清兵尽溃,有哨官二人被擒,士兵降者数十人。

  革命军自出兵以来,连打四仗皆胜,缴快枪400余,弹药无算,而伤亡仅4人。至此,革命军斗志愈强,声势日盛。当即又有许多民众加入,一时间,人马增至600余。

  黄兴决计率人马取道大梭、大录,向桂边开进。这当儿,郭人漳已完全倾心清政府,他所率人马与参将王有宏人马相会后,即合兵尾追,两支人马计有3000余人,其所取为包围式,形势对革命军颇为不利。黄兴见敌众己寡,决定以奇兵袭敌。乃募勇士于黑夜摸至清营,投掷炸弹。一时间,炸火冲天,毫无准备的清兵顿时大乱,自相惊扰,不战而逃。革命军乘胜追击,清兵大败。郭人漳狼狈逃窜,郭军之军旗和战马均为革命军所获。杨管带匿于丛林始得免。这一仗使郭人漳几乎全军覆灭。

  这场战斗之后,清兵闻革命军即丧胆,黄兴率人马纵横出没于钦州、廉州、上思一带,如入无人之境。龚心湛与郭人漳于是频电粤督告急。粤督也电请桂抚协同围剿。

  黄兴率人马转战之际,所过之处,秋毫无犯,公平交易。一日,革命军在一村庄内聚食,恳乡人往他处购肉30斤,虽然购肉的路程不太远,革命军也付给乡人酬劳,使乡人大为感动,到处颂革命军之德。

  革命军虽然屡屡得胜,终因没有后援、弹药告罄,且钦地多瘴,官兵中染疮疾者甚多。虽然广西边防营勇允诺投降,但无行动。龙济光所部分统黎天才曾准备归顺,也因革命军无力交付奖赏花红而作罢。这样黄兴在率兵转战40余天后,只得下令将人马解散。黄兴带少数人马回安南,余皆退入十万大山之中,以待时机。

  黄兴于四月初四抵达安南后,孙中山即电令黄兴速赴河口督师这时革命军河口之役正酣。

  黄兴以数百人转战月余,大小数十战,所向无敌。先后破清兵逾万,而数百人中,死伤不过数人,黄兴之威名,由此震动中外。

  当黄兴解散革命军返回安南之际,黄明堂等于三月二十九日在河口发动了起义。

  河口乃云南省的一个战略要地,隔红河与安南老街相对。滇越以红河为界,而河口为红河最扼要之地。滇越铁路由此经过,上通蒙自昆明,左通普洱,右通广南达桂边。

  清政府深知河口战略地位重要,因此设重兵布防。除警察外,驻有4个巡防营,每营659人,并有“民军”300人,建有炮台4座。督办王玉藩亲率第二营,其余人马由黄元贞、岑德桂率领,守备熊通。革命军欲图云南,首先必须夺取河口,然后可四通八达。

  孙中山议取河口之计划,在镇南关起义之前即已着手进行,到了三月上旬,准备渐熟。前文述过,孙中山在离开河内抵新加坡时,河口军事指挥权即委任黄明堂,并要王和顺、关仁甫佐之。时机成熟后胡汉民又派了高德亮、麦香泉、姚章甫、陈二华等前往老街,做好准备接应工作,一待黄明堂等得手,即实施革命方略中所规定的田粮方法。到了三月中旬,黎仲实由广西返回河内,胡汉民即要他也去老街接应。

  河口清兵之管带黄元贞,思想激进,同情革命,且与关仁甫有旧。关仁甫潜入境内,与黄元贞秘密接头,黄元贞答应作为内应。另一管带岑德桂蒙昧无知,守备熊通有勇有谋,也同情革命,督办王玉藩思想顽固,但年老体衰,已上呈辞职文书。就在黄明堂等加紧军事准备之际,传来了黄元贞将调省城之信,他闻讯甚急,便与熊通相商,二人一番商议后,均认为起义当从速,否则军官更换,事必不成。于是二人与黄明堂等再次相约,谓举事时机迫在眉睫。就在这时,清谍侦知黎仲实等于老街活动的情形,督办王玉藩颇为注重,即以河口附近时有盗案发生,特照会法官员请求缉匪,并诬黎仲实等为匪。

  驻老街之法警察局接河口督办照会后,派兵搜查黎仲实等寓处,结果发现了革命军文告及旗帜等物,方知住在此处之人为革命党。鉴于国际法,黎仲实等为政治犯,便拘了起来。法警察局没将黎仲实等移交河口督办署,也没放人,而是上报了安南总督,听候论处。

  在河内同盟会机关总部的胡汉民闻听此信,甚是焦急,急催黄明堂、关仁甫、张德卿等从速举事。正在这时,潜入河口清军内做秘密联络工作的关仁甫返回,说他已与清军防营约定,凡携械投降者,给银1元,并报告了黄元贞、熊通的态度。黄明堂听了,决计立即举事。

  三月二十九日夜2时,黄明堂、王和顺、关仁甫即率100余人从安南边界渡河,与清军防营一部相会,合二为一,约500人,向城中进攻。城内警察兵听到城外攻打的枪声,即相率反正,并杀死了警察局长蔡某。起义军旋攻汛营,汛官逃跑。当时黄元贞率1营清兵守山上南营,督办自率2营守半山的炮台,管带岑德桂率1营守城内。由于革命军攻势甚猛,岑德桂所率该营人马不支,败至炮台,与王玉藩人马相会一处,河口于是为革命军占领。

  天明之后,黄明堂率革命军向炮台猛攻,黄元贞率众反正,前往助战。这时王督办密遣使赴老街向法国防营统领求援,法军统领谓举事者乃革命党,不是盗贼,拒绝王督办的请求。王督办见法军不予支援,心生一计,决意诈降,以为缓兵之计,便派人至革命军中,声称愿降。

  黄明堂等接到信后,未敢遽信,乃派黄华廷与二随从和一驻河口之法国商人登山说降,法国商人于河口经商,目睹战事,自愿前往说降。

  黄华廷等四人上山后,与王督办相见,他劝王督办速降,王玉藩说:“我乃大清国之官员,岂能降尔叛逆?”遂不从。

  黄华廷见状,起身告辞,王玉藩令亲兵乘黄华廷不备,开枪把他打死,并击毙随从一人,法商与另一随从急急下山。革命军闻王督办之举,无不大愤,随即向炮台发动猛攻,王督办下令固守。须臾,清弁张印堂阵亡,这时,熊通举枪打死王督办,喝令清兵投降。革命军迅速占领了炮台,岑管带潜匿于民舍,被搜出,他表示愿降,便将其释放。

  这一仗,革命军得毛瑟枪1000余支,子弹20万发。黄明堂以“中华国民军南军都督”名义出榜安民。

  河口即定,黄明堂等将领一面论功行赏,一面商议进兵。此时黄元贞致信驻铁路的清吏李兰廷、黄茂兰,劝他二人反正。四月初二,二人率兵来降,黄明堂大喜。当下,革命军分兵北上攻蒙自,张德卿、关仁甫分统之。关仁甫人马攻打蛮耗,此时蛮耗管带柯积臣逃至此,指挥200清兵登山放卡,关仁甫催动人马攻打,清军不支而退,且有数十人投降。关仁甫令革命军稍事休息,即向个旧进发,拟与张德卿人马会攻蒙自。在关仁甫北上之际,张德卿亦率队向蒙自进发。

  清云贵总督锡良闻报,大惊失色,急令道员方宏纶、提督白柱金率兵10余营前往围剿,并求援于四川、广西、广东3省,同时向清政府发电告急。白金柱首先率4营清兵到八寨,另路清兵也到了距开化(今文山市)城80里处。

  关仁甫闻清兵至,即令王和顺率一支人马袭取了与八寨相近的古林菁,以此牵制白部。此时白金柱人马有100余人降革命军。

  革命军自占河口后,因缺少智勇双全的主将调度一切,因而,在军粮事务、民政方面纷乱如麻,没能在最短时间乘胜出击,攻取蒙自,直捣昆明,实为用兵之大忌。

  孙中山在新加坡闻革命军大胜,甚喜,发电奖励各将士。胡汉民复电孙中山,说黄明堂等素质与动机,不能有甚奢之望。另此次举事,以河口变军为主力,这些变军,并没受革命党主义之陶冶,其之所以兵变,实为乏饷与内部军官腐败激起。今革命军中,缺乏主帅。孙中山接电,深以为忧。

  正当胡汉民焦灼之时,得黄兴来电,说他已至安南。胡汉民大喜,即电告孙中山,孙中山也大喜,当即委任黄兴为“云南国民军总司令”,节制各军。

  四月初八,黄兴抵老街,旋至河口。他见黄明堂屯兵不进,就力主选精兵沿铁路进攻昆明,黄明堂恐粮不继,犹豫不决。黄兴心甚焦灼,决意亲率人马行进。黄明堂见黄兴志坚,乃拨士兵100余。黄兴纵马前行,未及1里,所行之士兵朝天开枪,黄兴问其由,皆谓疲倦,黄兴再三鼓励抚慰,但士兵不听,又行半里,作鸟兽散。黄兴无奈,只得转回河口,派人约王和顺、关仁甫至河口,共商进取之策。

  这时河口粮米很缺,革命军已达3000余人,每日仅用粮一项即需几千元开支,而就地所征收之义捐,与所需相差极远,也没有外洋大款接济,由此黄明堂等忧虑军心会动摇。

  黄兴仍欲亲率人马攻取蒙自,但将士皆不听其命令。黄兴始知本身没有基本军队也不能指挥他军,便决计回河内,拟征集前在钦州共事之200官兵,组成基本部队,决心定下,即动身返回安南。

  四月十二日,黄兴刚到老街,即为法国警兵所捕。当黄兴报以真实姓名后,法警察局始知所捕者为革命军中重要将领,依照国际法,当遣送出境黄兴提出去新加坡,法政府即将他送到西贡又由西贡乘船去了新加坡。黄兴的离开,使

  河口革命军之难雪上加霜,渐有孤坡落日之势。

  这时,胡汉民在河内虽然购得了子弹,由于老街一带法警实行戒严检查,枪械无法运送,而清政府援兵已至。

  当时清政府谕旨刘春霖督办云南军务,在他未抵前由白金柱暂代,同时另饬广西左江道龙济光率南宁防军第七营前往协助,并由江督端方、鄂督陈夔龙接济饷械。白金柱令澄江防军管带杨士雄率本部人马前往抵御革命军,杨士雄不敢怠慢,于四月初七在澄江附近之翱溪涧,与革命军的一支部队接战,革命军奋勇迎敌,杨士雄部大败,杨士雄也负重伤,全军几溃。革命军本应于此时乘胜沿铁路直捣蒙自,夺取沿途各要隘,因黄明堂等犹豫裹足,战机失去,滇督锡良趁机调兵遣将。他令道员方宏纶为令军总统,亲赴监安指挥;令白金柱率人马从蒙自大路向革命军进击,令方宏纶率人马由开化西南折入黑湾后路,向铁路沿线采取攻势。

  关仁甫、何有才、黎国英指挥的革命军左支队闻清兵将至,在蛮耗做好迎敌准备。不料反正的清兵柯树勋部闻清军救兵将至,猝然哗变,关仁甫措手不及,只得丢掉蛮耗,退至河口。

  到了四月下旬,驻桂、川之清军赶到。一时间,清军各路援军云集,白金柱下令向王和顺大营发动攻击,双方在泥巴黑附近大战20余日,革命军终因子弹告罄而不支。五月二十三日,王和顺到了河口与黄明堂相商,他说:“今清军增兵皆至,声势陡壮,我粮弹皆困,当将铁路大营及河口驻军全数开赴普洱府,袭取思茅,以思茅为根据地。思茅总兵谢有功,早就有反正之意,我等义师一至,谢必举出义旗,思茅可不战而定,然后再徐图进取昆明。”

  当时黄明堂正以河口粮道闭塞,河内胡汉民虽曾派侨商黄隆生、甄吉亭等数次往河口解送米粮,均为法官警所禁,河口已有粮绝之虞,因此,对王和顺之提议,极为赞同。当下,双方约定,王和顺速将人马撤至河口,而后,两支人马同时开至巴沙集合,再全师进取。

  王和顺回军之后,黄明堂不待王部兵至,便率队出发了。行至下田,与反水的柯树臣所部和蒋炳臣大队相遇,双方交战,革命军大败,又退回河口。这时王和顺之人马也返回河口,至此,移师思茅之计划成了泡影。

  王和顺与黄明堂会面之后,黄明堂召开了紧急军事会议,王和顺、关仁甫等都参加。王和顺提出背城与清军一战,胜则直捣蒙自、昆明,败则退入安南。黄明堂、关仁甫都力主保存实力,伺机再作后图,理由是粮弹不济,清军又重兵相聚,革命军士气不振,再战恐难取胜。黄明堂、关仁甫的意见占了上风,王和顺也只好同意。当下做出决议,黄明堂、王和顺、关仁甫诸首领均赴安南境内,革命军大队人马由何护廷、马大等率领东去,取道镇边八角山等处入广西境内。决议之后,依计而行,黄明堂等诸首领随即入安南境内,何护廷等率师向桂边移动。

  当革命军人马行至马白之际,与清军龙济光部相遇,而清军王正雅部亦尾随紧跟。革命军腹背受敌,军心大恐,与龙济光部打了一仗,退至一个叫马角寨的地方驻下。不料是夜为清军偷袭,纷纷退入安南境内。清军随后追入安南境内,追击之中,竟误伤法国大尉咸根。这下子惹了麻烦,法国驻北京公使即向清政府抗议,可把清政府吓坏了,花了一大笔钱才把事了结。

  革命军遁入安南境内后,欲假道开往桂边,而驻安南边境的法兵却勒令革命军缴械,革命军不从,与法兵火拼。革命军多为游勇出身,善打游击,结果法兵与革命军交战数月,搞得法兵疲惫不堪,也没能把革命军制服。无奈,驻该地的法国军官请著名土豪梁正礼出面调停,双方始息战,驻地的法国当局送给旅费与革命军,并保护出境,转至南洋安置。

  河口之战败后,法驻安南当局以革命军败退入安南境后以其枪弹暗资安南革命党反对法人为由,对中国驻河内之革命党人进行搜捕。胡汉民躲在黄隆生的洋服店楼上,两月不曾下楼,后风声渐平,才微服而出,并假船中侍役,经一在轮船上工作的革命党人相助,始搭轮船往香港。不久,黄隆生、杨寿彭亦因其有解送粮饷于革命军之事,被法官勒令出境。

  当革命军进行军事行动之际,香港同盟会机关部积极筹划密杀粤督岑春煊和水师提督李准。此时革命党人尤其恨李准,因李准自以拿捕革命党人为能事。革命党以岑春煊、李准为大敌,将其二人杀死一人,即可压敌之气焰,张革命党之声势。执行此任务的为同盟会员刘思复,不料在他安装炸弹时,因炸弹爆炸而事泄,革命党人暗杀李准计划未遂。

  革命军河口的失败,是孙中山在同盟会成立后的第七次失败。连续的失败和保皇党的趁势攻击,使革命党人斗志低落,悲观失望。孙中山领导的中国革命,遇到了更大的困难。

  黄兴自安南到了新加坡后,与孙中山会面,二人一番长谈,黄兴说:“观以往之教训,革命成功,会党人力量不足为恃,非建立由革命干部训练之武装不可,目前当注全力于清廷新军。”

  孙中山说:“会党性质我固知之,其战略自不如正式军队,然军队中人辄患持重,故不能不以会党发难,诸役虽无成,然影响亦不细,今后军队必能继起,革命的一切失败,都是革命成功的种子。”

  黄兴站起身,走了几步,停住脚说:“中国幅员之广,清朝统治之长,我们仅靠发动数百人,举行几次小规模起义,就想摧毁清王朝的军事和政治制度,确令人难以置信,令人感到此行为是缘木求鱼。”稍停又说:“当然,此行为不应作为单纯军事行动来评价,其政治意义非常重大。”

  黄兴与孙中山会面不久,即赴日本。

  胡汉民由河内辗转至新加坡,向孙中山汇报工作中,也提出与黄兴一样的观点。他向孙中山建议,同盟会当倾全力运动清军的新军。孙中山把同黄兴说的话向胡汉民讲了一遍,胡汉民说:“先生所言,不啻革命之哲理,党人自应有必收最后胜利之确信。我看军队中标统以上的官,往往持重,其部队未有革命之思想,则更无怪其言,军队运动,宜加注重于连排以下。”

  胡汉民之语,孙中山深以为然。于是密下数令于党员之负有责任者。自此,孙中山把军事活动重点转向策动新军方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