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传统中医智慧中寻求健康捷径

 华夏易生堂 2012-10-14

现代的医药其中心在于发现疾病后,去寻找药物,化学合成药物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又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了新的损害。发现疾病,寻找药物,成了现代医药的中心,永远在跟随着疾病走。成为现代医学治疗疾病的主流。而中国传统医学,更注重的是人们生病前的健康维护,中医把人的身体看作是一个智慧体,让身体内部环境保持   通畅的良好状态,智慧的身体自己就可以治瘉疾病。古代人类也认识到人与自然保持平衡,可以让我们少生病,预防疾病。他们所使用的治病方法,也都是从自然中选取植物、动物、石料,对人体的二次伤害很少。这些是值得我们反思和学习的。

身体的环境可以用寒、热、通来评判,寒代表了身体机能的下降,热代表了机能亢进,不通说明身体内部通道出现了局部的堵塞。我们围绕这样一个标准来维护身体内的环境,给身体创造一个健康的环境,让智慧的身体更好的发挥治瘉疾病的本能。

 

一、     人类在寻找健康捷径的时候,为什么会回归?

从人类出现的那一天起,就在跟疾病做斗争,古人用他们能够想到的办法,来解除疾病的痛苦,也用他们能找到方法来让身体更健康。从工业革命后,科学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为我们创造了很多新的东西,但是在面对疾病的时候,我们又有了困惑,现代的医药虽然能帮助我们治愈很多疾病,但是也给我们的身体造成了新的伤害,现在发现了很多药源性疾病,发现很多的药物都有副作用。在对疾病的预防和身体健康保养方面,现代医学并没有很大的进展,也缺少有效的方法。反观世界各国都有很多传统的预防疾病和保养身体的方法,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是根据他们生活的环境,选择容易获取的材料来治病或是防病。他们所选取的这些材料都是自然的石材或是植物,其中大部分的植物都是平时食用的,这些材料是安全的,对身体无害。比如中国的草药,就是在选择食物的时候,发现了某些植物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后,被人们作为药记录下来。从上面这两点来看,我们在今天从传统的医药当中去寻求维护健康的方法,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二、     中国古代医学的平衡观

古代的人们很早就发现了气候的变化对环境的影响,同时研究医学的人们也发现了人体的发病跟气候的变化相关,在中国古代的医学名著《黄帝内经》中对此进行过详细的论述,把外界环境导致人体发病的因素归结为六点:风、寒、暑、湿、燥、火。古人根据天象和日月的运行规律,总结出了气候变化的规律,气候变化有序,地球上的植物、动物才能正常生长,人们受到环境影响而致病的机会就少。古代提出了“天、地、人”三才一体的概念,这三者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天与地的变化我们无法左右,处在中间的人需要适应这种变化才不会生病,所以古人根据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影响,人们容易发生的疾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和治疗的办法。中国古人正是根据天地人这一大系统平衡的原则,提出了养生治病的一些重要原则:如养生要顺四时适寒暑。其意思是我们要顺应季节的变化,随着季节的变化来调整我们的衣着,饮食,活动。让身体的寒热处在一个平衡的状态。这是古人对天地这个大系统的平衡观,这一观点直到今天对于我们防病治病也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可以改变小环境,但是我们对大环境还不具备根本的影响,所以我们需要认识环境的变化规律,适应这种变化,减少疾病的发生。

三、     身体主要系统的平衡

我们的人体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系统,就像是一座高度自动化的化工厂,各个子系统相互协调,完成营养的合成、运输,垃圾的清理排放。这些系统相互协调对抗外来的病毒或是细菌的侵入,保证体内环境的正常。中国古代中医把人体分成几个重要的系统脏腑系统和经络系统。在脏腑系统中包括:心与小肠、肝与胆、肺与大肠、脾与胃、肾与膀胱,另外一个独特的系统称为三焦。所有这些系统是靠经络来联系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系影响,既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又具有相互制约的作用。这是黄帝内经中提到的两个重要基础理论:藏像理论和五行生克理论。他们把自然界中的物质属性归纳为五种属性,即:木火土金水。这不是五种物质,是五种物质表现出来的特征代表,比如说“金”,代表的是沉重,清洁,向下这种特征,这五种物质的特征之间具有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作用,比如“水”可以促进“木”的生长,“水”又对“火”的燃烧具有制约作用。古人把脏腑之间的这种制约与促进作用称为“生”“克”,这样人体的脏腑和经络系统才能保持在一个平衡状态。

案例一:男性病人,52岁,消瘦、胃疼近半年,嗳气、泛酸,食欲不振,去医院检查是慢性胃炎,用过西药后效果不明显。到我这里调理后,我发现病人眼红,脾气急,属肝气犯胃,用清肝热的方法,调理一星期后,胃疼消失。这就是典型的肝胆这个系统失衡影响到了脾胃这个系统。

人体这个大系统的平衡是在各个子系统平衡的条件下才能实现的,每个系统失衡后的表现千变万化,为了便于总结和调理,我们把身体的失衡表现可以归纳为:寒和热。因为人体的体温是基本稳定的,早晚有一个很小范围的变化。人体失衡了,会表现出体温的变化,人们也会有冷热的感觉。那么反过来,我们把人体的寒热调节平衡了,那人体的大系统就处在一个健康状态,人体能自动抵御疾病,已经发生病变的,我们可以通过干预局部的环境,使身体的自愈能力发挥作用,就可以治愈疾病。

1、当身体表现燥热时:说明身体的机能亢进或是体液不足,身体会出现上火、躁动、脾气急、甚至血粘稠及心脑血管疾病。

 
 

案例二:李康,男,11岁,弱视,个矮瘦小,怕热,躁动,唇红,喜冷饮,挑食,肚子常疼,指甲软凹,睡着了腿爱动,盗汗,睡觉晚且不易入睡。通过辨证,给他滋肾阴,滋肝阴和滋胃阴,调理2个月时个子长了6.3厘米,其他症状也基本恢复,视力也有好转。

分析: 16岁前男孩大多为纯阳之体,阳气盛而阴不足,身体内环境阴虚了造成怕热,躁动等外在的表现,加之盗汗,使得体内细胞在运行过程中因缺少润滑物质阴津而产生干磨造成内热加大,汗为心之液,血汗同源,心液流失营养随汗而出,故个矮瘦小等。调理时重点是滋阴壮水,饮食忌温补辛燥食品,只要晚上早睡且不再盗汗蹬被,身体能够处于平衡状态,我们所做的就是有针对性地改变他体内失衡的几个小系统:肾系统、肝系统、脾系统,肾是身体内的水脏,也是阳气生发之脏,肾阴不足,人体这个大系统就会缺少津液,当肾水补足了,很快消除身体上的怕热躁动的症状,同时视力也得到改善。肾又主骨骼,主人体发育,肾脏平衡了,他正在发育阶段,所以调理后能快速长高。这是通过改变小系统的平衡,达到大系统的平衡,使身体大环境处于正常状态,让身体的本能发挥作用,达到消除外在问题的目的。

案例三:钟女士,37岁,经常皮肤过敏,皮肤发烫且片红,淋巴肿大,脾肿大,白细胞忽高忽低,高烧(39~40℃)不退,在当地医院住院一个月,检查结果非白血病和红斑狼疮。每天使用大量的激素和抗生素类药,人已经发胖变形。只要停用激素和抗生素类药当天晚上就又开始高烧,西医查不出高烧原因。通过望问客人症状如下:面红,舌红紫,有淡灰白苔,舌尖溃疡,咽部有异物感,手掌红,手指关节处淤紫,乏力,脾气急躁易怒,爱委屈,外阴干痒,胃腹胀满,口唇干裂,手脚心热,夜间出汗,便秘,小便量少。养生师给先她清三焦火,以滋肾阴为主、再加以滋肺阴、滋心阴,调理1天后,小便正常,3天后,体温正常,后来我们根据客人身体失衡情况的不同变化及时给予合理的调理建议滋阴补气,1个月后重新上班工作,经过3个多月的全面调理,客人身体恢复正常。

分析:客人高烧多日不退,易于煎灼人体阴液,久之必导致人体津液不足而缺水,津液在体内主要起润滑和滋润作用。津液匮乏无法滋润脏腑组织器官而出现燥热,和反复高烧。最快的方式是清三焦火同时以滋肾阴为主,因为肾主一身之水,肾水充足,五脏六腑的阴津也就充足,同时滋肺阴,滋心阴,使体内的阴阳达到平衡状态。通过调理肝肾,消除内部的阻滞,使阳气能散发到外面来。长时间亏津高烧也会大量消耗人体的阳气,要达到一个健康良好的平衡状态,再通过健脾,把体内的阳气补起来,脾能把体内的营养物质和水液运化起来,人也就达到了一个健康的状态。

2、当身体表现寒凉时:人的气血运行缓慢,身体的机能下降,或是体液积聚过多。体液遇寒则凝结,身体会出现痰饮、囊肿、积液、肌瘤等。

 
 

案例四:胡女士,42岁,爱熬夜工作,脚凉,脾气急躁,眼睛凹陷,口苦,舌胖大有齿痕,灰指甲,卵巢囊肿,4cm左右。通过给她补肾阳,滋肝阴,健脾,让她22时前休息,此人很配合,调理40多天后,结果发现自己的皮肤很有弹性光泽,同事都说她年轻漂亮了,去医院检查,囊肿消失。

分析:《黄帝内经》上说:女35岁肾气渐衰,此人已42岁,脚凉,卵巢囊肿,所以是肾这个系统的阳气不足;肾虚不能养肝木,故出现眼睛凹陷、灰指甲、口苦、脾气急等症状,说明肝这个系统缺少了阴的东西缺乏;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不化脾胃土,肝这个系统失衡后又制约脾土过度,所以脾胃的运化功能受到影响,而使水液滞留在体内形成囊肿。所以通过给其滋肝阴补阴血,又健肾阳、脾阳,把体内阳气升起来,使肝、脾、肾的功能恢复正常,中医上有句话:在内有气在外有色,身体阳气足,人的肌肉皮肤弹性就好,所以显得年轻,同时体内囊肿积聚的水液也就很容易被气化。这个案例也是一个典型的五行生克平衡案例,体内的五脏相互制约达到一个平衡状态,某一脏失衡会影响到其他脏腑,所以调理时就系统全面来考虑。

3、当身体出现瘀滞堵塞时:

身体的寒热均衡了还不能完全保证身体健康,因为,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条件:体内的各种通道要保持畅通。人体内的气、血、津液在不停地运动,把营养输布到全身,把垃圾排出体外,只有这些通道保持通畅,才能保证体内的环境达到平衡和健康。如果身体的局部出现堵塞不通,轻则表现局部酸麻疼痛,严重的会血和津液淤积在局部,出现肿胀、积液、囊肿、梗塞等。

 

 
 

 
 

案例五:张某,男性,74岁,患有脑梗阻,脑萎缩,行动迟缓,记忆力严重下降,血稠。主要症状为:眼袋大,青筋暴露,迎风流泪,眼干涩,视物模糊,面红潮热,舌中间苔燥黄厚,多黄痰,皮肤干燥,健忘,困倦嗜睡,大便干燥,或多日不便,手脚麻木,颈腰椎病。经调理3个半月后血液指标基本正常,大便正常,夜尿减少,呼噜小,痰少,调理半年后血液指标正常,脑部CT检查未见新病灶,记忆力恢复,精神状态良好,调理前走5五分钟就觉腰酸胀,脚无力,现在走一两小时不觉累,手脚也不麻木了。

分析:客人74岁,肾气已衰,肾气虚肾水不能养肝木,故出现眼袋大,青筋暴露,迎风流泪,眼干涩,视物模糊,面红潮热,血稠等肝阴虚阳亢的现象,血稠血液在血管里运行时很容易将血液里的杂质吸附在血管壁上,这样就很容易导致血管壁增厚和血行管道狭窄或堵塞现象,故其主症是肾虚,肾主藏五脏六腑之精,主骨生髓通脑益智,脑为髓之海。肾气虚督脉不通不能把阳气和营养物质推动到人体的最高处头部,因此大脑长期得不到营养而无法滋生脑髓,从而造成脑萎缩。通过补肾、健脾、平肝阳补肝阴,恢复了客人身体脏腑原有的功能,所以客人身体舒服了。

按照中医里最重要的一个治则: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结者散之”。当身体躁热了我们可以用寒凉属性的植物来降低机能亢进。身体寒了我们可以用温热性的植物来促进机能。当身体内在出现瘀滞堵塞时,我们用植物通过疏散的方式来疏通身体管道。这就真正的符合了中医整体观,辨证施治“对证用药”。身体的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一是保证通道畅通,二是保证气、血、津液等的运行有序。如同白天与黑夜的转换一样稳定有序。这在中国古代中医里称为天人合一。就是认为人体内的物质和机能运行,受到天体的影响,具有与天体运行相似的规律。

四、     环境平衡、人体平衡是健康的根本

 
 

人类从地球上诞生,演化,说明人类适应了地球这个环境,地球存在于宇宙之中,宇宙中的其他星体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地球也会产生影响,无论是我们已经认识到的,还是限于能力没有认识到,这种影响都是确实存在的。中医把外界环境对人体的致病因素总结为:风寒暑湿燥火,称为六淫,这几种变化过度了,会导致人体生病。总结出这种规律,我们就有了应对和预防的办法,比如天气过热,我们的身体体液蒸发就会多,导致体内津液亏损缺水,人体的机能就会亢进,这时我们可以补充津液,服用寒凉食物,达到一个身体与外界的平衡。虽然科技发展到今天,我们对大环境的改变还是有限度的,我们对人体的影响却是巨大的,比如我们吃一块西瓜,就是对我们的身体环境施加了影响,因为西瓜的属性寒凉,如果在我们身体出现寒凉怕冷的时候吃进西瓜,就等于雪上加霜,加重了身体寒凉,会导致胃疼,或是腹泄。如果在我们的身体出现燥热的时候吃西瓜,就正好减轻了身体里的内热而让人感到凉爽。

当我们了解人体组织结构和身体脏腑生理功能时,治病或是养护生命也变得非常容易,就是时刻让身体的小环境达到一个平衡状态,在这个平衡的环境中,新长出的细胞是健壮的,这些强壮充满活力细胞就取代了那些衰败的病态的细胞,经过一段时间的改变,身体的各个系统向正常的健康的方向发展,人就会从病态走向健康。就是自愈的过程。

人体的平衡与自然界的平衡如何协调呢?

自然界存在着四季的交替,昼夜的转换,还有风霜雨雪,这些都是动态的变化,并具有稳定的规律。人体这个系统也是动态的,变化的,也同样具有一定的规律,我们要适应环境,与自然环境达到一个平衡与协调,就要向自然界来学习,反思我们的一些生活习惯是不是有违自然。中国近十年年轻人患有忧郁症的数量大增,除了工作节凑快和压力大等因素,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晚上睡眠太晚。经过我调理过的这类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晚上超过零点或是零晨2-3点以后才睡。这样的休息时间,与自然的昼夜转换不符,也破坏了我们身体的规律,肝脏得不到休养和调整,时间久了人们的情绪会压抑,肝胆也会也出现问题。我们要很好地与自然协调,需要向自然界学习,来反思我们的生活习惯是否健康,是否与自然相违背。从古老的智慧中去寻找更好的方法,让人类拥有更健康的身体。

参考文献:

1.     张登本 孙理军.《全注全译黄帝内经》[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