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不清何年何月,我曾在《工人日报》上看过一篇短文,题目是“家有懒夫”。作者是一位女士,她把自己从恋爱到结婚
生子的几年的经历简述了一遍。大意是说恋爱期间的男友表现的十分勤奋,关怀和体贴。男友晋级为准丈夫时,在准岳母面
前表现也很优秀。在结婚以后的一段时间表现稍有逊色,但还说得过去。有了孩子之后,丈夫一反常态。每天下班后,进了
家就躺在床上,什么事都不做。要知道,照顾孩子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妻子很需要帮手,但这时的丈夫却懒得出奇。更让
妻子难以容忍的是,家里有亲友来访时,丈夫表现得十分勤奋 ,忙里又忙外。送走亲友之后,惰性又复原了。而且很得
意的告诉妻子,我要让所有的人都知道你嫁了一个好丈夫。妻子终于明白了,丈夫在结婚前的那些表现只不过是策略而已,
现在的他才是真实的他。妻子的心理很难平衡,理智告诉她应该离婚。转念一想,因丈夫懒惰离婚的还没听说过呢。不离
呢,心有不甘。矛盾的心理就这样持续着。因作者没有后续文章,便给读者留下了一个悬念。悬念之余,女士们择婿时,还是当心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