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尽孝之我见

 于五星建筑书馆 2012-10-19

孝道与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育公民社会主义公德的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古语讲“百善孝为先”。我们每个人能有今天当思父母的养育之恩。孝道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影响中国人数千年的重要精神,所以有人说:中华文化就是孝道文化,它维系家庭的每一成员,进而凝聚为社会、国家,它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资产,对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有其不可泯灭的贡献。中国人讲孝,有其根深蒂固的思想所在,不仅是中国人,只要是人类,甚至是动物界中,都有孝行的表现,因为孝是天性自然的流露,是一切善行的开端,所谓“百善孝为先”。

从孝的本义来说,孝字上面部分是“老”,代表着年老的双亲;文本下面部分“子”,代表子女;“老”在上,“子”在下,会合其字即意味着做子女的,顺承父母,那就是孝,从行动上来看,“子”背着“老”,涵意即说父母年老体衰行动不便,须子女背着代步,其中充满着感恩、报恩、关怀之意。

既然孝道是人天性自然的流露,又是维系家庭、社会、国家相当重要的因素,因此如何来实践孝道,值得大家深入探讨及实行。在当今社会,到底怎样对待父母才算孝顺呢,我现就这个问题谈一下自己的认识,我认为:

首先,应抽时间多陪陪父母百事孝为先,在中国的礼仪中“孝”是排在第一位的。“举孝廉”还是指汉朝作官的一种资格。所以“孝”在当时很被人重视!而在现代社会中,“孝”字可能慢慢的从现代人心中淡化,做子女的应该想到,在人老的时候,很需要能和子女团聚在一起,吃顿饭,唠唠家常,仅此而已,并非要子女为他们做什么事情,有人认为多给父母一些钱,就是孝顺了,这只是孝顺的一个方面,如果父母并不缺钱,孝顺又如何体现呢?在这种情况下与其给钱,还不如和父母出去旅游一趟,拉近彼此之间的感情。这有温度的感情,可比那冷冰冰的钱更有心意。所以说,“尽孝”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只需要多抽出一些时间来陪陪父母,和父母唠唠嗑,这对父母来说已经很高兴了。

第二,要正确对待父母的唠叨。一些人对父母的唠叨很反感,而父母的唠叨其实是一种对自己关心。怕自己的子女在人生道路中犯什么错误。而青年人就是不能理解这些老人们的心思,而是用一种冷漠的态度对待父母的唠叨。当看到父母不厌其烦的一遍又一遍的唠叨、一天又一天为子女操心,而子女却表现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是很让人心寒的!其实在现代社会中,“孝”表现在每一个方面。孝顺孝顺,以“顺”为主。什么事都应该顺着父母,父母不可能会害你或者从你身上得到什么好处。所以一些事情还是应该“顺应”父母的意见,而况他们都是过来人。我们现在是一个文明的社会,应该用文明的眼光对待“孝”,不要听到父母一唠叨就烦,甚至一顿训斥,要理解他们。

第三,要让父母手里有钱现在社会中,很多人争做“孝子”的唯一措施就是看自己给父母多少多少钱,为父母提供优越的生活,“尽孝”虽不是完全这样,但父母如果手中没有钱,是可想而知的,尤其是那些父母仍是农民的家庭,要让他们手中时刻都有钱,必须留够父母的日常花销,因为他们也需要钱,如看病、购物、娱乐、访友等,如果他们手中没钱,就会打消一些该花的钱,减少或停止了娱乐和投亲访友,甚至得了病也不去医院看,长此下去,他们就会更加感到孤独寂寞,而且把小病熬成大病。有些父母宁可自己省吃俭用,苦点累点也不想开口向儿女要钱,但作为儿女且不可认为他们不需要钱,一定要让父母手中有钱。另外要想到在物质方面:让父母衣食无缺,是对父母最基本的奉养,要让老人住的环境力求舒适。

第四,不要怕父母乱花钱。有一些子女认为给父母钱多了,他们就会乱花,其实不然,一般来说,做父母的大多不乱花钱,一旦父母用不着手中的钱时,就会把多余的钱攒起来,说句不好听的话,将来有一天两眼一闭,这些钱不是还回到自己的手里吗?既然这样,钱在自己手中不也一样吗,其实不一样,父母手中有钱和没钱,起码他们的心情是不一样的,他们会感到充实有寄托,会时刻想着一旦子女急需钱的时候,父母也会慷慨的把钱再给子女,所以,大可不必怕父母乱花钱。

第四,要经常问候父母,有人认为在春节或着大的节日期间和父母团聚以尽孝道,固然没错,但这只是尽孝的一个方面,或者说只是尽孝的一个点,更重要的是心中要装着父母,要对他们的生活起居有个底,经常主动询问父母的情况,随时为他们解决生活难题,才能把一个个孝顺的点连成线。尤其是在外地工作的员工,要常在休假日给父母打一电话,问候一下父母的生活情况,尤其是饮食情况、身体健康情况等,就有可能知道一些应该解决的事情,如老人身体不适,就应该动员老人赶紧去医院看看或者体检。对于需要照顾的老人要想到是否给他们找一个保姆,使年老的父母身边有人照顾总可以放心一些。

第五,“尽孝”不能等待,有些人认为孝顺可以等一等,缓一缓。譬如上学读书时,认为父母年轻力壮,挣钱供儿女都书应该,用不着儿女孝顺;参加工作后,认为父母无病无忧,个人结婚生子拉家带口,顾不上孝顺;人到中年后,儿女尚未成家,自己里里外外太辛苦,没机会孝顺;转眼年过半百,自己也鬓染白霜,腿脚迟缓,已无能力再孝顺。 所以孝顺不能等待。见过很多人在老人过世后痛心疾首,捶胸顿足,自责在老人活着时没有如何如何等等,一副痛不欲生的样子。父母离逝方知孝,岂不太晚了。行孝要及时、适时,要对父母表现出关心与敬爱,以实践行动来使父母安心、放心、宽心。因为父母正在一天天变老,要让他们在活着的时候多享受一些,尤其是上了年纪的父母,他们和子女在一起的时间在一天天缩短,甚至屈指可数了,一旦老人那天去世了,我们岂不遗憾在老人活着的时候没有尽到孝道而遗憾呢。要能让老人高高兴兴无疾而终,能够寿终天年,那才是真孝。如果你的父母还健在,尽孝就从现在做起吧。

第六、送敬老院要征求老人意见。因为进入市场经济,现代夫妻组成小家庭,谋生不易,要工作养家糊口及子女养育教育工作,已忙得不可开交,无闲暇再照顾年老双亲,就把双亲送往养老院,这种现象跟古时候,有所谓的“弃老”观念,不谋而合;古时候在物竞天择、弱肉强食的时代背景里,年老的人无法跟年轻的人抢夺食物,又基于对子女的爱护而出走饿死以协助子女渡过粮食不足的困境,为子女的生存,父母宁可牺牲自己。我们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有什么理由抛弃老人呢?将老人送往敬老院一定要征求老人同意,一意孤行违背老人意愿,将老人强行送往敬老院就是大逆不道了。

最后我们要诚恳呼吁要重视孝道,实践孝道;唯有如此,才是消除一切乱源的根本,躬行孝道,由家庭而扩至社会,自然呈现在我们眼前是一片和谐、安祥、健康,充满爱心的世界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