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孝顺博物馆所想到的

 印生书舍 2015-05-07

从孝顺博物馆所想到的

 

最近《参考消息》报导,在四川省固驿镇上,建成了中国第一家以孝顺为主题的博物馆,感到很是新鲜。孝顺能进入博物馆有点不可思议,也不知具体展览些什么内容。据说,博物馆的玻璃橱窗里讲述了十多位当代知名孝子的感人肺腑的故事。对此,博物馆发起人、企业家廖先生说:到博物馆参观的“人们会认为他们是完美的榜样,并且可能会因此产生负罪感,觉得自己没有尽心尽力照顾父母,然后回家给父母洗脚。这是我们所希望的结果。”

 

我想这只是廖先生的一个十分美好的愿望,孝顺父母的人参观后肯定会感到自己的不足,进而改进自己的言行,这完全有可能。但不孝的人参观一次展览后,立马产生负罪感并幡然悔悟,可能有,但恐怕还是太有限了。古人的《二十四孝》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也已经宣传了几千年,但不孝之子仍然未能灭绝。再说给父母洗一次脚是否就意味着孝顺,还有待于再讨论。自体健康的父母并不希望儿女来给自己洗脚,当然对卧在病榻上的父母来说,可能最需要的不仅仅是孩子给自己洗脚了。

 

孝是个老话题了,子曰:孝,天之经,地之义,德之本也。人行孝道应该是本能,羔羊跪乳报恩、乌鸦反哺尽孝,何况人呢?孝,不仅天经地义,也是道德之本。父母是每个人的根本,是成人的本源,是父母将自己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没有父母就没有自己, 没有父母的抚育,任何人都成不了人。人行孝道就是报答父母养育之恩,说白了也就是还债。近代名人曾国藩先生,在得知乳母去世后,凝泪挥毫写下挽联:“一饭尚铭恩,况保抱提携,只少怀胎十月;千金难报德,论人情物理,也当泣血三年。”感恩报恩是人与人相处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是做人的道德基准。世间感恩报恩首先要感要报的是父母养育的大恩大德,这是人世间最大的无与论比的恩泽。试问一个人如果连养育之恩都不愿报,还能报世间万物和他人之恩吗?还能立于世间称作人吗?所以圣人说孝乃道德之本,是否行孝道最能体现人的道德品质。

 

人能不能尽孝道,关键在于人的思想品德和修养,也就是头脑里是否明理。曾经亲耳听到有人说:自己是父母图高兴而弄到这个世上的,甚至埋怨父母生了自己。当别人说父母将你拉大不易时,他竟然说那是他们应尽的责任,既然能把子女弄到这个世上来,那就应该养育。还理直气壮、恬不知耻的说,养不起就不要生么!抱此种态度的人,肯定不会将孝道当会事儿了。虽然当时这人的处境有点困难,但人能否进孝道不在于其经济条件。我就曾看见沦落为乞丐的穷汉,讨得一点饭食先奉给母亲的动人一幕。也知道一些经济条件不错的人群中,不孝者大有人在的事例。

 

当然,这里说的只是极个别的人。更多的人还是从心底里对孝道是极其敬畏和赞同的,只是不太知道应该怎样去进孝。而且多数人认为,只要供给父母吃穿用度就进到“孝”了。其实赡养只是孝行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只做到这一点却是很不够的。圣人说:人之行,莫大于孝。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俗话说孝敬,孝,首先是敬,子女要对父母怀有发自内心的尊重和崇敬。现在人们提倡父母子女之间要平等的交流,这当然是完全正确的。但平等交流一定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理性讨论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强加于人。平等交流不等于子女可以不尊重父母,可以像同龄人之间那样口无遮拦,可以粗口相加甚至动手动脚,可以动辄将父母呼来唤去,像仆人一样役使。

 

子女应该从小养成敬畏父母的习惯,有人可能不同意此种观点,认为父母与子女之间只能是相亲相爱。其实这并不矛盾,父母对子女的爱抚不能成为子女对父母尊敬的障碍。父母对子女的疼爱,应该是子女对父母尊敬的缘起。实际上,日常生活中常常是父母对子女疼爱有加,对子女起居中的一些不礼貌行为却习以为常,特别面对以“小皇帝”自居的独生子女时,长辈们更是疏于管教,要脚不给手,由马行缰,优越感使其中的一部分不知道人是应该尊敬长辈的。可事实却无情的证明了,那些不孝之子常常是父母从小溺爱的宝贝疙瘩。虽然说“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说法涉嫌违法,不应提倡,但对人生观没有成熟的未成年孩子,老辈们总结出的“给心不给脸”的教育原则,却是非常有意义的。

 

孝,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顺。平常我们虽然也说孝顺,但似乎只记住了孝而忽略了顺,其实子女顺从父母就是孝。举个例子,徐志摩的前妻张幼仪女士,在失婚32年后准备嫁人,她给自己的儿子徐积锴写信:“母拟出嫁,儿意云何?”儿子的回信很快寄到,令人动容:“母孀居守节,逾三十年,生我抚我,鞠我育我,劬劳之恩,昊天罔极······母职已尽,母心宜慰,谁慰母氏?谁伴母氏?母如得人,儿请父事。”多好的儿子啊,多么动人啊!可现在有些子女对丧偶父母的再婚经常是横加指责和干涉,说的天花乱坠,但其中的理由多数无非就是遗产继承问题。

 

尽量随顺父母的意见,尊重父母的生活习惯,这是子女孝心的具体表现。多年的生活积累中,老人们由于认知水平和阅历所限,形成的认识能力与习惯爱好,可能不怎么的先进,但他们却感到得心应手和舒服自在。子女倡导的一套,也许更贴近日新月异的今天,但老人们却会由于不习惯而感到不舒服,有的还会固执的坚持己见。所以当子女的意见与父母相悖时,作为子女该迁就的一定要迁就,不能要求父母一切都按自己的意思办,实在不能迁就的要心平气和的与父母商量,决不能对父母的意见动辄嗤之以鼻,甚至训斥责怪讽刺挖苦。

 

养则致其乐,孝,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子女不但要赡养父母,而且要让父母高兴快乐。让父母吃饱穿暖这是第一位的,必须的,但仅仅就此心满意足,孝的水平那就太低了,因为停留在了饲养员的水准。成语“戏彩娱亲中说的楚国人老莱子赡养父母,虽70岁了还身穿七彩衣,手揺拨浪鼓,故作萌态,让父母高兴。这虽然有点滑稽,但人家的确是高水平的孝。那个时代能供父母娱乐的节目可能很少,他也只能如此。不像现在只要愿意让父母娱乐,子女可选择的项目还是比较多的。起码家家都有电视,只要老人愿意,随时都可选台欣赏。只怕父母老了眼花耳聋,有的连这点都享受不了。加之一些老人一生中形成的怪癖,常会有一些有悖常理的喜好。人说“小憨头、老憨头”,孝子们都知道,老人有时的确和小孩子一样也需要哄。这就要求子女们尽量抽出点时间,在满足自己娱乐的同时,或者牺牲一点自己的快乐,尽量去照顾一下父母的喜乐。如果实在有困难,那就照歌儿上唱的,常回家看看吧,因为在任何时候父母都是见到子女最快乐。

 

年青人可能不知道,实际上父母们最大的快乐是子女们平平安安。虽然子女的成就是父母的荣耀,但如果当你当看到老态龙钟的父母,眉飞色舞的讲述子女在异国他乡的豪车洋房,完全忘却了自己的孤独时,心里会很不是滋味的。古人有“父母在,不远游”的规矩,当然这在今天是会被人嗤笑的,而且还有“忠孝不能两全”的说道。但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啊,接不到乘飞机出门的子女平安落地的电话,老人们会饭不香、觉不着,惶惶不可终日的。在终于听到子女平安的消息后,父母们都会长长的吐一口气,走起路来腿脚生风,远在千里之外的你可能根本不知道。所以作为子女不但要及时的向父母报告平安,更要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安全。要知道,你的平安是父母最大的快乐!

 

子女孝行中,最困难的恐怕是病则致其忧。病在父母的身上,痛在儿女的心上,作为子女肯定是忧心忡忡。可是再“忧”也解决不了父母的问题,只能依靠医生的诊断和治疗。但在这个时候,生病的父母最希望的还是子女能在病床前给予安慰和鼓励。在医院曾看到不少尽心尽职尽责的子女,他们陪着无奈的笑脸,说着善意的假话,哄着挣扎在死亡线上老人,实在是非常的难为他们了。可是不如此又有什么办法呢?作为子女摊上了,此刻的尽孝,就是今后心灵能够安稳的基石。再说病床上的老人,他们从前也摊上过这种推托不了的责任,而且谁也保证不了自己今后不会躺在病床上。人生就是这样,就是在这一代又一代人之间,生老病死,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久病床前无孝子”,应该给予充分理解,但久病床前尽心尽责的孝子们会更加的动人。有一条我们必须牢记,没有那一个父母是心甘情愿久病在床的。由于当今社会的局限,作为子女们肯定是要担当无数次的护工,即使有经济能力,请的护工并不一定能让父母满意。是的,病床旁侍候病人是非常辛苦的,不过想想小时候父母屎一把尿一把,毫不嫌弃的将自己拉大成人,也就比较的释然了。虽说是“人到死时正想活”,但能不能活不是那个人主观所能决定的,如果老人得的是不治之症,作为子女就要做好心理准备。人生一世,这条路是必定要走的,与其过度治疗让病人饱受病痛的折磨,不如顺其自然,让其安乐解脱。看起来这似乎有点不近情理,实乃大孝之举。

 

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给仙逝的父母治丧致祭是流传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但其中的要害是“哀”是“严”,“哀”主要是一种心理活动,痛哭流涕不过是外在的表现。俗话说的好“孝在心里”,这是完全正确的。虽然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但人与人在处理情感问题时会有异,嚎淘大哭并不一定就伤心万分。无泪无声之哭泣,也许更能感天地、惊鬼神。民间有“跪的是别人的灵堂,哭的是自己的亏枉”的说法,这很能说明一些问题。“严”是讲丧礼一定要办的严肃,但不一定要排场。前不久听到有的人在父母的丧事上,竟请妖艳的女子来跳脱衣舞,真不和他们有何用心,也许是知父莫如子,儿子和老子都好这口。

 

祭奠亡故之人主要是追思他们的业绩和精神,加深后人对他们的记忆和怀念。祭奠亡人其实就是安慰自己的心灵,说真的,亡故之人是什么也得不到的,也不需要得到什么,尽快入土为安恐怕才是他们最期盼的。应该大力提倡重生轻死、厚养薄葬的观念,只要父母在世的时候子女尽了孝,丧礼从简就不应受到任何非议,而应该给予足够的褒奖。有的人为了表现自己“孝”的程度,想把丧礼尽量办的隆重一点,这也是无可厚非的。其实丧礼的隆重与否,与“孝”是毫无关系的,有关系的是合情合理、顺利和谐的处理好后事。但有些人父母在世的时候,不尽赡养之责任、不管不问,而父母死后一味的大操大办,追求排场声势,其实有的是借机敛财,有的是沽名钓誉,这是最为可耻的!

 

明王之以孝治天下提倡孝道不仅仅是公民的责任,而且也是党和国家的责任。如果一个党、一个国家培养出来的人,都像“文革”期间的造反派那样,和父母划清阶级界线、六亲不认、不讲孝道,这个政权肯定是长久不了。因为六亲不认的人,对内,不可能搞好团队的建设,一定是相互猜忌、勾心斗角,精力用不在正当的事业上;对外,则是没有半点爱心,视民众的疾苦为草芥,漠不关心,甚至强取豪夺,官逼民反。近年来,有的地方提出对父母不孝顺的人,一概不予提拔,这是非常英明正确的。当然在提倡孝道的同时,政府也要强化社会保障制度,因为公民年青时不但抚养了子女,也为国家的事业做出了贡献,国家有义务、有责任负责为公民养老。另外年青的子女,上有老下有小,既要为社会贡献还要敬养父母,负担很重,政府有责任为他们减压。现在我们的社会保障制度还很不完善,特别在农村养老金标准还太低,医保水准也需要尽快提高,即使在城市每1000名老人也只有25个养老床位。各级政府提倡孝道这无疑是正确的,但不能以此为自己的失职开脱。

 

要看到,近几十年来中国家庭的规模缩小了,小家庭成为了年轻人的首选。特别在城市里,小两口的独立住房和独立家庭,已经成为能否形成婚姻的先决条件。而且不但是年青人,老年人也越来越喜欢自己独居。这是由于在作息时间、饮食、社交、爱好等等方面,乃至小到看电视,的确都存在着深浅不同的“代沟”,有时矛盾还真不好调和。所以只要条件允许,父母和子女分开居住,确实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两个方面都会感到方便。但这样就形成了家庭成员的分离,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一些老人,日常起居中操作家务有了困难。加之现代就业的流动性,子女和父母分居两地的也越来越多,随之形成了一些生活难以自理的“空巢老人”。在社会竞争性越来越强的今天,繁忙的工作,必要的应酬,使得年青人尽孝的时间越来越少,空间也越来越狭窄。特别是独生子女政策成为国策后,逐渐形成了“倒金字塔”的家庭结构,一对小夫妻需要孝顺至少四个甚至更多的老人,设身处地的想想他们的处境,真的会不寒而栗。

 

面对这样的尴尬,人们都在焦急地寻找履行孝道的新办法。虽然专家们也开出了不少的药方,但由于父母子女之间的情感是人类最基本、基础的亲情,孝道维系的不仅是物的联系,更是心的交流,这是金钱等其他手段所不能替代的人际关系。所以家庭养老模式,仍然是符合我国传统和养老实际的首选。社会只要还存在家庭,父母养育子女,子女赡养父母,就一定是人类发展史的必然。但家庭养老不能让家庭成员,特别是子女单打独斗,国家和社会对此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国家要制定和完善家庭养老的政策支持,从财政补贴、税务减免、休假制度等等方面,为家庭成员照料老人提供支持。这样的精神应该贯彻在养老的每一个细节之中,譬如深受广大老人欢迎的“居家养老”的社会服务,政府就应该给予大力引导和扶持,从组织结构、政策保障、资金支持等方面,下大气力认真做好,而不是停留在一般的号召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