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德两国职业教育的比较

 笑语盈盈暗香来 2012-10-19

中、德两国职业教育的比较

近百年来,德国货在全世界享有声誉,响当当的,商品的附加值也高,在世界出现经济危机时,德国所受的影响最小。德国的职业教育被比喻为“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培养了大量优秀产业工人,他们不仅有技术,而且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职业习惯、职业纪律。在德国没有中考和高考,德国的孩子应该比中国的孩子有更多的快乐。我们国家的情况又如何呢?据全国养成教育总课题专家在北京20多所学校的调查,由于不爱学、不会学而烦恼的孩子,初中达到了58.6%,高中达到了72.4%,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这些孩子又不得不学,长期压抑,痛苦不堪。

我在我的博客上和网易论坛《教育大家谈》上扼要转发完《德国的职业教育》一文后,不禁思绪万千。德国的孩子愿意当工人,德国的大学宽进严出,保证着大学毕业生的质量,且适应市场的需求。我们国家的教育“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考定终生”。“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商师噱头,让家长们焦虑,让孩子们疲于奔命。30多年来,大学生已经供过于求,而支持企业开拓发展的创新型人材却明显缺少。

几千年来,中国的职业教育是师授徒承制,拜师学艺,一般三年为期。出师后则由市场需要认可。所谓“男子属羊(匠),出门不带饭粮”“灾荒饿不死托人”,就是因为匠人有一份手艺,吃饭就不成问题。广大的农民则是父授子承。种田真是辛苦,于是,生活在社会下层,承担着社会发展最根本的吃粮问题的农民却最不为人重视,只有缴粮、纳税、服劳役的份儿。

“学而优则仕”,人们读了书就想去应试,想做官,想离开农村。其实是必须建立在农民辛勤劳动的社会基础上的。统治者为了巩固权力,用科举选拔人才,能够进入统治集团的读书人毕竟是有限的。现在的孩子都有了读书的机会,这是社会的进步,但传统的观念让人人都想成“仕”,去当“官”,打从心底里鄙视体力劳动,这就从根本上出问题了。因为物质财富需要广大民众辛勤劳动来创造。实际上还不仅是传统观念的问题,分配不公,公务员丰厚的薪酬更是考公务员趋之若鹜的诱因。

以往的中国农民缺少文化,但勤劳智慧,他们能识天时地理,能耕耙耘耥,种好粮棉瓜菜,会收割储藏。还能造房架屋,纺纱织布,制鞋缝衣,捕捞狩猎在自给自足的环境下中,为了生存,简直是无所不能。历史上许多出类拔萃的人才都是来自农村。现在在全球市场化的背景下,人们只需要有专业优势的技能就可以生存了,其他的生活必需品可以通过商品交换来获得。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孩子读了书,人人都有了文化,还学会了一点英语,学会了使用计算机,都有“远大”的理想,但却缺少技术创新的专业技能。有的孩子,真成了“百无一用”的书生了。

我们的教育,广受诟病,似乎已经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我们的基础教育是义务的,但为了应试的学习奔着大学的目标,奔着“人上人”的目标。我们的高等教育太过功利,大肆的扩张有着理想主义的色彩,毕业生的“含金量”却在不断降低。市场的反应是农村的不少孩子辍学打工,大城市的富家子弟则千方百计出洋留学。

高中阶段是人生世界观确立最重要的时期,政府片面重视普教轻视职教的举措,不免失之偏颇。不仅导致了劳动力结构失衡,还导致了许多学生只顾应试,而在人格上缺乏独立性。这可从“啃老族 ”的出现和80后的婚姻大事都由家长作主可见端倪。

农村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富裕的劳动力进入工业生产和第三产业领域,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这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前提。改革开放后在中国出现的民工潮就是顺应时代发展必然产生的现象。工业的创新,在世界上保有一定市场份额,保持经济活力,需要有熟练技术和道德规范的新型的产业工人。保有了市场份额,也就是保障了国家税收。现在许多地方财政对土地的依赖已经到了饮鸩止渴的程度,这需要我们决策人的惊醒。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中国第一代领袖们定的教育方针,这是对几千年“学而优则仕”的反思。企业办技职校,应该是最能贯彻这方针的路径。可惜在人们奔大学的潮流里,这方针被忽略了。

前一阵子,网上热烈讨论延迟退休的问题,实际上有专业技术的人材,返聘的或进入民营的很多很多 ,市场早就认可了这问题。而体力劳动者,男的再干二年,干到62周岁,在当前保证效率的工作环境中,真的已经力不从心了。实际上退休的人一般都在帮助子女带孙辈,我看这对下一代的成长是十分有利的。公务员乐意延迟退休,打工的则竭力反对,这也侧面反映出分配悬殊的问题。如果接受职业教育的青年能提前上岗,提前积累养老金,这比让老年人留岗。一定更有活力。当然,这需要政府筹措职业教育的问题,并能让企业占领科技创新高地。现在职校还是有的,政策也允许三校生参加高考。但是职教与普教的比例,明显失衡。在大众的目光里,职校生都是落榜的差生,许多职校生自己也感觉低人一等 ,而不是朝气蓬勃。这里我想说一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他一生有2000多项发明,1500多项专利。但是他没有什么学历,上小学三个月,就被老师断定为“智能低”而让学校勒令退学。他的文化学习是在家里由他母亲自己完成的。

目前农村被分流的孩子、辍学的孩子缺乏上升通道。许多人为了谋生,开黑车,当小贩、候着替人出力搬家,发广告,搞手机贴膜 ,在底层充当小企业廉价劳动力的蓄力池。这还是好的,有些好逸恶劳的人,沾染赌博吸毒恶习的人,则往往会挺而走险,危害社会,让政府多付出治安成本。少年恶性刑事犯罪逐年上升让人怵目惊心!

初中阶段是人生中学习技能最佳的时期,德国让这阶段的孩子跟企业学习机械操作的技术并通过在学校的理论学习提高文化,是明智之举!我们的祖先让孩子当学徒也在这时段。出师后,也就成人,能立足于社会了。

原来我们的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比较均衡的。中专毕业就享受国家干部的待遇,中专毕业生为国家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许多国营企业也有自己的技校、职校,为企业储备技术人才。国企转制以来,职业教育似乎被忽视了。但是,有生命力的市场经济,应该努力减少国有企业的垄断,给民营企业良好的环境,政府应该对民营企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未雨绸缪。德国的职业教育应该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