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人的散啤生活

 彩云飞999 2012-10-19


                    读书人的散啤生活

 


   
读书的漫长年月里,我一直没离开散啤。书的内容泡在金黄的酒液中,溶解了,被身体的各个部位吸收。所以,我才有胆量,称自己是读书人。” 
    
我家楼下有一散啤酒馆,门头简陋,环境噪乱。但这里的酒好,据说是一啤生产的。我常年喝这里的酒,每晚必买三斤,拎着塑料袋回家喝。我不愿意在那里喝,我觉得自己好歹也算个读书人,如果坐在不上讲究的小酒馆里喝酒,有失风度。 
    
昨晚我又去买酒,一酒客对女老板说:今晚教授能来。我颇感诧异,便问:这里还有教授?我一问,女老板开了话匣子:对啊,是教授,是海洋大学?要不就是青岛大学的教授,他经常带人来喝酒,一喝就是一桶(四十斤)。看看人家教授,不管喝多少酒,总是低声细语地说话,举止很文明,喝完酒,客客气气地交钱走人。我提着三斤酒,临走时对女老板说:这就是读书人啊!女老板连称:就是就是。 
    
我没见过这教授,也不敢肯定酒客和女老板的话是否准确。也许这人不是教授,而是副教授,也许连副教授也不是,就是讲师。但只要是在大学里任教,大多是读书人。 
    
在中国,自古至今,读书是一件非常高雅的行为,诗书满腹者受人尊重,年轻的诗书满腹者还能得到漂亮女子的青睐。古戏文中,读书的穷相公总会被富家的美小姐爱上,倘若这小姐也读点书,就会对相公送一媚眼,然后你出上联,他对下联,情意绵绵地之乎者也起来。我不知道古代那些相公去不去街头小酒馆坐坐,就像那个教授,毫无顾忌地在我家楼下的散啤馆里开怀畅饮。但我知道,女老板所言极是,读书人,无论在哪喝酒,都会保持自己的尊严,不会咋咋呼呼满嘴脏话,甚至当街耍酒疯出洋相。这,就是修养! 
    
说起读书,满腹酸甜苦辣。比起大学教授,我先天不足。我没上过什么学,十七岁就进工厂做工,改革开放后,只能苦苦自学。屈指算来,至今为止,我读过的书,多了不敢吹,粗读细读加起来一千本是有。在家教学,不止一次有学生看着我满满荡荡的书架问:老师,这些书你都读过吗?我回答:读过。如果你能把我这些书从第一本看到最后一本,你也就成才了。 
    
说起散啤,一派欣喜若狂。四十年前,青岛的散啤是用粗瓷大碗盛的,两角钱一碗。那时,我已工作,到了夏天,会邀三两好友,去国营饭馆,要几个小菜,一喝就是几十碗。后来开始读书,盛散啤的器皿也开始变化,从大碗而罐头瓶,从罐头瓶而塑料杯,再从塑料杯换成今天的玻璃啤酒杯。读书的漫长年月里,我一直没离开散啤。书的内容泡在金黄的酒液中,溶解了,被身体的各个部位吸收。所以,我才有胆量,称自己是读书人。 
    
噢,差点忘了。我得把手机号码留给散啤馆的女老板,等哪天教授来了,给我打电话,我也去酒馆坐坐,两个读书人认识一下岂不乐哉! 
                             
作者:高瘦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