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操祭殿 疑在“神岗”

 被风爱过 2012-10-20

 

神岗位于现河北省邯郸市磁县固义乡北神岗和岳城镇南神岗
以下阅读仅供参考如有类同愿可谅解!
 
 
 
山尖子
 
神岗,是一个位于邺城西北30多里的卵石岗。这里有两个村以“神岗”命名,即南神岗村,现属磁县岳城镇。北神岗村,现归磁县西固义乡。两村落相距2里地。
 
据地方史料《磁县地名溯源》记载:
“南神岗:在玉皇岗附近,又与北神岗相对而得名。原南、北神岗相距很近,南神岗称前街,北神岗称后街。因附近有一寺院,村民嫌弃它,北神岗北迁1里,南神岗向南迁现址。”
“北神岗:相传,汉朝时建村。因村南有玉皇阁神庙一座,又处丘陵岗坡,故起名神岗,为和南神岗区别,故称北神岗。”
 
为什么怀疑曹操祭殿在神岗?由诸多参照集合所致。
 
1、                神岗具备高陵祭殿应有的基本条件和史痕。
时间:汉朝时建村;
地点:邺城西北最近一道丘陵高地;
遗迹:岗上曾有玉皇阁神庙;
名称:神岗之名,用以曹操祭殿之遗迹也觉适当。
这可成为曹操高陵祭殿遗迹的应有条件和历史痕迹。
 
2、                神岗似符合曹丕所指“高陵上殿”之意。
曹丕《罢墓祭诏》云:“高陵上殿,屋皆毁坏”。若从地理名词角度看,高陵,即丘陵之高处。这或可符合曹丕所指“高陵”之意。对于高陵是不是曹操墓陵名称?未敢认同。因有曹操所嘱“望吾西陵墓田”和曹植所记“既次西陵,幽闺启路”等,皆以“西陵”指称。
 
3、                神岗所占方位有文献观点支持。
神岗所占方位在邺城的西北方,这既与曹操“从西北来时,仙道多驾烟”和曹丕“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等诗句神通,又与唐诗人王勃所云“高台西北望,流涕向青松”方位吻合。
 
4、                神岗、邺县间距离,与李吉甫记载不悖逆。
神岗距邺城遗址30多里。李吉甫曾记“魏武帝陵在县西30里”。考虑他所指邺县在邺城西50步,那么这邺县小城东西宽几里呢?若减去它的宽度几里,应接近当时的30里之距离。至于李吉甫是否将这里的遗迹当作魏武帝陵,虽远不能肯定,但可供置疑。
 
5、                神岗是可以“与西门豹祠相近”的。
曹操祭殿在神岗,也满足曹操《遗令》所嘱“与西门豹祠相近”之要求。因西门豹之“投巫处”也在西北方,最早西门豹祠理应兴建于此。“相近”,只能理解为方向上相近。因为历史上和现实中,无一例探讨说曹操墓就在哪个西门豹祠旁。就拿李吉甫的记载来说,魏武帝陵与西门豹祠相距15里,谈何相近?联想曹操先说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终令》)我们并不能设想曹操墓就在西门豹祠近旁。因为“西门豹祠”与“西原上”明显是两个有距离感的概念。
 
6、                神岗左右几个村子似有“旁证”。
神岗周围几个村的村名对于考究曹操祭殿似乎也显出某种意思:
一是韦武庄,与北神岗村北紧邻。“韦武庄:相传,东汉年间曹操在此练兵讲武,得名韦武营。后改为韦武庄。”(《磁县地名溯源》)明显与曹操有直接联系。这谐音中的“魏武”是曹*后的称谓。
二是西河村,与韦武庄紧邻。见到“西河”二字,不由想起曹丕那句“伫立望西河,泣下沾罗缨”来。(《于明津作》)曹丕为什么“望西河”而“泣下”呢?值得玩味。
三是水鱼岗,与神岗紧邻于南,曾名水峪岗。这“水峪”之名与索井曹陵望祭垴后的“水峪村”同名。这和曹操在邺城命名的“天井堰”与索井曹陵北的“天井村”同名一样引人揣测。
 
7、                神岗,位占邺城遗址与索井曹陵之间。
在地图上,若在邺城遗址与索井曹陵间划一直线,神岗则在这一线上。站在神岗,东南可俯瞰古邺城池,西北可仰眺西陵诸峰。若从邺城去向索井,经神岗向北直奔临水镇而去,也不失为一条捷径。
 
8、                神岗是铜雀台望陵导向的理想之地。
在索井望祭垴上望邺城,远近横亘着三道山脉,最近一道是索井村东南十里宽的王看西山山脉;其次是峰峰矿区鼓山的元宝山一脉;最远方则是神岗一带的卵石岗一脉。曹操若建一祭殿为铜雀台“望祭”向索井西陵作导向的话,神岗一带是其必选之地。
9、“于禁谒高陵”和“毁高陵上殿”难能否定“祭殿在神岗”
《三国志 于禁传》载:“文帝(曹丕)践阼,权(孙权)称潘,遣禁(于禁)还。帝引见禁,须发皓白,形容憔瘁,泣涕顿首。帝慰谕以荀林父、孟明视故事,拜为安远将军。欲遣使吴,先令北诣邺谒高陵。帝使豫于陵屋画关羽战克、庞德愤怒、禁降服之状。禁见,惭恚发病薨。”
如此看来,于禁谒高陵,高陵有陵屋。那么有陵屋的高陵就一定是曹操墓吗?如果是,那么曹操所说“不封不树”将是一句空话。“不墓祭”或铜雀台上“望祭”等安排便没了实际意义。如果不是,这高陵又是个什么地方呢?神岗祭殿可给我们一个不矛盾的答案。即位于曹操墓与邺城之间的祭殿,既不影响向墓祭祀,也不违背“不封不树”原则。
再一层思考:于禁谒高陵,是奖赏性质?还是惩罚性质?不言而喻,明显是曹丕对于禁的惩罚,或叫惩杀。那么惩罚,什么手段不能使?却偏让于禁来高陵出丑呢?很明显,曹丕不仅要惩杀于禁,而且要借此事件来为这个所谓的“高陵”制造影响。包括那个《罢墓祭诏》,也有故作其事的嫌疑。所以,它们不但不能对神岗祭殿的论证起否定作用,反而更显出神岗祭殿存在的合理性
对于以上阅读如有建解请给予留言,或到该地进行考察!
本文有方国平搜集,如有不当之处请给予改正,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